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重磅!發改委:促消費不是掏空錢包透支需求,将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财產性收入,歡迎閲讀。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7 月 31 日下午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和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發改委:促消費不是掏空錢包透支需求
将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财產性收入
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表示,社會各界對消費問題都非常關注,政府在促進消費方面有哪些考慮呢,在這裏我先簡要談兩點認識:
一是居民消費是滿足居民美好生活願望的關鍵環節。許多領網域,沒有消費就沒有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居民不消費,很多願望、需求就得不到滿足。讓居民開心花錢、買到心儀的商品和服務,本身就是利民生的好事。
二是促消費政策不是所謂的 " 掏空錢包 "" 透支需求 ",恰恰相反,促消費政策的出發點是幫助居民節約開支,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買到更有科技含量、更符合需求的新產品、新服務,避免不法 " 套路 "、假冒偽劣等產品。政府施策更有效、更惠民,老百姓消費和福利就能同步得到提升。
這次印發的《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中舉措共有 20 條,希望通過優化政策和制度設計,進一步滿足居民消費需求,釋放消費潛力。
一是穩定大宗消費。《措施》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優化汽車限購措施、暢通二手車市場流通、加強汽車消費金融支持。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家裝家居和電子產品消費。有關部門陸續出台措施,比如發改委出台的汽車和電子產品促消費政策措施,商務部牽頭出台的家居促消費政策措施等,都是基于這樣的考慮。
二是擴大服務消費。引導各地因地制宜優化餐飲場所延長營業時間相關規定,支持餐飲消費持續復蘇并帶動就業。優化演出賽事活動審批程式,增加文化體育休閒消費供給,比如貴州的村超總決賽剛剛結束,帶動了許多鄉村消費。逐步将符合條件的 " 互聯網 +" 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範圍等。
三是促進農村消費。《措施》提出開展綠色產品下鄉、完善農村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等政策。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鼓勵特色產品進城,推動鄉村承接更多城鎮消費需求,提高農村居民消費能力。
四是拓展新型消費。豐富應用場景,加快傳統消費數字化轉型,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更多消費領網域融合應用,積極發展綠色低碳消費市場,通過提升供給質量創造新的消費需求。
五是完善消費設施。有效提升和改善消費條件,幫助群眾更方便、快捷、舒心地消費和購物。
六是優化消費環境。全面開展放心消費行動,完善重點消費領網域标準。有序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和隐形壁壘,持續完善促進消費長效機制。
李春臨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居民消費特别是接觸型聚集性服務性消費呈現良好恢復态勢,餐飲收入同比增長 21.4%,國内旅遊總人次旅遊收入同比分别增長 63.9%、95.9%,已恢復至疫前水平。全國電影票房收入 262.7 億元人民币,截止到 7 月 29 日,已經連續 39 天破億元,刷新中國影史大盤。
從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GDP 增速達到 5.5%,超過了年初設定的 5% 左右的預測目标,這其中消費作出了重要貢獻。比如,社零消費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 8.2%,實現 22.75 萬億總量。大宗消費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們國家汽車銷量達到 1323.9 萬輛,同比增長 9.8%,汽車零售額達 2.2 萬億元。
從這些領網域來看,居民消費意願有所恢復。李春臨強調,中國經濟具有強大韌性和活力,中國經濟的航船一定能夠劈波斬浪、行穩致遠,猶如詩仙李白感嘆的那樣,一定會 "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
李春臨還提到,就業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民生之源,就業和收入都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持續擴大就業、促進居民增收,是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提升居民消費意願、釋放居民消費潛力的有效手段。7 月 24 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确提出,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穩就業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還提出要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通過終端需求帶動有效供給。
我們将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聚焦重點、精準施策、激發活力,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推動更多低收入群體邁入中等收入行列,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眾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财產性收入,推動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通過消費能力提升,提高居民消費意願。
發改委: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創歷史新高
到 2025 年底免征車輛購置税
李春臨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量是 1324.8 萬輛和 1323.9 萬輛,同比分别增長 9.3% 和 9.8%,在一季度汽車產銷同比下滑的情況下,二季度汽車產銷明顯恢復。
從產銷量來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别完成了 378.8 萬輛和 374.7 萬輛,同比分别增長 42.4% 和 44.1%。從市場占有率來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部汽車銷量的比重已經達到 28.3%,将近三成,比 2022 年提升了 2.7 個百分點。從保有量來看,截止到今年 6 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 1620 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市場占有率、保有量均創歷史新高。
近期,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作出了重要部署。現在已經出台了一系列有關新能源汽車消費和發展的政策措施,比如《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比如《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檔案已經先後出台,同時,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税減免政策,這些都為新能源汽車消費創造了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
針對汽車消費細分市場,我們将研究優化更多大眾化、普惠性的支持政策,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推動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無論是汽車消費還是其他消費品消費,我們首先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适應需求變化,創造新需求,供給側不改革,拿出來的產品不适銷對路,老百姓是不買單的。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税減免的政策,提出到 2025 年底,免征車輛購置税;2026、2027 年,減半征收。還有最近出台的政策,都是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
工信部:推動智能家電產品更新和附加值提升
繼續恢復和擴大電子產品消費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介紹,家電是我們國家的傳統優勢產業,這些年,海爾、美的和格力大家耳熟能詳的一些好企業為國内外用户提供了非常多、非常好、最新的產品。2022 年,規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 1.75 萬億元,今年上半年,家電行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 9145 億元,同比增長 7.1%。從利潤來看,利潤實現了 674.9 億元,同比增長 20.2%。由于家電產品更新、附加值提升,在利潤上也有所體現,家電行業成為工業穩增長、促消費的重要引擎。國務院出台了《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措施》裏明确提出要推廣智能家電、集成家電、功能化家居等產品,提升家居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工信部在推動智能家電產品更新和附加值提升方面,重點開展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升產業鏈整體效率,促進融通發展。無論是政府還是市場,現在都在同時發力,從市場來看,海爾、格力、美的等一批家電龍頭企業通過内部挖潛,構建了工業互聯網平台,搭建了完善的數字產業化生态,我們統計發現,這些企業已經連接了 15 個行業、90 多萬家企業,帶動了多行業上下遊企業增長,這對經濟穩增長和擴消費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中流砥柱作用。從政府的角度來講,我們正在做一些工作,就是把一些好的做法和模式進行復制推廣,促進跨行業協作共享,促進產業鏈上下遊中小微和大企業之間融通發展。
二是強化數字賦能轉型。建設一批智能制造示範工廠、優秀場景和 5G 工廠。支持家電行業以用户為中心推動定制化、精益化發展,實現需求實時響應、全程實時可視和資源無縫對接,重塑產品新模式,與時俱進推出更多場景化、智能化、系列化的家電產品。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智能睡眠、衞浴、全屋系統以及時尚消費小家電,包括家庭服務機器人,可能有的在座的同志用過,非常受消費者喜愛。
三是加強數據挖掘,促進產業開放發展、良性互動。這也能體現出政府和市場同時發力,從市場來看,大家都知道,市場最敏感,企業最知道哪些新產品适合市場需求,所以企業通過推出智能家電,在不同場景中的系統解決方案,滿足老百姓需求。比如,全屋裏的空氣解決方案,我們直接在辦公室通過智能手機、通過 APP 就可以随時連接家裏的空調、除濕、新風、淨化等多個設備,進行智慧調節。有的龍頭企業已經展示給消費者,以物聯網作業系統為基礎,發展了行業領先的智慧家庭大腦平台,已經服務上億家庭,家裏的老人和孩子能夠不斷使用,設備也在不斷學習,不斷記憶,不斷識别人、識别天氣,和老人小孩無障礙互動,越來越懂得用户、越來越 " 聰明 "。這是企業方面的發展。
在政府方面,我們正在做一個動作,就是組織跨領網域融合标準研制,推動產品數據跨品牌、跨企業、跨終端的互聯互通。我們打通不同品牌、系統、平台之間的界限,實現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和信息交換,讓消費者獲得更加便捷的智能家電使用體驗。
何亞瓊提到,近年來,我國消費電子產業發展還是比較快速的,創新的產品也加速湧現,有很多產品是引領當下信息消費潮流的,也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數字轉型的重要工具。特别是每個人手邊都有智能手機,這也是人民群眾美好生活質量提高的重要載體。電子產品的發展,深受國内外關注,正如記者所講的,2022 年以來,全球消費電子受宏觀經濟影響,整體需求疲軟,國内電子市場已經高度國際化,所以與國際市場的表現基本一致。今年 5 月,國内智能手機等大宗電子產品銷售已經出現大幅反彈。下一步,我們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繼續把恢復和擴大電子產品消費放在重要位置,更好地統籌擴大内需和深化供給側改革,着力推動消費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主要有四個方面的重要舉措:
第一,研究制定推進視聽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檔案。大家知道,視聽類電子產品種類非常多,規模大,是消費電子產業創新發展的風向标和主戰場,我們将培育視聽電子發展的新空間,在過去比較倚重單一產品發展的基礎上,引導企業打造智慧生活視聽、沉浸式的車載視聽、智慧商用顯示等場景,創造消費新需求,不斷壯大新的細分市場。
第二,落實虛拟現實、智慧健康養老等政策檔案要求,繼續豐富產品有效供給。面向信息消費更新和行業應用需求,加快虛拟現實設備、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服務的研發和產業化,豐富消費者選擇,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我們當下正在做的工作就是開展虛拟現實和重點行業 " 雙進 " 活動。我們組織遴選了智慧健康養老試點示範和智慧健康養老產品、服務推廣目錄,擴大優質產品和服務的供給,這在工信部的門户網站都可以看到。
第三,開展暢通消費電子内循環系列行動。這裏主要依靠市場力量,依靠企業發力,我們支持企業應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重點發展高品質的視聽電子產品,包括折疊屏手機,還有一些虛拟現實設備,數字家庭、運動健康等智能硬體產品,提高中高端產品比重。另外,就像剛才幾位講的,在應用場景這部分,實際上還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無論是智慧家庭、智慧娛樂、智慧學習,包括文旅部講到的智慧出行、智慧體育等,創建空間還是很大。下一步,我們将在更多更好更具體的產品、更多更規模化的產品轉化上下功夫。同時,我們繼續開展消費電子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 " 三品 " 行動,加快創新產品的 " 全球首發 "。中國很多電子產品也是全球首發,國外的一些好的電子產品也是在中國全球首發,中國這麼大的市場,吸引力是明顯擺在這兒的。另外,我們也支持企業高端化發展,打造知名品牌。同時,繼續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水平,我們在這裏特别強調與呼籲,要發展更多健康節能的產品。中國人比較勤儉,我們不是追求消費簡單數字上升或者下滑,我們是要讓老百姓用到更多質優價廉高質量的產品,所以我們提倡健康、節能、綠色的產品。
第四,繼續加大促消費力度,加快釋放特定群體消費潛力。企業也在做很多工作,通過創新經營模式,打造一站式、體驗式場景環境,不斷引導消費新需求。比如,很多企業做個性化定制服務,包括我們和商務部等有關部委一起創新了電子產品回收、物流方式,讓老百姓更換新產品有更好的渠道和服務。特别是 " 一老一小 ",就是我們的爸爸媽媽和孩子,這個市場還是很大的。另外是農村市場,優化視聽健康适老化產品供給,我上次在新聞發布會也講到,要降低使用門檻,讓爸爸媽媽也會用智能手機,也會點螢幕,也能和我們視頻、購物,提升消費潛力。同時我們将統籌開展智慧生活購物節、青少年開學季、敬老孝老購物節等。剛才商務部也講到了,這是我們兩個部委一直在搞的活動,這樣持續促進消費電子產品發展。
我相信,經過這些努力,中國的消費電子市場會得到可持續發展、良好的高質量發展态勢。
文旅部:指導各地開展 24 小時生活圈
和新型消費集聚區建設工作
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司長缪沐陽介紹,上半年國内旅遊總人次是 23.84 億,實現了國内旅遊收入 2.3 萬億元,分别同比增長了 63.9%、95.9%,居民旅遊需求得到了集中釋放、旅遊出行大幅增加,帶動了相關消費的擴大。在這裏,我特别介紹一下假日期間旅遊消費,五一假期旅遊出行距離和消費活躍度都創下了歷史新高,國内旅遊人次和收入已經超過了 2019 年同期水平;大家都能夠感受得到,暑期以來旅遊市場延續了強勁復蘇勢頭。人們感慨,旅遊火爆的場面又回來了。文化和旅遊的快速恢復,為拉動消費上升、促進經濟復蘇、提振發展信心,發揮了巨大的綜合效益。
下一步,我們主要從兩方面發力:一方面,着力完善政策環境。落實好近日發布的恢復和擴大消費檔案,研究制定進一步激發旅遊消費潛力、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制定國内旅遊品質提升行動計劃,進一步豐富優質產品供給,完善旅遊服務功能、規範旅遊市場秩序、強化旅遊安全保障。我們有 " 五心 ",就是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出行更安心、購物更放心、娛樂更開心、觀演更潤心、服務更暖心。正如李春臨副主任所講的,促進消費不是為了從老百姓口袋裏掏錢,而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另一方面,抓好平台載體建設。啓動新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國家級旅遊度假區、5A 級景區、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旅遊休閒街區的建設工作,使這些成為消費促進及產業發展的重要平台和載體。指導各地開展 24 小時生活圈和新型消費集聚區建設工作,推進文商旅體深度融合,創新消費場景,培育新型業态和消費模式。持續辦好全國性的文化和旅遊消費促進活動,豐富消費惠民措施,讓群眾得實惠、企業真受益。打造政府、商家、居民、消費者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旅消費生态,做到近悦遠來、主客共享,讓更多的 " 頭回客 " 變成 " 老顧客 "。
商務部:将今年定為 " 消費提振年 "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徐興鋒介紹,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商務部将今年定為 " 消費提振年 ",以 " 全年樂享、全年盛惠 " 為主題,圍繞 6 大主題、12 大展會、52 個消費場景開展了各類消費促進活動。目前,我們已經壓茬推出了全國消費促進月、綠色消費季、國際消費季等 5 大主題活動和 31 個消費場景,指導全國各地區、協會和企業一道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消費促進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拓寬了消費場景,營造了消費氛圍,改善了消費條件,為今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8.2% 的增長作出了積極貢獻。
下一步,商務部将繼續堅持 " 政策 + 活動 " 雙輪驅動,圍繞發布的《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突出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百姓受益,進一步做實做細 " 消費提振年 "。具體有以下幾點:
一是更準聚焦重點領網域。剛才李春臨副主任以及幾位司長都提到,汽車、家居、電子產品消費等重點領網域要推進政策落實,組織相應的家居煥新消費季、百城聯動汽車節、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活動。
二是更加充實活動内涵。各地結合地網域特色、時令特點,突出場景創新,不斷豐富活動内容。目前,我們正在開展全國暑期消費季,各地配套開展了一些非常有特點的活動,比如青島的國際啤酒節,北京即将開展的 8 · 8 體育節,重慶的不夜生活節等活動,充分滿足了居民消夏避暑、户外運動、夜間生活等消費需求。
三是更深推進跨界融合。剛才文旅部的缪司長也提到了這一點,商文旅體要聯動,還要加上健康消費,共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下一步,要推出健康消費、秋日暖居、歡樂跨年等特色場景,這些都在陸續謀劃之中。同時,鼓勵各地方積極開展一些創新實踐,打造特色活動名片。
四是更好發揮展會作用。展會具有非常獨到的促進供需對接、引領消費趨勢的作用。下一步,商務部将會同各方繼續辦好第六屆進博會、酒博會、糖酒會、綠色食品博覽會等重點展會。同時,鼓勵地方、引導地方把這些展會延伸為城市盛會,擴充美食節、生活節、藝術市集等場景,便利老百姓生活。
五是更廣集聚各方合力。我們将繼續強化央地聯動,加強區網域合作,動員協會、企業、機構、電商平台等多方參與,實現資源優勢互補,提升 " 消費提振年 " 活動的影響力和帶動力。今年 9 月份,商務部将會同四川省共同啓動全國金秋購物節,以及四川當地的國際熊貓消費節,推動形成 " 金九銀十 " 的消費新熱潮。
市場監管總局:着力營造放心的消費環境
推動消費提質擴容
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局長況旭介紹,改善消費環境是恢復擴大消費的一個重要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使居民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後顧之憂敢消費、消費環境優獲得感強願消費。其中,敢消費和願消費都和市場監管工作密切相關。作為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牽頭部門,市場監管總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着力營造放心的消費環境,推動消費提質擴容。具體包括建制度、守底線、拉高線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不斷完善法規機制,夯實消費環境制度基礎。剛才李春臨副主任講到,要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所以制度建設是我們重點着力的一個方面。我們聚焦消費領網域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回應消費者關切,制修訂了《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明碼标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合同行政監督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整體推動構築消費環境協同監管格局。聚焦盲盒經營、免税品網購、新能源汽車等新業态,出台規範指引、開展行政指導、實施缺陷產品召回,指導家電、汽車、免税、盲盒、電商等新興領網域改善售後服務,提振消費信心。
二是持續加強監管執法,淨化市場消費環境。安全是消費的前提。市場監管部門持續推進民生領網域 " 鐵拳 " 行動,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產品假冒偽劣、" 神醫神藥 " 廣告、醫療美容亂象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今年以來,已經查辦民生領網域案件 35 萬餘件。我們聚焦消費者關心關切,先後開展了百家電商平台點亮、兒童和學生用品安全守護、乳制品質量提升、餐飲質量提升等專項行動,提升群眾日常消費的滿意度。今年總局還将全面開展消費投訴信息公示,推動形成消費 - 評價 - 監管的閉環,引導經營者提升誠信守法意識和商品服務質量。
三是全面開展放心消費行動,增強消費者獲得感。我們會同 26 個部門指導各行業各地區提升消費環境的軟實力,充分調動經營者、消費者的積極性,在全國範圍打造了一大批放心商店、放心市場、放心街區、放心景區、放心鄉村以及 " 滿意消費長三角 " 等區網域品牌,拉動城鄉消費。積極探索放心消費主體信用資產轉化,用金融 " 放心貸 " 提升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的獲得感。持續推廣線下無理由退貨、本地購物異地退、先行墊付急速退,全國已有 65.4 萬家實體店退貨約 53.8 億元。完善全國 12315 平台在線糾紛和解機制,推動 13.2 萬家企業入駐平台,促使 16.5% 的消費糾紛直接在源頭化解。開展食品安全 " 你點我檢 " 服務惠民生活動,已有超過 6000 萬人次參與點檢活動,抽檢量接近 32 萬批次,搭建了服務惠民的 " 連心橋 "。
下一步,總局還将會同相關部門出台改善消費環境的意見,啓動全國放心消費示範城市創建,發揮城市整體創建的牽引撬動作用,帶動各地消費環境進一步提質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