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上交所最新強調再融資投向四個注意事項,投向員工住宿、食堂等設施需説明合理性,歡迎閲讀。
财聯社 12 月 5 日訊(記者 林堅)今年 8 月以來,圍繞再融資事項,證監會、交易所均有所安排,提出要落實從嚴從緊的把關要求,把握好再融資節奏,對再融資募集資金的合理性、必要性從嚴把關。财聯社記者獲悉,近期上交所在《發行審核動态》内對分析再融資規模的合理性做了進一步闡釋解讀。
問題聚焦在 " 再融資募集資金用于新建募投項目的,如何分析融資規模的合理性?" 上交所表示,上市公司在分析再融資募集資金用于新建募投項目的融資規模合理性時,應當充分論證以下四個事項:
一是募投項目投資的具體内容及測算依據,充分披露募投項目土地購置費、建築工程費、設備購置及安裝費、工程建設其他費用、預備費和鋪底流動資金等内容,明确各項支出測算的具體過程及依據。如包含員工住宿、食堂等配套輔助設施,應當充分説明投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二是募投項目規模及建設具體用途,是否與上市公司的實際業務需求、發展計劃、產能規劃相匹配,是否具有明确具體的產能消化措施。
三是募投項目相關預算及定價依據,與上市公司已投產類似項目、同行業可比項目是否存在較大差異,如存在較大差異的,應當説明差異的合理性。如已聘請第三方中介機構出具工程預算編制報告等,應當提供相關報告。
四是募投項目存在部分自籌資金情況的,應當説明上市公司是否能确保募投項目所需資金的籌措與落實。
交易所進一步要求,上市公司應當合理确定融資規模,對于無法充分論證相關項目融資規模合理性的,上市公司應當調減募集資金金額。此外,保薦機構、申報會計師應當對上述事項進行核查,并對本次募投項目的融資規模合理性發表明确意見。
對于上述要求,有受訪的投行人士稱,感覺到了更大的壓力,因為要求更高了,例如包含員工住宿、食堂等配套輔助設施,應當充分説明投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又例如與上市公司已投產類似項目、同行業可比項目是否存在較大差異等等。
可以看到,今年以來,證監會和交易所加強一二級市場的逆周期調節,充分考慮投融資兩端的協調平衡,對上市公司再融資提出更加嚴格的審核注冊把關要求,适當收緊再融資節奏,維護市場穩定。在今年 11 月初,交易所有關負責人就優化再融資監管安排的具體執行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本次優化再融資的具體舉措包括:
嚴格限制存在破發、破淨情形上市公司再融資;
從嚴要求連續虧損上市公司的融資間隔期;
限制财務性投資金額較高上市公司的融資規模;
要求前次募集資金已得到充分使用;
嚴格把關再融資募集資金投向主業等。
據了解,這一安排适當收緊上市公司再融資,是充分考慮當前市場承受能力,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而采取的具體措施,與同期發布的進一步規範股份減持行為等政策措施的内在精神保持一致。
整體可見,在近幾個月的監管安排内,突出了兩個事項,一是嚴格管控融資規模,二是從嚴審核募集資金用途。在審核過程中,證監會和交易所對融資規模較大的項目予以重點把關,要求對融資規模的合理性進行充分説明和論述,重點關注賬面貨币資金充裕、持有大額理财產品、現金流情況良好、近期存在較大金額财務性投資、前募項目進度緩慢等情況,無法論證規模合理性的,要求調減金額或終止其再融資。
根據 Wind 以及記者不完全統計,因前募使用進度比例較低、對外财務投資規模較大,或無法合理説明部分募投項目與現有主業關系等原因,已有超 100 單再融資項目主動調減募集資金規模。
此外,證監會和交易所從嚴審核募集資金用途。審核過程中,對募集資金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是否投向主業從嚴把關。根據 Wind 以及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約有 30 多家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投向因不符合產業政策或募集投向主業要求,調減金額或被終止審核。
有華北券商投行人士告訴記者,部分要求從嚴,也是因為有些公司可能存在頻繁過度融資的情況,一系列舉措也是為了督促上市公司理性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