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怎麼執行?如何預測下半年資產質量走勢?中信銀行在發布會上回應了……,歡迎閲讀。
8 月 25 日,中信銀行(SH 601998,股價 5.51 元,市值 2698 億元)召開 2023 年半年度業績發布會。中信銀行行長劉成在發布會上表示:" 上半年整體宏觀經濟環境非常復雜,銀行面臨的政策變化很大,同時也面臨市場競争加劇、息差進一步收窄、營收下滑等一系列行業共性問題。中信銀行按照确定的‘三大經營導向’‘四大經營主題’,穩中求進、努力轉型,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業績。"
該行半年度業績報告顯示,上半年中信銀行資產總額 8.8 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 3.34%;實現營業收入 1061.74 億元,同比下降 2.05%;實現歸屬于股東的淨利潤 360.67 億元,同比增長 10.89%。此外,該行平均總資產回報率 0.85%,同比上升 0.04 個百分點;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 12.15%,同比上升 0.33 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
發布會上,中信銀行多位負責人還對 " 調降存量房貸利率 "" 下半年信貸投放重點 "" 下半年資產質量管理 " 等問題作出了回應。
上半年實現淨利潤 360.67 億元
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資產總額 8.8 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 3.34%;貸款及墊款總額(不含應計利息)5.4 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 4.41%;客户存款總額(不含應計利息)5.5 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 8.54%。
劉成表示,總資產和存、貸款規模都得到了平穩增長,其中對公一般貸款與個人存款增量均達到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存款規模增長也是高質量的,成本變動優于同業。
總資產中貸款占比提升至 61%,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同時也有利于提升總體資產收益水平;總負債中自營存款占比提升 3.3 個百分點,整個負債的穩定性增強。同時,自營存款置換市場化高成本負債,有力帶動了負債成本壓降。綠色信貸、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業中長期、普惠金融、鄉村振興等重點領網域貸款都保持了高速增長,超過了總體貸款增長速度。
報告顯示,該行上半年實現歸屬于股東的淨利潤 360.67 億元,同比增長 10.89%;平均總資產回報率 0.85%,同比上升 0.04 個百分點;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 12.15%,同比上升 0.33 個百分點。
不良率比上年末下降 0.06 個百分點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報告期末,該行不良貸款餘額 648.50 億元,比上年末減少 3.63 億元,下降 0.56%;不良貸款率 1.21%,比上年末下降 0.06 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繼續 " 量率 " 雙降;問題貸款餘額 1489.90 億元,較上年末減少 5.92 億元;問題貸款率 2.77%,較上年末下降 0.13 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 208.28%,比上年末上升 7.09 個百分點,風險抵御能力持續增強。該行副行長胡罡表示,中信銀行的風險指标趨勢性向好,體現出以下三個特點:一是資產質量關鍵指标繼續向好;二是風險抵御能力繼續加厚;三是主要指标達到多年來最好水平,不良率、問題貸款率、逾期貸款率三項關鍵指标達到 2014 年以來最好水平,其他指标達到 2019 年以來最好水平。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
胡罡指出,從數據表現和管理能力提升來看,中信銀行質量未來将延續向好的趨勢。與此同時,該行面臨兩大壓力:一是宏觀上,現在面臨的經濟形勢,内需不足、外需減弱;同時,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經濟結構調整可能對該行存量客户、部分企業還款能力造成一些影響。
二是微觀上,房地產風險在逐步出清的過程中,一些存量房地產業務面臨着資產質量下遷的壓力;零售端,延期還本付息政策退出之後,對該行資產質量階段性有一些影響。
胡罡稱,由于中國經濟向好為銀行資產質量的整體好轉營造了非常有利的環境,以及該行已經形成了良好的風險文化等,下半年和明年有信心延續資產質量向好趨勢。
已經做好調降存量房貸利率預案
近段時間以來,有關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的呼聲越來越高。對于未來如何執行以及會對營收和利潤產生多大影響等問題,副行長謝志斌表示,密切關注監管導向和市場的動向,也對該行行内業務情況進行及時梳理和分析,對可能發生的業務調整,已經做好了預案。
謝志斌表示,基于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同業各行對政策的理解不盡相同。在實際操作時,銀行既需要考慮對客政策的一致性,也要考慮各區網域的差異性以及利率調整力度等諸多因素。如從客户角度看,各銀行按照相同标準執行,更有利于提高公平性。但從區網域情況來看,房地產政策是因城施策的,各地區按揭貸款利率差異較大,因此存量利率調整确實難以實現 " 一刀切 " 的管理政策。
" 從調整力度來看,也要兼顧銀行的實際承受能力。" 謝志斌指出,按照主流券商機構的估算,按揭利率每下調 10 個基點對全行業淨息差的影響大約是 0.9~1 個基點。後續中信銀行将結合同業執行尺度以及市場情況,積極落實監管要求,履行社會責任,兼顧好業務發展與客户經營的平衡。
此外,在談及當前房地產形勢時,胡罡則表示,從長期來看,房地產仍然是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一定會健康發展;從短期來看,房地產風險仍在逐步出清過程中。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