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有争議?但她只是想把戲演好,歡迎閲讀。
有部電影,戲劇性堪稱 2023 年之最。
點映後,引發了巨大的讨論風波。
它就是《我本是高山》,改編自華坪女高傳奇校長張桂梅的真實故事。
其實我很早就看了這部片子,但一直沒想好到底應該怎麼説。
因為它在我心中的得分并不像輿論般山石滑坡。
那麼,在争議稍為冷卻的現在,我想再好好和大家聊聊它。
張桂梅,毫無疑問,是位應該載入歷史的傳奇女性。
她創辦的華坪女高,打破了兩大詛咒:一是捍衞底層女孩受教育的權利,二是寒門再難出貴子。
這注定她身上有很強的對抗性。對抗貧窮、歧視,對抗資源不均、陳腐觀念。
對抗的基礎,則是她堅如鋼鐵般的意志。貫徹軍事化管理和紅色教育,是她的辦學特色,也鑄造了華坪女高的升學奇迹。
她的經歷,有足夠的衝擊力、稀缺性,看似有取之不盡的素材。
但要化作電影,其實不好拍。
而《我本是高山》,沒有延續中規中矩的英模片的模版,而是做出了突破——不是唱一首絕對正确的贊歌,演繹一場完美的偶像神話,而是想呈現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這一點,我個人覺得是做到了。
張桂梅最大的特點是刀子嘴豆腐心,是因為每個學生處于 " 左邊是山,右邊是懸崖 " 的極端環境下,沒有退路可言。
但在行為上,她真的對每個孩子都視如己出,百般體恤。
在電影中,這樣的片段太多了,海清的表現也克制而到位。
比如學生山英在地理課上回答不出問題,挨了老師一巴掌。
張桂梅看在眼中,回去就開會,向所有老師説明原則:在女高,我不允許老師動手打人,也不允許罵 " 學生笨 "。
山英家裏窮,個頭小,和姐姐山月餐餐吃白飯。張桂梅比着牆,用粉筆給她畫高二、高三的身高目标,讓她免費吃菜、喝牛奶。
張桂梅在學校放《紅梅贊》,規定只能聽紅歌。但抓到聽《雙節棍》的孩子,她也只是笑笑就過去了。
這幾個劇情片段,我覺得設定得挺好。
我覺得海清演出了可親可敬的張桂梅形象,至少對我來説,有新的認知啓發——張桂梅并非是嚴苛、不近人情的校長,她也是温柔的長輩。
再者,是 " 矮化女性 " 的争議,其實我覺得這個結論有些莫須有。
其實在片子裏,不論是張桂梅,還是華坪女高的老師、學生,既有腳踏實地的行動,又有積極奮取的精神。
她們不僅 " 為我 " 而競争,也有利她的仗義和情誼。
本着 " 一個女性受教育,能改變三代人 " 的信念,她們互助、互親,為彼此的成就而歡欣鼓舞。
其實不論電影裏,還是幕後,女性情誼幾乎貫穿始終。
《我本是高山》中,大多數人還是有個共識:出演女高學生的小演員們,演得實在太真了。
尤其是山英山月兩姐妹,貢獻了幾個非常有感染力的場面:
一是姐姐山月被迫辍學嫁人,只因為彩禮 2000 元,能讓哥哥娶上親,姐妹倆臨别痛哭;
二是山月被家暴致死後,父親和哥哥又逼迫妹妹山英嫁人,她大聲喊出 " 我要考!"。
讓我意外的是,表演不僅是即興的,孩子們還是來自雲南山區學校的素人。
她們沒有劇本,因為攝制組擔心背詞太刻意。海清手把手教她們,不是下指令,而是耐心地給講戲。
讓我挺感動的是,電影拍完,海清帶着 " 山英山月 " 和一眾小演員來到北京。
去天安門看升旗,在電影頻道錄節目,對于山裏的她們來説,都是第一次。
像是電影映入現實一般。張桂梅讓女高的孩子走出大山,海清帶着雲南的素人小演員來到北京。
在《今日影評》的節目裏,飾演山英的美朵達瓦這麼形容海清:" 就像媽媽一樣,我會一直記得她照顧我的瞬間。"
美朵達瓦學的是幼師專業,想像張桂梅一樣,教書育人。
戲裏戲外,張桂梅的精神都在延續。
這是我覺得《我本是高山》裏,非常寶貴的部分。
就像前面説的那樣,張桂梅偉大、純粹而復雜,這個角色對主演來説,是很大的考驗。
最終呈現出的 " 張桂梅 ",形似和神似兩點,海清其實都做到了。
佝偻瘦削的身型,铿锵有力的發音,緩慢卻堅定的步伐,這是其一。
而且是神似上,除了前面説到的 " 嘴硬心軟 ",還有作為精神引領者,張桂梅身上既有理想主義的高亢光輝,也有現實主義的較真務實。
説服山英來念書,她不只講錢——考上大學的學生,一個月能拿 7000 塊工資。她也講 " 選擇職業的自由 ",在精神上驅動、鼓勵山英。
暴雨襲擊女高,恢復平靜後的第一件事,是升起國旗。
老師屢屢離職,她帶領剩下的 " 六君子 " 朗讀入黨誓詞,信仰堅定。
學生不想剪短發,她不留一絲回旋餘地,眼裏是威嚴。
片尾,山英考上一本,她在山的那頭和山英遙遙相望,眼裏閃爍着欣慰的光。
這些片段都很動人,也讓我覺得海清對于張桂梅的理解是到位的。
但開始接下張桂梅一角時,海清其實是有點缺乏信心的。但張桂梅給了她不少鼓勵。
多年時間裏,她拜訪了張桂梅,反復體驗和準備。為了和張校長看上去更像,她在拍攝間隙,走到太陽下暴曬,模仿她的體态。
我不想無腦吹什麼敬業,畢竟這些都是一個演員應有的品格。
但我覺得不容易的是,将這種品格堅持貫徹十幾二十年。
海清這個人其實挺神奇的,靠着演電視劇,早就是貴圈 " 大青衣 ",名也有了,利也有了。
不少和她同代的女明星,要麼接受模式化的中年女性角色,要麼選擇安心在家過小日子。
但海清非得折騰,中年衝擊電影圈,演懸疑網劇。
她不差資源,而是在做演員這件事上,有種真誠的堅持。
很多人認識海清,無非靠她的兩大特點。
一是放飛自我的性格,算是貴圈數一數二沒有包袱、有 " 人味 " 的演員:耿直、包容、有話直説。
有記者問她 " 怎麼看大齡剩女 ",她豪爽地回答:女人一定要找個合适、不磨腳的,戀愛 " 貨比三家 " 不吃虧。
在育兒方面也很開明,唯一的原則就是誠實。兒子蛋妞什麼都和她講,有喜歡的女孩,幫她系鞋帶了,也和媽媽分享。
二是 " 國民媳婦 " 的形象。
" 國民媳婦兒 " 最初是對她過往角色塑造的認可,比如她畢業後演的第一個角色,《雙面膠》裏尖嘴利牙的刻薄老婆胡麗娟。
又比如《蝸居》裏,因為一塊錢就能指着老公罵的媳婦海萍。
還有《小歡喜》裏,誤以為孩子早戀就神經緊張的媽媽童文潔。
樸素短發,寬松毛衣,滿身怨氣,一點就着,成了焊死在她身上的皮膚。
别説觀眾看久了乏,我估計她自己也憋悶得慌。
于是,海清索性直接公開向青年導演喊話,主動給自己争取更多機會。
有人認為海清有點 " 凡爾賽 ",因為相比大多數女演員來説,海清的資源真的挺好,不缺戲演。
還有人覺得這麼光明正大索戲不體面,直接到令人尴尬。
更有人説接不到戲是海清自己的問題,老在舒适區裏演都市媳婦兒,都是如出一轍的焦慮暴躁。
在這個大家都傾向少點自我表露的年代,海清其實挺另類的。
她的尴尬,不是那種譁眾取寵式的誇張,而是來源于真想演點什麼新角色的渴望。
我覺得她的出發點,絕對是真誠的。
俗話説,要真正認識一個人,甭看她説了什麼,而是看她做了什麼。
比如去年的《張衞國的夏天》裏,有個特别出圈的場面,讓海清發揮了自己 " 搞笑女 " 的放飛一面。
黃磊迎着風撒骨灰,為父親舉辦江葬儀式。
沒成想骨灰一半飛進了海清的嘴裏,氣得她一邊抹臉,一邊説着南京話追剿黃磊。
結果這個場面還被圍觀群眾拍下,幾經周折又傳到了海清劇中老公劉奕君的新聞直播間裏。
遇到這麼個事,海清的總結很逗:" 要死啊,我還吐出他爸的一個骨頭!"
語言好玩,人設輕松,海清呈現了一個全面更新的中年女性形象。
哪怕還是她最擅長的生活劇,都在努力演出區别,不再是圍繞着老公出軌、雞娃焦慮,而是蓄起長發,愛打扮,尊重孩子夢想,不為家庭失去自我的開明媽媽。
這幾年她真試着幹了挺多不一樣的事兒。拿低片酬拍了部和流量無關的文藝片,在迷霧劇場出品的《平原上的摩西》友情出演。
《紅海行動》找不到女演員,海清連合同都沒籤,立馬簡單收拾行李,帶了個助理就趕到片場。
經歷了臉被蟲子咬,踩到爆炸點,呈現了滿身泥濘、不懼生死的戰地女記者夏楠一角。
我覺得她不僅想突破,還有想做精品的野心在。
不論接張桂梅這個角色也好,拍文藝片也好,演懸疑劇也好,我覺得她其實不是在和那些質疑她的人較勁。
她是在和自己較勁。
這種想法很純粹,其實和賺錢、拿獎都沒什麼關系,以她的履歷和資源,完全可以選擇一種更簡單、更安全的方式。
所以我會覺得,她很可能就是她所説的那樣,想演好這個非常不一樣、且意義巨大的角色。
最近有個視頻,某場放映會上,有個路人對海清説:
" 我覺得國民媳婦這樣的説法,真的很差勁。你可以是童文潔,可以是張桂梅,可以是很多可能性。"
我真心覺得,海清 " 想做個好演員 " 的真誠和野心,很可貴。
至少她展示了一種 " 中生代女演員 " 的可能性,沒有所謂的臉譜或者天花板,可能性要靠自己去争取。
其實對于每個女性來説,也是如此。面對諸多不滿意,你只能加入競争,和自己較勁,去挑戰,哪怕結果是糟糕的,哪怕你被審判、被誤解。
但你知道,自己無愧于心。
最後我還想説點,對于《我本是高山》一些不一樣的看法。
首先是胡歌飾演的董老師,張桂梅的丈夫,來回閃現,安撫她、寬慰她。
我認為它體現的并非女性的 " 依附性 "。它是張桂梅心中另一股力量,即對 " 世俗幸福 " 的渴望,那是她曾經歷過的温情。
在一場采訪中,張桂梅曾説,年輕時候,自己會穿紫色的皮鞋,很藍很藍的褲子,非常非常紅的衣服,塗上亮晶晶的口紅,經常舞廳進舞廳出,跳跳舞、唱唱歌。
那時的她,有自己的家,有和諧的伴侶,過得無憂無慮。
丈夫因病去世,對她是個重大的打擊,也是人生的轉捩點。
但自從接下女高的重擔起,她就回不去了。她必須執行誓言,為理想燃燒殆盡。
再者,愛一個人,或者有脆弱的時刻,本就不是人類的弱點,也不該成為一個女性 " 不夠獨立 " 的罪證。
最後,我想很真誠地請求,批評是正當的,它有價值,激發的是進步。
但抵制和獵殺不是,它讓創作者處于恐慌,扼殺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