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百年碼頭遇見數智化:華為和天津港解鎖新質生產力,歡迎閲讀。
華為選擇和夥伴一起扎根行業,目的正是打造數智化轉型的燈塔,實現 0 到 1 的突破,然後積累轉型和實踐經驗,攜手夥伴完成 1 到 3,3 到 N 的復制,進而讓越來越多的行業客户實現 " 數智世界,一觸即達 "。
撰文|張賀飛
編輯|沈菲菲
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 · 熊彼特曾在《經濟發展理論》中提出過一個觀點:每一次大規模的創新,都将淘汰舊的技術和生產體系,并建立起新的生產體系,坦言 " 經濟周期是在長波創新下運作的 "。
當新一輪技術革命疊加新的經濟周期,意味着以創新為驅動、以前沿科技為羽翼的 " 新質生產力 " 将是開辟新增長路徑的必選項。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頻推出了《新智中國説 - 談智一會間》欄目,旨在找尋新質生產力驅動的數智化創新突破,為千行萬業的數智化轉型提供可參考的 " 模範點 "。首期的參訪對象,就是天津港攜手華為打造的《碼頭童話》——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
和印象中 " 人頭攢動 " 的碼頭不同,央視畫面裏的天津港是這樣一幅場景:無人卡車穿梭往來,龍門吊不停地裝卸貨櫃,把鏡頭拉近一些卻發現,偌大的港區裏居然看不到一位工作人員……
數智化和無人化筆觸下的 " 碼頭童話 " 讓人驚嘆,同時產生了一個值得細究的問題:天津港是怎麼将 " 童話 " 變成現實的?
01.
解業務難題,需要找對 " 技術藥方 "
把時間撥回到五年前,天津港還不是現在的景象,和世界上的大多數港口一樣,面臨着效率、能耗、人力需求等難題和挑戰。
不同的是,天津港積極求變,既然傳統的技術和方案已經無法解決傳統港口遇到的 " 頑疾 ",是否可以向新技術要生產力呢?基于此,天津港和華為于 2019 年開啓了數智化轉型合作之旅,并用不到兩年時間解決了最棘手的業務難題。
比如在碼頭作業效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岸橋司機,每天要在 40 米的高空中彎腰低頭工作 8-12 個小時。由于工作環境比較惡劣,且需要兩三年的培訓才能上崗,岸橋司機 " 招工難 " 被讨論了很多年。
但在天津港的智慧零碳碼頭,上述問題已經是一種過去時:以 " 巾帼班 " 為代表,她們在舒适、有空調的辦公室裏,遠程操控多台岸橋,不僅降低了工作強度、遠離了 " 職業病 ",還極大地提升了安全作業效率。
華為中國政企業務副總裁郭振興道出了其中的秘密:華為基于 F5G 技術,為天津港搭建了 F5G 全光工業網超遠控方案,20 公裏内的時延不到 1ms,滿足了港機設備自動化操控指令和監控視頻的回傳,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螢幕遠程監控和操作,在碼頭岸橋、場橋等實現無人作業。
被數智化解放的,還有傳統碼頭裏的集卡司機們。
過去一輛貨櫃卡車通常需要配備三名司機,由于港口作業復雜,特别是夜間工作時,司機容易疲勞,也存在 " 招工難 " 和 " 用工難 " 等挑戰問題。而且港口主要使用的是柴油集卡,油耗高,對環境存在嚴重污染。
華為和天津港的給出創新方案是——基于車路雲網協同的智能駕駛系統,融合 5G+L4 級自動駕駛、北鬥導航、高精地圖等技術,發揮 " 感聯算控 " 的產品組合優勢,用無人駕駛的新能源卡車取代了柴油集卡。不僅實現了 24 小時全自動化高效運營、避免了違規駕駛的隐患,還通過 " 風能 + 光伏 " 綠色發電實現了電力自給自足,解決了環保問題。
再比如困擾行業多年的調度和排產難題,過去主要靠人工做計劃,涉及船舶噸位、泊位數量、集卡容量、箱體大小、單船完工時間、貨物總量、岸橋範圍等諸多變量,往往需要 24 個小時才能做完。
由于人工排產的效率不高,導致港機設備利用率低、船舶裝卸時間長,而船舶每多停留 1 天,成本也會同步增長。
為了打破效率瓶頸,雙方基于天籌 AI 求解器打造智能計劃,包括船入港的泊位計劃、岸橋作業計劃、貨櫃配載計劃和堆場計劃,原本 24 小時的計算被壓縮到 10 分鍾,效率顯著提升,并可更好地應對新變化和業務調整;基于此,天津港的設備利用率提高了 15%、船舶在港時間縮短了 10%,真正實現了降本增效。
可以找到的數智化創新場景還有很多。
而隐藏在這些場景化創新背後的,是數智化時代的解題思路:曾經近乎無解的業務難題,正在被新技術 " 對症下藥 ",激發新技術與業務場景的聯合創新,将是千行萬業數智化轉型的不二法門。
02.
聯合做創新,為新質生產力 " 提速 "
數智化是各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不少行業其實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抄,怎麼幫助傳統行業更好、更快、更簡單、更輕松地實現數智化呢?
這或許也是《新智中國説 - 談智一會間》欄目将天津港作為第一站的原因。
華為屬于典型的技術派,在 ICT 領網域摸爬滾打幾十年,沉澱了豐富的經驗,以及 5G、F5G、自動駕駛、大模型、天籌 AI 求解器等前沿技術;天津港則是有前瞻性的需求方,肩負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的時代使命,想要為全球港口業的建設貢獻 " 天津方案 "。
如果説央視鏡頭裏的 " 碼頭童話 ",讓大家看到了數智化創新的突破與價值;深入華為和天津港聯合創新的肌理,則可以看到百年老碼頭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看到 " 聯合創新 " 孕育出的新質生產力。
直接的例子就是數字孿生技術。
天津港碼頭的高效運轉,離不開 " 數字孿生 " 系統。物理世界中的設備、船舶、車輛、道路、貨櫃等,都能在數字孿生系統中一一對應,為港口的規劃、設計、運營和管理提供了更高效、更精細的手段。
以碼頭建設為例,如果按照傳統方式,長則六七年,短則三四年。天津港先在華為雲上進行 " 數字孿生 " 模拟和驗證,包括港口設施、調度和作業流程等等,最終 C 段貨櫃碼頭的建設周期只用了 19 個月,成為全世界港口業最快建成的智慧碼頭。
同樣的還有前面提到的無人駕駛系統。
國外的一些港口也曾引入 " 無人集卡 ",采用的是磁釘導航技術,在路面上鋪設磁軌,車輛按照固定路線自動行駛,存在路線長、不靈活、堆場前沿占用面積大等弊端,無法适應智慧港口對效率的要求。
華為和天津港将 L4 級自動駕駛帶到了碼頭上,在超大寬帶、超低延時、廣覆蓋和高可靠性的網絡下,場内可以容納近百輛無人車自由行駛。不止于此,無人集卡背後的智能水平運輸管理系統和碼頭生產作業系統、場橋、岸橋等資源實時協同,在船舶靠岸前就會通過智能算法分配最合理的作業資源,實現大規模無人駕駛車隊的有效管理。
不難看出,在聯合創新機制下,華為和天津港帶來了新的生產方式和新的業态,用 " 摧毀 " 舊技術方案的方式,推動港口行業向前發展。
可以佐證的是,華為中國政企業務副總裁郭振興在《新智中國説 - 談智一會間》的訪談中,特意提到了雙方的近期目标和遠期規劃:近期将加速完善 PortGPT(港口大模型)的研發;遠期将實現 " 港、產、城 " 融合一體化的更新,助力城市的數智化轉型。
個中原因并不難解釋。
數智化進程方興未艾,不少企業還處于不會轉、不敢轉的階段,華為選擇和夥伴一起扎根行業,目的正是打造數智化轉型的燈塔,實現 0 到 1 的突破,然後積累轉型和實踐經驗,攜手夥伴完成 1 到 3,3 到 N 的復制,進而讓越來越多的行業客户實現 " 數智世界,一觸即達 "。
03.
隔行不隔理,數智化也有 " 方法論 "
因為隔行不隔理。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特點,但數智化轉型的難題是相通的,像天津港這樣的案例絕不缺少借鑑價值。
在《新智中國説 - 談智一會間》的欄目中,當主持人問及 " 華為對不同行業的數智化轉型有哪些建議 " 時,華為中國政企業務副總裁郭振興總結了一套轉型實踐方法,即架構先行、平台先行、場景創新、迭代前進。
首先是架構先行和平台先行。
華為利用過去 30 多年服務各個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經驗,提出了行業智能體參考架構,并将其分為智能感知、智能聯接、智能底座、智能平台和 AI 大模型五層,可以理解為數智化轉型的路線圖。
華為和天津港的聯合創新,第一步不是直接切入場景痛點,而是利用 5G、F5G、攝像頭、傳感器等技術,打造了智能感知和聯接的基石;然後基于華為雲、存儲構建智能底座,提供通用計算、AI 計算、數據入湖等能力;再通過智能平台的數據治理、内容開發、模型開發等工具将數據建模;最後利用 AI 大模型和海量數據進行訓練,實現了港口設備的自主運行和智能控制。
而後是場景創新和迭代前進。
有了架構和平台後,華為的 F5G、5G+L4 級自動駕駛、大模型、天籌 AI 求解器等技術有了落地的土壤,針對天津港遇到的業務痛點和需求,深入到場景中解決問題," 碰撞 " 出了無人駕駛集卡驅動的智能水平運輸系統、無人作業的岸橋遠控、實時計算千萬級變量的智能計劃(調度)等一系列場景創新。
同時需要理性認知的是,數智化轉型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天津港的智慧零碳碼頭一直在迭代更新,從一個場景到多個場景再到系統。譬如智能水平運輸系統,一開始運營效率也不算太高,至少經過了一年 " 春夏秋冬 " 的實際應用、算法迭代和系統優化,才形成了近百輛車隊井然有序、高效運營的場面。
為什麼企業的數智化轉型需要一套方法論呢?
數智化之所以會成為挑戰,症結恰恰在于一個 " 新 " 字,缺少可參照的案例,幾乎所有企業都怕路走歪了,擔心投入看不到回報,不小心錯失新質生產力打開的機會視窗。
沿循這樣的邏輯,天津港就像是 " 極地航道上的破冰船 ",百年老碼頭的智能化轉身,不單單驗證了華為給出的 " 路線圖 ",某種程度上也堅定了各行業企業的轉型更新信心:當勞動密集型的碼頭作業,都能夠在數智化的幫助下,變成新質生產力的前沿陣地,隐含的説服力不言而喻。
做一個預判的話:目前全世界的貨櫃碼頭,大都還在依賴人工,華為和天津港的解決方案可以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復制到其他碼頭,很可能會像 30 年前的鹿特丹港那樣,成為全世界 " 抄作業 " 的對象。
把視角再放大一些,華為和天津港一同譜寫的 " 碼頭童話 ",注定會在數智化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幫助千行萬業看見數智化的未來,開啓數智化轉型的新篇章。
04.
寫在最後
誠如華為中國政企業務副總裁郭振興在《新智中國説》節目末尾的寄語:" 華為堅持以數智化轉型為舵、以新技術為帆、以場景化方案創新為槳,助力千行萬業駛向美好的數智未來 "。
每一次生產力革命的出現,一開始都是鮮有人涉足的 " 荒海 ",然後有一兩家企業造出了一艘艘 " 渡舟 ",再一步步從 " 渡舟 " 更新成巨輪,幫千行萬業渡向生產力革命的彼岸。
在新質生產力的海洋上,華為期待攜手千行萬業再次揚起的風帆,讓 " 數智世界,一觸即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