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私刻公章、偽造證件,男子假冒總台編導招搖撞騙,獲刑3年,歡迎閲讀。
了解到商户想通過網絡 " 引流 " 提高知名度吸引客源這一需求,男子蔡某某便冒用新聞媒體從業人員身份行騙。近日,經江西省會昌縣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蔡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 2 萬元。
" 他總去一些大型活動現場采訪,來給我們拍攝的時候佩戴了某中央媒體編導證件,話筒和車輛上都有某中央媒體标識 …… 我們也就沒有懷疑過他的身份。" 江西某食品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劉某某回憶道。為提高知名度、擴大市場,劉某某通過熟人介紹認識了自稱某中央媒體資深編導的蔡某某,邀請其對該公司產品品牌進行拍攝宣傳。
2022 年 8 月,該公司收到蔡某某發來的宣傳片,宣傳視頻左上角有某中央媒體文化精品頻道标識。蔡某某還發來具體播出通知,但該公司始終未在電視和相關平台看到宣傳視頻,遂向公安機關報案。
公安民警前往蔡某某住處,搜查出帶有某中央媒體标志的證件、公章、話筒、編導名片等大量作案工具。經訊問,蔡某某供述了其招募技術人員、購買假冒證件,而後利用假冒身份進行詐騙的犯罪事實,作案地點遍布江西、廣東等多地。
因案情復雜,公安機關商請檢察機關依法介入。會昌縣檢察院對已調取的證據進行詳細梳理和分析研判,引導偵查機關進一步查清其他被害人情況,防止遺漏犯罪事實。
經查,2016 年至 2023 年,蔡某某偽造工作證件和媒體标識,私刻相關公章,招募多名員工為其開車、攝像、剪輯,把自己包裝成某中央媒體資深編導。獲取被害人信任後,蔡某某以幫助在某中央媒體相關頻道播出宣傳視頻、頒發相關行業獲獎牌證等為由,在多地實施詐騙共計 9 起,涉案金額為 6.82 萬元。之後,蔡某某在自己制作的視頻中打上頻道标識,使被害人相信宣傳視頻已在某中央媒體相關頻道播出。
審查起訴階段,蔡某某辯稱其名下公司還有其他項目,且投資額較大,沒有必要進行詐騙。為準确認定犯罪,會昌縣檢察院開展自行補充偵查,通過調取蔡某某及其親屬的财產信息,發現其處于嚴重資不抵債狀況,進一步印證了蔡某某非法占有的犯罪目的。
會昌縣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蔡某某提起公訴後,法院經審理作出上述判決。案件判決後,會昌縣檢察院通過制發檢察建議等方式,與有關部門形成打擊整治合力,維護新聞傳播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