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手機不再怕燒屏了?“滿血”版OLED要來了。,歡迎閲讀。
OLED 還是 LCD ?這是一個問題。
到了 2025 年的今天,你打開購物軟體,翻上半天都很難翻出一部用 LCD 螢幕的手機了,基本可以説, LCD 已經被各路廠商們抛棄了。
可還是有那麼一批人,堅定地高舉:LCD 永不為奴!
對于這批 LCD 死忠們來説,或許又個特殊的好消息來了,那就是我們馬上就能用上真正的 " 滿血 " OLED 了。
年初的時候,網上就流傳出了 Real RGB OLED 即将落地,前兩天,又有博主爆料,這項技術确實會在今年量產上市。
據了解,如今這個新的 Real RGB OLED 相較于傳統的 OLED 有着幾大優勢,它能夠提高同等分辨率下的螢幕清晰度,緩解燒屏的問題,延長螢幕使用壽命等等。。。
之所以説這是 LCD 死忠們的好消息,因為被改進的這些問題,恰恰就是過去幾年裏,許多 LCD 黨們讨厭的 OLED 螢幕痛點所在。
可能有差友會説了,什麼是 Real RGB OLED ,難道我們之前用的都是假的?
非也非也,傳統 OLED 螢幕沒做什麼刀法閹割,給大家用啥瑕疵品,而是如今的 OLED 進化了,實現了真正的 RGB 排列方式。
所以這個 Real RGB OLED 做了什麼改進呢?
我們都知道, LCD 螢幕靠一整片發光層,然後照亮 RGB 的彩色濾光片,從而調出無數種顏色。
對于 LCD 螢幕來説, RGB 的三色子像素就是 1 : 1 : 1 的紅、綠、藍的比例,這樣發出的顏色精準、協調。
而 OLED 憑借螢幕色彩鮮豔、對比度高,甚至還能利用彎曲做些折疊屏等新形态手機等等優勢,擊敗 LCD 螢幕崛起了。
可是, OLED 的子像素排列方式,卻沒有 LCD 螢幕那麼簡單。
OLED 不需要發光層,它靠着一套有機自發光的二極管,通過控制注入子像素發光材料的電流大小,實現不同顏色( R G B )的顯示。
可惜的是,這些自發光的子像素們并不是一樣生猛。
藍色子像素用的有機材料發光效率不夠高,為了讓紅綠藍三色亮度相同,藍色子像素就得硬抗更大的電流。
像極了工作效率不夠高的你我,天天加班,時間一久,恐怕就得噶的早些,而放到手機螢幕上就是燒屏了。。。
為了解決這個麻煩,早期時,三星想了個點子: "PenTile 排列方式 " 。
既然像素點壽命不一樣,那廠商就選擇因材施教,不按 R G B 1 : 1 : 1 的 Real RGB 排列方式,改成 RGB 、 BGR 、 RGB …… 嗯, R 和 B 互換了位置;然後,将相鄰的 BB 、 RR 合并成一個更大的子像素。
這樣一來,藍色、紅色( 因為紅色的發光效率也不如綠色 )的像素變大了,就可以給它少通點電,延長它的發光壽命。
但解決這個問題之後,新問題又出來了。
這麼一頓操作之後,因為紅色、藍色子像素相比常規 OLED 少了一半,那麼這些子像素點組成的像素點也少了。
結果就是,相同的分辨率下,螢幕像素點總數少,這也是為啥 OLED 螢幕不如 LCD 清晰,直觀感受最明顯的就是螢幕裏的文字有毛邊。
後面,為了解決這個 OLED 的通病,三星和其他廠商們做了各種 " 排列組合 " ,搞出了鑽石排列、周冬雨排列等等排列方式,本質上依舊是增大子像素面積和共用臨近像素的做法。
盡管做了這麼多,但差友們也看出來了,這些都是打補丁,真想徹底解決文字毛邊、燒屏這些問題,還得從根上治,也就是要做出真正的 1 : 1 : 1 的 RGB OLED 螢幕。
可是,通往 Real RGB OLED 的路上,何止藍色子像素這一個攔路虎,更狠的其實還是 FFM 蒸鍍技術的局限性。
就這麼説吧, FFM 蒸鍍技術的重要性,簡直堪比隔壁芯片制造裏的工藝光刻流程。
FFM 蒸鍍説白了就是在真空中,把螢幕的各種材料熔融、揮發,然後沉積在基板上,一層一層地鍍到螢幕基板上。
你光這麼聽起來感覺挺簡單的是吧,但實際操作過程可難上加難。
因為 OLED 所使用的有機材料限制,沒辦法進行常見的蝕刻工藝,所以就只能一次性将三種材料進行沉積處理。
進行沉積的時候,得用一塊金屬擋板進行左右遮擋:
蒸鍍紅色材料時,擋住藍綠的位置;
蒸鍍藍色材料時,擋住紅綠的位置;
蒸鍍綠色材料時,擋住紅藍的位置。
就有點像咱們初高中時,英語老師批改試卷,總會用煙頭把答題卡燙出的一個個孔洞。
但是,這個孔洞的大小,可比答題卡的 ABCD 小太多了,一般都是微米級别的大小。
那為了對準位置,就又得用上精确的掩模對準技術。
當螢幕分辨率越高,金屬掩膜就得做得更小更精細。
于是,又對金屬掩膜材料有了要求,比如保證高温下不容易膨脹變形。
所以挑來挑去,最後就只能用超因瓦合金( 4J32 ,一種鐵鎳合金,擁有極低熱膨脹系數 )。
光是這些看着就頭大了吧,更恐怖的是,和光刻技術類似,像這個超因瓦材料打眼全球,只有日本的日立金屬能做,必不可少的蒸鍍機基本又是日本的 CannonTokk 公司壟斷,要是哪天。。。
咱們費了這麼大勁,終于搞定了 FMM 技術下,可到頭一看,還是沒法做到 Real RGB 排列。
如果硬要用 Real RGB 排列,就會既大大增加了掩膜的難度,又降低了良品率。
而廠商們都覺得這筆買賣不劃算,寧可退一步海闊天空,繼續進行子像素排列的優化。
直到 2023 年, TCL 華星的噴墨印刷技術取得了關鍵突破,維信諾搞出了一個 ViP 技術,才讓大家夥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雖然吧,兩個新方案并沒有完全脱離蒸鍍的流程,但他們都找到了金屬掩膜工藝的替代方案。
TCL 華星的噴墨印刷技術,直接利用噴墨打印頭,以微米級精度将發光材料溶液直接印刷到預設像素坑内,從而砍掉了金屬掩膜工序。
這麼一來,印刷出來的 OLED 能夠實現 Real RGB 的排列,解決了毛邊等問題,而它所使用的發光材料效率提高了 2 倍,這樣就可以減小通過電流,延長螢幕壽命。
而維信諾的 ViP 技術通過塗膠、曝光、顯影、刻蝕、剝離等等一系列光刻工藝,從而可以自主選擇除去基板上不需要保留的部分,這樣搞定紅色。
随後将上述過程再重復兩次,搞定 RGB 三個顏色。
在 ViP 技術加持下, Oled 螢幕除了能實現 Real RGB ,還能實現超過 1700+ 的 ppi ( 這水平感覺都能用來給 ARVR 設備用了 ),提高亮度,延長螢幕壽命等等,基本算是把 Oled 螢幕的通病都給治好了。
去年底時, TCL 華星光電就在年度電話會議上宣布了噴墨印刷技術的突破,當時就推出了 24 英寸 4K 的 OLED 螢幕。
而維信諾也不斷優化工藝,力争在今年将新技術應用到產品中。
由于目前 TCL 華星光電的噴墨印刷技術主要用于大尺寸螢幕上,所以下半年大家手機上能看到的 Real RGB OLED 螢幕很可能就是維信諾家的。
不過呢,根據透露出來的消息,目前 Real RGB OLED 加工還是比較貴的,所以我們下半年只能在旗艦甚至定制版手機上,看到 " 滿血版 "OLED 。
不過我們也期待,真正的 Real RGB OLED 螢幕來了後,極大優化傳統 OLED 的通病,或許又能掀起一次換機潮,給略顯沉寂的手機市場加加温。
撰文: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