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我國養老保障面臨較大壓力,亟需第三支柱盡快發揮補充作用,歡迎閲讀。
圖源:Unsplash
芥末堆文 近日,小雨傘保險經紀、南開大學金融學院聯合發布了《2022 健康與養老保險保障指數測算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探究了我國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發展趨勢,分析我國目前養老金及養老服務缺口,對我國健康與養老保險保障、重大疾病保險及年金保險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建議。
據悉,我國現行的養老保障制度是以基本養老保險為基礎,以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為補充,以商業養老保險相銜接的養老保險 " 三支柱 " 制度體系。
其中,作為基本養老的第一支柱覆蓋面廣,但後勁不足。人社部數據顯示,2018-2021 年,我國财政社會保障資金累計支出 14.88 萬億元,年均增幅 7.4%,占全國财政支出的比重從 2018 年的 14.9% 提高到 2021 年的 16.6%。此外,個人賬户基本為空賬運行,民眾的繳費激勵性不足。
随着我國老齡化、少子化的加劇,社會養老負擔沉重,基金給付壓力會進一步增大。根據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預測,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累計結餘到 2035 年或将耗盡。
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則面臨滲透率低、覆蓋面較小等問題。《報告》顯示,截至 2022 年,我國企業年金基金總額達到 2.87 萬億元,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數量為 12.8 萬家,僅占 2178.9 萬個法人部門的 0.59%;參保職工數 3010.29 萬人,占 46773 萬全國城鎮就業人員的 6.44%。
且近幾年受疫情影響,整體投資收益下行。而未來 5-10 年中國約有 8-10 萬億的養老金缺口,缺口也會随着時間的推移進一步擴大,給我國未來養老保障帶來較大的壓力。
第一、二支柱仍有不足,亟需第三支柱盡快發揮其養老保障的補充作用。在我國,第三支柱個人養老保險以商業養老保險為主,主要包括傳統商業養老險 ( 養老年金和增額終身壽 ) 、税延型養老保險和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三類產品各有優劣,差異主要在于積累與領取模式、預期收益以及是否享受税優政策的不同。
《報告》指出,盡管有國家推動,市場需要,時代呼喚,但我國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的發展仍然面臨着譬如税優政策激勵效果有限、產品覆蓋面有限,綜合服務不足、民眾認知存在偏差,擔心收益水平等政策端、供給端、需求端的多重困境。
對此,《報告》建議,在監管端設定靈活的税惠政策,探索借鑑轉存制度;機構端要持續推進產品開發,打造保險獨特優勢;宣傳端要切實加強宣傳力度,提升民眾養老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