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太絕望了,對象醜的醜、死的死,還有什麼愛情!,歡迎閲讀。
又是一年七夕節。在民間傳説裏,牛郎織女被銀河分隔兩地,一年只能相會一次,成為經典 "BE 美學 "。
然而在現實中,受到環境惡化的影響,真正的悲劇事件正在大自然中上演——在氣候變化面前,許多動物的雌雄兩性會受到不同的影響,雙方步調逐漸脱節,在這個紛亂的世界漸行漸遠。
今天就來給大家講幾個悲傷的故事吧。
對象熱沒了
天氣一熱,有些物種的性别比例會失衡,想共築愛巢都找不到對象。
對海龜、蜥蜴等爬行動物來説,它們的性别取決于卵所處環境的温度。當環境温度上升,綠海龜(Chelonia mydas)的卵會孵出更多的雌性,而甘氏楔齒蜥(Sphenodon guntheri)則會孵出更多雄性。
綠海龜 | Brocken Inaglory, Wikipedia, CC BY-SA 3.0
為了避免綠海龜種群變成女兒國,在澳大利亞的一些海龜保育項目中,工作人員會為海龜的卵提供遮蔭,或者将它們轉移到涼爽的地方,但是這種做法只能覆蓋有限的區網域。科學家擔心,氣候變化會讓雄海龜大幅減少,令過去 30 年的保育工作功虧一篑。
還有一些物種在遭遇高温時,兩種性别死亡率差異很大。
狐蝠是澳大利亞特有的一類大型蝙蝠,在遭遇高温熱浪時,雌性死亡率可達雄性的 3~5 倍。而一種海洋桡足類動物 Acartia tonsa 則恰好相反,高温時雄性死亡率更高。目前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差異。
中央狐蝠(Pteropus alecto)| Andrew Mercer, Wikipedia, CC BY-SA 4.0
雄性變醜了
有些物種雖然暫時命保住了,卻可能面臨着孤獨一生的命運。
發表于《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北美地區 10 種常見的蜻蜓中,在氣候炎熱的地區,雄性蜻蜓翅膀上的黑色素斑塊越來越少,這會讓它們在雌性眼裏魅力下降,甚至變得無法識别。
許多蜻蜓的翅膀上有大片黑色素斑塊,雄性會在飛行中展示這些斑塊,吸引異性同類的注意,恐吓潛在競争對手。但是,蜻蜓的體温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黑色素斑塊會比透明區網域吸收更多的熱量,在天氣炎熱時足以致命。據計算,過多的黑色素斑塊可能讓蜻蜓體温升高 2 ℃。
北美常見的普通白尾蜻(Plathemis lydia),圖中為成年雄性 | Bruce Marlin, Wikipedia, CC-BY-2.5
所以,在炎熱的氣候面前,擁有美麗黑色斑塊的雄性更加脆弱,幸存下來的都是雌性眼中的 " 醜男 "。
但是,黑色素斑塊似乎不會對雌性的生存造成太多不利影響。研究作者們解釋説,雌性蜻蜓更常在更涼爽的地方覓食,例如樹蔭下或水源附近,所以它們體温過高的風險更低。
雌性普通白尾蜻 | R. A. nmacher, Wikipedia, CC-BY-3.0
更悲傷的是,色素斑塊也是蜻蜓識别同類的重要特征。這種變化趨勢可能讓雌性難以識别同物種的雄性,雜交風險大大增加,于是世界上又多了一段沒有結果的愛情。
沒地方住了
氣候變化造成的錯位,不僅發生在同一物種的兩種性别中,也可能發生在不同的物種之間。在荷蘭,氣候變化讓斑姬鹟和大山雀狹路相逢。
斑姬鹟和大山雀對巢穴的喜好相同,原本形成了穩定的 " 二手房市場 ":當地留鳥大山雀在二月底到四月初繁殖,到四月下旬小鳥出巢了,斑姬鹟就從南方遷徙而來,住進它們的舊巢。
雄性斑姬鹟(Ficedula hypoleuca)| Estormiz, Wikipedia, CC0
大山雀(Parus major) | Francis C. Franklin, Wikipedia, CC-BY-SA-3.0
然而,由于冬天變暖,樹木更早地長出新葉,毛毛蟲提前進入數量高峰,于是以毛毛蟲為食的斑姬鹟也提前趕來。
這時候大山雀仍然住在巢裏。" 食腦狂魔 " 大山雀戰鬥力更強,而且沒有遷徙帶來的體力損耗,斑姬鹟根本不是它們的對手。一項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的研究統計,在競争最激烈的年份,斑姬鹟死于大山雀攻擊的比例可達總死亡率的 8.9%。
一戰成名的 " 食腦狂魔 " 大山雀。攝影師 Sami Majoinen 在自家後院發現雀鷹和喜鵲為一只田鼠大打出手,結果被被大山雀漁翁得利——直接敲開田鼠的腦殼吸食了腦子。大山雀其實還會捕食更弱小的鳥類,甚至飛進蝙蝠的洞穴,啄開它們的腦瓜吃腦子。|Sami Majoinen
研究作者們目前還未發現這個現象對斑姬鹟種群造成了負面影響。他們指出,死于大山雀攻擊的倒黴蛋中絕大多數是遲來的雄性,它們本來就不太可能找到對象。這可能是因為早來的同類能占據更好的巢址,它們來得太晚,才不得已進入大山雀的巢穴。
這對整個種群來説是件好事,對個體來説……聽起來還挺悲傷的。
娃養不起了
對許多動物來説,即使歷盡千辛萬苦找到了對象,後面還有一道難關等着,那就是養育後代。
在繁殖季節,雌性動物往往需要更多的食物,或是與雄性不同的食物,以便為後代提供充足的營養。當氣候變化造成栖息地改變,覓食變得更加困難,母親和幼崽的生存都會面臨威脅。
例如在北極地區,太平洋海象(Odobenus rosmarus divergens)通常按性别劃分領地,雄性常常在靠近陸地的地方活動,而雌性全年占據海冰區網域,以便覓食和養育後代。
随着楚科奇海海冰面積減少,雌性不得不向陸地區網域遷移。這樣一來,雌海象到海裏覓食的時候要往返更長的路途,讓幼崽面臨挨餓的風險。
帶娃的雌性太平洋海象 | USFWS, Wikipedia, CC-BY-SA-2.0
人類……生育率下降了!
氣温升高對母親和幼崽的不利影響,同樣體現在人類身上。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的一份工作報告顯示,在炎熱天氣過後的 8~10 個月,生育率會出現輕微下滑。此處炎熱天氣的定義為日平均氣温超過 27 ℃。在美國南方,這種趨勢更加顯著:4 月的嬰兒出生率最低,而 9 月的出生率要比 4 月高出 15%。
人類的愛情結晶也受氣候變化影響|Pixabay
研究作者認為,從統計數據上看,不是炎熱天氣令人失去興致,而是因為高温損害了男性精子質量。但是,即使在涼爽的天氣裏懷上了寶寶,當母親進入懷孕晚期,天氣又該熱起來了,而孕晚期孕婦和嬰兒在熱浪面前尤其脆弱。統計發現,在炎熱的天氣裏,嬰兒出生體重偏低的發生率有所增加。
另一項在匈牙利進行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炎熱天氣相關的出生率下降并不是因為受孕減少,而是因為人工流產和死產的增加。不過,這個結論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國家和地區。
説到底,人類不過是地球上百萬種動物的其中一種罷了。
參考文獻
[ 1 ] Gissi E, Schiebinger L, Hadly E A, et al. Exploring climate-induced sex-based differences in aquatic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o mitigate biodiversity loss [ J ] .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14 ( 1 ) : 4787.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0316-8
[ 2 ] GB/T 7714Welbergen J A, Klose S M, Markus N, et al.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extremes on Australian flying-foxes [ J ] .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08, 275 ( 1633 ) : 419-425.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pb.2007.1385
[ 3 ] Moore M P, Hersch K, Sricharoen C, et al. Sex-specific ornament evolution is a consistent feature of climatic adaptation across space and time in dragonflies [ J ]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1, 118 ( 28 ) : e2101458118. https://www.pnas.org/doi/full/10.1073/pnas.2101458118
[ 4 ]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Male dragonflies lose their ‘ bling ’ in hotter climates [ EB/OL ] . https://source.wustl.edu/2021/07/male-dragonflies-lose-their-bling-in-hotter-climates/. 2021-07-05/2023-08-20.
[ 5 ] Samplonius J M, Both C. Climate change may affect fatal competition between two bird species [ J ] . Current Biology, 2019, 29 ( 2 ) : 327-331. e2. 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 ( 18 ) 31593-8#%20
[ 6 ] Barreca A, Deschenes O, Guldi M. Maybe next month? Temperature shocks and dynamic adjustments in birth rates [ J ] . Demography, 2018, 55 ( 4 ) : 1269-1293. https://doi.org/10.1007/s13524-018-0690-7
[ 7 ] David Colgan. UCLA Newsroom. Climate change is making it harder for couples to conceive [ EB/OL ] . https://newsroom.ucla.edu/releases/climate-change-making-it-harder-to-conceive. 2018-07-05/2023-08-20.
[ 8 ] Hajdu T, Hajdu G. Temperature,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conception rates: evidence from Hungary [ J ] .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2022, 35 ( 4 ) : 1751-1776.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148-020-00814-1.
或許你還想看這些:
作者:瑪雅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