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人竟然能和狗語言交流?這個 APP 做到了跨物種溝通?,歡迎閲讀。
假如有一天,你能和家裏的寵物對話,你會説什麼?
前幾天狐妹看到這麼一個新聞:在國外有個非常火的手機 APP,寵物主人能通過 APP 與家裏的寵物狗實現對話。
只見主人對着手機説了句:Hey Ellie,can you get me the remote control?(Ellie,你能幫我拿一下遙控器嗎?),這段話立刻就被手機翻譯成狗狗的吠聲。
接着,非常神奇的事情發生了,視頻裏叫 Ellie 的金毛竟然真的聽懂了手機發出的吠聲,徑直跑到桌旁叼起遙控器。
What?究竟發生什麼事情了?這 APP 真的能那麼神奇嗎?竟然能實現 " 跨物種 " 的語音交流?
抱着好奇心,我立刻飛速衝浪,開始調查這 APP 究竟有多厲害。
然而看完之後,我發現事情果然沒想象的那麼簡單。
狗語翻譯器
這款 " 狗語翻譯 APP " 名為 Traini,它來自三位華人共同創立的一家寵物 AI 科技公司。這家位于硅谷的公司致力于:使用 AI 技術,确保寵物主人能輕松理解寵物復雜的行為,并與之情感交流。
換言之,他們主要是通過 AI 幫助人類與寵物相互交流。
根據團隊稱,他們現在已經收集了全球各地 10 萬只狗狗的聲音和面部表情,并且擁有全球最大,最具多樣性的狗狗情感表達數據庫。
有了這樣龐大的數據庫,他們還能根據用户上傳的寵物照片,分析寵物的行為意圖和情感狀态,解讀出 10 種不一樣的寵物情緒。
最重要的是,Traini 在行為上的翻譯準确率,已經達到 80% 了。
他們還給自己的 AI 模型取了個響當當的名字—— PetGPT。不得不説,這是真的會起名字,即貼切,又顯得黑科技滿滿。
而且這聽上去,Traini 的原理确實可行,使用龐大的寵物數據訓練 AI 模型,直到它從中總結規律,學會狗語。
市場前景廣闊,AI 技術加成,還有足夠厚實的競争壁壘,Traini 在硅谷被眾多投資人看好在早期天使輪的融資,就直接拿到了千萬級别的融資。
他們發布的幾個動物互動視頻,在 YouTube 上均有超過千萬的觀看,甚至在僅有 iOS 端的情況下,APP 用户一年内增長 600%,注冊用户超過 20 萬。
看到這裏,我個人還是覺得 Traini 非常讓人喜歡,新穎特别,對于養狗人士來説,簡直是夢想照進現實。
然而,平時一歡嚴謹客觀的我,這時候還是有一個疑問:
這個 APP 真的會所謂的 " 狗語 " 嗎?
熟悉的劇本
為什麼會有疑問,是因為這中間依然有着讓我難以理解的東西:
官方發布的三個播放超千萬的視頻裏,主人分别對狗狗下達了:親吻、擁抱、拿遙控器,這三個命令,而狗子都照做了。
但狗子真的能理解什麼是 " 親吻 "" 擁抱 " 和 " 遙控器 " 嗎?這三個詞語均產生于人類的日常生活場景。
例如説遙控器,狗狗可能連看電視都不會,那更别説用來開電視的遙控器了。
而你要説親吻可能狗子還是懂一點,但擁抱可是因為人類可以兩足直立行走,把手空出來之後才有的行為。
你硬要説四足行走的狗狗能懂什麼是 " 擁抱 ",這确實顯得有點荒唐。更别説長久的雙腿直立,甚至會對狗子產生傷害,這在我看來本身就不太符合科學。
雖然也想在全網找一下有沒有用户體驗,但在他們千萬播放的視頻下方,評論區卻是關閉的。
而在蘋果應用商店的評論區上,清一色的都是好評,然後這些好評并不是針對 " 狗語翻譯功能 ",而是針對寵物訓練功能的。
沒錯,事實上 Traini 剛出來的時候,并不是什麼 AI 狗語翻譯器,而是一個以寵物服務為主的 APP。
創始人 Arvin 是一個連續創業者,曾經創立過兩個零售消費品牌 SND 和 EMBEAUTY。而在之後,洞察到了寵物服務相關的市場,所以創立了 Traini。
2022 年 8 月,Traini 正式上線,當時 ChatGPT 還有幾個月才上線,因此也并沒有什麼 PetGPT。
最初的 Traini 主要功能分為兩個:
第一個,提供寵物糧食以及寵物用品的外賣服務;第二個,提供寵物訓練相關的服務,不僅有線上課程,還能為寵物訓練師與寵物主人提供 C to C 的撮合服務。
事實上,看到這裏,Traini 更像是一個大家所熟悉的互聯網創業故事,就像過去十年出現的各種 APP 一樣,利用互聯網重構寵物行業。
而在他們跟随 AI 熱潮,發布了相關的 PetGPT 之後,熱度一下子就暴漲上來了。
(事實上,與 Traini 狗語翻譯相關的視頻,也僅僅只有幾個第三人稱的擺拍視頻,并沒有更多的用户視頻,所以很有可能這是一次與網紅之間的營銷推廣)
看到這裏,其實我已經想起了前段時間火爆全網,甚至内測碼黃牛賣到好幾萬的 Manus ——号稱國内首個 AI Agents。
但無論如何,Traini 和 Manus 都通過 AI 熱潮獲得了非常不錯的用户引流、
在我看來,無論 Traini 提供的狗語翻譯是否準确,又或者 Manus 的 AI 代理人是否真的能完全代理工作,這其實并沒那麼重要。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這些 APP 在創新上,以及完成度上,都有非常不錯的嘗試。
而且通過 AI 的熱潮,Traini 确實獲得了足夠的關注,只要好好利用這一波流量,好好運營,後續的商業化絕對更加順利,而對于消費者而言,可能确實會有一點體驗感上的失望,但誰都不能保證,這次嘗試會不會讓後續湧現更多真實可用的 " 狗語翻譯器 "。
很明顯,大模型的高成本門檻,只有大公司才能做。而像 Manus、Traini 這樣垂直功能以及更貼合日常應用的 APP,将會同樣受到歡迎,也将會是中小型企業的機會。
最後,我只想問一句:真的沒人想開發一個 " 嬰語翻譯器 " 嗎?
參考資料:
1、觀望 3 年、準備 7 個月,我在灣區做了一個寵訓 App | 對話創始人,白鲸出海;
2、Why did I start Traini and what Traini is,Arvin Sunu;
3、Traini-Dog 的官網、YouTube 頻道。
作者:志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