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北大教授何懷宏:今天,我們如何與孩子談論生命與死亡?,歡迎閲讀。
怎麼和孩子談生命與死亡?
我小時候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有段時間也很恐懼,後來我長大了,也到最艱苦的地方呆過,慢慢成熟堅定了很多。我的孩子長大以後,甚至曾淚流滿面地向我提出這樣的問題。
集中在兩端,生命的開端和結尾,這兩端也就是如何看待生命,如何看待死亡,我們來講講怎麼來談這樣的一些事情。
何懷宏
人能不能完全揭開生命的奧秘?
我們知道地球大概有四十五億年的生命,那麼人類呢?其實人類的歷史并不很長,可能只有幾百萬年,人類的文明史其實只有一萬年,也就是從農業文明開始。我們到現在都不能确認,在距離數萬光年的星球上,是否存在着跟我們一樣的覺得自己很智慧的生物。
我們知道,地球上人類的進化,在這一萬多年,尤其是工業革命後,有一個突飛猛進的進步。個體的生命,能延續到現在都很不容易。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其實都經歷了我們知道的或不知道的各種風險。當我們終于将生命把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裏,當然要非常珍惜。
我們可以説,生命的奧秘我們不可能完全知道。我們确實知道了很多,比如説人是由猿類演變的,知道了地球的歷史,知道了宇宙的某些歷史。但是,我們的生命就像一個圓圈,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東西也越多。
所以我們對生命不能不心存敬畏,它是那麼美麗而神秘。我們每個人都要小心呵護它,呵護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從小就懂得尊重生命,珍愛生命,讓這個奇迹繼續延伸,充分展現,開花結果。
有些生命的價值是否比别的生命重要?
每個人的生命都能夠發出他自己的光彩,每個人在一生中所取得的成就貢獻可能都是不一樣的,我們有時候會思考是否有些生命的價值比别的生命價值更重要。如果在基本生存這個層面上,應該説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因為當我們感受到生命至上的時候,那麼生命的價值是作為目的的價值,而不僅僅是作為手段的價值。如果僅僅是作為手段的價值,那确實可能會有差别。
所以我們説生命的價值,第一條就是生命本身寶貴,由此引申出第二條所有人的生命是同等寶貴的。古人有一句話,就是説哪怕是貴為天子,欲望也不可能全都滿足。在今天來説,過一種體面的生活,人之為人的生活,是所有人的潛力。
另外我們從地球史、生命史、人類史中可以看到,其實所有的生命都是相通的,如果追溯我們的祖先,我們會知道,沒有前面的生命形态,也不會有後面復雜的高級智慧的生命形态。我們都生活在群體之中,尤其到了今天這種全球化時代,不可能再像過去有各種各樣的文明,那時候地中海有很多不同的文明,東亞有好幾種文明。
文明有時候會此伏彼起,這裏衰落了另外一個地方興起了。全球化時代意味着人類真的成了一個命運共同體,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如果是這個共同體衰落了,可能整個文明就衰落了。所以我們今天為什麼珍惜自己生活的家園,就是因為地球包括人類共同體是非常重要的。
我是為自己活着,還是為别人活着?
我們究竟是為自己活着還是為别人,這個确實是讓人非常困惑的問題。
如果簡單地説,我們就是為别人活着,這個别人首先就有很多的别人,為誰活着呢?哪怕我們再愛一個人,比如父母和孩子,我們還是不能代替他承受病痛,不能真切地了解到他的各種想法,他還是要自己去忍受,我們只能鼓勵他。
所以我們可能還是要考慮,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個體應該自立自信、自強自矜,這是正面的事,但是也會有負面的自戀、自私等等。我們不如説,個體是一個中性的東西,它能夠恰當地把握這兩個方面。在為自己發展有意義的方面,比如自立、自信、自強,要對他人有益,對社會有益,其實首先要把自己打造成器,我們愛自己的孩子,但也不能夠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我們的教育,其實也是讓孩子能夠自我教育的教育,能夠讓他獨立。
當然,我們最好能夠把為自己和為他人這兩者結合起來。這需要兩方面的努力,一是社會的努力,如果這個社會制度的安排能夠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考慮自己的發展和成長,這種成長和發展還不會損害到别人,那就最好了。從個人來説也是一樣的,我們最好能找到一個契合點,找到一個自己樂意幹又能夠對社會有意義的支點。
要不要和孩子談論死亡?怎樣察覺孩子在思考死亡?
除了談論生,在和孩子的交流中,我們免不了也會聊到死亡。很多家長對這個話題諱莫如深,也有些家長覺得這個問題難以回答。
怎麼跟孩子讨論死亡,這的确實是非常困難的問題。
過去有一句話叫哲學就是學習死亡,或者説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哲學最中心的問題。但是怎麼跟孩子説,這個還是很費思量的。我想這個可能要考慮幾個方面的因素,一個是要嚴密。可能還是盡量不説,或者是用非常完整的甚至是象征性的東西來講,對比較幼小的孩子,則只能安慰他。
還有就是要看個性。如果這個孩子是很敏感的孩子,可能就沒辦法回避,尤其他主動提出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讓他感受到他不是獨自來承擔這樣一個嚴峻的問題。我們即使不主動説,也要密切地觀察,比如最近如果孩子非常害怕黑暗,害怕獨自一人,這時可能就要考慮他是不是想到了這樣一些問題。另外如果照顧他的親人,比如家裏的老人走了,這個時候就要去考慮,是不是要讓他有一點準備。
對死亡主要有以下類型的思考:一是孩子想到他最親近的人,比如父母會死去,他就會很恐懼,因為是自己最親密、最依賴的人。二是他可能會想到自己的死亡,自己也會長大也會變老,最後也要死,這就是人類心理。
孩子其實比我們很多中年人更會思考這樣一些問題。成年人要面對很多具體的問題,要解決養家糊口等各種各樣的事宜。但是孩子會考慮一些比較根本的問題,例如生死的問題,但是這種考慮是比較具體的。他當然最後可能會考慮根本的問題,到了這個階段就會更恐懼:如果整個人類都不免于滅亡的話,生命還有什麼意義?
我們要非常密切地關注孩子,注意他們的心态、動向。有一些事情的确是比較明顯的,有些突然的變故我們會考慮到,但還有一些事,可能會悄悄地潛入他的内心,這種更要小心和注意。哪怕我們開始説不出很多道理,但是我們握着孩子的手,和他在一起,讓他感覺他不是孤獨的,這個很重要,我相信愛和智慧能解決這個問題。
如何和孩子談論死亡?怎樣化解他們對死亡的恐懼?
當必須跟孩子談這個話題的時候,我們要考慮怎樣進入這個話題,一定要非常小心謹慎。比如一個親人故去了,我們有時候會對孩子説,他去天上了,或者説變成天上的星星,這對比較小的孩子是合适的。
但是,随着孩子長大,肯定還是要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其實有時候也必須讓孩子意識到死亡的嚴峻性,故去的人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可以坦率地告訴孩子,其實從古到今不可能有長生不老,這是自然的規定,我們也就自然而然地去看待他們。不人為地加速,也不要害怕。
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并不容易。有的哲學家説哲學就是學習死亡,向死而生。但問題就在于,孩子前面的道路還很長很長,有些東西的确可以告訴他,但有些以後再想也不遲。時間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治療人對死亡的恐懼,還可以幫助人們在某些事情上完成注意力的轉移。
死亡的确讓人害怕、恐懼,但反過來想一想,如果沒有死亡也是不可思議的,甚至是更讓人恐懼的。每個人都永遠活着的話,很多事情可能都失去了意義,反正人是不死的。你會發現,面對不死,我們可能也會不知道如何尋求人生的意義。
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曾經寫過一個劇本叫《禁閉》,想象人如果永遠不死是什麼情景。如果人們就這樣活着,過去的愛恨情仇,仍然都互相清清楚楚地存在。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活着變得可怕。這個劇本把永生的黑暗面展示了出來,它讓我們看到不死其實也是不可思議的。
對于死亡的恐懼,有的時候在于不知道死後究竟是什麼樣的狀況。死亡意味着什麼?死後還能留下什麼?沒有一個死後復活者,所以我們無法确切地知道死亡意味着什麼。但是可以簡單地説,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什麼都不知道了。
這其實沒有一個非常确定的驗證,只有死者才能驗證,但是死者再也不能復活。這個問題類似于問我們出生之前是什麼情況。三四歲之前的記憶不是我們自己清楚的,更别説出生之前。我不會太關心出生之前的事情,而更關心死後。因為生命是一個既成事實,而死亡是一個未知數。
所以我們最重要的事就是要關心孩子,要跟孩子保持一種愛的交流和溝通。對于有些問題,不一定有一個很确切、很固定的答案,因為如果答得很簡單,可能不多久又會被推翻。但是要讓孩子感到他不是孤獨地面對這些沉重的問題,讓他知道還有父母和他一起分擔這些事情,和他經歷過同樣的問題。随着時間延續,孩子慢慢對世界有更多的認知,慢慢地可能就走出這種恐懼了。
爸爸媽媽可以永遠活着嗎?如果有天我死了,你們會想我嗎?
孩子對死亡的思考,經常是在一種具體的親子關系中展開的。他們可能會問爸爸媽媽,你們可以永遠活着吧?我不想你們死。我們怎麼回答呢?我們可以説,我們盡量活得長久,活到你不再害怕的時候,我們一定會陪着你。我們每個人都要好好地活着。
當然,有的孩子可能還會説,有一天我死了,你們會想我嗎?豈止是想,我們父母親人朋友,只要活着,都會盡量努力地準備着阻止這樣的事情。
人死了會留下什麼?古人説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立功、立言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它需要一定的能力,有時候還要運氣。但是立德很多人能做到,立德就是樹立一種道德的榜樣。做得很好很突出的,就是我們説的聖賢。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聖賢人物、英雄豪傑或藝術大師。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三不朽的任何之一。但是好在還有一種不朽就是中國人很看重的——家族的傳承、血脈的延續。在我們的身上,能看到父輩祖輩甚至更早的先輩的影子。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我們的父輩祖輩,他們的生命還會繼續,活在你身上。
我的生命完全屬于我自己嗎?
這牽涉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是不是完全有權處置自己的生命,包括結束自己的生命?我們首先要讨論:一個人對自己的生命是不是擁有絕對的權利?在我看來是沒有的。他有一種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優先的權利,但是沒有一種完全絕對的權利。
我們每一個人的降生,都不是無緣無故的。人類相對于其他動物的不同是,人類的存活需要其他生命的維系。他必須依靠外界他人的幫助,才能夠活下來。也就是説我們每個人都不是憑空長大,無緣無故活到現在的,這期間不知道有多少看得見的、看不見的他人的付出。因此,我們要教會孩子對這個美好的世界常懷敬畏,常懷感恩。【END】
作者 | 何懷宏 來源 | 美中科教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
點亮小星标 ★ 精彩不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