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遊戲經驗:嚴鋒談遊戲與藝術:技術如何影響我們的文化生活,歡迎閲讀。
2025 年 3 月 29 日(星期六)下午 3 點,花城文學課第 15 講," 遊戲與藝術——技術如何影響我們的文化生活 " 在越秀公園 · 陌上花開舉辦。復旦大學教授嚴鋒從為什麼遊戲是藝術、遊戲是怎樣的藝術、遊戲如何借由技術的進步解放我們的創造力等方面,為觀眾全面介紹了自己多年以來對遊戲的觀察。著名科幻作家分形橙子受邀擔任本次講座的主持人及對談嘉賓。
嚴鋒以自己與廣州的一段奇妙的緣分作為開場。1992 年,他為了給自己的個人電腦配置一張聲卡,專門來到廣州法政路 65 号的一個小店裏。在這裏,他第一次接觸到了電腦遊戲《銀河飛将》,成為他之後幾十年 " 沉迷 " 遊戲的開端,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講座當日上午,他重遊故地,產生了一種 " 跨越現實的時空之旅 " 的感覺,因為遊戲與廣州這座處于開放前沿的城市結緣,正印證了他一直以來的觀點:遊戲能給人藝術的體驗,遊戲就是藝術。
嚴鋒在講座現場
" 藝術是什麼?" 從古至今,有大量學者就這個話題提出看法,嚴鋒梳理了柏拉圖、康德、尼采、托爾斯泰、羅蘭 · 巴特、布迪厄等人的思想,認為這些關于藝術概念的論述,都能在遊戲中找到對應。
在嚴鋒看來,遊戲毫無疑問就是藝術,更重要的問題是,遊戲是什麼樣的藝術。與傳統的文學、戲劇、影視相比,遊戲是一種可以輕易打破作者與讀者(觀眾)界限的藝術。
" 阿倫 · 斯穆特認為,電子遊戲是第一個創造性的大眾藝術。這個觀點我很認同。遊戲能打破很多牆,打破限制,把現實的時空和超現實的時空疊加在一起、連接在一起。" 嚴鋒説。在講座中,他播放了《戰地 1》《風之旅人》等遊戲片段,借以説明遊戲在情感體驗和閱聽人互動等方面的特性。嚴鋒還認為,藝術是困難的,藝術水平越高的遊戲,越有防止沉迷的效果。
嚴鋒提出了 " 表演 " 這一概念。" 遊戲,我們通常是玩,叫 Play,但是 Play 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就是表演。表演是一種自我的表達。我們講到藝術的定義,包含自我表現、情感、模拟,在遊戲中,這些元素都達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
嚴鋒為現場觀眾講解遊戲中的虛拟與現實
前些年," 元宇宙 " 概念經過了從爆火到沉寂的過程,但人們對虛拟現實的探索仍未結束。嚴鋒對于虛拟現實的未來充滿信心,他認為,未來應當是虛拟與現實的融合。" 它源于人性,要合乎人性,有利于人性的滋養和發展。它一定會得到科技的加持,科技越來越重要,力量非常強大。但是我們也要小心,就是它可以放出希望、放出理想、放出強烈的情感,也可能放出沉迷、各種暴力,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的人文,我們人類幾千年的文明的積澱予以糾正。"
虛拟并不是替代生活,而是要讓生活更美好。" 我們要立足于生活、立足于當下,不能離開生活、逃離生活,但是我們又不局限于當下的生活。這也是很多遊戲設計者他們的理念和遊戲發展的方向,我們要玩更好的遊戲,我們也希望我們的孩子玩更好的遊戲,我覺得這都是一種思考的方向。" 嚴鋒説。
在對談環節,科幻作家分形橙子分享了自己的遊戲體驗:一款充滿藝術感的遊戲,可以讓他得到心靈上的震撼和感動。同時,他也談到了 " 家長如何對待孩子玩遊戲 " 這樣的現實問題。分形橙子認為,對于孩子玩遊戲應該辯證看待,一方面玩遊戲可以促進親子關系,為孩子提供更好的體驗新技術的機會;另一方面也确實要防止沉迷,避免危害健康。
嚴鋒與科幻作家分形橙子現場對談
談到科幻與遊戲的關系,嚴鋒認為,遊戲本身就是很科幻的東西,而且遊戲給了他更多接觸科幻的機會。" 我是改革開放之後的第一代科幻謎,上世紀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是第一波科幻熱,到了 80 年代中期,這第一撥科幻熱就偃旗息鼓了。直到我拿起遊戲之後,又回到科幻了,因為遊戲當中有很多科幻(元素)。"
分形橙子認為,遊戲可以把玩家帶去一個未知的全新的奇異世界,實際上科幻作品也是,科幻作品會把世界擴展到其他的空間、其他的時間,甚至古代、更遙遠的未來,這是人類好奇心的一種體現。" 現實中不存在的體驗,我們能在遊戲裏面去親自融入、進入這個世界,我覺得這是科幻和遊戲共有的魅力,這也是遊戲跟科幻結合得這麼緊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談環節中,分形橙子談到自己對遊戲的看法
此次講座全程圍繞遊戲展開,通過對遊戲的層層拆解,使觀眾們充分領略了遊戲與文學藝術的深刻聯系。一直以來,花城文學課不斷拓寬文學話題,以文學為起點,向更廣泛的文化領網域延申,為讀者提供豐富、多元的知識與體驗。據主辦方透露,此次講座同時在微信視頻号、微博、抖音、B 站 4 個平台同步直播,在線觀看人數超過 12 萬,可見網友們對遊戲這個話題的關注。
據悉,花城文學課是花城出版社、花城文學院、《花城》雜志、《随筆》雜志在 2024 年共同推出的系列文化公益活動,已邀請的主講嘉賓有陳曉明、彭玉平、張莉、孟繁華、葛劍雄、六神磊磊、黃燈、陶東風、徐則臣、劉文飛、何平、葉兆言、黃天骥、李敬澤、嚴鋒等名家學者,采取線下講座線上直播的方式,吸引了眾多文學愛好者和市民讀者的參與。如今,它已經成為文藝愛好者不可錯過的品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