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硅基流動完成新一輪億元人民币融資,歡迎閲讀。
2 月 19 日,硅基流動(SiliconFlow)官宣已于 2024 年底完成億元人民币 Pre-A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華創資本領投,普華資本跟投,老股東耀途資本繼續超額跟投,華興資本擔任獨家财務顧問。本輪融資之前,硅基流動已引入美團作為戰略股東。
硅基流動創始人袁進輝表示:「此次融資将加速硅基流動的 AI 雲基礎設施更新與商業化拓展,将以高性價比、穩定可靠的產品服務開發者與企業客户,助力全球 AI 應用生态的落地與繁榮。」
随着 DeepSeek 衝擊波撼動全球,硅基流動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公布新的一輪融資,無論是偶然還是必然,在這一波 AI 浪潮中的機會也在醖釀中。
01 打造大模型時代的基礎設施平台
硅基流動成立于 2023 年 8 月,致力于打造大模型時代的 AI 基礎設施(AI Infra)平台,通過算法、系統與硬體的協同創新,降低 AI 應用的開發和使用門檻。
當前,硅基流動主要提供模型雲服務平台 SiliconCloud、大語言模型推理引擎 SiliconLLM、高性能文生圖 / 視頻加速庫 OneDiff 等產品,讓企業和個人用户高效、低成本地部署 AI 模型。
SiliconCloud 為開發者提供多種開源大模型 API,已上線包括滿血版 DeepSeek-R1 & V3、Qwen、FLUX.1、CosyVoice 等在内的上百款主流模型,還提供模型訓練、微調、托管到部署的全鏈路支持。SiliconCloud 背後基于硅基流動自研推理加速引擎套件(SiliconLLM & OneDiff),通過軟硬體聯合優化與加速,大幅降低推理部署成本,并為用户提供極致高性能體驗。
去年 4 月上線以來,SiliconCloud 在上線不到一年時間内獲得了爆發式增長,平台總用户數超三百萬,日均調用上千億 Token。
硅基流動創始人袁進輝|圖片來源:硅基流動
作為連續創業者,硅基流動創始人袁進輝做 AI Infra 領網域創業的起點源于 2017 年,當時,他創辦一流科技,做 OneFlow 深度學習算法框架,旨在解決當模型變大時,訓練的并行計算等問題。
随着 ChatGPT 的出現和出圈,大模型成為共識,OneFlow 這樣的大模型訓練框架也成為炙手可熱的項目。2023 年 6 月,OneFlow 以 1 億美金估值被光年之外并購,後者是由前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成立的大模型公司,并購後袁進輝作為聯創加入光年之外。
兩個月後,光年之外被美團收購,袁進輝沒有選擇加入美團,而是再次創業。
從團隊優勢和市場需求的角度出發,袁進輝依舊選擇深耕 AI Infra 領網域,但創業方向從模型訓練算法框架轉變到了模型推理,這便是 2023 年 8 月創辦的硅基流動。
他表示,在大模型發展早期,類似于「賣鏟子、賣水」的基礎設施,是最穩妥的,以推理部署為起點出發,有廣闊的空間,特别是随着 OpenAI o1 等技術的出現,test-time compute(「反思型」推理)也帶來了新的機會。
02「DeepSeek 熱」擠爆 SiliconCloud
在這個時候,官宣融資很難不被和 DeepSeek 做關聯。
過去一個月,DeepSeek-R1 開源模型的火熱,為硅基流動帶來了數十倍的流量增長。新的發展契機下,硅基流動也迎來了的發展空間——從 Infra 的角度邁向雲計算服務。
就在兩周前,創新工場聯合 CEO、管理合夥人汪華向極客公園表示,「硅基流動雲平台上的 DeepSeek-R1 API 被打爆了,現在接入 DeepSeek API 的公司需要排隊(盡管已經開足馬力在持續擴容)」。
從用户反饋中,更能感受到這股前所未見的洶湧需求。在極客公園開發者社群裏,用硅基流動接入滿血版 DeepSeek 的話題頻頻熱議。
硅基流動聯合創始人、增長副總裁楊攀也曾在朋友圈表示,「自 2 月 1 号硅基流動發布 DeepSeek R1/V3 推理服務後,我們官方微信社群人數在 3 天内打平了過去 6 個月的增長」。
此前據晚點統計 SimilarWeb 訪問量,硅基流動網站訪問量的增長趨勢也是這樣,自 R1 API 上線以來,10 天增長了 30 多倍突破到 100 萬,甚至一度超過阿裏雲。|圖片來源:SimilarWeb
爆火背後,汪華認為,「這次才是我一直説的中國的 ChatGPT 時刻」。
DeepSeek 模型能力的确邁過了一個新高度,所以這次不僅讓 ToC 普通用户感受到模型的威力,企業的老板和核心決策人也是第一次親身體會,而不只是讓公司 CTO 研究一下、點綴一下(產品),現在企業老板們,真心想測試、使用大模型。
也正是這波洶湧的需求,硅基流動在過去的 20 天迎來了「DeepSeek 大考」,也進一步加速了「雲服務平台」的更新。
從時間上看,國内第一家提供 DeepSeek-R1 API 雲服務的便是硅基流動。
2 月 1 日,硅基流動和華為雲團隊聯合首發并上線基于華為雲昇騰雲服務的 DeepSeekR1/V3 推理服務。
當天,硅基流動的 DeepSeek 模型 API 服務就被擠爆了,一度陷入癱瘓狀态。作為對照,第一家上線 DeepSeek API 服務的雲廠商火山引擎也是這樣,在激增的熱情需求下,2 月 4 日火山引擎上線 DeepSeek-R1 當天,API 服務也被「擠崩了」。
2 月 4 日,硅基流動方面表示,上線滿血版 R1/V3 後,用户激增導致用户體驗下降。當天,硅基流動 SiliconCloud 平台繼續上線 6 款加速版 DeepSeek-R1 蒸餾版模型,鼓勵大家非不得已都用蒸餾版模型。
2 月 8 日,由于需求過大,硅基流動再次限流,上線了 Pro 版 DeepSeek R1 & V3,優先服務已充值用户,并表示也會盡快解決非 pro 版的需求,放開限制和限流。
2 月 10 日,硅基流動上線 DeepSeek R1 & V3 企業級服務,針對企業需求,提供專屬實例、算力納管、私有版 MaaS、基于華為昇騰 910B 的一體機四種企業級服務模式供客户選擇。
硅基流動 SiliconCloud 平台大模型 API 服務|截圖來源:硅基流動官網
從時間和反應動作來看,硅基流動在包含春節長假在内的短短十幾天,接住了一定的需求,并進一步鞏固了開發者和生态夥伴。
當前,硅基流動與華為、亞馬遜雲科技、英偉達等業内頂級雲廠商、芯片廠商、大模型公司及應用公司建立合作夥伴關系;同時,硅基流動攜手各方合作夥伴,幫助客户在大語言模型、文生圖、視頻生成等多個領網域實現應用落地。
03 AI 應用即将爆發,雲服務的賽點打響
從近來各大雲廠商以及硅基流動上大模型 API 調用的增長數據來看,DeepSeek 這條鲶魚正在帶動國内整個 AI 應用的開發熱情。對于硅基流動來説,這是巨大的機會。
在袁進輝看來,基礎設施層面的創新空間足夠大、确定性也夠高。作為服務全行業的底座,基礎設施有三個主要的切入點:芯片、模型和基礎設施 ( Infra ) 。「最終,這三者如果要取得長遠的成功,都會走向類似于雲計算 ( cloud ) 的形态,将模型和芯片整合在一起。從 Infra 的角度往雲計算方向發展,機會并不比其他方向小。」
這正是硅基流動的發展路線。以推理部署為出發點,逐漸提供越來越完整的雲服務產品,進一步實現商業化閉環。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基礎設施層面的服務是确定性的市場機會,但也不是沒有挑戰。做大模型時代的基礎設施,是共識,尤其很多大公司都将這個領網域視為必争之地,這意味着會面臨着激烈的競争。
近日,推理引擎雲平台 Lepton.ai 創始人賈揚清就認為,雖然 DeepSeek 是很牛的模型,但(創業公司)跟風用它做推理服務很難做出差異化。他認為:AI Infra 不能燒錢,因為都是标品。跟今天的公共 API 比速度、比穩定性,意義不大,比的就是鈔能力。小廠沒必要跟着大廠一起燒錢。
但拉遠來看,在 AI 應用即将爆發,大模型發展仍在早期階段,通過承接激增的模型 API 需求,進一步完善服務的布局和商業閉環,是硅基流動當下的戰略選擇。
就像耀途資本投資副總裁、硅基流動董事温廷燦所言,「憑借卓越的技術工程化能力和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握,硅基流動創始團隊已經建立起獨特的技術商業化閉環,形成技術壁壘與生态護城河的雙向強化。」耀途資本也是唯一一家從天使輪開始連投三輪的投資方。
眼下,随着 DeepSeep 加速了 AI 應用爆發的可能性,如何持續整合資源、赢得廣大的開發者,才是硅基流動的首要優先級。
如果能夠在執行力和基礎服務的產品競争力方面占據優勢,那麼硅基流動也有機會在大廠全面進入并進行激烈競争之前,拿到更多的有利資源,提供更有競争力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