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格力辟謠推出999元電動車,董明珠稱格力不造家用車,工程車已鋪開賽道,歡迎閲讀。
3 月 25 日,格力文傳微信号表示," 近期,我們關注到網絡上有自媒體賬号發布格力明珠出行電動車定價 999 元等虛假產品信息,引發公眾的誤解。公司從未生產和銷售過上述產品,目前也沒有相關產品業務規劃。我們已對造謠傳謠的有關自媒體賬号相關鏈接進行取證,堅決采取法律措施打擊網絡謠言。衷心感謝廣大消費者長久以來對格力電器的關心及支持!"
圖片來源:格力文傳
此前,網上流傳着一則董明珠騎電動車的照片,有消息稱董明珠将攜格力制造電動車,價格為 999 元。
但是,有細心的網友發現,該照片實際上為 2023 年董明珠考察綠駒電動車工廠,參加揭幕儀式的圖片。
3 月 12 日,董明珠做客四川廣播電視台《四川觀察》,期間談到了格力造車的最新進展情況。
董明珠表示,格力汽車一直在進行當中,其主業是空調暖通,但随着對主業的自我掌控,要延伸出來很多附帶的產業,比如説新能源車。她解釋稱,格力不造家用車,不做小轎車,但環衞車、重卡、公交車等各類工程車已鋪開賽道。
在被記者提問 " 為何放棄家用車 " 時,她表示:" 這不叫放棄而是戰略選擇,你要電動車我就能給。"
據悉,2024 年 10 月,上海格力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鍾成堡,目前是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珠海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該公司注冊資本 2000 萬元人民币,經營範圍包括汽車零部件研發,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工業機器人制造,工業機器人銷售等。
從股權穿透圖來看,上海格力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由上海捷英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格力電器旗下珠海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共同持股。這一舉動被市場視為格力再次加碼布局新能源造車賽道。
董明珠造車相關事宜最早可以追溯至 2016 年。當年,董明珠曾試圖推動格力電器以 130 億元價格,收購珠海銀隆,跨界進入造車領網域,但此舉遭到投資者反對,最終在投票環節未能獲得通過。
但是,董明珠以個人資產入股珠海銀隆。董明珠拉來大連萬達、江蘇京東邦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集集團等多家企業共同對珠海銀隆增資 30 億元。
但是,珠海銀隆未能在新能源客車領網域獲得成功。2018 年 1 月,銀隆屢次被曝拖欠供應商貨款,資金鏈出現問題。到 2018 年 11 月,銀隆自曝 " 家醜 ",公開披露大股東銀隆集團及實控人魏銀倉、前高管孫國華涉嫌侵占公司利益超 10 億元。2019 年,銀隆新能源客車的銷量出現斷崖式的下跌,全年銷量僅為 2708 輛,同比下滑 62.76%。次年,銀隆開始持續虧損,甚至開始被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拍賣股權。截至 2020 年底,銀隆負債已超過 225 億元。
雖然珠海銀隆虧損嚴重,但董明珠依舊堅持進入新能源車領網域。在博鳌亞洲論壇 2021 年年會期間,董明珠接受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是新能源是不是從技術儲備包括使用場景、需求,是一個漸進過程。
2021 年,格力電器通過拍賣獲得珠海銀隆股權,加上董明珠将自己持有的銀隆股權的投票權委托給格力,使格力電器最終還是成為了珠海銀隆的控股股東。後續該公司更名格力钛新能源。
但在格力入主後,格力钛新能源銷量未見起色。2022 年,格力钛累銷客車 1789 輛,同比降低 11.65%。同年宇通客車、蘇州金龍、中通客車的新能源客車銷量分别以 11515 輛、5306 輛和 5032 輛位居前三。
2024 年 3 月,董明珠曾表示,她相信格力钛新能源在當年可以實現扭虧為盈。據格力 2024 年中報,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格力钛新能源總負債為 247.86 億元,淨虧損 19.05 億元。
(時代周報記者綜合自格力文傳、九 · 派 · 新 · 聞、每日經濟新聞、紅星資本局、21 世紀經濟報道、央 · 視 · 财 · 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