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中國工業機器人出海:“我們受過世界上最好的試煉”,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品牌工廠 BrandsFactory
2013 年,臨近畢業的宋濤,和幾位天津大學的同學一起創立了阿童木機器人(Atomrobot),切入到并聯工業機器人這個賽道當中。
在漫畫中,鐵臂阿童木是一個具有強大科技力量的高智能機器人,堅毅勇敢,拯救地球。現實裏,阿童木機器人只用了不到 10 年,便從 " 只有技術沒有資金 " 的大學生創業項目,成長為融資上億、估值 10 億的中國并聯機器人領軍者。阿童木 2023 年半年業績簡報顯示,阿童木成為了國内并聯機器人的銷量 No.1,其海外業務銷售額同比增長 503.52%。
随着 " 機器換人 " 的趨勢日益明顯,海外市場的需求進一步增大。根據 Market.us 的數據,2022 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 485 億美元,預計到 2032 年将達到約 1428 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 11.4%。
伴随着中國的工程師紅利、制造業發展、產業更新,在工業機器人這個持續增長的龐大市場中,中國公司必将在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斯坦德機器人市場總監張旭指出:" 中國的產業鏈豐富,所以中國機器人公司的應用場景、實踐場景都會比海外公司要多得多,國内的工程師紅利也是天然的優勢之一。"
也正因此,《" 十四五 " 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2025 年我國将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
出海兩條路
2015 年,一家名為斯坦德機器人(Standard Robots)的工業級移動機器人公司在哈爾濱成立,創始團隊大多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3 年後,斯坦德嘗試出海日本和美國,并成功拿下了松下電子、日本東芝等公司訂單。在 2023 年初,斯坦德完成了 C 輪融資,順利獲得小米產投領投的數億元資金。
從應用領網域上劃分,機器人可以被大致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是所有機器人中占比最高、應用最廣的一類,2022 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累計產量為 44.31 萬套。
工業機器人主要是在工業生產中代替人類做一些枯燥乏味或者重體力的工作,比如罐裝、包裝、搬運等。譬如在食品行業中,如果要人工去分裝產品,一是可能需要很多人力,二是人的速度可能很慢,或者很快就會感到疲勞,并且很難把握每一袋食品中的分量,這就需要機器人替代人的工作。
在 2022 年我國機器人產業綜合實力城市排行榜中,深圳、上海、蘇州名列前茅。
斯坦德機器人的總部便設立在深圳,大部分研發工作也在深圳進行,蘇州則成為斯坦德的制造基地與全球運營中心,目前斯坦德在昆山的華成產業園擁有兩座獨棟廠房。斯坦德機器人市場總監張旭表示,在蘇州設廠,其實主要是跟着客户跑," 比如半導體、醫藥、新能源及汽車相關企業大多在華東布局;我們在昆山設廠,也有一些上下遊產業鏈相關企業跟着我們過去。華南則是 3C 電子行業客户居多。"
阿童木機器人的工廠分布則更廣,在深圳、蘇州、天津、新鄉均有布局,阿童木機器人資深行業經理何計廣向品牌工廠指出," 工廠分布較為發散,主要是因為要考慮到整體的運輸成本。比如華東的工廠是專門服務華東的客户,華南基本上就是服務華南的。工廠建立起來,一些供應鏈夥伴也會跟着過來。"
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出海路徑,大致可以分為兩條,一是在日美韓德選擇合适的本地合作夥伴,共同拓展市場;二是跟随着國内客户的出海腳步,走向東南亞、拉美等制造業發展迅速的新興市場。
世界五大機器人市場是中國、日本、美國、韓國、德國,這四個發達國家自然而然成為了機器人出海的主要目的地。日美韓德有幾個共同特點,老齡化嚴重、人力成本高、勞動力短缺," 機器換人 " 的需求高。
如主打箱式倉儲機器人的海柔創新,它在 2019 年時與日本牧今科技 Muin 達成戰略合作,進軍日本;在 2020 年進軍韓國時,選擇與韓國 LG CNS 達成戰略合作;在 2021 年和 MHS 達成戰略合作,成立了美國子公司。
機器人出海的新興市場中,近期最熱的要數越南。越南是眾所周知的 " 果鏈 " 轉移目的地,富士康、歌爾聲學、仁寶、立訊精密紛紛在越南建廠,顯示面板、被動元件、芯片、玻璃等上遊零部件企業的遷入更是将越南捧上了全球制造業新興生產基地的高位。但是,制造業火熱的越南,人口還不到 1 個億,高素質人才數量更少,用工荒便成為了工廠主的心頭患,越南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國内機器人廠商的出海 " 新天堂 "。
不過在張旭看來,東南亞等新興市場也有其特殊性," 東南亞雖然偏向華人文化,但很多工廠是由全球型的集團企業設立,所以也有不少大型項目是以歐美的行業标準和應用要求來考衡的。"
倉儲物流市場廣闊
全球電商市場的增長,正悄然推動着倉儲空間的需求。據説每增加 10 億美元的在線銷售額,就需要額外增加 100 萬平方英尺的倉儲空間進行業務支持。而根據 Interact Analysis 的數據,截至 2020 年底,全球共有 15 萬個倉庫,到 2025 年将增長到約 18 萬個。
但事實是,約 75% 的倉庫并未實現自動化。數量猛增的倉庫,也意味着倉儲自動化需求的增長,推動着倉儲物流服務相關機器人的銷量增長。
張旭介紹道:" 工業機器人的發展與全球電商行業的增長正相關,尤其是 AGV 機器人。倉庫中用的比較多的是二維碼導航 AGV,AMR 機器人因為成本相對更高所以應用得少一點,斯坦德在倉庫中主要應用的是無人叉車。"
中國的第一批倉儲自動化廠商在 2000 年左右成立,主要針對煙草、醫藥等傳統行業進行自動化改造。其中的典型代表今天國際,已經是 A 股上市公司。
2010 年後,電商行業成為了倉儲自動化的驅動力。在 2012 年,亞馬遜斥資 7.75 億美元收購了 Kiva 機器人。Kiva 機器人可以抬起重達 720 磅(340 公斤)的物品,在前進時掃描地上條碼,能根據訂單将貨物從倉庫搬運至員工處理區,大大提升了工作人員的效率,據稱是之前的 3 倍。
這種 " 電商 + 倉儲機器人 " 模式,在中國催生了一批新型倉儲自動化廠商,如 MEGVII 曠視、Quicktron 快倉、Geek+ 極智嘉、HikRrobot 海康機器人等。在此期間,中國電商市場坐上了火箭一般,市場規模從 2010 年的 4.5 萬億元,增長到 2022 年的 43.83 萬億元,全國快遞業務量也從 2010 年的 23.39 億件快速增長到 2022 年的 1105.81 億件。
以淘寶核心品類服裝為例,服裝品牌的庫存變化往往受到季節性約束,大量的 SKU 則意味着存在大量折疊存放的衣服,電商訂單的大幅增長又給快速打包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倒逼倉儲機器人技術的快速更新。如何快速準确地部署貨箱機器人,提高包裝效率、存儲容量以及準确率和準時交貨率就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除了專門生產機器人企業,菜鳥等物流企業也會為海外倉庫提供倉儲自動化解決方案。在 2021 年 4 月,菜鳥以集成商的角色,給泰國物流企業 Flash 提供了集軟硬體于一體的倉儲自動化方案,包括 AGV 機器人、倉儲自動化管理及控制系統等,幫助 Flash 建成了東南亞規模最大的自動化倉儲系統。
由于海外電商市場的發展落後于中國,其電商物流及倉儲自動化情況也是明顯要落後中國。尤其是東南亞地區,僅有少數海外倉使用了自動化管理,大多數中小型的庫房都還是手工記賬、無系統的管理模式,有待市場教育。伴随着中國物流、海外倉企業在東南亞落地,自動化、系統化的新型倉庫建成,也将成為中國倉儲物流服務機器人的出海機遇。
數據顯示,在 2018 年至 2022 年間,亞太地區的物流服務機器人銷量增長近 11 億美元,而歐洲則是銷量最高的地區,在 2022 年年銷量高達 16.51 億美元。亞馬遜在報告中指出,未來随着各倉儲機器人廠商基于客户需求及應用場景的不同,挖掘細分市場形成錯位競争,行業集中度有待進一步提升。
最好的試煉場
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説,談起中國企業出海,不論是什麼行業,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價格優勢。但在交流過程中,機器人企業向品牌工廠多次提到了經驗優勢和服務優勢。
何計廣表示:" 在并聯機器人的技術層面,我們必須承認和海外企業有一定的差距,但這個差距在實際應用的情況下差異不是特别大,比如説他們賣 23 萬,我們賣 14 萬,但同樣的一個食品去裝箱,他們可能做大概 92 包左右,我們大概就能做到 88-90 包。另外,我們在結構上下了些功夫,國外品牌整機的使用壽命可能是 4 年左右,我們大概能達到 8 年。"
由于 AMR 機器人在國内外幾乎同時發展,因此斯坦德機器人在技術層面并不亞于海外同行,在售價上也基本與海外同行持平;但性能表現更優,綜合效率更高,應用類型更多,一些非标場景的響應能力也更強。
在一些關鍵零部件上,阿童木設計了備用二号零件,以減少零件損壞給企業帶來的損失。" 假如説某個關鍵零件損壞了,二号零件就還能支持用個一兩周,在這期間,我們已經把新零部件供給他們了,就不會耽誤他們的生產。另外在服務這塊,國外企業售後一天的費用有 8000 的、4500 的,我們是 1200,我們的響應速度還快。"
能夠有這麼完備的服務,主要得益于中國是世界工廠,豐富的產業鏈為工業機器人的定制與項目實施提供了可貴的試煉場。
張旭解釋道:" 對于工廠車間來説,裏面可能時時刻刻都會有人走來走去,部分行業的產線、生產計劃還可能經常會有變更,時不時還會有新的設備、系統導入,變化量很多。這就需要我們機器人本身能夠應對變化,識别風險。而不同行業,不同工廠,需求也不盡相同,即使我們提供了标準的方案、标準的產品,客户還是會有或多或少的一些非标準化的需求,這也要求我們的方案具備較強的兼容性和适應性。"
阿童木機器人也會與一些大客户合作,針對特定的場景聯合研發一些機器人," 我們的優勢主要還是在技術服務評估這一塊,比如説你要用我機器人去做項目,我會事前先嚴謹的去評估,評估确認能做我們才會賣給你,一定要能夠匹配場景。"
時下新興的 AIGC 技術,也被嘗試運用在工業機器人領網域中,張旭表示:" 公司裏研發同事用的比較多,比如算法和軟體方向,可以用 AI 生成測試用例,比如基于工廠照片做 3D 場景仿真,在軟體中測試新產品、非标產品的可用性。既能提高測試效率,還能減少測試成本。"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