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奧特曼終極野心:要做“世界之王”掌控未來,歡迎閲讀。
騰訊科技訊 7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自從OpenAI在2022年底發布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以來,其CEO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迅速嶄露頭角,成為科技界的明星。OpenAI現已跻身全球估值最高的初創公司之列,而奧特曼本人也在大部分時間裏,作為人工智能未來的代言人,頻繁地穿梭于全球各地,與世界各國政要會面。那麼,他是如何積累起如此巨大影響力的?
外媒近期上線《智啓:OpenAI的崛起》(Foundering: The OpenAI Story)系列音頻節目,詳盡地探索了奧特曼的崛起之路,以及他如何在這場構建領先人工智能技術的激烈競賽中脱穎而出。同時,節目也觸及了人工智能技術可能給人類生存帶來的威脅,以及一場幾乎颠覆一切的"宮鬥",這場"宮鬥"曾讓奧特曼陷入絕境,但他最終再次站了起來。
在這些節目中,外媒采訪了人工智能領網域的多位領軍人物,試圖解讀炒作背後的真相,并深入探索人工智能究竟是改善人類生活的工具,還是潛在的毀滅者。但更重要的是,這也是奧特曼的故事,他是這一切的核心。我們與奧特曼的朋友、家人和合作夥伴進行了交談,試圖揭開他的神秘面紗,探究他如何一步步走向權力的中心。
本期為第五集。2023年秋季,正當奧特曼站在成功的巅峰,并向世界推廣人工智能的無限潛能時,OpenAI董事會的成員們卻在幕後對他展開了"背刺"。他們質疑奧特曼的誠信,指控他撒謊,讓董事會難以确保OpenAI的工作是否真正為全人類謀福祉。去年11月,這場信任危機達到了頂峰,奧特曼被董事會解除了首席執行官的職務。然而,經過五天激烈而緊張的内部紛争,奧特曼最終又重返崗位。
在這期節目中,我們将深入剖析這場"逼宮"大戲,我們将詳細揭示奧特曼如何被自己的公司驅逐,以及之後一連串的混亂和紛争。這是一場持續五天、充滿緊張與刺激的董事會内鬥大戲,充滿了震驚、背叛和午夜談判。盡管你可能對OpenAI的這場政變已有耳聞,但我們将帶你探索幕後真相,揭示事件的來龍去脈,并思考這場事件對奧特曼個人形象的真正影響。本集節目還将深入探讨一個核心問題:當奧特曼發表言論時,我們還能否對其保持信任?
01 一篇論文引爆内部危機
在2023年秋天,奧特曼的影響力攀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及其研究團隊不僅成功征服了技術的新前沿,還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回報。面對挑戰他權威的力量,哪怕如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奧特曼也成功捍衞了自己的地位。然而,這看似穩固的統治背後,實則隐藏着復雜的權力遊戲。奧特曼看似坐上了王座,但實際上,一個強大而神秘的董事會始終在幕後監督着他。這個董事會有權在必要時解雇他,甚至在還可解散整個公司。
在這個六人董事會中,有一位名叫海倫·托納(Helen Toner)的女性研究員,她專注于人工智能系統的研究。托納曾説過:"人工智能已無處不在,我們不能僅僅坐觀其變。"2023年10月,托納與人合著了一篇論文,對人工智能行業的各大公司進行了點評。作為資深研究員,托納的論文產量頗豐,但這篇論文卻因其對OpenAI的微妙評價而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在論文的結尾部分,托納對比了OpenAI與其競争對手Anthropic,後者正是由前OpenAI員工創建的競争公司,因此這一話題頗具敏感性。在論文中,托納的論述傾向于認為Anthropic在安全性方面更勝一籌,并以ChatGPT為例與Anthropic進行了對比。這一觀點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解讀為對Anthropic的推崇。
盡管托納的論文對OpenAI和Anthropic的評論相對温和,但奧特曼卻對此深感不滿。據悉,他開始私下與董事會成員逐一接觸,尋求他們的支持,以投票的方式将托納逐出董事會。他常常向某位董事會成員透露:"已經有人支持我的立場。"然而,這種説法并非總是屬實。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有一次奧特曼聲稱某位董事會成員明确表示托納必須離開,而事實上,這位董事會成員是托納的支持者。對此,托納直言不諱地説:"奧特曼試圖通過向其他董事會成員撒謊的方式将我趕出董事會。我們已經嚴肅地讨論過是否需要解雇他。多年來,我們四人一致認為,我們無法再相信奧特曼的言辭。"
這一指控是托納于TED AI演講上首次公開提出的,距離事件發生已經過去了六個月。這是她首次公開且明确地指責奧特曼的撒謊行為。她表示,董事會已經看穿了奧特曼的策略,并采取了果斷的行動。當我們向OpenAI的發言人求證奧特曼被指控的私下溝通時,他們表示這些説法與奧特曼對這些對話的回憶大相徑庭,并拒絕回答我們關于此事件的一系列問題。
根據過往的采訪記錄,奧特曼曾試圖操縱董事會成員将托納排除在外,但董事會成員感受到被操縱的壓力,發現不同的人對他們傳達了不同的信息。最終,董事會并未開除托納,而是決定将奧特曼解職。托納的論文事件并非孤立,而是奧特曼一貫行為模式的一部分。随着時間的推移,董事會成員對他的信任逐漸瓦解。
在采訪中,托納揭露了奧特曼扭曲事實、隐瞞真相甚至公然撒謊的習慣,這些行為嚴重阻礙了董事會履行其維護OpenAI使命、确保先進人工智能造福全人類的職責。面對這樣的局面,董事會成員開始特别關注奧特曼的行為。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奧特曼的創業夥伴、OpenAI首席科學家伊利亞·蘇茨凱弗(Ilya Sutskever)也站了出來,作為重要的董事會成員,他在背後積極推動了對奧特曼的行動。蘇茨凱弗從OpenAI的初創階段就參與其中,是推動其技術革新的核心力量。馬斯克在談及OpenAI的成立時,也特意提到了蘇茨凱弗的貢獻。他説:"我是OpenAI成立的主要支持者,在招募關鍵科學家和工程師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蘇茨凱弗。"
最終,蘇茨凱弗決定加入OpenAI,而他的加盟是OpenAI最終取得成功的關鍵。所以,當蘇茨凱弗與托納以及另外兩名董事會成員深入交談後,他們共同制定了一個秘密計劃,決心将奧特曼從權力的寶座上拉下,以維護OpenAI的長遠利益和人類的福祉。
02 不重金錢、更愛名聲和權力
奧特曼一直強調自己可以被解雇的重要性。例如,在2019年的全體會議上,他向員工們提出了這個問題。當時,LinkedIn的聯合創始人、知名風險投資家裏德·霍夫曼(Reed Hoffman)剛剛加入OpenAI董事會,奧特曼邀請他上台發言。霍夫曼回憶道:"他(奧特曼)突然向我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我沒有做好自己的工作,你會怎麼做?’我回答説:‘我之前從未在全體員工面前被CEO這樣問過。我當時的想法是,我會幫助他,因為我會确保他以正确的方式完成工作。’但我心裏其實在暗想:‘奧特曼,你為何如此直截了當地提出這個問題?’他随後進一步追問:‘如果我真的沒有履行好職責,你會怎麼做?’我回答説:‘我會解雇你,并尋找新的 CEO。’他聽後表示贊同,并説:‘太好了。’我當時想,一個 CEO竟然在全體員工面前詢問自己是否會被解雇,真是夠奇葩。"
這确實令人印象深刻。一個願意被問責、随時可被解雇的 CEO,展現出了極高的原則性。這使得奧特曼在2023年的媒體活動中格外引人注目。在ChatGPT取得成功之後,奧特曼不僅向員工,更是向全世界宣揚了這種可被解雇的理念,并強調這是值得贊揚的事情。他在一次采訪中表示,他服務于董事會,願意接受傳統的監管,并認同董事會可以随時替換他。在某次媒體會議上,他更是直言不諱地説:"董事會可以解雇我,我認為這是必要的。" 他的話語透露出一種難得的謙遜。
将這一點納入自己的品牌宣傳,奧特曼旨在傳達OpenAI的獨特性,以及他是一位與眾不同的CEO。奧特曼還以另一種方式表明了自己的良好意圖,即在OpenAI中不持有任何股權。這在創業圈中實屬罕見,因為大部分創始人都會緊握着公司的大部分股權。如果公司價值飙升,那意味着創始人會變得富有。但奧特曼選擇不這樣做,因為OpenAI作為一家非營利組織有着特殊的規定,他當時并未接受任何股權。
然而,問題在于,盡管奧特曼已經通過其他創業投資積累了巨額财富,成為億萬富翁,他卻經常強調自己在OpenAI中沒有股權,聲稱自己不是為了金錢而創辦公司的。這似乎是他試圖降低自身威脅性的一種策略,通過展現自己的無欲無求來赢得公眾的信任。公平地説,他在這一點上的态度确實顯得相當真誠。他坦然承認自己已經擁有足夠的财富,并且在離開OpenAI後還可能賺取更多。但我們也不能忽視金錢之外的其他動機。即使奧特曼不是由金錢驅動,他仍可能對OpenAI所帶來的權力、名聲和影響力懷有渴望。
03 春風正得意時受挫,"逼宮"大戲反轉
2023年11月,奧特曼正處于事業的巅峰,OpenAI估值高達860億美元,剛剛成功舉辦了首屆開發者日。當月晚些時候,他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國際會議上發言,與全球大人物齊聚舊金山。演講結束後,他匆匆趕往奧克蘭的"火人節"營地,那裏匯聚了一群藝術家。在接受采訪時,他説:"對于那些渴望探究其背後原理、并願成為這個社區一員的人來説,我相信在海量機器生成的藝術中,對人類連接的渴望将會上升而非下降。"他向藝術家們保證,人工智能将為他們帶來巨大的益處。
同樣在那個晚上,奧特曼收到了來自蘇茨凱弗的短信,邀請他第二天中午進行一次會議。奧特曼欣然同意,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之處。随後,他飛往拉斯維加斯,期待在那個周末觀看F1賽車比賽。奧特曼非常喜歡賽車,他本人擁有兩輛邁凱倫。周五中午,他點擊了一個Google Meet(電話會議)鏈接,出現在螢幕前的是OpenAI的四位董事會成員,包括蘇茨凱弗和托納。盡管格雷格·布羅克曼(Greg Brockman)——OpenAI的總裁和奧特曼的聯合創始人兼最親密的盟友缺席,但董事會已經手握六票中的四票,足以做出任何決定。
蘇茨凱弗直接宣布:"奧特曼,你被解雇了。"這個消息對在場的每個人都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包括奧特曼本人。這次會議異常簡短,幾乎沒有任何緩衝。緊接着,蘇茨凱弗在12點19分向布羅克曼發送了一條短信,邀請他立即加入會議。布羅克曼也點擊了鏈接,得知了自己被董事會除名的消息,同時得知奧特曼已被解雇。OpenAI迅速采取行動,發布了一篇博客文章,稱在審查後,董事會決定解雇奧特曼,原因是他與董事會的溝通"并非總是保持坦誠",并補充説,董事會不再相信他繼續領導OpenAI的能力。
當時,外媒記者雷切爾·梅茨(Rachel Mets)報道稱:"最初,我對于發生的一切感到困惑,直到幾秒鍾後才如夢初醒。現在,我們必須回溯到一則剛剛傳來的重磅新聞——奧特曼即将離開OpenAI。"如今,随着更多細節浮出水面,我們得以窺見這起事件的深層内幕。
據知情人透露,這次解雇并非奧特曼的自願選擇。我的同事希琳(Shireen)回憶道:"這将成為我職業生涯中一次震撼人心的商業科技新聞事件。這起事件充滿戲劇性,而其中最為驚人的是,蘇茨凱弗似乎成為了這場"宮鬥"的幕後推手。是的,我是説蘇茨凱弗在整個事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他就像是凱撒大帝的背叛者,這是一次嚴重的背叛。這位曾經與奧特曼、布羅克曼并肩作戰的夥伴,在他們事業的高峰期,本應是一個團結的團隊。然而,從外部看來,這卻是一場成功合作夥伴關系的瓦解。"
關于蘇茨凱弗的動機,我們無從知曉他内心的真實想法,但不難想象這一事件的嚴重性。整個董事會秘密策劃此事,因為他們擔心一旦奧特曼得知,可能會采取反制措施。他們甚至直到最後關頭才通知微軟,然後才告知奧特曼本人。他們選擇了突如其來的襲擊方式,猶如議院中的一場刺殺。蘇茨凱弗甚至背叛了布羅克曼,後者是奧特曼的堅定盟友,因此董事會将他排除在計劃之外,并從董事會中将他除名。對于蘇茨凱弗來説,這樣的決定必然充滿了掙扎。
蘇茨凱弗和布羅克曼在OpenAI的早期階段曾是親密無間的夥伴,共同掌控着公司的命運。布羅克曼負責處理業務,而蘇茨凱弗則懷揣着他們的共同研究夢想。值得一提的是,蘇茨凱弗曾是布羅克曼婚禮的證婚人,但如今,這段關系在那篇博客文章發布後瞬間破裂。布羅克曼在社交媒體上表明立場,他将與奧特曼共進退,決定辭去在OpenAI的職務。随後,董事會宣布OpenAI執行董事、首席技術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将暫時擔任CEO一職。周五下午至深夜,記者們紛紛打電話、發短信、與消息來源交談,試圖揭開這一事件的真相。雷切爾和希琳也再次陷入混亂,他們努力探究OpenAI董事會為何稱奧特曼撒謊,以及他究竟撒了什麼謊。
董事會的聲明簡短且措辭隐晦,為外界留下了充足的遐想空間。人們紛紛對備忘錄中的"并非始終坦誠"這句話產生濃厚興趣。董事會似乎在暗示奧特曼一直在撒謊,但對于具體的細節卻避而不談,含糊其辭。這不僅引起了記者們的廣泛關注,連一位名叫傑弗裏·歐文(Jeffrey Irving)的前OpenAI員工也在社交媒體上發聲,他聲稱盡管奧特曼對他個人态度友好,但他在不同場合下都對他撒過謊。歐文還指出,奧特曼對他所認識的其他人也進行了欺騙和操縱。然而,當被要求提供更多細節或澄清時,歐文卻選擇了沉默。
互聯網,尤其是推特上,充斥着關于奧特曼被解雇原因的種種猜測和理論,許多完全基于臆測。其中,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是:蘇茨凱弗是否在内部接觸到了某種先進的通用人工智能(AGI)并因此感到驚恐,從而想要按下終止鍵?這一問題迅速在社交媒體上成為熱門話題,人們紛紛猜測蘇茨凱弗究竟看到了什麼。當整個周末都沉浸在這種猜測與混亂中時,周五,奧特曼和布羅克曼原本計劃收拾行囊,準備開啓新的征程,而OpenAI的董事會成員們則忙于尋找一位能夠接替的永久CEO。
然而,到了周六,情況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投資者和員工開始施加壓力,要求剩下的董事會成員撤銷之前的決定,并重新任命奧特曼為掌舵人。這一變化引起了廣泛關注,許多記者回顧起當時的場景時表示:"回想起OpenAI的這段經歷,它幾乎占據了所有新聞的頭條。人們迫切地想要知道,我所在位置五公裏範圍内究竟發生了什麼?"有的記者説:"我周日親自來到了OpenAI的辦公室外,與其他幾位專注于人工智能領網域的記者一同等待,試圖獲取關于奧特曼是否會回歸的最新消息。據説奧特曼正在辦公室内談判回歸的可能性,于是我來到那裏,就像是在外面閒逛一樣,期待着能夠看到他走出來或離開,那種心情簡直就像是在等待新教皇的任命一樣。"
周日之夜,局勢持續演變,混亂依舊,一如過去數日所展現的态勢。各種報道如潮水般湧現:"投資者推動的宮變,促成奧特曼的回歸。"、"時間快轉至今日,最新消息是,在一場‘搶椅子’遊戲後,微軟宣布奧特曼及其聯合創始人布羅克曼将加入其陣營。"這一宣布緊随硅谷瘋狂周末的餘波,正是奧特曼在周五被解雇後的連鎖反應。此外,微軟不僅計劃雇傭奧特曼和布羅克曼,還表示願意接納任何有意離開OpenAI加入他們的員工。
與此同時,盡管談判正在就奧特曼可能的回歸進行,OpenAI董事會依舊堅守其立場。周日稍晚,董事會發布新公告,任命埃米特·謝爾(Emmett Shear)為OpenAI的臨時CEO。謝爾是Twitch的聯合創始人,其被選中擔任此職務背後有着幾重有趣的原因。他與奧特曼在大約20年前就有着緊密的聯系,曾是YC創始團隊中的一員。謝爾曾公開表達過對人工智能失控可能帶來的毀滅性後果的擔憂。在Logan Bartlett的播客節目中,謝爾的聲音中透露出自信和恐懼的混合語調。他在2023年談及超級人工智能時表示:"這種智能本質上具有極大的危險性,因為智力即力量。人類作為地球上占據主導地位的生命形式,幾乎完全是因為我們比其他生物更為聰明。這就像是一顆能毀滅宇宙的炸彈,這不是未來才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是當下就刻不容緩的重大議題。"
04 蘇茨凱弗動機至今成謎
在這場紛争中,參與投票決定解雇奧特曼的四名董事會成員之一的蘇茨凱弗,其所處境況尤為緊張。作為OpenAI内部唯一的董事會成員,他與其他員工并肩工作,因此比董事會上的任何人都更直接地感受到了這一決定所帶來的影響。有報道稱,在公司内部,員工們對蘇茨凱弗的動機感到困惑。他們紛紛表示不解,比如"蘇茨凱弗為何要這麼做?"如果他有正當的理由,為何不出來解釋呢?蘇茨凱弗曾是OpenAI中備受矚目、廣受歡迎的人物。然而,突然間,員工們開始質疑他的真實身份,疑惑"這個人究竟是誰?為何要背叛奧特曼?為何要如此損害我們的公司?為何要讓我們陷入這樣的境地?"如今,OpenAI的員工們感到困惑和憤怒,他們對董事會,包括蘇茨凱弗在内,迅速產生了強烈的反感。
周日,蘇茨凱弗召集OpenAI員工進行全體員工大會,然而響應者寥寥,僅有幾人到場。顯然,他并未獲得公司内部的支持,員工們對他的做法感到憤怒。這一切無疑向那些迫使奧特曼下台的董事會成員表明,員工的忠誠度遠超他們的想象。他們可能不經意間在公司内部引發了全面的反抗,而蘇茨凱弗本人也承受着來自各方的巨大壓力。據報道,那個周日晚上,布羅克曼的妻子安娜(Anna)在OpenAI的大堂中與蘇茨凱弗進行了一次對話。她含淚懇求蘇茨凱弗重新考慮,改變決定,讓奧特曼回歸。大約在周一凌晨1點半左右,一群對OpenAI感到不滿的員工起草了一封致董事會的公開信。信中指出,董事會解雇奧特曼且未給予充分解釋的行為已顯示出他們無法勝任領導這家公司的重任。
次日清晨,我醒來時發現已有眾多OpenAI員工在籤署這份請願書,他們表示如果奧特曼不回歸,他們将選擇離開公司。這一趨勢迅速蔓延,最終有近800名員工在社交媒體上籤名支持。人們紛紛表示"沒有人的OpenAI什麼都不是",這一口号如同病毒般迅速傳播,在各大社交媒體平台上随處可見。奧特曼和布羅克曼也開始用愛心表情符号回復這些推文,這是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忠誠展示。與此同時,OpenAI的投資者們也在努力促使奧特曼回歸。然而,員工們威脅要進行大規模反抗,稱如果董事會不辭職,他們将追随奧特曼轉投微軟。
在這場風波中,除了表達支持和忠誠以及用愛心表情符号外,微軟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在起作用,那就是金錢。就在逼宮事件前不久,OpenAI為員工組織了一場股票出售活動,讓員工們有機會套現部分股權。然而,随着這場混亂的爆發,這場銷售活動變得岌岌可危,涉及巨額資金。這原本可能造就一批一夜之間成為百萬富翁的新貴,但如今公司的未來卻懸而未決。一些投資者表示,如果奧特曼不回歸,他們可能會暫停執行要約收購。這意味着那些原本想用這筆資金購買房產或實現提前退休夢想的員工們,計劃可能都要泡湯。因此,籤署這份請願書成為了一個強烈的經濟激勵。你可以想象,當95%的同事都籤名支持時,你将會受到巨大的壓力去加入他們的行列。
請願書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上面竟然包括了蘇茨凱弗的名字。到周一早上,他的态度已發生轉變。他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表示:"我深感後悔參與了董事會的決定。我從未有意傷害OpenAI,我将竭盡所能推動公司再凝聚。"也許是被公司全體員工對奧特曼的堅定支持所打動,也許是他意識到自己的立場已不穩固,蘇茨凱弗最終選擇了屈服。
希琳對此事的看法是:"試想,如果你是蘇茨凱弗,同樣會感受到來自同事和業界同仁的巨大壓力。想象一下,眾人對你的嘲笑和質疑,質問你為何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并質疑新領導層的價值。因此,站在蘇茨凱弗的角度,他自然會反思自己的下一步。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他會在短短幾天内徹底改變立場,态度180度大轉彎,這也説得通。"随着蘇茨凱弗重新站隊奧特曼,幾乎所有員工共同籤署了那份請願書,标志着企圖解雇奧特曼的努力徹底失敗。剩餘的董事會成員意識到敗局已定,于是放棄了最初擺脱奧特曼的企圖,轉而尋求妥協,比如讓他暫時離開董事會,等待對他的行為調查完成。
周一和周二成了忙碌的談判日,焦點在于如何在極短時間内讓奧特曼重新回歸。奧特曼歷經波折後,終于再次回到了核心領導位置。如今,談判的重點已不再是是否接納奧特曼回歸,而是如何滿足他的條件。突然之間,這個曾試圖策動"宮鬥"的董事會似乎失去了所有籌碼,而奧特曼則似乎掌握了所有的主動。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達成一個他能夠接受的和解方案。
到了周二晚上,雙方達成了共識,董事會将進行重組。托納和另一位曾投票反對奧特曼的董事會成員被解職,蘇茨凱弗也離開了董事會,但他仍留在OpenAI工作。OpenAI将開始尋找新的董事會成員。最關鍵的是,奧特曼重新擔任了CEO的職務,布羅克曼也回歸了。為了慶祝這一刻,布羅克曼發布了一條帖子,配文是一張他和一群員工的自拍照,他們笑容滿面,有些人還做出了和平的手勢。他寫道:"我們回來了。"這句話完美地概括了他們此刻的心情。他們欣喜若狂,仿佛正在舉行一場盛大的派對。這無疑是一場完全的勝利。當晚,他們發布了一份公司内部的備忘錄,通知所有員工前往辦公室參加慶祝派對。
這簡直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逆轉。在短短五天内,奧特曼從被圍攻的境地重新回到CEO的寶座,他的敵人被驅逐,還有一支願意為他放棄工作的忠誠員工隊伍。在這個版本中,奧特曼就如同從死亡中復活的凱撒,他不僅重新站了起來,而且在我看來,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大。因為他不僅擁有自己精心挑選的新董事會,還有整個公司的支持,以及這種他随時可以動用的隐性籌碼——無論是微軟提供的職位,還是那些願意跟随他離開并創立自己公司的員工。因此,我想説,任何試圖挑戰這位"國王"的人,最好确保自己的行動萬無一失,否則,他們将會立即面對奧特曼的強勢反擊。經過五個充滿戲劇性和緊張刺激的日子後,奧特曼成功地回到了他的位置。那一周的周二晚上,當感恩節即将到來之際,OpenAI的員工們終于能夠松一口氣,享受這個來之不易的假期了。
當那一周的工作告一段落,人們重新投入到工作中時,一個謎團仍懸而未解:為何蘇茨凱弗和其他人會覺得解雇奧特曼是必要之舉?這一疑問,無論是奧特曼還是OpenAI,都未曾以公開透明的方式給出答案。作為讓奧特曼回歸的協定的一部分,OpenAI決定聘請一家律師事務所對解雇事件進行外部調查。盡管OpenAI不必公開調查細節,他們也選擇了保持沉默。在随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他們僅簡要概述了特别委員會的建議,并重申了董事會對奧特曼和布羅克曼的信任。但這份聲明并不詳盡,作為記者,我們未能窺見調查的完整内容。發布會的時間也相當短暫,當輪到奧特曼發言時,他的語氣顯得尤為謙遜。他向托納表達了半心半意的歉意,但這道歉幾乎被淹沒在更廣泛的讨論中。他説道:"我認為,在處理前董事會成員公開行動時,我本可以采取更為優雅和體貼的方式。對此我深感抱歉,希望當時我能以不同的方式應對。我們将從中吸取教訓,渴望向前看,攜手共進。"
随着調查的悄然落幕,被解職的兩位董事會成員托納和塔莎·麥考利(Tasha McCauley)發表了一份聲明,其中部分内容是:"正如我們向調查人員所述,欺騙、操縱和抵制徹底監督的行為是不可接受的。"這句話雖措辭謹慎,但對我而言,其含義已十分明确——他們暗示了欺騙和操縱在解雇奧特曼的決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塵埃落定後,蘇茨凱弗依然是一個未解之謎。我認為,我們仍未完全理解他為何會突然改變立場支持奧特曼。特别是考慮到他與奧特曼之間的深厚關系和緊密合作,這一點更是令人費解。為何他會質疑一個他看似關系緊密的人的品格?
在逼宮事件半年後,蘇茨凱弗于5月離開了OpenAI。這六個月對他來説無疑是一段煎熬的時光,他雖仍是公司員工,但鮮少出現在辦公室和公眾視野中。每當記者試圖聯系他時,總是被轉至他的律師處,而他的律師也幾乎從未對外發表過任何聲明。這一情況甚至引發了公眾的猜測和玩笑,連奧特曼本人也在播客中以此打趣。今年3月,知名博主萊克斯·弗裏德曼(Lex Freedman)在專訪中向奧特曼問及蘇茨凱弗的近況:"能否透露一下蘇茨凱弗的情況?他是否被關在某個秘密的核設施裏?或者是非秘密的核設施?"面對這樣的提問,奧特曼都給出了否定的回答。在視頻中,奧特曼的聲音中似乎帶着一絲笑意,顯然是在回避這個問題。他強調這是蘇茨凱弗的私事,他選擇不予以評論。
在這一連串的風波中,蘇茨凱弗無疑是受衝擊最大的人物。這位傑出的科學家曾為OpenAI赢得了無數的信譽和競争優勢,他精準地預見了人工智能領網域的眾多變革,這些預見直接推動了近期的技術飛躍。然而,當他試圖推翻奧特曼時,卻遭遇了失敗,成為了公司内部的孤家寡人。這一切可能是源于他對人工智能安全性的執着追求。蘇茨凱弗離職的消息一經公布,公司内部便出現了裂痕,他領導的團隊也随之瓦解,他們原本致力于防止人工智能可能引發的災難性後果。
05 托納遭遇網絡欺凌,被視為AI反派
董事會成員托納在經歷了奧特曼的排擠後,也承受了巨大的網絡欺凌。人們将她視為人工智能領網域中的反派,遭到了人工智能信徒們的譴責,認為她阻礙了人工智能的發展。馬丁·什克雷利(Martin Shkreli)甚至将她和其他董事會成員稱為"有史以來最令人厭惡的一群人",這不禁令人感到諷刺,因為什克雷利本人常常被譽為"美國最遭人憎恨的人"。然而,我對托納抱有一定的同情。我認為,她可能首先将自己視為學者,無論是在撰寫論文時,還是在擔任董事會成員期間,她都在努力對抗一個過于強勢的CEO。
在長時間的沉默之後,托納終于在2024年5月接受了《泰德AI秀》的采訪。在談及奧特曼時,她顯得既坦率又自信。她表示:"我認為,人們對于與奧特曼對抗的恐懼并未得到充分的關注。那些曾經因批評他而遭受報復的人,深知這種恐懼的根源。因此,對于那些有過可怕經歷的人來説,站出來發聲是極其困難的。他們擔心,如果奧特曼依然掌權,他們的生活将會變得何等悲慘。"而事實上,奧特曼确實繼續留在了權力的中心。與此同時,他也迅速恢復了工作狀态,重新開始接受媒體采訪。
在今年1月的達沃斯論壇上,奧特曼發表了講話,而這距離那場傳奇事件僅僅過去了幾個月。我的同事布拉德·斯通(Brad Stone)向他提出了一個眾人關心的問題:"我記得去年6月,曾被問及憑什麼我們應該信任你,你當時非常坦率地説,我們不應該信任你。你還説如果董事會想解雇你,他們就能這麼做。然後,他們真的這麼做了。你又是如何巧妙地策劃了你的回歸呢?"對此,奧特曼回答説:"實際上,我想告訴你一些事。那一切對我來説都太過瘋狂,我感到困惑和措手不及,但這就是現實。我立刻開始思考下一步的行動。直到第二天早上,一些董事會成員打電話給我,我才真正開始考慮回歸的可能性。他們問我是否願意回來,是否願意談談這件事。但就像現在董事會掌握着所有的權力一樣。"當斯通提醒他,在被解雇前他曾表示董事會應該能夠解雇他時,奧特曼并未露出任何笑容。他回應説,是董事會主動邀請他回來的,他們掌握着所有的權力,而非他本人。
在采訪中,OpenAI高管安娜·曼朱(Anna Manju)插話道:"外界有很多猜測,認為這背後有其他力量在操縱,但我認為這并不準确。事實上,OpenAI的員工渴望這一結果,他們相信奧特曼的回歸是明智的選擇。"接着,奧特曼也補充説:"我認為有一個能夠解雇我的機制是至關重要的,但這個機制必須建立在問責制的基礎上。這次事件明确指出了這一點。"他重申了他一直以來的觀點,即他的可解雇性是重要的,但同時也強調了董事會需要正确行事的重要性,而這次他們并未做到。他顯然在批評董事會的決策過程。
裏德·霍夫曼(Reed Hoffman)對奧特曼的觀點表示贊同,認為董事會應對這場鬧劇負起責任。霍夫曼曾在OpenAI董事會任職多年,但在宮鬥發生前的幾個月選擇離開。他評論道:"當四位董事會成員聯手解雇奧特曼時,其中三人幾乎沒有任何其他董事會的任職經驗,也不了解董事會治理的基本原則。他們的經驗十分有限,以至于在有六位董事會成員的情況下,他們甚至沒有邀請第五位成員布羅克曼,因為他們可能知道他會反對他們的決定。而在我看來,董事會的基本職責就是要包容不同聲音,盡管有分歧,也應該開放讨論。"霍夫曼将他們描述為業餘團隊,但随後澄清,并非所有董事會成員都缺乏經驗,只是他們并未在快速發展的科技公司董事會中任職過。我理解霍夫曼和奧特曼的立場,他們确實認為董事會的行為有失妥當,但我也看到了一種試圖逃避責任的迹象。他們設計了一個制度,希望在這個制度中他們能夠互相問責,但當真正需要承擔責任時,他們卻試圖逃避。
06 終極野心:成為"世界之王"掌控未來
這一切聽起來都很美好,關于建立一個充滿仁慈的公司,既有點像非營利組織,又不完全是,董事會還有權力随時解雇CEO。但在實際操作中,它遠比聽起來要復雜和艱難。在深入研究和制作這個播客的過程中,我注意到了一個關鍵點,它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奧特曼。我發現他非常圓滑,尤其是在言辭上。有時,當他發表言論時,你很難确定他是否真心實意。例如,他曾明确表示支持董事會可以解雇自己,但當他真的被解雇時,那種堅定承諾就變得模糊了。再例如,奧特曼總是強調他的透明度。去年夏天,他在彭博社的一次會議上表示:"你們都很了解我,我通常更喜歡在辦公室工作,但在這個特殊時刻,我認為人們應該得到他們想要的問問題的時間。我正在努力出現并滿足這一需求,但我認為他們應該得到更多這樣的機會。"
奧特曼實際上将透明度視為一種道德标準,而非僅僅是個人喜好。鑑于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他這麼做是理所當然的。他公開表示歡迎有人提問,但卻坦言自己寧願投入工作而非接受采訪。他自稱不太擅長公開演講,甚至有些害羞,我認為這些情感中有部分是真實的。然而,他也足夠精明,知道這樣的自我表達有助于塑造一個不具威脅性的形象。這讓我想起他始終使用小寫字母發帖的習慣,顯得如此親切友好。去年,奧特曼曾表示,不回答問題是不合理的,并強調OpenAI和他個人都應接受嚴格的審查。然而,在最近的采訪中,他似乎改變了立場。當被問及蘇茨凱弗的去向時,他選擇了回避。回想起達沃斯的那次對話,當布拉德問及安娜關于奧特曼被解雇的問題時,奧特曼突然插話打斷了她。
布拉德問:"安娜,你在那次事件中給員工寫了一封令人印象深刻的信,我今天邀請你上台也是想問你,那五天你經歷了什麼?為什麼決定站出來寫那封信?"然而,不等安娜開口,奧特曼便搶答道:"如果安娜願意回答這個問題,她當然可以暢所欲言,但你真的認為我們應該把時間浪費在這種瑣事上,而不是讨論人工智能的未來嗎?你真的想繼續這場無意義的辯論嗎?"這完美體現了奧特曼的應對策略:每當被問及他不願或不能回答的問題時,他都會掌控談話的節奏。他不僅回避問題,還試圖将責任歸咎于提問者,責備他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我注意到,當記者開始觸及他個人關系的戲劇性、混亂的、可能損害他形象的方面時,他尤其傾向于使用這種斥責的策略。去年在彭博社的一次會議上,記者問及他與馬斯克的關系,後者一直在公開場合批評奧特曼和OpenAI,抱怨他們變得封閉。記者問道:"我們顯然已經看到你們和馬斯克在公開場合和采訪中互相攻擊。"他立即予以否認,并聲稱大多數采訪都應該集中在技術問題上。
由此看來,奧特曼卻對我問題的隐含意圖心知肚明。他傾向于認為,讨論技術和科學是崇高的,而涉及人際關系的議題則顯得微不足道。記者堅持追問時,他再次重申:"我非常樂意深入這個話題,它确實是我們接下來可以重點探讨的最關鍵内容。"然而,在之前的錄播采訪中,當記者提出關于馬斯克的類似問題時,他以同樣的方式回避了問題。他表示:"我認為這并不是OpenAI當前最關注的百項事務之一,至少我個人是這麼認為的。"顯然,奧特曼傾向于只回答他認為有價值的問題,并試圖通過暗示這些問題的無意義和不重要性來避免回答。
奧特曼之所以被OpenAI董事會解雇,據説是因為他不夠坦率,盡管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确切知道他們所指的具體内容。但我們已經看到了他言行不一的多個例子。他承諾要實現透明化,并聲稱自己可以被解雇,然而在這兩方面他都未能履行承諾。他公開讨論消除貧困,倡導無條件地向每個人提供基本收入,但卻又對他的妹妹設定了财務援助的條件。就連女演員斯嘉麗·約翰遜(Scarlet Johansson)也曾抱怨過奧特曼的兩面性。她透露,在2023年,奧特曼邀請她為ChatGPT配音,但她拒絕了,然而随後發布的人工智能助手的聲音卻酷似她,甚至讓她的親友都感到困惑。
OpenAI的一些承諾也開始變得模糊。這家公司最初以非營利組織的身份出現,但許多批評者,尤其是馬斯克,質疑它是否仍堅守這一初衷。理論上,非營利組織的董事會應該有權對CEO進行管理,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如果他們認為這符合組織的使命,還可以解散整個組織。然而,當這些董事會成員試圖行使他們的權力時,他們自己卻被解雇了。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奧特曼和OpenAI正在做出越來越多、影響深遠的承諾,并期望我們能夠信任他們的言辭。
與此同時,奧特曼的野心也在不斷擴大。除了擔任OpenAI的掌門人外,他還曾考慮競選加州州長。他還監督着與OpenAI緊密相關并支持其發展的其他項目,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奧特曼生态系統"。他正在進行普遍基本收入的研究,以防人工智能導致大規模失業。他還推出了Worldcoin加密貨币項目,該項目通過掃描眼球來分配收入。此外,他還支持一家核聚變公司,旨在創造足夠的能源來支持人工智能的發展。他還在籌集巨額資金來制造驅動人工智能的芯片。了解奧特曼的人透露,他的目标遠不止于此,他甚至想成為"世界之王",接管整個世界。奧特曼曾經的導師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曾對一位記者説過:"我認為他的目标是掌控整個未來!"(編譯/金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