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王陽明:一個人真正的強大,在内心,歡迎閲讀。
内容來源:第九屆 0731 中國餐飲創始人大會。
分享嘉賓:度陰山,著名歷史作家,超級暢銷書《知行合一王陽明》作者。
責編 | 金木研
第 7694 篇深度好文:5615 字 | 13 分鍾閲讀
思維方式
筆記君邀您思考:
何謂 " 龍場悟道 " 與 " 陽明心學 "?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講的究竟是什麼?對普通人有什麼幫助?
我今天分享的主題是《心上磨,事上練》,接下來從王陽明心學進行解讀與分享。
王陽明,是我國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和軍事家。據記載,本來是朝中官員的王陽明,由于在朝中被誤解與誣告,被廷杖四十後,谪貶至貴州修文縣的龍場當驿丞。
1508 年貴州省的修文縣,在明代的時候被稱為龍場,王陽明在這既安靜又困難的環境裏,結合歷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
一天半夜裏,他忽然有了頓悟,"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
王陽明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當時在龍場悟道,是 " 心學 " 之集大成者,被後人追溯為 " 陽明心學 "。
一、陽明心學: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 陽明心學 " 的三大板塊分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1. 心即理
王陽明提出 " 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 的理念。在他看來,整個世界上所有的天理、真理和承載天理與真理的事物,都不在我們的心外,不是區别或獨立于我們的意識之外。
【例一 " 心中業物 "】
舉個例子,有位喜好精進修行的人,一天與朋友去了寺廟裏,就在他行走之間無意之時,看到一個特别大的門匾上寫着 " 心中業物 "。
當時這四個字一下就直戳進他的内心,讓他瞬間領悟到修行路上的障礙,不是被累世的 " 業 " 壓着,就是心中的 " 物 " 負累,所以感覺修行很難,更别説成聖成佛了。
有所覺受後的他回去後繼續修行,過了一段時間再與那位朋友見面。這時,他的行為與談吐上的變化,真是讓人有種 " 士别三日當刮目相看 " 感覺,朋友馬上就追問他,是否遇到了什麼神奇之事?
他説 " 就是咱們上次去寺廟時,我看到一處門匾上的‘心中業物’四個字,讓我有所領悟與受用。" 那位朋友是懂得 " 直心為道場 " 的,馬上就給他説 " 你看反了啊,那是物業中心 "。
不同的眼光看同一個客觀存在,所產生的差異,并非眼睛的問題,也不是知識儲備量大小的問題,更不是學位高下的問題,而是心裏有什麼才能看到什麼,如果心裏沒有,即便就在眼前也會視而不見。
為什麼一位認真修行的人,能把 " 物業中心 " 能看成 " 心中業物 "?那是因為在他的心裏,無時無刻不存着為修行而準備的心力,所以看到的任何客觀之物,都會自覺或者不自覺的進行參悟。這種境界不正是 "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 " 嘛!
也就是説 " 心中業物 " 這四個字,并不在客觀世界 " 物業中心 " 的廟裏,而是在此人的心中。大多數的時候它是不會出現的,只有當客觀存在的外物,與心内之境相應時便會一觸即發。
【例二 " 磨刀水 "】
講個笑話,話説從前有個人天天被他老婆家暴,各種方法都想盡後,無奈之下求助于老中醫,老中醫給他開了 " 三顆紅棗用磨刀水煮着喝 " 的方子。于是他回家後就天天在家裏磨刀,因為大夫説了要用現磨的磨刀水煮棗,所以他按時按點的磨。
就這樣,服了一個療程之後,再去復診老中醫。當聽説 " 有效果,以前我老婆一天要打我六次,現在只打兩次了 " 之後,老中醫就説那你接着吃,這次加量一天吃四次,晚上 12 點那一頓非常重要。于是他每晚 12 點就起床磨刀,還沒等他吃兩天,他老婆就跪地求饒説 " 我再也不打你了 "。
以此想説明的是,當這個丈夫在磨刀的時候,他看到磨刀的動作是藥,是在解決吃藥的問題,但是他老婆看到的卻是殺她之心。
人家明明在那弄藥,她為什麼看出要殺她?若非自心有鬼,怎會惶惶不安,如若換做他人,風景自是迥異,殺身之禍何來有哉!
所以,心裏有什麼才能看到什麼,每個人心裏藏着世界的萬物與萬理。王陽明承認客觀世界是存在的,但他又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客觀之物,如果你一旦與之接觸,它便不再那麼客觀了。
哲學上與物理上的客觀不一樣,物理上的客觀就是一個物件,可以通過感官感知到它,就是客觀存在。哲學上的客觀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就是客觀存在的樣子,無論使出多大的意念,也無法改變。
試想一下,當評價一個人大方或者小氣時,有沒有想想真的是這樣嗎?兼聽則明正是指,全面的了解一個人後或許就會發現一種截然相反的看法。
所以在王陽明看來,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可能與客觀之物直接接觸,因為一旦認定某個客觀之物的時候,就已經給了評判,成為自己的一個主觀之物。
【例三 " 一指中榜 "】
再舉個例子,從前有三位進京趕考的學生,在路上遇到一位自稱會算命的本地大仙,就趕緊湊上前詢問他們這次考試的幾率,這位本地大仙只是伸出一根手指,再别無他言。他們就奇怪啥意思,問能不能給解釋一下,被回應 " 天機不可泄露,考完後就會知道 "。
後來這三位裏有一個人考中,還派人來致謝并誇贊算得準。這位本地大仙的老婆説 :" 跟你過了半輩子,怎麼從來都不知道你還有算命的本事?" 他説 " 你懂個啥,這一根手指就能解決一切事情,當然不是我解決,而是他們自己解決的。"
随後他解釋道 " 其實這伸出一根手指的意思,代表着各種可能性。如果他們全都考中,就指一起考中了;如果都沒考中,就指一起沒考中;如果有一個考中了,就指一個考中了;如果有兩個考中了,就指一個沒考中。"
觀察很多事情後就不難發現,任何的客觀存在,一旦與自己的心相投,就會把它解釋成合理。所以人們遇到的所有客觀存在,無論是關于快樂、幸福、痛苦、困難等等都不重要,主要還是看自心如何解釋。
【例四 " 他人即地獄 "】
在此,不得不提及一下 " 他人即地獄 ",這是法國 20 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法國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一生中拒絕接受任何獎項(包括 1964 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的讓 - 保羅 · 薩特(Jean-Paul Sartre)在其戲劇《間隔》(又稱《禁閉》)中的一句台詞,即在他人的注釋或者評判下,你就活在了地獄之中。
簡單來説,薩特的 " 他人即地獄 " 有三層意思,如果自我不能正确對待他人的目光,那麼他人就是自我的地獄;如果自我無法正确對待他人的評價,那麼他人對你的評價就是自我的地獄;如果自我不能正确對待自己,那麼自我就是自己的地獄。
薩特提醒我們,要争取自由才能砸碎地獄,不要肆意破壞和他人的關系,也不要過分依賴他人的評價,為自己制造牢籠而陷入地獄。
再用王陽明自己的故事探讨一下心即理,所謂的心即理是心外什麼都沒有,無論是天理、真理、物還是事。比如心外無物,就會有人問客觀存在的東西,怎麼能證明是自己心内的東西?
王陽明告訴你,如果把這個東西給徹底毀滅,直到它消不見。但是,你還記得它的樣子,這就足以證明它是在你心裏的。如果任何一個東西都在我們心裏,它屬于心理世界,那你想改變它是不是就很容易?
【例五 " 明月與山花 "】
引用王陽明的詩《中秋》裏的詩句,"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是一種典型心外無物的表征。月亮是客觀存在的,陰晴圓缺相續不斷,甚至有些時候還都看不見。
但王陽明説,只要心中有這種光明月,那它永遠都是團圓無缺。似乎也表明,想要心力達到最大化,先要認定确定以及肯定 " 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大白話就是盡量把格局無限打開,任用萬物且不受之牽制。
我們再品下這句話:
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岩中花樹問曰:" 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亦何相關?" 先生曰:"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翻譯一下就是,某天在南鎮這個地方遊玩,王陽明的一位朋友指着岩中開花的樹問道:" 你不是説世界上沒有心之外的事物麼,那麼這樹上的花在深山之中自然開敗,與咱們的心又有何關系呢?" 王陽明説 : " 你沒有看到這樹花時,花是花,心是心,各不相關自然寂靜;但只要你通過感官看到它,便進入意識,自此花中有你,你中有花。"
岩中花樹呈現什麼樣子,反映的是我們與事物之間的關系,對花的認識最終反映的是自己心的境界。
再補充一點,任何的行為先是由意識支配感官或行為,比方由心指示眼睛去看那朵花,眼睛先動,再将所看之物傳遞給意識,再由意識分别辨識。也就是眼睛先與這朵花建立聯系,但這朵花還沒有完全進入你的心裏。
例如,"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説的就是如果走在大街上,實際上有很多人,但你只是路過似乎也沒看到具體的誰;聽到了很多聲音,但你也沒有确切聽清楚任何聲音;那時的現象只是與你的感官建立了聯系的關系。
如果要給入心的事物下一個價值判定,也就是會顯現出心生萬之理。比如王陽明給這朵花的判定是鮮豔,如果讓一只蜜蜂給這朵花判定,也許會是香甜吧。所以,把外物拉近心理過程中的價值判定存在一定的差異,所能判定出的價值,最終就會把此外物建立在與心相應的價值。
每個人的心外是沒有任何理的,反過來講,世界上所有的天理和真理,都是出自人心。比方時間的界定,不正是由人來假設的麼?
再試問一下,您一天刷幾次牙?是出自自身需求還是聽從廣告裏的号召?貌似合理的建議就真的可信麼?有沒有想過其背後的商業動機與推手?所以物上面是沒有理存在的,所有的理都出自人心。不要被這個世界上,看似一切客觀規律或永恒不變的道理給迷惑。
所以,王陽明所講的心即理,就是指整個世界都在每個人心中的世界,由個人的心性與心力決定。
2. 知行合一
王陽明所説的知行合一,可引用《大學 · 誠意》"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來解釋。
對應的譯文是 " 所謂使自己的意念誠實,就是不要自己欺騙自己。就像厭惡難聞的氣味,喜好美色一樣出自真心,這樣才算是滿足自己的心意。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獨處的時候一定要十分小心謹慎。"
其中的 " 如惡惡臭,如好好色 ",表明出于本能的一種真心流淌,見到美色會立刻喜歡美色,中間沒有間隔,刹那之間完成,起心動念所表現出來的知行合一。
所以,先賢古德所推崇 " 善護念 ",正是説明人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自己的念頭,任何行為的動因都是源于心念。觀照與保護好自己的心念,行為自然不會有太大偏頗。比如," 疑鄰盜斧 " 這個例子,説明一念發動處,便是行。
3. 致良知
王陽明在 1509 年提出 " 知行合一 ",直到 1521 年再提倡 " 致良知 "。它的本意是行的意思,致良知就是行良知,而行良知可以簡化成行知,行知就是知行合一。
致良知,包括體認和實現兩個層面。體認良知是指人本身的自我修養,用現在的話來説是指人對自身的道德認知和情感的體驗過程。實現良知則是指人的思想和情感見之于行為的過程,即為規範道德行為和端正人生态度的實踐過程。
很多弟子問王陽明,知道要孝順父母但就是做不到,這個知行怎麼合一呢?王陽明的回復是,此知(良知)非彼知(知行),内心真有孝順父母的心,高山險阻也都擋不了你。
王陽明説本性良知是人與生俱來的,哪怕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也有。據説他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一個馬上就要問斬的十惡不赦有 13 條人命的罪犯,帶進一個小黑屋裏。
當時他在江西廬陵做官,那個地方特别熱。實驗時他也進了小黑屋,自己搖着扇子。過了一會,他對這個罪犯説,如果要是覺得熱,可以把上衣脱了,這個罪犯想都沒想就把上衣脱了。
又過了一會,他説如果還熱的話,可以把褲子也脱了,這個人想了想又把褲子給脱了。又過了一會,王陽明説,如果你還熱的話,就把内褲也脱了吧。這個人説不行,太羞恥了。
事後,王陽明給他的弟子們説,此人十惡不赦,其良知僅存于羞恥心上。雖然,以此説明人人皆有良知,但一個背負無數人命的罪犯,其行為早已泯滅了人性之善,已然與禽獸無異!人如果沒有善惡之别,又豈能稱之為人?
"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此心學四訣,是王陽明的王門四句教,也正是他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
當人們把各自的意念加在事物上,因為意念有好惡與善惡的差别,是一種 " 已發 ",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
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能感知到善與惡。一切學問與修養歸結到一處,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标準,按照人的本性之良知去行動。
但是,有時人的判斷會出現錯誤,也就是意之動出現了錯誤,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惡。也許被一時私心和物欲所遮蔽,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
覺察到心在迷亂時,就要反求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态,澄清正确的良知,以此才能正确的格物。
如果一遇到問題,情緒先行,恰恰就證明了這個物是在你心外而不是在你心内。所以内心不強大及心力不強者,歸根結底都是自己的問題,與客觀存在沒有任何關系。
以格物致知達到一顆沒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也就是世間萬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談,是通過實踐與自省的 " 知行合一 "。
二、靜處體悟
王陽明認為知之真切笃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強調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要人們在修養上防于未萌之先,克于方萌之際,重視對意念的克制工夫。
他堅持儒家傳統教育,把道德與修養放在首位。關于道德修養的方法。王陽明早年提倡靜處體悟。他認為道德修養的根本任務是 " 去蔽明心 ",即去除物欲的昏蔽,發明本心所具有的 " 良知 "。道德修養無須 " 外求 ",而只要做靜處體悟的功夫。
晚年提出事上磨煉。他認識到一味強調靜坐澄心,會產生各種弊病,容易使人 " 喜靜厭動,流入枯槁之病 ",甚至使人變成 " 沉空守寂 " 的 " 痴呆漢 "。改而提倡道德修養必須在 " 事上磨煉 "。
王陽明主張省察克治,要不斷
地進
行自我反省和檢察,自覺克制各種私欲。強調貴于改過。他認為人在社會生活中總會發生這樣或那樣一些違反倫理道德規範的過錯,即是大賢人,也難以避免。在道德修養中,不貴無過,而貴改過。
因此," 體悟 " 是陽明心學最重要的修行工具,通過 " 靜中體悟,事上磨煉 ",來修習與提升我們的心力,久而久之如果一件事是應該做的,就一定能把它做到!
今天分享到這裏,謝謝大家!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主辦方簡介——
0731 中國餐飲創始人大會由 " 我們加餐 " 主辦,是餐飲創始人一年一赴的思想盛會,2015 年舉辦首屆,已成功舉辦九屆,每年都會邀請行内榜樣及局外專家,與全國餐飲創始人一起共同探讨中國餐飲的經營之道。
分享、點贊、在看,3 連 3 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