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令人上頭的“3.5分餐廳”,為何吃起來往往下頭?,歡迎閲讀。
文|鋅刻度
自今年年初," 年輕人勇闖 3.5 分飯店 " 一度成為熱門話題,彼時," 一身反骨 " 的年輕人又一次掀起反向消費,不再相信高星好評,而是湧入名不見經傳的 " 蒼蠅館子 "。
然而,冬去春來,短短幾個月間,"3.5 分餐廳勸你别盲衝 " 的觀點更多被提及,悄然取代了 " 勇闖 3.5 分飯店 " 的熱潮。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第一批 " 探險 "3.5 分餐廳的人們,更多是因為心理預期較低而收獲了驚喜體驗,但當不少年輕人跟風湧入 3.5 分飯店後," 踩雷 " 的也不在少數。
事實上,年輕人們反向消費已不算新鮮事,而 " 受傷 " 的,總是跟風 " 盲衝 " 的人。畢竟,當代年輕人的消費,大多歸根究底是 " 情緒消費 "。
而當情緒轉瞬下頭,走進飯店前,你還願意開盲盒嗎?
誰在 3.5 分餐廳踩了雷?
在讨論這個問題前,首先需要厘清一個誤區—— 3.5 分并不算低分,只能算 " 普分 "。
有數據顯示,大眾點評上有近六成商户的評分在 3.5 分到 3.9 分之間。而鋅刻度則從多位商户處了解到,3.5 分是平台上餐廳評分的普通水平,而非低分。事實上,當消費者在點評平台上寫評價時,如果打到 "3 分 ",對應的是 " 一般 ",打到 "3.5 分 ",對應的其實是 " 還可以 "。
那麼第一批抛棄高分,盲衝 " 普分 " 小店的消費者,有什麼真實反饋?
" 明明網上都説是寶藏餐廳,但我确實踩了雷。主要是環境很差,服務态度也不好,飯菜口味不説難吃但也确實算不上驚豔。"
蘇亞(化名)和朋友趁着假期到重慶旅遊前,從必打卡的景點到值得一試的餐廳,都做了不少攻略。翻開她手機裏的備忘錄和社交媒體的收藏夾,裏面的餐廳多是名不見經傳的小餐廳," 很多在大眾點評上也就 3.5 分左右,但是大部分網友都分享説是本地人才知道的蒼蠅館子。"
彼時," 評分低的飯店可能更好吃 " 的話題屢上熱搜,蘇亞和朋友便也緊跟熱潮," 在重慶待了三天,去了大概十五家飯店和小吃店,其中有近 10 家都是所謂的蒼蠅館子。" 因為此前也的确曾在部分高分網紅店裏踩過雷,加上看見許多探店博主和網友為這類店貼上的标籤大多是:" 便宜又好吃 "" 太驚喜了 "" 誰還不知道這家小店 " ……蘇亞和朋友對這些飯店滿懷期待。
然而,打卡了近 10 家評分為 3.5 分左右的飯店後,蘇亞和朋友大失所望," 其中也就一半不踩大雷,而這其中真的算得上好吃的也就一兩家,而這些店大多數環境、服務有些問題。" 蘇亞表示,大部分小眾的 " 普分 " 餐廳不僅位置比較難找,店面也較為老舊,有的甚至可能只是一個流動攤位,與此對應的是服務态度也并不好," 其中有家火鍋店,旁邊就是垃圾站,上菜速度也非常慢,整個就餐體驗都不是太好。"
這趟旅遊以後,蘇亞和朋友對 "3.5 分餐廳 " 算是祛魅了," 且不論高分餐廳的高分可不可信,但 " 普分 " 一定有它的原因。"
事實上,蘇亞和朋友的遭遇并不是個例。
在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在大量湧現出 " 小眾寶藏餐廳 ""3.5 分餐廳探店 " 的分享後,正逐漸出現更多的 " 踩雷帖 "。其中,有網友在 "3.5 分餐廳勸你别盲衝 " 的微博話題下表示自己第一次覺得評分特别重要是此前帶孩子去廣州一家店," 真的非常垃圾,網上評分 3.5 分,從此以後我就覺得網上評分低于 4 分的都不要去。"
圖片來源:微博
在蘇亞看來,3.5 分的餐廳中的确有一些是明珠蒙塵,因為有的小眾餐廳或者傳統老餐廳并未在互聯網上好好經營和宣傳,但這并不意味着 3.5 分餐廳一定是更好吃、更不容易踩雷的," 只是因為大家本來就對這類餐廳的心理預期不太高,所以偶然碰上一家不錯的,就會感到驚喜。"
這一點也從一些商家處得以印證。" 客人一進店,看着你沒什麼裝修,心理壓力就會減少,心理預期先是降低的。但如果吃完發現,你這家店口味很不錯、服務也好、性價比高,那客人就會有‘驚喜’。" 四川龍户人家串串香老板談及這個問題的時候表示。
上頭選擇的 3.5 分餐廳,吃起來往往下頭
從擠爆 3.5 分餐廳,到不願再盲衝,只需短短幾個月。而這背後很大一部分原因,或許只是因為情緒下了頭。
回溯近年來,反向消費、反精致等一系列反向操作,都成為了年輕人消費的關鍵詞,衣食住行各個層面都曾掀起過短暫的消費熱潮。
比如,當 " 不是羽絨服買不起,而是軍大衣更有性價比 " 成為年輕人的口頭禅,軍大衣、花棉襖一時成為了去年冬天的時尚風向标;又比如,為了省錢又省時,年輕人們不惜日行幾萬步,多個景點連軸轉,主打一個性價比拉到最高的 " 特種兵旅行 ";還比如,拒絕網紅打卡地,湧入菜市場 city walk,或是趕遠郊大集;而最近的動向是,年輕人們重新掀起了訂奶熱……
可以説,年輕人如今的消費常常是情緒消費,正如博主 " 荞麥 chen" 提到,與此對應的是," 我們所有的商業產品最終都指向情緒的發泄。"
當然,年輕人能迅速地掀起風潮,也得益于社交媒體的影響力。
Fastdata 極數發布的《全球 Z 世代消費洞察報告 2024》指出,在互聯網中成長起來的 Z 世代,其消費行為深受社交媒體的影響,其中餐飲美食在受社交媒體影響程度排行榜上名列第二,是僅次于旅遊的消費類目。
" 不僅是找餐廳,喝杯奶茶也得先去社交媒體搜搜攻略,或者看看最近最流行的是什麼。"20 歲的彭逍像大部分當代年輕人," 且不説是不是真的想嘗嘗 3.5 分餐廳,但緊跟上這個熱門話題去試一試的心态是有的。"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 3.5 分餐廳會突然爆火,又轉瞬被避雷:年輕人最初因為 " 反精致情緒 " 的又一次爆發,加之社交媒體的助推而湧入 3.5 分餐廳,更多是為了滿足和發泄情緒,而非單純想要滿足口腹之欲。正如有不少網友在社交媒體上所説," 主打一個叛逆 "。但情緒上頭迅速,下頭也是瞬息之間,随着社交媒體上的熱度逐漸消退,年輕人們也往往會承認,"3.5 分餐廳可以一試,但盲衝有風險。"
不同評分,提供不同選擇
復盤 "3.5 分餐廳 " 從種草到拔草的始末,不難發現,年輕人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趨勢雖然具有一定時代特性,但其實并不具有普遍意義。
" 和同齡朋友或者飯搭子一起,确實會選擇一些評分在 3.5 分 -3.8 分區間的餐廳開個盲盒,而且有時會專門選那種蒼蠅館子,主打一個煙火氣。" 雪玲是一位美食愛好者,在社交媒體上經營着一個美食探店賬号,在她探店的筆記裏,也不乏一些她專門尋覓的小飯店," 但是,遇到一些比較重要的場合,比如和家裏長輩一起聚餐,或者是和一些客户見面,那我其實還是會選擇評分較高的餐廳,至少不會低于 4 分,這些餐廳一般環境、服務不會太失水準。"
在常年和飯店老板打交道的雪玲看來,網紅餐廳雖然的确也有 " 踩雷 " 風險,但是相較而言,他們往往經受過大量消費者的評價檢驗,且對照上述評價進行了經營改善,在口味、環境、服務等方面往往都有穩定水準," 不説完全不會踩雷,但确實降低了踩雷的概率,畢竟吃飯這件事很主觀。"
正如雪玲所説,從主流消費習慣來看,不論是對于消費者還是對于商户而言,平台的評分體系仍然是重要的判斷标準。
比如,廣州多福美食館雖是家街邊小館子,但點評分數做到了 4.3 分,老板對網上 " 高分大多是刷的 " 的觀點,感到很委屈,正是因為了解平台的評價體系,老板才對飯店的各方面做出了調整," 我們是真的給員工做了服務培訓,給餐廳更換了全新的餐具,制定了保潔标準,才讓服務和環境評價漸漸好起來的。"
事實上,不僅年輕人會在不同場合下選擇不同餐廳,平台的評分體系對于不同群體而言往往有着不同的參考價值。
比如,中年群體挑選餐廳多是出于工作需要,聚會交友、商務宴請等安排更看重餐廳的環境和規格,一些高端菜品也需要更加專業的廚師和服務人員。這類群體的經濟實力較強,也能接受飯店環境和服務產生的溢價,多半會選擇高分連鎖店,甚至是高奢餐廳。
老年群體雖崇尚節儉,不怎麼去高消費餐廳,但也很少青睐 " 蒼蠅館子 ",因為這類群體出來吃飯一般帶着孫輩,加上重視養生等主觀原因,他們會非常關注餐廳的衞生水平。
上文提及的龍户人家串串香的老板也留意到了這一點," 例如,年齡大的客人,對鍋底其實不在意,但對菜品的新鮮度非常苛刻;白領群體比較看重服務;年輕群體,對鍋底的口味比較看重;而對于 00 後,他們對環境、服務就更關心了。這個環境不一定要多豪華,但是需要有調性。"
所以,雖然是老店,但龍户人家串串香卻在保持口味的基礎上同時看重服務和環境,也正因此,它才能吸引不同的消費群體,且評分一直保持在 4 分以上。
普分和高分之間,就差 " 被看見 "?
從最初的只信高分網紅店,到低分店好吃高分店難吃,或許這種種衝動消費的背後,都源自消費者對平台評分體系的 " 固有偏見 "。
除了前文提到的,3.5 分在平台上并不算低分的誤區之外,另一個飽受争議的點在于,用户評價到底是否真實?
首先,多位餐廳從業者告訴鋅刻度,餐廳的星級只根據用户評價得出,即便餐廳和平台有商業產品的合作,也影響不了星級評分。也正因為平台可操作空間小,且商家往往很在意平台評分,不少餐廳老板會因為一個差評而認真向用户道歉。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淄博燒烤爆紅之時,一位燒烤店老板為了清閒點,在點評平台自刷了 17 個差評,卻迅速被系統判定為惡意差評。由此可見,在點評平台相關規則和監管體系日益完善的情況下,要想通過 " 走捷徑 " 的方式來改變評分,并不容易。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那麼,對于那些真正的 " 寶藏小店 " 而言,要如何才能在一眾普通餐廳中脱穎而出呢?
根據平台上的公開規則,評分的最終結果并不是簡單的算術平均,而是使用模型進行計算,考慮多種因素對商户綜合最終評定,考慮的因素包括評價誠信度、評價時間、評價質量、評價數量。
簡單來説,評價數多,則更容易獲得準确真實的評分。
而這或許正是許多小店的劣勢所在。許多寶藏小店的店主并不是很熟練使用互聯網,老客們也沒有上網寫評價的習慣,于是評分的樣本量少,評分自然難以提升;另一方面,用户評價太少,也會導致小店、老店不知從何提升優化,從而錯失吸引新客源,升為高分店鋪的機會。
簡而言之,就是缺少被消費者看見的機會,而消費者評價的缺失又會導致商户難以看見消費者的真實需求。
好在,已經有越來越多 " 潛力股 " 開始改變。
比如上文提及的廣州順德菜老店多福美食館。這家餐廳開業已經 28 年,收錄到大眾點評也有 15 年了,據老板介紹,前期評分卡在 4 分左右,一直上不去,口味分倒是一直在 4.5 分以上。于是,根據消費者的評價建議,老板決定整改衞生、優化服務,調整菜式。
終于,在今年年初,餐廳評分升到了 4.7 分。今年春節,餐廳還和點評筆記合作了 " 春節不打烊 " 話題活動,吸引了不少年輕客人和外地遊客,每天等位數量都超過 100 桌。而這些客人繼續寫筆記推薦,筆記又會給餐廳引流,吸引更多客人到店、寫評價……就這樣,一家曾經默默無聞的傳統老店,逆襲成了當地粵菜口味榜第一名。
所以,盡管年輕人的消費熱潮來得快去得也快,但或許也正因此,消費者才有了真正了解平台評價體系的切口,而許多蒙塵已久的寶藏餐廳也明晰了提升評分的方向,有了更多被看見的機會。當然,随着商户和消費者之間的良性互動越來越多," 雷區 " 便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