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美國對等關税之下,中國原料藥出口競争力是否面臨被削弱?,歡迎閲讀。
美東時間 4 月 2 日,美方宣布對所有貿易夥伴征收 " 對等關税 "。美國總統特朗普展示的圖表顯示,美國對中國實施 34% 的對等關税,對印度實施 26% 的對等關税。
中國和印度是全球藥品供應鏈中兩大重要的原料藥生產國。從上述看,美國對中國的對等關税高于印度。這樣一來,中國原料藥出口競争力是否面臨被削弱?
原料藥作為我國西藥出口中的重點產品,約占西藥出口的 80%。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根據中國海關數據整理(下同)顯示,2024 年,我國原料藥出口額 429.8 億美元,同比增長 5.1%;從我國原料藥出口的國家看,美國出口額位列第二,2024 年,我國對美國出口原料藥 45.2 億美元,同比增長 12.0%。
數據亦顯示,原料藥市場的競争日趨激烈。價格戰成為企業争奪市場份額的主要手段,2024 年我國原料藥出口均價同比下降 12.0%,市場競争已進入白熱化階段。
有從事原料藥出口的企業人士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美國對等關税下,對該公司原料藥出口到美國的業務會產生一定的壓力。" 對客户加税了,對我們來説也增加成本了,我們還在跟客户溝通中,看看如何應對。"
亦有原料藥出口企業人士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該公司銷售到美國市場的原料藥,主要通過當地公司生產以及銷售,因此不受關税影響。
一位多年從事國際醫藥合作的人士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中國和印度在原料藥領網域的競争由來已久,印度的優勢在于價格和對國際準入标準的熟悉,特别在美西方等國家刻意 " 扶植 " 下,在不少產品上占據了一定優勢,但對中國還未形成全面挑戰,大約 50% 的關鍵原料藥仍依賴中國。
" 據觀察,印度出台的 PLI ( 生產關聯激勵 ) 計劃等扶持原料藥發展的效果與預期有較大差距,未來發展存在很多變數。中國原料藥無論是在上遊供應鏈、研發投入、產品護城河等方面仍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美國等原料藥需求大國對中國原料藥的依賴短期内難以改觀。美國此次加征關税,其實業界早有預判。據了解,加征的關税大部分還是由美方自己承擔,但不排除個别企業為保住訂單進行降價的做法,讓渡部分利潤。" 該從事國際醫藥合作人士表示,此次加税可以看到不少中國周邊國家的税率高于中國,也正是中國醫藥產品貿易轉口國家,會對部分出口業務造成影響。
該人士亦表示,此次加税,也再次給中國企業對風險應對敲響了警鍾,一是要做好產品研發,強化市場對我國產品和技術的依賴;二是加大對歐洲等傳統市場,以及 " 一帶一路 " 等新興國家市場的開拓;三是深化與跨國藥企合作,加強與跨國藥企產業鏈融合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