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海外談中國:“殲-50”最新照片曝光 美國專家教育讀者不必驚慌,歡迎閲讀。
近日,沈陽飛機工業集團無尾隐形戰鬥機的新照片出現在網絡上,這些照片進一步揭示了其獨特設計。
這架飛機被非正式地稱為 " 殲 -50",是中國兩款下一代無尾重型戰鬥機設計之一,于 2024 年 12 月 26 日首次試飛。另一款外形更大的三發設計俗稱 " 殲 -36",由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制造。目前,尚不清楚這張新照片是最近試飛拍攝的,還是來自 2024 年 12 月 26 日的首飛。雖然我們已經看到殲 -36 在首次公開試飛後,又進行了更多試飛的證據,但殲 -50 已經有三個多月的時間沒有在空中被發現了。
本文為美國 " 戰争地帶(War Zone)" 網站評論文章,作者 Tyler Rogoway,本人翻譯并編輯給大家分享。由于本文作者為美國人,對中國實際情況的了解主要來源于網絡,因此會出現很多錯誤,請結合自身理解來看待相關問題。本人翻譯此文章只為了轉述美國相關人員在分析社交平台的視頻和照片後,表達的一些看法,并非證實或支持其觀點,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原文鏈接:https://www.twz.com/air/chinas-j-50-tailless-stealth-fighter-seen-in-new-imagery
原文截圖:
" 殲 -50" 首次試飛的照片。
新照片展示了這款先進戰鬥機的側面角度,比我們之前看到的任何圖片都更清晰。值得注意的是,側彈艙很可能存在,其設計與 F-22A" 猛禽 " 和殲 -20 上的彈艙設計大致相似。我們還看到機頭下方有一個棱角分明的凸起,這可能是一個不透波的裝置,用于放置光電傳感器系統,類似 F-35 和殲 -20 上的同類設定。
在這張新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 " 殲 -50" 的座艙蓋,但我們仍不清楚其形狀,以及它如何與機身融合為一體。最初,因為駕駛艙區網域模糊不清,一些人質疑這架戰鬥機是否有駕駛員,但所有迹象都表明這是一架載人戰鬥機。
此前照片已經展示了 " 殲 -50" 機腹特征。
這架戰鬥機的機翼平面形狀呈明顯的 " λ " 外形,還可以看到它具有最奇怪的特征之一——鉸接式翼尖,即翼尖可以旋轉,可以作為主要控制舵面。還可以看到發動機二維尾噴口,可能具有推力矢量能力。可以确定該機采用雙輪前起落架,主起落架為單輪。這樣的設計并不新鮮,但它顯示了 " 殲 -50" 與成都超重型戰鬥機之間的重量差異,成都 " 殲 -36" 的主起落架為雙輪串聯。前起落架艙門也為我們提供了新證據,證明這架戰鬥機的機身下方存在機腹中線 " 隧道 "。
" 殲 -36" 采用三發設計。
進氣口可以説是這架飛機最優雅的結構。" 無附面層隔道超音速進氣道(DSI)" 直接與機頭融合在一起,梯形進氣口結構環繞着 DSI 凸起部分。這種布置比 " 殲 -36" 上類似 F-22 的進氣口設計更令人印象深刻,不過 " 殲 -36" 的背部進氣口才采用 DSI 設計。
從某些角度來看,這款戰鬥機看起來比成都的同類飛機更先進,盡管兩者在外形尺寸和重量方面确實屬于不同的級别。目前,尚不清楚這兩種戰鬥機是否與一個項目及其既定目标,還是兩個專注于不同功能,但有一定重疊的獨立項目。
波音 F-47 隐形戰鬥機。
中國新一代隐形戰鬥機的重要發展之際,正值美國空軍正式推出第六代戰鬥機的設計之時,這是美國空軍 " 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 計劃的一部分,并采用了 F-47 編号。波音公司赢得了該合同,迄今為止僅公布了 F-47 戰鬥機的兩張設計渲染圖。這兩款設計均采用了低可探測設計,并配備了鴨翼——這一特征傳統上被認為與隐形性能相悖,而中國兩款新一代隐形戰鬥機均未出現這一特征,但已經服役的殲 -20 戰鬥機上卻存在。此外,美國海軍也即将宣布第六代戰鬥機 F/A-XX。
洛克希德 · 馬丁公司發布的 NGAD 設計。
因為中國有兩架無尾隐形戰鬥機在試飛,而美國沒有,所以有許多人在互聯網上宣稱中國在戰鬥機設計方面已經超越了美國,但是,這是錯誤的。多年來,美國國防部一直在試飛至少兩架 NGAD 技術演示原型機,一架來自波音公司,一架來自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而這些只是現在才披露的。這些技術演示原型機是作為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領導的項目的一部分進行試飛的,美國海軍也參與該項目。
美國對無尾隐形戰鬥機設計概念的其他測試可以追溯到幾十年前。不過,正如我們在最初的分析中所詳細闡述的那樣,中國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内,在戰鬥機設計和制造能力方面,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進步,而且這一進步還會加速。
美國海軍即将公布 F/A-XX 計劃獲勝者。
換句話説,中美兩國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
正如中國新型高科技武器的照片一樣,随着時間的推移,我們應該會看到這兩種新型隐形戰鬥機越來越多、越來越詳細的照片。所以,在不久的将來,我們應該可以從照片中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譯者按:
美國作者正試圖告訴讀者,要堅信美國的科技水平,不能被中國試飛的新型無尾隐形戰鬥機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