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現代152/155毫米榴彈炮的始祖,歡迎閲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胡侃雜史 Author 慕慕華
現代化的第一款火炮系統,它成為了仿效的典範,并改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進程——法國的 M1897。現代輪式自行火炮的象征——法國的 CAESAR。迫擊炮——同樣都是來自法國的布朗特。而現在連 6 英寸榴彈炮也要動手了?歷史上有時候真是這樣,真理被陳詞濫調淹沒(法國人不會打仗,他們什麼都沒有)。法國的軍事工業創造了許多不明所以的怪物,也產生了一些突破性的東西。在本文所描述的時期,也就是 20 世紀初,法國的炮兵技術處于領先地位,彼時常常被俄羅斯(當時還是帝國)和美國大量購買。這兩個國家形成了兩個軍事集團,它們的武器如今仍在使用。
首先要説的是,為什麼法國在那個時期擁有頂尖的火炮。人們通常認為,18 至 20 世紀的優質火炮主要出現在德國、俄羅斯 / 蘇聯和英國。但法國确實擁有相當不錯的火炮技術,結合了實踐和理論。説到這裏,皇帝拿破侖可是一位火炮專家。在 19 世紀初法國失敗後,炮兵的發展放緩,但在 1828 年采用了瓦利系統。之後又做出了一些決策,包括國家領導層的決定,使他們在 1870-1871 年普法戰争時攜帶了大量過時的火炮。失敗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衝擊,法國人對此的反應比對拿破侖戰争的結果要更加激烈。他們付出最大努力對軍隊進行現代化,大幅度提升了陸軍武器水平。自 75 毫米速射野戰炮問世以來,法國開始在全世界樹立了榜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科技進步沒有減緩,新一代優秀的火炮相繼問世,而當時在協約國中沒有其他競争者能夠提供同類的產品。
90 毫米【查爾斯 · 德 · 邦(Charles de Bange)】Mle 1877。為了理解在 1870-71 年戰争後法國新武器的研發速度,這一系統取代了 1875 年的萊托爾炮,而後者本身則是為了取代 1870/73 年的勒菲炮。
現在讓我們轉移到 20 世紀初的俄羅斯。俄日戰争的失敗對軍隊也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就像 1871 年法國一樣。看似僅僅過去了 30 年,但這段時間陸軍的火炮技術從相對輕型的火炮躍升到了能夠發射遠程榴彈炮和火炮的地步,這些火炮能夠在隐蔽位置進行射擊,并配備了先進的反後坐裝置。俄國的工業在當時無法獨立制造出适合大規模生產的現代野戰榴彈炮。問題在俄日戰争前幾十年就開始出現。例如,俄國不得不向克虜伯訂購 6 英寸迫擊炮和一門 42 線炮(當然,經過了俄國的奧布霍夫工廠的一系列改進)。
俄國與法國的關系也非常密切,著名的 1892 年采用的海軍 120 毫米卡内炮便是例證。榴彈炮是急需的,然而有很多選擇——所有領先的炮兵工廠都被邀請參加競争(在 1906-1908 年間,五家俄國的炮兵工廠收到了新榴彈炮和重炮的訂單,但沒有一家能夠提出解決方案)。在幾乎所有類别中,法國的施奈德獲得了勝利。通常人們會把這歸咎于腐敗,但事實上有幾個因素發揮了作用。首先,法國與俄國當時關系良好,俄國準備與可怕的德國人及其克虜伯展開戰争。其次,施奈德所提供的系列武器符合當時的所有現代要求,并且具有更為先進的設計(德國使用的是彈簧式反後坐系統,而法國使用的是液壓氣動系統)。第三,德國人陷入了瓶頸,要求俄國的生產只能在軍方工廠進行。
第四,起初認為是克虜伯赢了(這符合俄國對德國的傳統偏愛),施奈德因此變得更加通融。第五,克虜伯的武器在生產上比施奈德的更為復雜,這對實力不算強大的俄羅斯工廠而言是一個關鍵問題。因此,30 年代更為強大的蘇聯工業也未能在購買的德國火炮型号中實現彈簧式反後坐裝置的大規模生產。而真正的浪費則出現在慶祝博羅季諾戰役 100 周年和羅曼諾夫家族 300 周年的活動中,原本應該用于新武器和現代化生產的資金被用來慶祝了。此外,軍方、國家監管機構與财政部之間的摩擦使得炮兵的重組整整拖延了 7 年,而競标的文書工作則延續了 2 年。
這是一篇關于技術上先進的 11 英寸克虜伯迫擊炮在競賽中失敗的故事。
首先,我們要讨論的競賽始于 1906 年,競标的是 152 毫米的圍攻炮。最初參加競賽的有 5 家公司,但博福斯、斯柯達和萊茵工廠很快就被淘汰,剩下的只有克虜伯和施耐德的炮。總體來看,它們的表現相當,法國炮甚至在越過障礙時出現了底座問題,需要較長時間從機動狀态轉為戰鬥狀态(炮身需從底座上拆卸,并用單獨的拖車運輸),訓練有素的組員最多需要 30 分鍾。正如之前所述,法國炮被認為是最優選。最初的 SC 6 英寸炮在戰鬥狀态下重 5750 公斤,發射速率可達每分鍾 2 發,仰角範圍為 -5 到 +40 度,水平瞄準角度為 4.5 度,射程為 13 公裏。其優點是獨特的反後坐裝置,其後坐長度會随仰角的變化而變化。經過為俄羅斯進行的改進後,炮的重量有所增加,這在當時以馬匹為動力的情況下顯然是一個缺點,仰角減少至 37 度,但射程增加至 14.87 公裏,比德國的 15 厘米 C/92 炮高出近 3 公裏。
最初,拿破侖對重型炮兵的重新裝備計劃幾乎削減了一半,軍方請求撥款 7100 萬盧布用于 620 門 42 線和 6 英寸炮、8、9 和 11 英寸榴彈炮以及迫擊炮和彈藥等配套裝備,這依然是非常少的,此外部分資金還用于 1912-1913 年的慶祝活動。到了 1912 年,152 毫米炮的訂購量僅為 56 門,稍後又為海軍訂購了 17 門。在 7 年内,直到 1919 年 5 月,僅生產出 51 門炮。其一個缺點是價格非常高——每門 42000 盧布。相比之下,三線步槍的價格為 15 盧布,而 1941 年的采購價為 162 盧布,類似的 6 英寸圍攻炮 ML-20 的價格則為 200000 盧布。前 8 門于 1915 年制造,但很快從前線退回到工廠——發現其鋼材質量不如法國炮,導致炮管快速磨損和底座出現裂紋。射程不得不通過減小炮彈裝藥量縮短至 7680-9850 米。
到 20 世紀 20 年代末,蘇聯在軍隊裝備方面面臨巨大問題。俄國的 1910 年款圍攻炮只有 26 門,其中 9 門處于無戰鬥能力的狀态,塵封在倉庫裏。為了盡快增強軍力,在 1930 年前訂購了 23 門圍攻炮。當時,這些是可供生產的唯一幾種較為遠射的野戰炮。是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出現了射程達 18-22.8 公裏的 150 和 155 毫米炮(相當于現代的 M777 火炮使用的普通高爆彈),但沒有它們的圖紙,而且這些炮重達 13 噸,幾乎是俄國圍攻炮的兩倍,這在馬匹運輸上顯得非常棘手。
蘇軍炮兵管理部門迅速提出了 1910/30 年款炮的改進方案。引入了新的 OF-540 炮彈(如果需要的話,現在也能找到),射程可達 16.8 公裏,增大了裝藥室,改進了底座,并部分安裝了彈簧和标準瞄準器。炮口制退器使後坐力降低了 20-30%,減輕了結構上的負擔。未安裝彈簧的炮可以不超過 7 公裏 / 小時的速度拖曳,而安裝彈簧的炮可在公路上以 20 公裏 / 小時的速度拖曳,這樣就可以使用拖拉機,而不是 20 匹馬。新炮和舊炮的改進在三家工廠中進行,因此在結構上有一些差異。到 1935 年,最多生產了 152 門炮。
然而,30 年代将炮拆解以便運輸的方案完全過時,尚未開始大規模生產 1910/30 年款炮,便決定将其炮管與現代的 122 毫米 A-19 炮底座結合。最初這個項目被稱為 1932 年款 152 毫米榴彈炮,因為它的仰角提高到 45 度,配備了 6 種不同的裝藥。然而,帶有炮口制退器的炮管長度為 34.2 倍口徑,超出了榴彈炮 25 倍口徑的範圍。因此在正式列裝時,名稱改為 1910/34 年款 152 毫米榴彈炮。新底座大大加快了炮的展開時間(8-10 分鍾),水平射擊角度提高到 56 度,雖然炮重增加至 7100 公斤。OF-540 炮彈能夠打擊到 17410 米,幾乎接近于完全的遠程火炮。
所有 SC 6 英寸炮的後代在彈道性能上都是非常優秀的。同時,最高射速也提高到每分鍾 4 發。因此,形成了一種介于完全榴彈炮和遠程火炮之間的中間類别,這在衞國戰争中表現出色。但它也有自己的缺點,主要由于結構的復雜性。在莫托維利哈,工廠在努力提高生產速度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在 1937 年達到 150 門的最高生產量後便停止了生產。總共有 275 門 1910/34 年款榴彈炮投入使用。
在戰鬥狀态下的榴彈炮
意識到生產復雜性的問題,高層希望獲得更現代化的火炮,且數量要大。在莫托維利哈,曾提出對施耐德炮的進一步改進,但軍方希望引進新型武器。于是,ML-15 的開發便開始了,這個炮還借鑑了蘇聯從雷明塔爾采購的 NG 榴彈炮。稍後,蘇聯的知名設計師 F.F. 佩特羅夫提出了類似的項目—— ML-20。盡管 ML-15 有一些優點(例如比 ML-20 輕 600 公斤,拖曳速度可達 45 公裏 / 小時,但對于斯大林車來説,能拖曳超過 7 公裏 / 小時的 ZIS-3 又有什麼意義呢?),佩特羅夫的榴彈炮卻在射程上超過了 1.6 公裏(17230 米對 15600 米)并與已經投產的 1910/34 年款炮的兼容性更高。實際上,ML-15 因 " 新元素太多 " 被否決。
新一場大戰迫在眉睫,而不希望重新調整已基本建好的生產線。可以説,ML-20 成為了一種頂尖武器,這樣説一點也不誇張。仰角提高到 63 度,能夠以迫擊炮的軌迹打擊防御工事。為它設計了一大堆各種用途的彈藥,實際上填補了榴彈炮的空白,射程更遠。德國人試圖通過他們的 150 毫米 s.FH.18 炮達到與 ML-20 相當的性能,但最終只能以 ML-20 為基礎開發出 15.2 厘米 KH.433/1(r)炮。就彈道而言,蘇聯的榴彈炮相對較為現代的系統如 FH-70、M198 和 Msta-B 均無法超越。而回到之前提到的抄襲法國人的問題—— ML-20 的一個缺點是需要兩名炮手進行分開瞄準,這使得直接瞄準射擊和對新目标的快速瞄準變得復雜。這一設計是借鑑自 30 年代初期進口的德國榴彈炮。在佩特羅夫的後續設計中,他摒棄了這一方案。
帕爾米拉,2016 年 12 月
是的,МЛ -20(ML-20)擁有出色的彈道性能,但軍隊希望有一種更輕便的炮,配備标準的底座,不需要運輸支架,并且到 1940 年代末,行軍速度 20 公裏 / 小時确實顯得不夠用。還希望簡化瞄準系統。戰争結束後,彼得羅夫開始了這一項目,設計了 D-72/D-74 雙管炮。後來,為了強調替代 МЛ -20(ML-20),D-72 被命名為 D-20。确實,出現了全新的底座,自動化系統發生了變化,射速提高到了每分鍾 5-6 發,戰鬥狀态下的質量降至 5650 千克,但彈藥和彈道完全繼承自前身。是的,現在與 D-20 和 2 С 3(2S3)作戰的朋友們,你們看到的炮管内部構造是在 115 年前就已設計的。但讓我們回到變化上來。
轉變從行軍狀态到戰鬥狀态的時間縮短至 2-2.5 分鍾,這與 M777(M777 榴彈炮)相當。設計的一個缺點是仰角減小至 45 度,這當然是個缺點。這個問題在 2 А 33(2A33)上得到解決(順便説一句,它已經被稱為榴彈炮),該炮安裝在 2 С 3 Акация(2S3 Akatsiya)上——該炮可以瞄準到 60 度。D-20 的生產始于 1953 年,而 Акация 的生產始于 1968 年,持續到 1993 年。随着 152 毫米榴彈炮和自行火炮在師級炮兵中的出現,北約開始認真擔憂。蘇聯師級獲得了一種可以快速變換陣地、用廣泛的彈藥進行精确打擊的 " 長臂 ",包括戰術核武器,後來還有射程可達 20.5 公裏的 ARS(自動火炮系統)和可控的紅色炮彈(Краснополь)。因此,西方開始研發新型遠程榴彈炮,這最終導致了首先是 39 倍口徑的火炮,然後是現代的 52 倍口徑火炮的出現。
2 А 33 是 D-20 的自行火炮版本,安裝在 2 С 3 上。
而在……由于推遲了 Мста(Msta)的研發,優勢被放棄。值得一提的是,47 倍口徑的榴彈炮與 39 倍口徑的北約火炮之間微弱優勢的一個原因是,要求 Мста 使用 D-20 的彈藥,而 D-20 的彈藥可以與 МЛ -20(ML-20)互換,這與 1910/34 年式的榴彈炮的彈藥是互換的,而後者與 1910/30 年式的炮沒有任何區别。實際上,如果設計一個時間機器,裝載滿載紅色炮彈和奧蘭 -30(Orlan-30)的卡瑪斯(KamAZ)衝入 1916 年,那麼俄羅斯軍隊可能會獲得可控武器。但在現實世界中,一切發生的順序則有所不同—— Мста 樂于使用與 Акация /D-20 的 3 ОФ 25(3OF25)相同的彈藥。就這樣,20 世紀初的法國炮在俄羅斯、蘇聯以及現在的俄羅斯軍隊中留下了自己的後裔。此外,在所有使用或以某種方式仿制蘇聯 152 毫米榴彈炮的國家中,也有它的影響。
Msta-S 自行火炮使用的是 3OF25 炮彈。
然而,俄方的火炮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火炮。我們要回到 20 世紀 10 年代的法國。施耐德先生試圖将他的火炮推銷給俄羅斯,盡管他将口徑調整為本國的毫米,而不是你們的英寸。然而,當時的軍方對 75 毫米火炮情有獨鍾,這種火炮在服役 15 年後依然令人震撼——技術射速 30 發 / 分鍾,實際射速 20 發 / 分鍾,足以在戰場上用彈片風暴席卷一切。經歷過日俄戰争後,全球對重型火炮的需求并沒有得到重視。随着陣地戰的開始,法國人已無暇顧及奢侈,他們向施耐德訂購了大量火炮和榴彈炮,從 75 毫米 PD13bis(也稱為 canon de 75mm Mle 1912)開始。但我們要關注的是 155 毫米口徑的火炮,首先要提到的是 155 毫米 L Mle 1877/14 火炮——這是一種将 Bandja L Mle 1877 火炮的炮管(L 代表法語中的長,長炮;C 代表 Court,短炮,即榴彈炮)與為俄羅斯訂單制造的現代化底座結合而成的火炮。
實際上,這個想法早在 1909 年就被提出,但由于官僚主義和高層對重型火炮的不願意,項目拖延到了 1913 年。1914 年下了 120 個訂單,但首批火炮直到 1916 年才交付。但舊設計的火炮自然有其局限性。施耐德此時自發進行 150 毫米 SC 150 Nr2 的研發,該火炮是基于 " 俄羅斯 "SC 6 ’’的設計,旨在為西班牙制造。它與 Bandja 的現代化炮身結合,形成了一種新火炮,射程提升至 15900 米。缺點是機動性下降,由于重量高達 8718-8956 千克(取決于輪胎)。
這款火炮被稱為 155 毫米 L Mle 1917,盡管在 1916 年就已被列裝。它成為一種廣泛使用的火炮,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法國人就擁有 545 門這種火炮,德國人還在比利時繳獲了 192 門。這種火炮的巅峰發展版本是 155 毫米 L Mle 1918,經過減重至 5530 千克,但射程又回落至 13600 米。由于戰争結束,最終只生產了 120 門,這些火炮再次被德國人繳獲,命名為 15.5 厘米 K 425 ( f ) 。這些歐洲的竊賊在 1943 年成為施耐德火炮的五種變體的幸存者。
與此同時,在 1910 年,獲得了 OC 6 ’’ Bas 榴彈炮的文檔,這種榴彈炮在俄國這裏被稱為 152 毫米野戰炮(обр . 1910 年)。盡管生產數量不算多,但在當時也算不小,達到 384 門。後來又進行了 1930 年的改進,但并沒有像 1909/30 年式榴彈炮那樣廣泛使用,盡管它們的後續版本 M-30 和 D-1,盡管早期相當普及,但最終還是不敵 D-20。然而,法國則是另一個故事。在面臨重型榴彈炮不足的情況下,軍方向施耐德訂購了經過改進的 OC 6 ’’以适應 155 毫米口徑。
新型高爆彈重 43.55 千克,初速達到 455 米 / 秒,使用 15 倍口徑的炮管,射程達到 11200 米,這使其能夠在安全距離内對抗德國的野戰榴彈炮。這款系統被命名為 155 毫米 C Mle 1915(有時稱為 C15S),而兩年後,155 毫米 C Mle 1917(通常稱為 C17S)問世,采用了卡爾托斯(卡套)裝填,成為同類產品中的佼佼者,盡管其重量為 3300 千克,相較于德國的 15 厘米 sFH 13 的 2250 千克并不輕。其生產被交給了另一家競争對手——聖香農(Saint-Chamond)。到戰争結束時,生產了 3035 門這種榴彈炮,這些火炮分發到全球,甚至運往阿根廷和澳大利亞。俄羅斯也采購了一些改裝成口徑的 Mle 1917 版本。芬蘭在 1924 年也獲得了類似的改型,随後又有幾批來自德國的戰利品總共 166 門,直到 80 年代仍在使用。法國人則使用至 50 年代,數量不小。
1981 年,芬蘭軍隊使用 152 H/17(他們稱之為 Mle 1917)進行演習。
美國人對施耐德榴彈炮的全球占領又邁出了新的一步。到一戰爆發時,美國的火炮,怎麼説呢,可以説是很糟糕,尤其是重型野戰炮。當時,已經派往戰鬥的美國部隊僅有 42 門 152 毫米 M1908 榴彈炮,其性能相當差勁——即使比 Mle 1917 還重(3906 千克),射程僅 6125 米,整體設計遠未達到理想标準。也許唯一的優點就是重達 54 千克的高爆彈。這些榴彈炮甚至沒有被送往法國,而正在交戰的國家不得不為新的盟友提供裝備。
因此,美國開始轉向 NATO 的 155 毫米口徑,放棄了 152 毫米的英制火炮。該榴彈炮被納入軍備,并被稱為 155 毫米 Howitzer Model of 1917(簡稱 M1917)。這些火炮共采購了 1503 門,此外還購買了生產許可證,自己組裝了 626 門。然而,這些火炮被稱為 M1918,已經進行了現代化——直護盾、改進的射擊機制、橡膠輪胎。它們本計劃運往歐洲,但戰争結束,後續生產放緩。到二戰初期,美國武裝部隊擁有 2971 門 M1917 和 M1918 火炮,其中 599 門進行了新的底座改造(确切地説,是對舊底座進行了改造,以便于高速拖曳車的運輸)。這些火炮在 1943 年之前廣泛使用,尤其是一些部隊,尤其是在太平洋戰場上,甚至在 1945 年依然使用,因為它們比後來的火炮更輕。
M1918A3 在現代化底座上。
美國在 20-30 年代的火炮現代化進展緩慢,既有純技術問題,也有經濟問題,考慮到大蕭條,還有組織問題,因為在那個年代,美國陸軍并不是國家防御的基礎。M1917 和 M1918 的設計令炮兵指揮部滿意,只是希望能夠擁有現代化底座,具備更大的水平射擊角度和高速拖曳的可能性。底座的設計從 1934 年開始,但五年後,他們希望能夠有更現代的產品。1939 年至 1941 年,在施耐德的榴彈炮基礎上,創造了一種新的 M1,特點是延長了的 23 倍口徑炮管、改進的炮身和反後座裝置,因此,前任的部分彈藥和彈道得以保留。射程達到了 14955 米,戰鬥狀态下質量為 5600 千克,也就是説美國人得到了類似于 M Л -15 的火炮。這種榴彈炮的生產持續到 1953 年,生產總量達到 10300(根據其他資料為 10600)門,在戰争期間積極向盟友贈送。
後來,這種火炮改名為 M114,經過小幅現代化,它再次出現在戰後果兩場戰争中。這種榴彈炮被證明是可靠而強大的,至今仍在數十個國家使用,例如,南韓的備份軍中也有這種火炮(盡管是備份力量)。相對較小的重量使其能夠通過直升機空投到目的地,這在越南戰争中顯得尤為重要,延長了拖曳火炮在美國的使用壽命——人們認為 M114 在與自走炮相比時效果較差,尤其是新型的 M109。對航空運輸能力的需求最終促成了現代 M777 的出現,這是一種最新的、批量生產的 6 英寸拖曳火炮。
M114 在 2020 年的叙利亞
在 50 年代新一代自行火炮的開發中,特别是未來的 M109,采用了 M114 的彈道,尤其是北約的成立使得美國的 155 毫米榴彈炮彈成為标準,這種武器在美國盟友中非常普及(之後通過各種 STANAG 法案得到法律認可)。所有這些火炮的基本彈藥是 M107 高爆彈。M107 是在 30 年代為 M1 開發的,基于 M102 ——一款 1915 年為 C15S 生產的法國高爆彈的許可復制品,這款高爆彈是基于用于 OC 6 英寸榴彈炮的彈藥。如今,這款 155 毫米高爆彈 M107 是最廣泛使用的 6 英寸炮彈,所有按照北約标準制造的榴彈炮都使用這種彈藥。
法國在 1950 年通過第一款戰後榴彈炮 BF-50 轉向使用 M107,現在 M107 也成為新型 CAESAR 火炮的彈藥。60 年代到 70 年代,英國、西德和意大利的聯盟開發了自己的統一 FH-70,使用英制 L15 彈,這實際上是将美國 ARMS M549 轉換為常規高爆彈,并且與 M107 使用相同的火炮。一個常被忽視的重要方面是,美國和北約在 20 年代轉向使用袋裝裝藥的榴彈炮後,能夠較為順利地過渡到現代模塊化裝藥,而俄方使用裝有裝藥的彈殼的 Msta 則無法實現這一點。
2001 年有多少火炮可以使用 M107?
因此,施奈德公司的產品征服了 152/155 毫米口徑的火炮,未來幾十年内這種情況恐怕不會改變。
——阿列克謝 · 博爾岑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