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像iPhone一樣劃時代?Apple Vision Pro暫時做不到,歡迎閲讀。
Apple Vision Pro
在全民大模型的時代,蘋果又一次向外界證明自己了的号召力,即便不談 AI,也能成為全球科技界關注的焦點。
北京時間 6 月 6 日凌晨,蘋果在 WWDC 2023 上發布了旗下首款混合現實(MR)頭顯設備— Apple Vision Pro。這是被庫克稱之為最精彩的一屆 WWDC 的 "One more thing",也是爆料了八年的蘋果VR 的最終章。
1968 年,計算機圖形學之父、著名計算機科學家 Ivan Sutherland 設計了第一款頭戴式虛拟現實設備— Sutherland,因為形态的原因被叫做 " 達摩克利斯之劍 ",也是被認為第一款真正意義的 VR 頭顯。55 年後,Apple Vision Pro 的發布,既是對 " 達摩克利斯之劍 " 的致敬,也是下一個計算時代的開端。
庫克
在庫克的眼中," 如同 Mac 将我們帶入個人計算時代,iPhone 将我們帶入移動計算時代,Apple Vision Pro 将帶我們進入空間計算時代"。在超過 2 個小時的演講中,最後 40 多分鍾關于 Apple Vision Pro 的介紹,讓我們忘記了之前一個多小時的乏味,相信全球各地的很多觀看的用户也都發出了 " 哇 " 的驚嘆。
不過,對于 Apple Vision Pro 這款 "PPT" 產品,目前市場仍有很多質疑的聲音,尤其是 3499 美元(約合人民币 24860 元)的價格,更是讓很多人認為這是蘋果畫的一張餅。
" 這本身就不是面向大眾消費者的產品 ",Counterpoint 的高級分析師 Ivan Lam 對钛媒體 App 表示,"Apple Vision Pro 的推出,一是為了測試市場,二是為了教育市場。"
沒有搖桿、12 顆攝像頭,5000 項專利堆起來的 Vision Pro 誠意如何?
Apple Vision Pro,被庫克稱為革命性的新產品。空間計算時代的定義,也讓這款產品在硬體和體驗上有了更多的期待。
和此前網上爆料的内容出入不大,Apple Vision Pro 在設計語言上類似于一副滑雪鏡,鋁合金邊框、3D 編織頭戴、模塊化的眼罩,多處都透露出蘋果對細節的高标準。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更好地佩戴體驗,Apple Vision Pro 也舍棄了一些東西,比如采用磁吸的方式外置了一塊電源,續航時間達 2 小時,也可以外接電源使用,但可移動性進一步降低。
顯示方面,Apple Vision Pro 配備了定制的 Micro OLED 螢幕,擁有 2300 萬像素,每只眼睛分配到的像素超越 4K 電視,可以實現 100 英寸螢幕的觀看,支持 3D 視頻觀看,具有影院級視頻觀看體驗。針對近視人群,蘋果與蔡司合作,設計了磁吸插片鏡片。
一位 MR 行業從業者告訴钛媒體 App,如果要達到品牌商宣傳的沉浸感體驗,單眼分辨率要達到 8K,Apple Vision Pro 雖然只有 4K,但也已經處于行業前端了。
要達到計算平台以及高質量 MR 體驗,各種硬體的堆砌是必不可少的。不同于市面上看到的大部分 MR 產品,Apple Vision Pro 給人第一眼的感覺就是攝像頭遍布全身。
據介紹,Apple Vision Pro配備了 12 顆攝像頭、5 個傳感器以及 6 個麥克風,攝像頭模組數量增加,使得空間定位更為精準、更多空間類感知應用得以運行,助力頭顯設備中非娛樂内容的應用產生。多個攝像頭的配置也讓 Apple Vision Pro 成為蘋果的第一款 3D 相機,以 3D 影像和空間音頻的形式拍下精彩瞬間。
為了高效地計算和順暢地運行,Apple Vision Pro 搭載了兩顆芯片,分别為 M2 芯片以及全新的 R1 芯片。其中,R1 芯片主要負責傳輸,官方稱傳輸數據 12 毫秒就可以觸達。
操作方面,Apple Vision Pro 擺脱了搖桿,通過語音、眼睛以及手勢來操作,用户通過注視來浏覽應用圖示,輕點選擇,輕掃滾動,或者發出語音指令。這一輸入方式的簡化,有效地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門檻,提升互動效率。
蘋果表示,用户不會因為戴上頭顯而與周圍的人隔絕,而是會通過 EyeSight 來顯示用户的眼睛。通過設備内側的面部跟蹤攝像頭和眼動攝像頭,Apple Vision Pro 可以捕捉到面部表情變化,并顯示到外置螢幕上,朋友也會根據螢幕顯示的内容來判斷你的狀态。
另外,諸如 iPhone、iPad 以及 MacBook 等產品,Apple Vision Pro 也擁有自己的作業系統 -Vision OS,采用全新三維用户界面,支持手勢互動,可以通過捏住視窗邊緣放大螢幕,實現影院級别的觀影體驗。Apple Vision Pro 還配有全新的 App Store,用户可以下載 Vision Pro 應用程式以及兼容的 iPhone 和 iPad 應用程式。
硬體堆料十足,蘋果在發布會給出的演示看似也很完美,而這一切的背後都是 5000 項專利堆起來的。價格上,即便是先前早有預期,但 3499 美元的售價依舊是勸退了很多蘋果用户,就像長時間的 VR 體驗後,讓很多果粉感到 " 眩暈 "。
一位十年果粉對钛媒體 App 表示," 我每 2-3 年都會更新所有的蘋果產品,但 Apple Vision Pro 應該不會,蘋果應該向特斯拉學習,去降低產品價格。"
八年時間,VR/MR 行業等來了蘋果的東風
如果蘋果都做不成功的話,也真的沒必要死磕這個行業了。
在消費電子市場,從手機、PC 再到平板,蘋果從來都不是最早入局的,但往往最後都成了颠覆者。對于某一市場的布局和產品的研發,蘋果内部有着自己的一套機制。Ivan Lam 表示,"蘋果向來不是一家冒險的公司,一個新的產品形态,一定是在軟硬體以及生态層面相對足夠成熟才會發布。"
過去十年間的時間,谷歌發布了 Google Glass,索尼大力推動 VR 遊戲設備,扎克伯克 All in 元宇宙,反觀蘋果的產品線依舊還是老幾樣。不做機會主義者,是蘋果的 " 底線 ",即便是在元宇宙爆火的前兩年,也不為所動。這一次,Apple Vision Pro 的發布,可以説是蘋果準備好了,整個 VR/MR 行業也終于等到了 " 東風 "。
一名多年主看 VR 行業的投資人告訴钛媒體 App,自從元宇宙降温之後,大家都在期待蘋果VR/MR 產品的發布,行業需要一個領頭的去定義以及引領生态的完善,也更需要一個更強的背書和好的故事。
如果從第一次蘋果VR 設備的爆料算起,Apple Vision Pro 的研發已經達 8 年時間。但,蘋果應該在更早就采取了相關行動。從 2010 年起,相繼收購了面部識别技術公司、3D 感應技術公司、混合現實頭顯公司、MR 鏡片公司以及 VR 直播服務公司等,涵蓋了技術、軟體等生态。
至于為何 8 年時間,Apple Vision Pro 才發布,庫克并沒有像國產品牌那樣打感情牌,在 WWDC 2023 上傾訴自己的不易。從多名供應鏈以及業内人士處了解到,良品率低以及内部意見的不統一,大概是 Apple Vision Pro 此前頻繁 " 跳票 " 的原因。
從 Apple Vision Pro 的規格來看,無論是組裝還是螢幕等元器件的設計生產,都有着很大的難度。此前,網上曾曝光過 Apple Vision Pro 的成本圖,各個部件加上組裝的成本要高達 1300 美元,其中成本最高的要屬 Micro OLED。而低良品率,也導致蘋果的 MR 產品一拖再拖。據 Information 報道,直到今年 4 月份,蘋果MR 產品直到今年 4 月份仍處于量產驗證階段,還在對頭顯的設計進行微調。
除了量產上的困難,蘋果内部意見的不統一,以及資源上的傾斜度不夠,可能也是 Apple Vision Pro 沒有如期發布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名行業分析師告訴钛媒體 App,不同于 iPhone 等產品,蘋果的 VR/MR 線本身就飽受内部的争議。一個是產品形态上,是更輕便的眼鏡還是頭顯,内部在前期一段時間裏一直沒有達成共識。另一個是關于 VR/MR 產品是否有必要立項,内部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這個賽道,還有的人認為這會讓蘋果變得不專注,反倒會影響其它產品的研發投入。
去年,庫克曾表示," 未來人們将無法想象沒有 MR 的生活,我們也的确在這個領網域做了大量的投資。" 雖然看好 MR 行業的發展,但市場消息則顯示,庫克并未深入程度參與到蘋果頭顯研發過程,而這也導致相關項目推進較慢。
據報道,蘋果每年在 MR 項目上投入超 10 億美金,這次 Apple Vision Pro 的 "PPT" 發布,既有軟體開發和量產方面的原因,也是蘋果不願意繼續等待。" 目前產品和内容形态算不上完美,但大家期盼那麼久了,總得發布對吧。"
創造新時代,庫克退休前最後的 " 倔強 "
像庫克説的那樣,進入空間計算時代,Apple Vision Pro 目前展現出的内容,還不足以讓消費者信服。尤其是發布會後只能感受外觀,而不能上手體驗,更是給這款產品增添了幾分不确定性。借用網友的話來説,明年年初才發售的 Apple Vision Pro,更像是畫了個 " 大餅 "。
發布會前,有機構預計,Apple Vision Pro 首年的出貨量會在 50 萬或更少,這要取決于蘋果的良品率以及應用生态的完善度。
如果按照 50 萬的出貨量,Apple Vision Pro 首年的銷售額大概在 17 億美金。對比之下,上一季度,iPhone 營收為 513.34 億美元,Mac 營收為 71.68 億美元,iPad 營收為 66.7 億美元。
Ivan Lam 透露,Apple Vision Pro 面對的不是大眾消費市場,而是已經被教育過的用户,他們體驗過 VR/MR 產品,對更高階的產品會有追求,首發選擇美國市場,也有這一部分的考量。至于收入和利潤上的貢獻,可能要等到 2025 年左右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變化。
對于 Apple Vision Pro,一名科技行業資深創業者對钛媒體 App 表示," 這是一款改變生活和工作方式的產品,開辟一個新時代,讓人類開始邁入了虛實共生的時代大門。" 至于一些妥協的設計,該創業者也指出,很多選擇是在當下現實可選擇方案裏選擇一個最優的,但不一定是未來終局最優解,這也是科技的遺憾和科技的魅力—最好的永遠在未來。
據了解,在測試市場之後,蘋果未來還将推出更為廉價的普通版 MR 產品,門檻更低,也能讓更多的消費者體驗。但至于能否推動產品的銷量,還要看蘋果後續生态層面的建設。
手機能夠成為最成功的終端產品,是因為其超高的使用頻率。PC 有着很強的辦公屬性,導致其有很高的粘性。對比之下,VR/MR 頭顯設備的必要性在哪,娛樂還是辦公?蘋果要想明白這個問題。對于很多用户來説,MR/VR 設備買了不久後便在家吃灰。
發布會上,迪士尼 CEO 羅伯特 · 伊格爾表示,一旦 Apple Vision Pro 發貨,迪士尼将為其提供流媒體服務。但這并不夠,消費者花費 3499 美元并不是只要娛樂功能,而是要有一個高頻率使用的理由。Ivan Lam 對钛媒體 App 表示,MR 產品不能單看硬體,若要出圈,還需要一款 " 殺手級 " 應用的推動,這就需要蘋果和開發者們一起努力。
單從熱度上來看,Apple Vision Pro 讓不談 AI 的 WWDC 2023 依舊很精彩。由于還不能體驗,Apple Vision Pro 目前的表現仍需打個問号。但有一點可以确定的是,蘋果又将憑一己之力,帶動了整個 VR/MR 產業的提升。
一方面是市場熱度的提升,多名分析師均表示,蘋果在推出首款頭顯之後,勢必會帶火 MR 頭顯市場的關注度。上文中的投資人告訴钛媒體 App,今年整個賽道都太慘了,AI 有多火,元宇宙就有多悲涼,蘋果頭顯的發布還能讓大家有一個背書和參照。
IDC《中國 MR/VR 頭顯市場季度追蹤報告》顯示,2023 年第一季度,中國 MR/VR 市場出貨 17.3 萬台,同比下滑 37.6%。對比 VR,MR 今年的表現還處于一個上升期。其中,MR 市場出貨 2.2 萬台,同比增長 35.7%。相比較下,VR 市場出貨 15 萬台,同比下滑 42.2%。什麼值得買數碼行業負責人張志遠對钛媒體 App 表示,從平台數據來看,MR 產品相比較更受關注,今年以來出現了一定漲幅。
IDC 中國高級分析師趙思泉認為, 當前全球及中國市場出貨均出現下滑,廠商的新品上市、營銷動作、新内容上線節奏等有所放緩,新的顯示和互動技術組件良率及量產時間仍不确定。本次 Apple Vision Pro 對于整個 MR/VR 行業來説,從產品硬體特點、内容生态更新方向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另一方面,Apple Vision Pro 對于產品元器件以及工藝要求,将進一步促進了上遊產業鏈能力的提升。IDC 預計,Apple Vision Pro 發布後,将會帶動 Micro OLED 螢幕的使用率,并 MR/VR 產業鏈結構布局優化,同時促進新顯示、電池、互動部分零部件的發展與更新。未來 2-3 年随着產品成本将進一步壓縮,組件生產規模加大,全行業平均單價将開始下滑。
中信證券研報也指出,作為蘋果首款頭顯產品,雖然量產時間低于市場前期預期,但產品在互動、設備協同等方面表現突出,同時在應用端有超預期表現,中長期維度持續看好蘋果MR 頭顯的迭代以及相關產業鏈公司的機會。
在庫克的帶領下,蘋果少了對產品的極致追求,但讓投資人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只是,不同于喬布斯,庫克始終缺少一款自己的代表作。
Apple Vision Pro 可以説是真正屬于庫克的 " 作品 ",也可能是唯一能在退休前證明自己的機會。從 " 空間計算時代 " 這個定義來看,足以見得庫克對于 Apple Vision Pro 的高期待,渴望能像 iPhone 一樣,創造一個新時代。
但是,"PPT" 式的發布,以及不明的預期,就連二級市場都給出了不太樂觀的看法。截至美股收盤,蘋果股價由漲轉跌,報收于 179.58 美元,跌幅為 0.76%。
還是那句話,對于消費級產品,方便永遠是第一位,少談生產力,做大眾感知力強的產品,才是創造新時代的基礎。
(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 / 杜志強,編輯 / 鍾毅)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