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美國的科技巨頭們聯手投了這家AI獨角獸,歡迎閲讀。
導讀
THECAPITAL
一篇論文創造的時代。
本文 4586 字,約 6.5 分鍾
作者 | 風信子 編輯 | 吾人
來源 | 融中财經
(ID:thecapital)
ChatGPT 不是終局,而是引爆 AI 的開端,這已是行業的共識。OpenAI CEO 山姆 · 奧特曼預測:AI 大模型技術,将成為繼移動互聯網之後,未來最大的技術平台,而以聊天機器人為界面,加上影像、音樂、文本等多模态模型的發展,将誕生世界級大型企業。
基于這一共識及 AI 大佬的預測,AI 大模型圈的創業風起雲湧,而這一切的起點都要源于六年前一篇名為《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的論文。這是一篇由谷歌發表的文章,針對自然語言處理裏機器翻譯問題,提出了一種被稱為 "Transformer" 的網絡結構,基于注意力機制。
這篇論文共有 8 位作者,分别來自谷歌和多倫多大學,目前這 8 位作者(Ashish Vaswani, Noam Shazeer, Niki Parmar,Jakob Uszkoreit, Llion Jones,Aidan N. Gomez, Lukasz Kaiser,Illia Polosukhin),僅有 1 位留在了谷歌,其他均加入了 AI 創業大軍,其中 3 家初創企業已經成長為獨角獸,本文的主角 Cohere 便是其中一個。
近日,Cohere 宣布完成 2.7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19.26 億元)的 C 輪融資,估值達到 22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156.9 億元)。
Cohere 總裁 Martin Kon 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此次融到的資金将用于購買算力和招聘員工。據悉,Cohere 提供了與 ChatGPT 類似的產品,幫助企業快速部署對話式 AI 聊天機器人、生成式搜索引擎、文本摘要總結、增強向量搜索等。最近還發布了首個公開可用的多語言理解模型,根據來自母語者的真實數據進行訓練,能夠閲讀和理解世界上 100 多種最常用的語言。
Cohere 本輪的投資人陣容堪稱豪華,包括英偉達、Salesforce、甲骨文(Oracle)、Inovia Capital、施羅德資本等,這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既能夠吸引來自像英偉達一樣的科技巨頭的產業資本,也能夠吸引像 Inovia Capital 這樣的國際财務資本的青睐呢?
01
三個 90 後創造的 AI 獨角獸
你可能想不到,這家受科技巨頭追捧的 AI 獨角獸企業是由 3 個 90 後創立的。
2019 年,三個多倫多大學的校友在加拿大創業了 Cohere,其中 Aidan Gomez 是其 CEO,他 2018 年畢業于多倫多大學計算科學專業,他是一位 95 後,至今還在劍橋大學攻讀計算科學博士學位。2017 年 2 月開始,他在 Google Brain 做實習生,也有幸以實習生的身份參與到了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這篇論文的創作中,也就是這樣成為 Transformer 這個劃時代模型的八個創作者之一,他在這個項目中主要的貢獻在軟體方面。
Cohere 的另外兩個創始人 Ivan Zhang 與 Nick Frosst 也都是就讀于多倫多大學,其中 Ivan Zhang 在本科時辍學,2017 年創立了 FOR.ai(現在叫 Cohere For AI),一個獨立的 AI 研究機構。而 Nick Frosst 2015 年畢業于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在 Google Brain 期間是 Geoffrey Hinton 多倫多的 Brain 團隊成員,主要研究方向是神經網絡。
後來,曾在 Youtube 擔任 CFO 的 Martin Kon 也加入領導團隊,擔任總裁和 COO,并幫助 Cohere 将商業產品和解決方案推向市場。
如此強大的創業團隊,Cohere 自誕生之日起就自帶光環,2021 年 9 月,它迎來了 40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僅僅隔了 3 個月,2022 年 2 月,它又獲得了 1.59 億美元的 B 輪融資,此輪融資投資者包括老虎環球基金、"AI 教父 " Geoffrey Hinton、斯坦福大學教授李飛飛、深度學習專家 Pieter Abbeel 等。
本輪的投資人包括英偉達、Salesforce、甲骨文(Oracle)、Inovia Capital、施羅德資本,其中領投方為加拿大一家全方位的風險投資公司 Inovia Capital,據企查查顯示,Inovia 擁有超過 10 億美元的早期和成長期基金,為加拿大、美國和歐洲最有價值的生态系統提供資金、培訓和人才準入。Inovia 投資于應用服務和基礎設施平台,專注于改造復雜的遺留行業,如金融服務、醫療保健、商業、交通、旅遊等。
Cohere 的主要業務是給用户提供應用大語言模型的 API,可以幫助用户創建針對客户特有的使用場景和獨有數據的大模型。它產品的基礎能力包括三大類:文本檢索,文本生成和文本分類,并且針對客户需求,強調安全性,隐私以及定制化和服務。
不同于 ChatGPT 的 To C 屬性,Cohere 采取了差異化競争策略,走了 To B 路線,專注利用大模型的能力服務企業客户,幫助客户利用他們的數據創造專有的 LLM 能力,進而創造出商業價值。
目前 Cohere 并沒有對外公開其客户數量,不過據其公布的消息可知,它與 Jasper 和 HyperWrite 等公司合作,完成諸如創建營銷内容、起草電子郵件和開發產品描述等文案生成任務;與會話營銷公司 LivePerson 合作,開發法學碩士課程;與包括新聞媒體和 Salesforce Ventures 在内的幾家機構合作,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幫助分解、分析和總結冗長的文本。
6 月 20 日,據甲骨文中國官微消息,Oracle 計劃為全球企業開發強大的生成式 AI 服務。Oracle 将與 AI 平台提供商 Cohere 合作,提供原生生成式 AI 服務。Oracle 的生成式 AI 服務基于 Oracle 雲基礎設施遠程軟體服務而構建,采用 Oracle 特有的 Supercluster 功能,可支持各種應用和基礎設施。
據悉,目前 Cohere 擁有約 180 名員工,籌集了 4.45 億美元資金。此外,AI 大模型創業大軍裏,OpenAI 籌集了 113 億美元,Anthropic 籌集了 4.5 億美元,Inflection AI 籌集了 2.25 億美元,Adept 籌集了 4.15 億美元,其中 Adept 由《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另外兩名作者創辦。
由此可見,當前大模型領網域的創業者高手如雲,投資人對于大模型創業也是出手大方,面對當前的競争環境,Martin Kon 表示,Cohere 仍處于優勢地位。他還指出," 搜索和檢索 " 是 Cohere 下一個增長的核心領網域,通過使用技術,讓模型或聊天機器人能夠擴展他們的知識庫,并在網絡上搜索與查詢相關的信息,就像 OpenAI 的實驗一樣,Cohere 可以構建比現在更強大的人工智能系統。
" 人工智能将成為推動未來十年商業成功的核心。"Gomez 説。" 随着早期對生成式 AI 的熱情轉向加速業務的方式,企業正在尋求 Cohere 幫助他們在新的技術時代取得成功。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的下一階段将徹底改變商業,我們已準備好引領潮流。"
作為 Cohere 的投資人,黃仁勳這樣評價它," 我們正處于一個由加速計算和生成 AI 驅動的新時代的開端。Cohere 團隊為生成人工智能做出了基礎性貢獻。他們的服務将幫助世界各地的企業利用這些能力實現自動化和加速。"
02
論文的另外 7 位作者
這篇論文的其他 7 位作者成為 AI 創業的主力軍。
對《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論文貢獻最大的當屬 Ashish Vaswani,他博士就讀于南加州大學,師從華人學着蔣偉(David Chiang)和黃亮(Liang Huang),主要研究現代深度學習在語言建模中的早期應用。2016 年,他加入了 Google Brain 并領導了 Transformer 的研究。
他的校友 Niki Parmar 也在 2016 年加入谷歌,為谷歌搜索和廣告研發了一些成功的問答和文本相似度模型,并領導了擴展 Transformer 模型的早期工作,将其擴展到了影像生成、計算機視覺等領網域。
2021 年,他們二位離開谷歌創辦了 Adept,Ashish Vaswani 擔任首席科學家,而 Niki Parmar 擔任首席技術官。
2023 年 3 月,Adept 宣布完成 3.5 億美元的 B 輪融資,公司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晉升獨角獸。不過,Ashish Vaswani 與 Niki Parmar 在 Adept 公開融資的時候已經離開了該公司,而是創立了一家新的 AI 公司,目前新公司尚未對外公開。
論文的另一位作者 Noam Shazeer,是一位老谷歌人了,2000 年的時候就加入了谷歌,2021 年離開谷歌的時候,他已經為谷歌奉獻了 20 年。離開谷歌後,他也投入到 AI 創業中去了,成為 Character.AI 的 CEO。
同樣是在今年 3 月,Character.AI 宣布完成 1.5 億美元融資,估值達到 10 億美元,僅僅用 16 個月時間就成長為獨角獸。
2021 年出走的另一個作者是 Jakob Uszkoreit,他曾在谷歌工作長達 13 年,曾從事過谷歌翻譯工作,參與了組建谷歌助理的語言理解團隊。離開谷歌後,他成為一家 AI 制藥公司 Inceptive 的聯合創始人,致力于運用深度學習去設計 RNA 藥物。
Illia Polosukhin 于 2017 年離開谷歌,現在是 NEAR.AI(一家區塊鏈底層技術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 CTO。
包括 Cohere 的 CEO 在内,目前論文的 6 位作者進行了 AI 方向的創業,其中跑出了 Adept、Cohere、Character.AI 三個獨角獸企業,一篇論文能夠誕生如此多優秀的創業者、創業企業,這無論在 AI 發展史上還是在創投史上都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論文的另外兩個作者,Lukasz Kaiser 在 2021 年離開工作近 8 年的谷歌,加入 OpenAI ,成為一名研究員。在谷歌擔任研究科學家期間,他參與了機器翻譯、解析及其他算法和生成任務的 SOTA 神經模型設計,是 TensorFlow 系統、Tensor2Tensor 庫的共同作者。
目前還留着谷歌的僅剩下 Llion Jones,至今他已經在谷歌工作了 9 年。
03
國外大模型投資火爆
國内應用層創業更盛
值得一提的是英偉達和 Salesforce,這兩個科技巨頭非常熱衷于 AI 投資。
英偉達創始人兼 CEO 黃仁勳認為,我們正處于一個新領網域的開始,就像個人電腦、網路、移動設備與雲端技術一樣,但是 AI 的影響更為根本,每個運算層面都會被重新改寫。它改變了我們撰寫軟體、執行軟體的方式。從各方面來看,這是電腦產業的再生契機。在下個十年,我們的產業将使用新型 AI 電腦取代價值上兆美元的傳統電腦。
作為這波 AI 最大的赢家,英偉達不僅僅是 AI 芯片獨步全球,在投資上也是重拳出擊,近日,英偉達一日出手兩次,拿下了兩家 AI 獨角獸 Inflection AI 與 Runway。
其中 Inflection AI,創立于 2022 年,專注于開發面向消費者的人工智能產品,被認為是 OpenAI 的主要競争對手,它是由兩個業内大佬谷歌 DeepMind 聯合創始人穆斯塔法・蘇萊曼(Mustafa Suleyman)和招聘平台領英聯合創始人裏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創立,以二位在業内的影響力,Inflection AI 自成立之日起就被投資人盯上了,微軟、比爾 · 蓋茨、Meta 前 CTO 邁克 · 斯科洛普夫、DeepMind 創始人戴密斯 · 哈薩比斯(AlphaGo 之父)、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等都是這家成立僅 1 年的公司的投資人,其估值已經高達 40 億,超越了 Cohere,僅次于 OpenAI 和 Anthropic,成為全球帶三大 AI 獨角獸。
Runway,成立于 2018 年底,專注于開發基于 AI 的視頻編輯工具,基于其最新技術,用户只需輸入幾個單詞即可創建短視頻。該公司 6 個月估值翻 3 倍,最新估值 15 億美元,成功晉升獨角獸,最新一輪得到了來自谷歌、英偉達、Salesforce 等機構的投資。
在 Cohere 與 Runway 的投資者中,Salesforce 的身影頻現,其實,早在今年 3 月初,Salesforce 就啓動了 2.5 億美元的 AIGC 風投基金,據悉這是當時 AIGC 領網域規模最大的風投基金,6 月,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稱,其專注于生成式 AI 的風險投資基金将由 3 月份宣布的最初的 2.5 億美元增加到 5 億美元。
據 PitchBook 數據顯示,GPT-3 發布的兩年多以來,風投資本對 AIGC 的投資增長了 400% 以上,今年達到了驚人的 21 億美元。
相比國外對大模型的創業熱潮,國内玩家還集中于成熟企業,不過企業類型開始從互聯網巨頭向中型企業蔓延的趨勢,除百度、阿裏、騰訊、科大訊飛等以外,國内昆侖萬維、知乎、藍色遊標、中文在線、萬興科技等上市公司也紛紛加入。
相比美國在一級市場上的大把撒錢,國内二級市場異常火爆,一方面是 AI 相關股票表現遠超其他板塊,遊戲、傳媒等應用端的企業的股價翻倍的比比皆是,另一方面,二級市場上,關于 AI 的定增不斷增多,比如 6 月 21 日,因賽集團拟定增募資不超 6.45 億元,用于營銷 AIGC 大模型項目,6 月 25 日,萬興科技拟定增募資不超過 11.01 億元,加速 AIGC 產品和技術更新。
當然借 AI 炒高股價,減持套現的也大有人在,二級市場上 " 離婚概念股 " 也成為害群之馬。
一級市場,由于資金、人才等因素,敢于涉足大模型創業的還比較少,更多創業者從現實角度出發選擇了應用層。
縱觀美國的大模型創業公司,早期融資額動辄上億美元,做大模型創業就要做好大把燒錢的準備,據國盛證券報告《ChatGPT 需要多少算力》估算,GPT-3 訓練一次的成本約為 140 萬美元,對于一些更大的 LLM(大型語言模型),訓練成本介于 200 萬美元至 1200 萬美元之間。以 ChatGPT 在 1 月的獨立訪客平均數 1300 萬計算,初始投入成本約為 8 億美元,每日電費在 5 萬美元左右。
如此大規模的資金需求,也讓很多初創企業不敢輕易涉足。另一方面,人才難尋,曾有人出價年薪 500 萬,招募總負責人,領導一個由研究員和工程師組成的團隊,從 0-1 搭建一個 AI 實驗室,而且薪酬可談。
不過,雖然大模型創業者并不多,但國内自 2022 年 11 月,ChatGPT 誕生以來,到今年 4 月份,AIGC 融資規模仍達到 22.4 億人民币,相當于過去兩年總計融資額的 41.4%。
從具體融資項目來看,國内創業者更多地選擇了更容易落地的應用層,比如 GGV 投資了 AIGC 音樂服務商 DeepMusic/ 靈動音,是國内首家基于自研 AIGC 能力打造音樂引擎的國内人工智能音樂服務商,公司致力于運用 AI 技術從作詞、作曲、編曲、演唱、混音等方面全方位降低音樂創作及制作門檻,為音樂行業提供新的產品體驗,提升效率。
融中官方粉絲群
歡迎加入
在這裏,您可以獲取豐富的股權投資行業資訊、熱點報道;前沿行業報告、重點課題研究、最新業内動态。鏈接資本,連接市場,聯結資源,共同打造創投交流新平台、合作共赢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