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明星的替身也太五花八門了,什麼都能替,歡迎閲讀。
有人因為它喪命,有人因為它聲名鵲起,有人覺得它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也有人終其一生默默無名。
最近,《編劇幫》也弄了一個脱口秀,作為影視劇不可缺少的一環,宋金芳刷新了大眾對 " 替身 " 的認知,那麼為何同一工種,卻會有這麼多不同的結果呢?
今天,我們就來談一下 " 替身 " 背後的那些故事。
經常看劇看電影,特别是看武俠片的觀眾,對替身肯定并不陌生,最為人熟知的可能就是武替。
武替的產生原因很簡單,當年的武打片,沒有那麼多華麗的特效,只有精彩的對打的動作。
可正因為打鬥場面十分精彩,導致于很多的動作不僅難度高,還十分危險,假如主演受傷,會影響拍攝進度,到時候全劇組的人都會無戲可拍。
因此就需要有一個人來替代主演,完成這一系列的危險動作,這樣的人被稱為龍虎武師,也就是現在的武行替身。
在香港武俠片最鼎盛的年代,香港很多窮苦人家都會将孩子送進武替行當,他們拿着微薄的工資,卻要幹着最危險的工作。
什麼跳樓、撞車、被火燒等等,一旦開機,什麼危險動作都要上,每一次工作都等于将腦袋拴在了褲腰帶上。
可以説,做武行的就沒有沒受過傷、沒斷過手腳的。
那麼,這麼危險的工作,為何還有人拼命去幹呢?
有人是因為夢想,也有人是因為刺激,但是更多的人是為了生活,如果這個動作你害怕,不敢做,那麼下次就沒有你的工作機會了。
這是一個淘汰率和死亡率都極高的工作,連保險公司都拒絕為他們投保,這也導致很多因工致殘的武替是得不到相對應的賠償和安置的。
而我們熟知的很多動作片演員,也是從武替行當開始做起的。
例如元彪,還有因為身材較小,經常給女性演員做替身的影帝張晉。
當然,其中最為出名的則是錢嘉樂、錢小豪兄弟兩個,錢小豪曾和李連傑拍過對手戲,他動作幹淨利落,毫不遜色于 " 功夫皇帝 " 李連傑。
弟弟錢嘉樂更是被譽為 " 武替天花板 ",假如錢嘉樂都完成不了的動作,那麼誰也完成不了,難怪他能成為洪金寶、成龍的替身。
可以從替身轉變成演員的寥寥無幾,大多數人都是日復一日的做着,等哪一天身體吃不消了,他也就從武替中消失了。
武俠片是中國電影走進世界的一張名片,而武替是其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但是身為觀眾的我們只能從只言片語中知道這個行當。
為了讓大眾知道武替背後的故事,2018 年,成龍的成家班上演了一場驚險刺激的表演《我是動作人》,講述的就是武替的故事。
當然,有武替就有文替。
拍攝時間越長,耗費就越高,所以很多的劇組為了趕進度,經常是幾組一起開工。
那麼劇組就會挑選一些形象、身高、氣質和演員相近的替身,來協助拍攝一些不需要露臉的全景或者背影戲。
這就是所謂的 " 文替 ",也叫 " 專替 ",因為和明星的顏值有幾分相似,他們的片酬自然也會高一些,有時候還會因為真假莫辨,接到一些綜藝或者商演的通告。
果然,宛宛類卿,也并非全是壞處。
除了比較常見的武替,文替,還有一種 " 光替 " 是比較常見的。
這裏的光可不是走光的,而是幫助演員走場,以便讓工作人員能調整好最适宜的燈光位置和拍攝位置。
這樣的工作本該是由演員來完成,可是眾所周知,演員的出場費太貴了,一般劇組也不會讓主演來現場幹這樣的事情,那就交給價廉物美的 " 光替 " 演員吧。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局部特寫動作也有專門的 " 替身 ",例如專門彈琴的 " 琴替 ",做菜的 " 菜替 ",寫字的 " 筆替 " 等等。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演員不可能三百六十行行行都精通,需要一些拍攝手段,讓影片更加完美展現在觀眾面前,這也是一種正常的拍攝手法。
可是接下來的就有一些匪夷所思了,什麼 " 鎖骨替 ",呈現出完美得鎖骨,剛好能放置一枚硬币。
" 腰替 ",盈盈一握,完美的 A4 腰,還有 " 臀替 "" 腿替 "" 手替 "" 背替 "" 腳替 " 等等,難怪現在的觀眾都在郁悶:到底讓我看了個啥?
中國一年有這麼多的電視劇電影在發行,為了呈現更好的作品,使用一些替身演員本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畢竟成龍也有踢得不好看,讓錢嘉樂上去完成動作的經歷,可是現在有些作品,盲推小鮮肉小花,不琢磨演技,反而為了趕進度找替身,最後搞個 AI 換臉,以此來糊弄觀眾,這是一種十分可恥的行為。
希望以後大家能多關注替身演員,但不要濫用替身,用好的作品再來征服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