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把10年國債收益率打到0,是不是很大膽?”央媽果斷出手,債市要變盤?,歡迎閲讀。
财聯社 7 月 1 日訊(記者 闫軍)" 我原來想把 10 年國債收益率打到 0%,是不是很大膽?" 日前,一個 AI 給張藝謀配音的債券鬼畜小視頻在行業廣泛傳播。
這種既荒誕、又無厘頭的小視頻的爆火,恰恰反應了市場的情緒,那就是,究竟有什麼力量,可以阻止債券牛市?有什麼阻力可以減緩債券利率的持續下行?債市,還有空頭嗎?
最近長債交易火熱,即便是 10 年國債收益率打到 0%,依然會有機構會去配置。這不,央媽出手了。
今天下午央行開展國債借入操作,市場理解是,央媽将開展國債借入操作,後續将在二級市場賣出,以平衡市場供需,這一操作無異于債市的 " 轉融通 ",債市立馬給出反饋。
午後,國債期貨全線下跌,市場很快領悟到了央媽的精神,即在此前多次喊話未果的背景下,央媽出手了,長債應聲下跌,短債相對平穩。
數據顯示,截至收盤,30 年期國債期貨跌幅超過 1%,其中 30 年主連期貨跌幅達到 1.06%,一度跌幅達到 1.24%。跌幅随着期限有所收斂,2 年期國債期貨跌幅在 0.06%-0.08% 之間。
受其影響,長久期國債 ETF 跌幅居前,全市場兩只 30 年國債 ETF 跌幅分别為 1.1%、1.06%。其中,鵬揚旗下 30 年國債 ETF 創下年内第二跌幅。上一次創下 1.12% 年内最大跌幅在 4 月 29 日,當時央媽以硅谷銀行為例提示債市風險,引發資金審慎。
債市調整,股市跷跷板效應顯現,7 月迎來好采頭,能不能翻身?市場似乎多了一份樂觀。
國債借入意味着啥?央媽為何在當前出手?
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室發布公開市場業務公告稱,為維護債券市場穩健運行,在對當前市場形勢審慎觀察、評估基礎上,人民銀行決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開展國債借入操作。
不足百字的公告,給債市瘋牛套上了缰繩。
國債借入操作意味着什麼?在業内來看,按照以往的理解,是國債逆回購的借入。但結合此前央行多次喊話長利率債市風險的背景,聰明的市場資金立馬發現了其中的不尋常。因此,市場的理解變成了,央行按照當前的價格借入國債,在二級市場賣出,再買回,或者等收益率上行,再按照之後的價格償還借入國債。
無論是哪種情形,對當下的債市而言都是利空。正如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預測,此舉意味着可能中國人民銀行近期就會在公開市場開展國債賣出操作。在 10 年國債收益率降至歷史低點之際,賣出國債有利于穩定長債利率,防範利率風險。
那麼,央媽為何在當前出手?
在業内看來,當前正好又是在 10 年國債下行到 2.2% 附近,此次操作,信号意義明顯,即維護債市穩健運行。
正如上述被瘋傳的 10 年國債收益率打到 0% 的鬼畜小視頻,當前階段,市場已經很難相信債券會虧錢了,當收益率下行時,機構很容易無視債券的久期風險,出現錯配,當利率反轉之時,極有可能發生流動性風險。
這一點在去年的美國硅谷銀行,2022 年 11 月國内債市危機中均有慘痛的教訓。這也是此前央行相關負責人在《金融時報》刊文表示:對于銀行、保險等配置型投資者,如果将大量資金鎖定在收益率過低的長久期債券資產上,若遇到負債端成本顯著上升,會面臨收不抵支的被動局面。去年硅谷銀行因為将大量存款和短期借款用于購買久期較長的美國國債與抵押貸款支持證券 ( MBS ) ,短債長投、期限錯配,後随着美聯儲加息、利率走高,債券資產價格大跌導致銀行出現資不抵債和流動性危機。
3 個月以來,央行多次提示長債風險
長久期國債确有瘋牛之勢,截至 6 月 30 日,鵬揚旗下 30 年國債 ETF 年内漲幅 8.43%,這一區間漲幅屬于歷史罕見。
自從今年 3 月以來,央行多次提示長債風險。
今年 3 月份,央行專門調研農商行參與債市情況。
3 月底,國開行相關人士對财聯社記者表示,近期長期債券收益率較年初下行,為發債提供了視窗,開發銀行近期将積極通過增加長期債券發行。
4 月 3 日,央行貨币政策委員會 2024 年第一季度(總第 104 次)例會上,央行提出:在經濟回升過程中,也要關注長期收益率的變化。
4 月 23 日晚間,《金融時報》發布文章,中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再提 " 長債風險 "。
6 月 19 日,央行行長潘功勝在 2024 陸家嘴論壇上表示,央行正與财政部共同研究推動落實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未來可考慮明确以央行的某個短期操作利率為主要政策利率。
6 月 28 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币政策委員會召開 2024 年第二季度例會,再次 " 喊話 " 提醒長債風險。
在央媽一路喊話之下,債市并非全然不為所動。在 4 月 23 日,《金融時報》發布文章之後,國債收益率上行,表現在 30 年國債 ETF 上開啓下跌。4 月 29 日,鵬揚 30 年國債 ETF 跌幅 1.12%,創下年内最大跌幅。自 4 月 23 日至 29 日合計跌幅達到了 3.91%,随後開啓反彈,至今未能突破 4 月 22 日創下的年内高位。
債市能否變盤?機構觀點出現分歧
對于央行後續動作以及能否引發債市變盤?甚至有投資者在大 V 表舅星球社區提問 " 機構對于這輪債券下跌演變成踩踏的擔憂多少?" 足見對央行此次舉動的重視,事實上,各家機構對未來央行操作節奏和債市展望觀點出現分歧。
鑫元基金認為,即使央行近期完成了借券,後續也不會輕易在二級市場動手賣出。一旦央行選擇直接下場幹預,就必須取得預期的效果,如果收效甚微,反而會重新助長市場的投機情緒。如果央行真走到下場幹預那一步,可能不得不大規模抛售長債。而抛售長債屬于收縮性政策,對流動性、甚至對經濟基本面都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幹預市場的大棒可能會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有機構認為,後續關注央行操作力度,考慮到今天債市已經有明顯調整,大體回到了央行的合理區間,預計短期央行操作量不會大,但如果利率繼續下行,預計央行就會加大操作量,理論上央行操作量可以很大,因此,利率短期再破新低的難度很大,除非宏觀層面有大的變化。
上述機構認為,短期内債市會進入震蕩,短期利率難以再繼續明顯下行,但預計大幅上行風險也有限。中期來看,債市方向仍然取決于宏觀情況,短期宏觀預計平穩偏弱為主,難以大的變化。債市在資產荒的下拉力量和央行提醒上拉力量之間徘徊。
也有機構認為,債市真正的變盤需要等到債市從 " 資產荒 " 到 " 錢荒 ",在央行此番操作後,反而無需擔心 7 月資金面收緊,需要重點關注 8 月資金的慣性收緊,此外,就是 10 月,特别國債發行結束後,亦有可能迎來資金面收緊,債市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