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靠「扮醜」遮「演技差」的羞?求求流量們别禍害弱勢群體了,歡迎閲讀。
先給大家看張圖吧 ...
這兩天,這張一言難盡的動圖在影迷圈裏瘋傳。
來自王俊凱主演新片《刺猬》結尾處的造型。
片子,柴叔看過了,如粉絲所言,鏡頭畸變,實際效果并沒這麼災難。
那就看看實際效果——
這麼一看吧,順眼很多,但細看還是挑戰認知。
皮膚黑了,胡子留了,初代小鮮肉竟也有了「叔味兒」。
在《刺猬》中,王俊凱飾演的周正,是一個先天口吃,自小遭無數白眼,被父母灌過無數中藥湯子、每天跟瘋癫大姑父混在一起的問題少年。
王俊凱真正的「扮醜」,是對 " 口吃 " 群體的呈現。
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跟口吃打過交道。
非自願重復、停頓、拖長打斷 ...
明明心裏有想法,但就是表達不出來。
説的人着急,聽的人更急。
再高漲的熱情,也會因為嘴皮子磕絆,落個冷場。
久而久之,也就不願聊天溝通,灰心自卑。
表演這類角色,确實有難度。
一方面來自演員對口吃群體表達習慣、節奏的學習模仿;
更難的,是對其復雜心理的把握。
這兩點,王俊凱的表現力都不夠好。
對白時,頓挫吐字加東北方言,使設計痕迹過重,一看就像演的;
同時,從王俊凱身上,絲毫看不到主角外冷内熱、封閉和熱情交雜的性格特征。
01
「扮醜」不是「演技差」的遮羞布
當流量泡沫逐漸被戳破時,流量藝人,也在尋求轉型。
他們迫切需要一個能打通觀眾年齡層的角色來向市場自我證明。
王俊凱也是如此。
尤其是在在第五代導演顧長衞、和國民演員葛優同框演對手戲,底子再差,戲路也能再上一個台階。
因此,「扮醜」,也就成了一條捷徑——
對于非常規角色,只要抓住特點适度放大,戲就成了。
也是在這樣的理念下,内娛湧現出大量的 " 小鮮肉颠覆式造型 "
黃明昊
範丞丞
女演員這邊,楊幂是代表
2018 年,她在電影《寶貝兒》的角色極度颠覆:無肛女嬰。
彼時的楊幂,還在走清純玉女風,敢接下這樣的角色,不可謂不大膽。
無奈票房口碑雙撲,楊幂的表演,也沒有因此進入 next level。
今年五一檔,《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楊幂同賽道再衝刺,出演了一個女飛賊式的角色:幺雞。
影片戲外翻車,戲裏嘛,楊幂的表演也沒得到認可。
迪麗熱巴同樣有過扮醜經歷。
2017 年的爛俗愛情片《傲嬌與偏見》中,飾演了一位花粉過敏女孩。
發作效果如下 ↓
李沁,在路遙小説改編的《人生之路》中,飾演了女主:巧珍。
巧珍這個角色,兼具質樸和聰慧,是那種有着土地般包容和善良的鄰家妹妹。
為接這個角色,李沁減肥、曬黑,不惜扮醜,無限向 " 村姑 " 靠攏。
即便如此,仍被吐槽 " 沒理解角色 "" 用力過猛 "" 年代偏見 " 等。
無一例外,這些 " 扮醜 " 的角色,并沒有為演技加成。
ta 們最終還是回到了古偶、甜寵的流量池。
太多失敗案例證明,扮醜 ≠ 有演技。
靠化妝掩蓋表演短板的路,根本走不通。
縱觀這些慘案,不難發現共通之處:
輿論場上,營造自己的美:接代言、拍廣告、上封面;
大銀幕裏,強化角色的醜:增肥、塗黑妝、五官猙獰。
以此實現視覺反差:現實中美出天際,作品裏醜到極致。
從「凡爾賽扮醜」的反差中,不難讀出某種霸權和傲慢:
我顏值吃了這麼多年,都能自我颠覆,還説我不專業不敬業不努力?
他們的底層邏輯,是通過角色增加聲量和話題度,而不是表演本身。
02
無效扮醜,看看前輩們吧
還拿「口吃」來説。
上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口吃角色,很多人第一反應是他——
情報販子,謝若林。
《潛伏》貢獻了無數經典形象,謝若林也是過目難忘的存在。
他生動诠釋了何謂 " 人為财死 "
周旋于軍統、我黨等多方勢力之間
為了錢,唯利是圖、市儈狡詐、不擇手段。
演員曹炳琨長相周正、眉眼之間有正氣,為了将角色内心的崩壞具象化,導演特意為角色設定了缺陷:口吃。
夠諷刺,靠情報吃飯的人,居然有表達障礙。
彼時的曹炳琨,可謂沒名氣、沒流量,廚子出身,沉寂十多年,放在配角裏都得往後靠。
為演好這個 " 結巴 ",曹炳琨練習了一年多口頭功夫,對語速、停頓、表情火候拿捏到位。
這也是為什麼,觀眾看他演結巴并不違和。
在《潛伏》之前,曹炳琨有太多 " 綠葉 " 經歷。
家庭生活劇中的市井小民、都市情感劇中的鳳凰男、諜戰劇中的冷面殺手 ...
這些角色通通不出名,但曹炳琨都在一點一滴攢經驗。
厚積薄發,終于憑借《潛伏》中亮眼的表演,讓全國認識了他。
同理——
去年火透全年的現象級大劇《漫長的季節》,龔彪。
同樣是颠覆性扮醜角色,臉部浮腫、肚皮圓滾、張口一嘴東北大碴子味兒。
角色海報剛一公布,同樣沒人能認出是這是走帥哥路線的秦昊。
然而,第一集出租車套牌一場戲,龔彪這個角色就活了,完全甩去了秦昊以往的中產文藝戲路。
打胰島素、養鴿子、KTV 尬舞,觀眾眼裏,只有龔彪,沒有秦昊。
再説一個案例,梁朝偉。
《東成西就》裏的香腸嘴,與洪七公鬥法,是幾代影迷的歡樂源泉。
極其誇張、無厘頭的造型,直到今天,都讓人懷疑這到底是不是本尊。
要知道,90 年代初,梁朝偉已經揚棄喜劇路線,開始進入王家衞宇宙。
《悲情城市》《阿飛正傳》《喋血街頭》三部嚴肅題材的影片,正是他的轉型之作。
在《東成西就》裏扮醜,純粹是人情債。
多年後,當大家回顧梁朝偉履歷,不會用扮醜、無厘頭去質疑和否定,相反,這些非主流角色,成為證明他演技全面的力證。
女演員這邊,必須要提及的是查理茲 · 塞隆。
憑借《女魔頭》中的颠覆性表演,她最終拿到了奧斯卡影後。
是因為太醜麼?
未必。
《女魔頭》之前,塞隆也曾有過大量的表演試錯經驗。
動作片《馴鹿遊戲》《步步危機》,愛情片《甜蜜的十一月》,科幻片《太空異種》。
而 " 女魔頭 " 這個角色,更像是塞隆多年經驗的一次階段性爆發。
縱觀以上 " 有效扮醜 " 的演員,無不是在 " 醜角 " 之前,積攢了足夠多的表演經驗。
因為底子足夠牢靠,所以做到了" 有效扮醜 ",讓人信服。
03
過度「扮醜」,輿論翻車
近年來,不乏因「扮醜」過度,招致輿論反噬的案例。
一部《隐入塵煙》,撕開了高速發展的社會中,不為人知的一面。
海清的颠覆式造型,面相苦、内心苦,一整個苦難式表演。
影片在赢得超預期回報的同時,不乏有 " 歌頌苦難 " 的質疑聲。
緊接着,海清将這種表演,延續到了下一部作品《我本是高山》中。
但影片一上映,便招致了滔天黑水。
争議聲大多圍繞 " 矮化真人事迹 "" 上等人的精英視角 " 展開。
再説一部遭反噬的小爛片,《胖子行動隊》
本是一部搞笑片,但因為文章、包貝爾在片中對肥胖群體的過度調侃,招致了影迷抵制。
放開影片中的低俗笑料不談,單就 " 裝胖子 " 的設定就讓人煩。
不乏有網友吐槽:
胖子妝太惡心。
如果一個胖子開自己玩笑,那叫自嘲。
而你們裝成胖子,拿胖子開玩笑,那叫人身攻擊好嗎?
你看,稍不注意,就是大型制片倫理問題。
當然,其中也有尺度拿捏到位的。
比如去年黑馬喜劇《好像也沒那麼熱血沸騰》。
片子聚焦的是智力障礙群體,通過一場籃球賽,激發鬥志、催人向上的故事。
導演是懂網友痛點的。
特意找來殘障素人演員參演,不僅笑果不輸專業演員,觀影過程中也絲毫沒有對特殊群體的二次傷害。
可見「扮醜」這件事風險極高,稍有不注意,就容易陷入歧視他人的輿論漩渦中。
如果把「醜角」大爆、轉型成功看做結果
那麼,扮醜,是引線、是火苗、是手段;
是不是啞炮,關鍵得看火藥的密度。
因果關系搞錯,演技不足刻意扮醜,無異于沙上建塔。
微風吹過,便潰散崩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