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高考越來越難,真的是普通人的福報?,歡迎閲讀。
(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号:地球知識局
NO.2473- 高考福報?
文字:令狐小跑
校稿:辜漢膺 / 編輯:果栗乘
寫在開頭,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地球知識局開辟了一個新戰場——知識星球!
在這裏你将——
①收到一些我們因種種原因沒有寫成推送,但有趣有用的選題;
②跟經驗豐富的地理老師一起交流地理學習訣竅、答題技巧;
③在中學地理和歷史課本之外,做進一步拓展知識儲備;
④和我們的創始人、團隊、作者、來自不同行業的嘉賓直接交流知識、心得與人生經驗;
⑤擁有高質量的讨論環境,想認識更多有共同愛好的群友,
加入地球知識局的知識星球,長按下方二維碼,登錄并點擊" 立即加 99 星鑽 "即可付費加入,這裏支付的 "99 鑽 " 就是99 元。加入後下載知識星球 app,進入就可以看到我們的星球和内容啦
快來掃描二維碼,一起玩耍!
目前早鳥票價,訂閲一年只需 99.9 元
————進入正文的分割線————
當被問起,普通人這一輩子有什麼時候是與 " 熱血 "" 青春 " 沾邊的,相信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兩個字——高考。
" 雖千萬人吾往矣 " 的壯烈," 水滴石穿 " 的堅韌," 挂柯南 "" 考神錦鯉 " 的祈願……無數情緒交匯在名為高考的旋律之中,形成了全國考生的共舞。
寒窗苦讀十餘載,只為一朝成飛鴻
(圖:壹圖網)▼
而這場舞蹈的難度,毫無疑問正在逐年遞增。曾經靠 " 肝 " 就能出頭的高考,開始在題型、知識範圍等方面不斷更新,以致于近期每年高考,都會出現 "X 科好難 " 的吐槽。
有人甚至将目光投放在高考出題人身上,如著名數學出題人葛軍,就因為題型很 " 怪 "," 坑殺 " 考生,斬獲了 " 葛帝 " 稱号。
一個人 " 秒殺 "52 萬江蘇考生的數學帝
一個所及之處 " 橫屍遍野 " 的葛軍
始終活在段子和無數江蘇考生的高考噩夢裏
(圖:網絡)▼
高考為什麼越來越難?最容易理解、也最直接的歸因是——高考人數變多,使高考開始 " 内卷 " 了。
一個 " 卷 " 字,就足以喚起最激烈的共情與負面情緒,然而與 " 内卷 " 的原意(沒有發展的增長)不同,高考變難絕不是一種 " 空轉 ",在其背後有着深層的緣由與意義。
高考,最優解的探索
現代高考制度的雛形誕生于民國時期,但當時的高考與如今大相徑庭,它更像是各大高校單獨展開的 " 入校筆試 ",沒有統一的試卷與命題範圍,更沒有像如今這樣舉國護航的盛況。
那時的考試科目與現在類似
但無論是題型還是頁數,都短小精悍▼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也沿用這種制度,但由于社會趨于穩定,想要深造的學子越來越多,各高校單獨考試逐漸難以滿足社會需求,也出現了公平性上的問題。
于是在 1950-1951 年,我國開始嘗試高校聯合招考以及大區聯考,将 " 小校考 " 整合成更大型的考試。而到了 1952 年,大區聯考變成了全國級别的統一考試,全國高考,也成為了一項延續至今的制度。
《關于全國高等學校 1952 年暑假招收新生的規定》
由教育部于 1952 年發布,高考的歷史由此開始
(圖:人民日報)▼
大家一起考試,這事算是定了,但以往各大高校分别招生考試,大多由高校内的教師出題,憑的是個人經驗,也就勢必出現出題良莠不齊的情況。既然要全國聯考,那麼标準也就必須統一:考什麼内容?設計什麼樣的題目?難度要怎麼權衡?
每一道難題,都足夠讓教育專家哇地一聲哭出來。不知道掉光了多少專家的頭發,最終教育部的指導原則堪稱細致:規定了全國統一的高考大綱,給出了試題難度建議,還建議題型上,多嘗試客觀題(但因各種原因,并沒有落實)。
第一屆高考共有 8 門科目
作文題是《記一件新人新事》和《我投入祖國懷抱》▼
就這樣,在 1952-1965 年高考題型與難度逐漸穩定下來,當時的題型以填空、簡答、名詞解釋、問答為主,雖然題量不大,但主觀題占比之大,足以讓今天的考生做噩夢。
而在考題難度上,基本遵循着教育部提出的比例:" 容易的占 30%,中間(一般)的占 40%,較難的占 30%",看上去難易均衡,但在實操上," 容易 "" 一般 "" 較難 " 都是相對而言,比如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以及 1978 年高考恢復的前兩年,考題的簡單程度簡直令人發指。
建國之初,高考作文的題目全都是命題作文
許多題目連現在的小學生都能寫▼
而當國民文化水平不斷提升,考題難度也自然逐年升高。
由于某些原因,高考曾被廢止長達 11 年,雖然期間有部分高校嘗試恢復招生考試,但選拔方式,已經變成了 " 自願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復審 ",這意味着——很多 "出身不好" 的人,根本就無法得到 " 推薦 " 與 " 批準 ",也就失去了選拔資格。
這期間僅在 1973 年恢復招生考試
高等學校招生除需經過評議推薦及審查、復查
着重增加政、文、數和理化四科的書面文化考試▼
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 1978 年高考重啓,經過了 2-3 年的恢復,我國高考在 1981-2009 年進入全面探索階段,期間關于高考相關改革政策多達 23 項。而在 2010 年至今,新高考體系逐漸建立,加分幅度不斷削減、地網域差異與文理科分野被打破,這都意味着高考制度正在向更加公平的方向發展。
1977 年恢復高考的頭版報道:
" 搞好大學招生是全國人民的希望 "
1977 年恢復高考至今,改變了中國幾代人的命運
這位 97 年進入師範大學的考生
20 年後成為了 17 年高考生的老師
因此,即使高考依舊存在着諸多問題,但它無疑是目前選拔制度的最優解,而且還在不斷更新進化。它不論 " 成分 ",不論财富與人脈,僅憑寒窗苦讀就能得到深造機會,甚至有可能實現階級躍升——這對大多數普通人而言,這就是不折不扣的福報。
就像這位考生在筆記本上寫下的話語
為迎戰高考而堅持不懈、努力付出
是能真正改變一個普通人未來的最優方式
選拔,三方博弈
作為連接全國中學與高校的選拔考試,高考涉及的利弊之復雜,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在高校、政府與考生(及家庭)三方的理想高考,截然不同。
高考,也更像一場激烈的三方博弈
(考場外等待的家長們 圖:壹圖網)▼
考生們自然希望 " 考的都會做,報的都能上 " ,考題盡量與從前的題型套路保持一致," 不打無準備之仗 "。同時他們也希望得到确切分數後再報志願,這樣 " 每一分都不會浪費"。
歸納而言,考生希望高考從題目到志願,都更加 " 可控 ",也希望自己能夠盡量向上攀登——畢竟,如果真能幸運地進入超過自己預期的學校,誰會因為妄自菲薄而拒絕呢?
不堅持到到錄取結果順利出來的那一刻
都不算成功打赢高考這一仗
但高校的想法則與考生不同。一方面,他們希望選拔優秀的、符合甚至高于專業要求的學子;另一方面,也希望學校的各學科,包括考古等 " 冷門 " 專業,都能招到高素質的生源。
于是高校會傾向于個性化的、能夠考察學科相關能力的試題,希望考題選拔出來的,是素養、能力與知識兼具的人才,而不是靠攻略與題海培養出來的背誦高手。
題海戰術,是笨卻有效的提分方式
是無數學子逃不了的噩夢
也是高校老師所不希望看到的學習方式
(圖:圖蟲創意)▼
正是出于這種考慮,早在建國初期,各大高校就掀起了關于 " 單聯考 " 的大讨論——因為高校單獨考試更加靈活,也更能考察學生是否能夠精準匹配高校招生需要。而在聯考方式已經确定的如今,這場博弈則表現為:高校人員參與命題,研究出更能反映考生能力的題目,以及考驗發散思維的新題型。
對于高校而言,他們希望高于标準的考生能夠向下選擇。于是,想要向上走的考生,與想要人才向下走的高校,就形成了一對矛盾。
每年高考後各大城市舉辦的高招會
就将高校與考生之間的博弈體現得淋漓盡致
(圖:西安日報)▼
而政府教育部門,他們不僅需要調和高校與考生之間的矛盾,也在宏觀上有着自己的立場:
更多的考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學習機會,或者能夠有一個妥當的出路——這是社會穩定的要素。
考生能夠更好地融入高校,成為更優質的人才,順利畢業、就業,創造更多價值——這是良性發展的考量。
讓考生順利入學、順利畢業
也是在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通過調節高考策略,來對中小學教育造成積極影響,或者避免 " 唯分數論 "" 機械化做題 " 的情況發生——這是政策引導的需要。
應對就業率降低、維持高校學歷的含金量,同時要求又不能過于苛刻,導致大批考生考不上大學——這是就業調控的訴求。
既要滿足社會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
又要避免供大于求的的情況出現
于是一場三方博弈拉開帷幕,三方并非敵對,但卻有着微妙的衝突點。為了用最小的成本來尋找解決方法,就需要在試點中進行改革嘗試。
這就是為什麼,在新高考時代,政策總在變化,各試點總在嘗試新形式、新規則的原因。
變得更難,是高考的趨勢
現代高考的本質是選拔。選出有深造潛質的人才,進入高校進一步培養,這就是高考的意義。為了令高考意義最大化,就勢必要向兩個方向發力:更合理的考試機制,更低的選拔誤差。
什麼是合理?就是在高校選拔優秀新生的個性化需求,與中學教學的通識化教育之間,取得平衡。二者往往是不對口的,所以需要不斷地調和探索。
在這場互相博弈中承載的
是莘莘學子對美好未來的期望
和各大高校對人才的渴望
(高考宣誓大會圖:圖蟲創意)▼
一個典型的探索案例是"3+X" 政策,即 " 語數英 " 三科,加一門文科 / 理科綜合考試。
這将考生分為文科生與理科生,相比于九科都考,顯然更有針對性。但與此同時,"3+X" 也存在不少弊端,比如文理科劃分略顯武斷,與高校專業不接軌等。比如地理在高中屬于文科,而在高校則是不折不扣的理科。
随着高考的不斷改革,選拔方式也變得越來越科學
各省也開始陸陸續續放棄了文理分科▼
同時,文理科的鴻溝也導致了中學教育的問題,一些本可以文理兼通的學生難以發揮優勢,甚至出現非考試科目不學的情況。
所以在 2010 年後,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施行 "3+3" 模式,将 " 語數英 " 依舊作為必考三科,但打破文理科限制,在歷史、地理、政治、生物、物理、化學中任選三科;還有 "3+1+2" 模式,語數英三科,再在物理與歷史中二選一,再從地理、政治、生物、化學中挑選 2 科考試。
浙江省的 " 三位一體 " 招生
更是打破了一考定終身
屬于真正意義上的 " 素質高考 "
這些新的嘗試,更能滿足高校的個性化需求,同時也不會令中學通識教育出現偏廢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新高考的改革并非全國通行,也不是固定不變,在不同地區不同年份,可能采用不同的規則,例如傳統的 "3+X" 在今年仍在多數省份繼續施行。
中國高考政策地圖▼
至于選拔誤差,則涉及到考生的綜合素質、思維能力與知識水平。德智體美等綜合素質沒法 " 考 " 出來,只能評估參考;思維能力與知識水平,則是高考的考察重點。一般而言,知識水平對應的是客觀題,有标準答案;而思維能力,則對應的是主觀 " 大題 "。
只通過一次考試的幾張卷子選拔人才
确實沒法面面俱到
前文曾經説過,高考在三方博弈中不斷變化着,其中一個重要交鋒,就發生在考生與出題人(特别是來自高校的出題人)之間。
由于高考的重要性,備戰資料裏面,有着大量的考試套路性總結,如早期著名的《黃岡兵法》,以及如今各教育網站、機構的 " 秘籍 " 等等,這都是應考生需求而生,考生希望能揣摩出題人的習慣套路,預測出更多的考題信息,以盡可能地提高分數。
押題人有套路,出題人有反套路
就看誰的套路更深
而出題人的 " 勝利 ",則在于盡量減少這些 " 盤外招 " 的影響,盡可能通過題目測試出考生的思維能力與知識水平,并且用分數對考生進行準确分級。
所以擺脱套路的新題型不斷出現,考察思維能力的主觀題,也絕不會減少,題量随之越來越大。雖然 " 偏題、怪題 " 是教育部門不主張的,但在創新的過程中,總會有那麼一兩道新題型,讓考生覺得不知所措。
桌上厚厚的練習題和參考書
便是歷代考生與出題人鬥智鬥勇的 " 智慧結晶 "
高考正在變難,而且在未來會越來越難。但這不是封死人們的出路,而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其選拔作用、不斷自我進化的必然產物。
對于大多數普通人而言,高考并不是終點,而是一個起點,我們的最終目的依舊是融入社會,找到好的工作。
説到底高考其實也只是人生的一個重要節點罷了
(高考結束後狂歡的考生 圖:圖蟲創意)▼
簡單的題目雖然可以讓大多數人更加輕易的 " 考上 ",但當考上的人太多,大學生進一步 " 泛濫 ",含金量崩盤,那麼結果就是手裏的學歷變成一張廢紙,只能通過考研、考公來解決出路問題。
這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説,才是真正的内卷至死。
卷完一場還有一場
上岸永遠只是暫時的
(濟南公務員考試入場 圖:壹圖網)▼
所以高考難,也許并不是一件壞事。你難,别人也難,放寬心拼一把,只要不被這些難題吓退,你就已經超越了無數人。
最後,祝願所有考生都能取得好成績,為自己赢得一個豔陽高照的未來。
願在座的考生都如願以償,金榜題名!
參考資料:
1. 高考建制 70 年政策演變的邏輯、特征與趨勢 _ 李木洲
2. 新高考改革的實踐困境與歸因分析 _ 左崇良
3. 新中國成立以來高校招考命題工作機制變革及反思 _ 劉亮
4. 中國高考建制 70 年:論高考志願政策的變遷、困境與反思 _ 苑津山
* 本文内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蟲創意
END
擴展閲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