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棋差一着,“全華班”離冠軍最近的一次,歡迎閲讀。
也許有一天,我是説也許。
文|張嘉琦
編輯|劉南豆
在剛剛結束的 2024 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下文簡稱 "S14")中,來自 LPL 的一号種子 BLG 戰隊以 2:3 的比分遺憾落敗于來自 LCK 賽區的衞冕冠軍 T1,英雄聯盟的傳奇選手 Faker 實現了第五冠。
這是一場萬眾矚目的、充滿宿命感的對決——上一次全華班打入世界賽決賽,還要追溯到 2013 年,RYL 戰隊在半決賽上擊敗了 FNC 闖入決賽,當時的對手正是 T1 的前身、由 Faker 帶領的 SKT 戰隊。那是 "SKT 神話 " 的開始。
就在去年,T1 在淘汰賽階段接連戰勝三支 LPL 隊伍,拿到了隊史的第四座冠軍獎杯。而今年,繼 TES 戰隊 0-3 不敵 T1 倒在半決賽的門口後,BLG 成了 " 全華班 " 唯一的希望。
LPL 的世界賽征程,就是一部 " 中韓對抗史 "。雖然已經獲得過三次冠軍,但 " 五個中國人 " 的世界賽奇迹,至今還從未上演過。因此," 全華班 " 仍然是大部分賽區觀眾内心深處的期待,寄托着比冠軍本身更復雜的情感。
BLG 的失敗,讓這一希望再度落空。被視作給遊戲續命的這一針興奮劑,終究沒能成功注入。
意料之外與意料之中
世界賽從來不是按賽區排名論英雄的場合,每年都有意料之中的對決,也都有意外發生,這是它最有魅力的地方。
四号種子的逆襲傳奇今年仍在書寫:去年爆冷進入決賽的 WBG、前年以黑馬之姿擊敗 T1 奪冠的 DRX,都是當年各自賽區的四号種子。
今年的突圍故事主角是 T1。這支去年的冠軍隊伍,今年夏季賽狀态并不好,先是在敗者組決賽輸給 HLE,又在冒泡賽輸給 DK,最後和 KT 鏖戰五局,最終以 3-2 涉險過關,才拿到了通往 S14 的最後一張門票。
(圖源:微博 @T1 電子競技俱樂部)
但 T1 總是擁有 " 世界賽 buff" ——這是 Faker 和他率領的 T1 第七次打進世界賽決賽,在半決賽之前,他們已經輸給對手 Gen.G 連續十個大場。但一到世界賽,屬于 T1 的魔咒便不再成立。
而即便是夏季賽冠軍、LPL 一号種子 BLG,世界賽之旅也是磕磕絆絆。在瑞士輪階段,BLG 連輸兩場,跌入 1-2 分組。在最後一場 BO3 中險勝來自歐洲賽區的一号種子 G2,才壓線闖進淘汰賽。
和去年一樣,今年 LPL 的四支隊伍也全部進入淘汰賽階段。賽前風波不斷的 LNG,在全勝晉級之後,首輪内戰不敵同賽區四号種子 WBG;而 TES 則貢獻了整個淘汰賽階段最無聊的一場比賽:在和 T1 的交手中,TES 未能取得一小局的勝利,甚至有一局被零封。
(圖源:微博 @英雄聯盟賽事)
就在瑞士輪階段,TES 還在 BO1 中戰勝了 T1。不過半月就風雲變幻,兩支戰隊突然展現出天塹一般的差距。這也導致中韓隊伍在賽訓上的差距,再度成為今年輿論場中的熱門讨論話題。實際上,這是每年都存在的問題——韓國隊伍總能在世界賽上更快地搞清楚版本,發明更具開創性的打法或陣容。
TES3-0 不敵 T1(圖源:微博)
在 1/4 決賽階段,作為對照組的另一場比賽由北美賽區的一号種子 FLY 和 Gen.G 貢獻。賽前,幾乎無人看好 FLY,在抽籤階段抽到這支隊伍的戰隊被戲稱為可以 " 保送晉級 "。
最終,FLY 與 Gen.G 戰至決勝局,貢獻了整個賽段最精彩的比賽。在韓國記者 Ashley Kang 發起的 " 歷屆最令西方觀眾興奮的四分之一決賽 " 投票中,這場以 45.9% 的比例成為最受歡迎的選項,僅次于 2018 年 G2 與 RNG 之間的對決。
(圖源:微博 @英雄聯盟賽事)
或許這就是世界賽的魅力,一些許久不關注電競賽事的老觀眾,也會在世界賽的時候短暫地回歸一下。賽區風格的碰撞,BP 理解的博弈,精彩的比賽内容 …… 在無關勝負的觀賽過程中,似乎更能讓我們找回最初愛上電競的原因。
一項賽事的 " 自救 "
人們需要 " 全華班 " 奪冠,除了觀賽多年的情結之外,也來自于對這一遊戲未來的擔憂。作為一個國服已經上線了 13 年的 " 老遊戲 ",生命曲線早已走到了下坡路,還能持續多久誰也沒有答案。
而今年也是英雄聯盟賽制改制的一大分水嶺,從明年開始,全球賽事結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1 月 1 日晚,拳頭官方發布了對 2025 英雄聯盟電競賽事的展望。除了公開加拿大和中國成都作為 2025 年季中冠軍賽和全球總決賽冠亞軍賽的地點外,更重要的是無畏征召模式的全面引入,和 3 月份加入的新賽事。
公告顯示,全新的國際賽事 First Stand 時間定在各大賽區賽季開始前,為 " 點燃賽區戰火、考驗新創意而生 "。此外,率先在 LPL 夏季賽登場的全局 BP 模式,也将在明年成為适用五大賽區(LPL、LCK、LEC、美洲 LTA、亞太 LCP)的普遍規則。
(圖源:微博 @英雄聯盟賽事)
就在幾天前,LCK 也已經宣布了明年将啓用的全新賽制。将沿用了多年的 " 春夏賽季 " 徹底取消,合并為一個聯賽,并在聯賽之前引入新的杯賽,杯賽積分不計入聯賽,主演目的是以職業選手的視角解讀新賽季的遊戲内容(與 First Stand 目的類似)。
LPL 配合新賽事的調整尚未公布,但早在今年夏天,LPL 就已經引入了無畏征召模式,還将自 2019 年開始沿用的全賽區單循環賽制棄用,改為定組賽雙循環 + 搶位賽的全新賽制,旨在提高強隊與強隊碰撞的概率,并因此提升比賽的對抗性、賽果懸念和觀眾的觀賽體驗。
(圖源:微博 @英雄聯盟賽事)
從觀眾的反饋來看,不滿意的聲音似乎居多。預想中強強對話的概率雖有增加,但定組賽的雙循環機制讓賽事重復性變高了," 弱弱對話 " 的概率也同步增加;另外,由于無畏征召模式僅在 BO3 被引入,預想中的 " 可以看到更多新英雄 " 的畫面出現得也不算多,再加上中路 AD 的版本,大部分選角仍然極為固定和常規。
但改變總是好事。今年以來,拳頭官方已經數次對英雄聯盟賽事進行調整,3 月 15 日,官方發布的《對英雄聯盟電競策略的調整》一文中,就宣布了全球收入池(GRP)的創建,以及對于電競遊戲資產内容的重視。
随後在《英雄聯盟電競賽事:為了更光明的未來》中,則公開了一系列賽事相關的調整舉措,其中包括全新的賽區劃分:除了 LPL、LCK 和 LEC,原有的幾個賽區将被按照地網域統一合并為美洲賽區和亞太賽區,過去四大賽區之一的北美賽區(LCS)将被劃入美洲賽區。
(圖源:微博 @英雄聯盟賽事)
去年世界賽,沿用了多年的小組賽雙循環改為更緊張刺激的瑞士輪,今年,拳頭官方又對各大賽區及整體賽事布局進行了改動。自 2017 年後,這是英雄聯盟電競生态首次迎來大幅度的調整。
回到本賽區來看,對熱度的擔憂也貫穿了 2024 年。幾乎每隔一段時間,輿論場上就會出現對 "LPL 熱度 " 的集中讨論。
去年明星選手所在的戰隊比賽,基本 B 站播放量都能輕松破百萬,但今年 The Shy 休賽,多數戰隊被 " 青春風暴 " 席卷,播放量破百萬并不容易。反而是虎牙主辦的、有不少退役選手參加的 " 老頭杯 " 熱度走高,造梗頗多。
(圖源:微博 @LGC 傳奇杯)
不過數據證明,至少目前為止,英雄聯盟賽事在端遊領網域仍然位居頭名。根據 Esports Charts 統計的歷史上觀看時長最高的電競比賽(不包括中文流平台),位居前六的均為 LOL 世界賽,其中 S11 世界賽位列首位。
因此,談 " 自救 " 或許還為時尚早,英雄聯盟仍然是電競行業的掌舵者之一。至于這些調整舉措,能為賽事關注度帶來多大的提升,在今年的失敗陰霾下,還需要繼續觀察。
被放大的情緒
" 五個中國人 " 在全球總決賽上的勝利,對 LPL 而言至關重要。
LPL 的粉絲的 " 抗韓 " 情緒,幾乎伴随着賽事而誕生,并一直延續至今。本次闖入決賽的 T1 及其中單選手 Faker,很長時間以來一直是很多中國 LOL 玩家心裏的 " 夢魇 "。這次決賽,是 T1 首次在全球總決賽的 BO5 中敗給來自 LPL 賽區的戰隊。
(圖源:微博 @英雄聯盟賽事)
" 全華班 " 的勝利,就是這種情緒催生出的極致夢想。2013 年,UZI 率領的 RYL 戰隊在決賽被 SKT 以 3-0 擊敗;2019 年 UZI 及其所在的 RNG 戰隊未能出線,也和小組賽兩敗 SKT 有關。
此前代表 LPL 賽區奪得 S 賽冠軍的三支戰隊 IG、FPX 和 EDG,隊内都有兩名韓援," 三個戰隊湊不齊十張身份證 "。在中部門置更是全部都是韓國選手,被看做是在該位置上賽區層面的整體落後。更何況,自 2021 年 EDG 奪冠後,連續兩年冠軍都落入 LCK 之手。
2023 年對 LPL 而言同樣并不容易,先是在亞運會半決賽上 0-2 不敵韓國隊,又在世界賽上集體表現不佳,先後輸給 T1。因此,BLG 承載的既是一個賽區 " 重鑄榮光 " 的願景,也是大眾對于 " 全華班 " 的期待。在 " 抗韓情緒 " 達到頂峰的此刻,這一場比賽甚至将決定無數玩家和觀眾的去留。
(圖源:微博 @英雄聯盟賽事)
早在 2018 年季中冠軍賽上,RNG 以 3-1 擊敗來自 LCK 的 KZ 奪冠時,解説米勒在台上説:" 一位著名上單説過,四個中國人赢不了,但是五個中國人,一定能赢!" 而當全華班在 S 賽中屢屢折戟後," 抗韓 " 更是幾乎成為全民情緒——既外化于賽區之間的比賽中,也内化于賽區内部對外援選手的輿論态度上。
在中國讨論電競,從來無法和愛國情緒切割,學術界已有不少針對 " 電競愛國主義 " 的研究。一方面,電競作為一種體育運動,被賦予了與傳統體育項目類似的國家政治意義;另一方面,自 20 世紀 80 年代起,國家對電子遊戲和競技的态度轉變,也為這種愛國情緒提供了支撐。
杭州亞運會電競金牌(圖源:微博)
而在情緒背後,還有很多更現實的問題亟待解決。伴随着 S14 的進行,IG 重組的傳言鬧得沸沸揚揚,JDG 的 AD 選手 Ruler 官宣離隊:每年轉會期都是如此,有隊伍砸錢進場衝擊更高的位置,也有的選擇轉移俱樂部重心,啓用性價比更高的 " 青春風暴 "。
當然,電競行業的入場券持有者早就易主多年了," 富二代神話 " 已成往事,只有具備充分、健康現金流的公司,才擁有坐上牌桌的資格。今年進入世界賽的四支隊伍背後,站着的就是 bilibili、滔搏運動、李寧和微博四家公司。
花錢的隊伍很多,但冠軍始終只有一個。無論多少銀河戰艦的出現,T1 和 Faker 還是完成了他們的五連冠。
" 全華班 " 的夢還在繼續,但追夢的同行人還剩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