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晉江IP過時了?,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鏡象娛樂,作者 | 顧貞觀
前幾日,# 晉江文學 17 年分水嶺 # 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有博主截取了晉江 2017 年至今的年度收藏排行榜,從前幾年的《大英雄時代》《半妖司藤》《天才基本法》等到現在的《黑月光拿穩 BE 劇本》《滿級綠茶穿成小可愛》《老婆粉了解一下》等,晉江經典作品更少了,文風的變化也肉眼可見。
這一話題下的輿論風向呈現一邊倒的趨勢,不少晉江老讀者感慨 " 好幾年沒看新文了 "、" 天天在看舊文 "、" 這幾年看過印象深刻的屈指可數 " 等,這些聲音指向的都是晉江内容質量的下滑。晉江文風與内容質量遭受質疑時,《長月燼明》《我的人間煙火》等改編自晉江 IP 的影視劇也被觀眾群起批判。
女性向文化起家的晉江,過去多年在影視改編賽道碩果累累,諸如《何以笙箫默》《微微一笑很傾城》《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爆款劇集都改編自晉江 IP,但今日,晉江 IP 改編作品中得到全民認可的存在越來越少。
晉江 IP 質量幾何,新老讀者感受不同,但影視改編或許能給出直觀答案。同樣是 " 富家女愛上窮小子 " 的故事,2015 年的《何以笙箫默》中,趙默笙知曉父親留給自己的錢為貪污所得後悉數捐出,經濟上與原生家庭脱鈎,而 2023 年的《我的人間煙火》中,許沁一邊聲嘶力竭反抗原生家庭一邊享受着家庭帶來的優渥生活。
孰高孰低,觀眾心中自有一杆秤。
讀者加速分化
# 晉江文學 17 年分水嶺 # 話題提到的晉江文風變化,其實不止體現在言情作品上。
耽美與言情各占據晉江的半壁江山,其文風變化與言情作品如出一轍,比如當下純愛類 VIP 金榜上的《他説我不配》《和豪門逆子上娃綜後爆火了》《假少爺覺醒後全員火葬場》等,和收藏榜單中的言情文一樣,采用的都是日式輕小説中頻繁出現的書名格式。
至于晉江文風為何會從傳統嚴肅走向通俗娛樂,可以從各大社區的 " 新人求助帖 " 管中窺豹。近幾年,不少新人寫手會拿出作品供網友評鑑,并詢問籤約晉江的可能性,如果作品起名偏嚴肅,都會被建議修改。比如《長夏》《單身不怪他》《勞生》等書名都不被認可,而多數人給出的修改方向是要有噱頭、要吸睛、要極為醒目且簡單粗暴,大眾默認此類書名在晉江更具流量競争力,事實也确實如此。
在晉江當下的大環境下,傳統嚴肅化的作品命名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頭部作者的專屬,而粉絲基礎薄弱的中尾部作者是缺乏 " 命名豁免權 " 的,想要出頭,便要在默認的遊戲規則下盡可能尋找爽點與爆點,最直觀地刺激讀者的閲讀欲望,否則就很容易淹沒在茫茫網文海洋中。而早在 2021 年,晉江的作品總量便超過了 380 萬。
如果常年混迹于網文圈,便會發現文風變化不僅集中在晉江一家平台,美團開辟網文版塊後,推薦榜上的書名文風也與晉江如出一轍,比如《豪門大小姐她撕了白月光劇本》《穿成外室後我不想奮鬥了》等,起點等男頻屬性更突出的網文平台同樣。整個網文圈皆是如此,給出的信号也很明确:至少一部分讀者确實更認可快餐化的文風。
當然,即便如今老讀者多數時候都能通過書名一眼預知人物設定、叙事套路等等,但客觀來説,書名格式、簡介文風等并不能完全代表整部作品的質量,晉江的内容質量是否下滑,還是需要從别的維度評判。如果以晉江原創作品總分榜作為參考維度,以 2020 年作為連載分水嶺,那 TOP20 中 2020 年之前與之後誕生的作品體量無限接近,這似乎可以作為晉江作品水準相對穩定的論證。
但再進一步來看,2020 年之後,言情題材裏《偷偷藏不住》《難哄》等作品出圈的同時也被大範圍吐槽 " 低幼 ",《歡迎進入夢魇直播間》《我在無限遊戲裏封神》等耽美題材作品在整個網文圈的知名度和主角出圈度均不高。在讀者加速分化的當下,晉江總分榜的權威性和含金量在不同讀者群體中截然不同。
《偷偷藏不住》《歡迎進入夢魇直播間》等受到了年輕新讀者的認可,但并不一定符合晉江老讀者的口味與審美。所以在 # 晉江文學 17 年分水嶺 # 的話題下,才會有一批老讀者接連發聲,在她們的視角下,晉江的黃金時代是以 Priest、巫哲、淮上、木蘇裏、唐酒卿、墨寶非寶等作者的崛起為标志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網文偏好,站在不同讀者的角度,内容質量是否下滑很難判定,但僅就内容的多樣性而言,晉江出圈作品的多樣性确實在下滑。如今晉江的霸榜文大致可以分為甜文、爽文、豪門、娛樂圈、無限流、快穿等,相比于老讀者懷念的百花齊放的黃金時代,同質化作品越來越多,創新力度也在逐漸減弱。
老讀者們怨聲連連,并不意味着如今老派作品已然在晉江消失,而是晉江的大盤持續增長,且在潛移默化中建立新的遊戲規則後,她們很難再在書海中淘到此類作品。簡而言之,網文讀者閱聽人分化,出現明顯斷代色彩後,年輕作者與年輕讀者占據了上風,老讀者們要尋找到符合口味的老派高質量佳作,難度自然就提高了。
将網文的發展放在動态系統中來看,諸多因素都在影響它的走向,最典型的便是時代因素,網文崛起之初其實并未脱離傳統文學的影響力範疇,如今一眾已經稱得上老派的網文如《步步驚心》《東宮》等皆是如此,但走過二十多年後,網文某種程度已經自成一派,無限流、東方克魯蘇、女強等網文符号基本都在與傳統文學脱鈎。
在這個過程中,作者與讀者不斷雙向選擇。很多晉江老讀者對《她的小梨渦》印象非常深刻,因為這部作品掀起了校園甜寵文的火爆浪潮,此後《偷偷藏不住》《白日夢我》等同類型作品相繼誕生。讀者認證了這一類型,接下來更多作者湧入賽道,不斷吸引新的讀者為此類作品買單。
從傳統嚴肅到通俗娛樂,晉江文風改變到底是否能定性為質量下滑與内容降級,影視行業或許可以給出更直觀的答案。
IP 改編水土不服
回首來看,晉江 IP 改編是有過高光期的,《甄嬛傳》《步步驚心》《何以笙箫默》《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國民級爆款原著都起源于晉江。
但如今,晉江輸出的此等量級的 IP 越來越少,在晉江稱得上頭部的存在,影視化後受到一致好評的作品數量同樣在下滑,今年《長月燼明》與《我的人間煙火》更是被觀眾大範圍讨伐。從《步步驚心》到《陳情令》再到《長月燼明》,晉江頭部 IP 影視改編的風評确實在走下坡路。
2022 年《長月燼明》未播出時,被視作 2023 年最有可能大爆的一号古偶選手,因為其不論是 IP 量級還是演員陣容都是極具競争力的,劇集播出後确實 " 大爆 ",只是與外界預設的劇本并不相符,男女主被觀眾罵上熱搜,承擔着反派職能的女二引發觀眾同情,随着輿論發酵,原作者藤蘿為枝也被送上熱搜。而近期播出的《我的人間煙火》幾乎復刻了這一節奏。
某種程度上,這兩部改編作品的核心問題是相似的:男女主人設的合理性在愛情之名下形同虛無,而 " 惡毒配角 " 則在愛情之名下盡顯工具屬性,這還是建立在《長月燼明》對原作中争議較大的男主澹台燼 " 天生壞種 " 的形象作了優化的基礎上,只是束手束腳的優化并未從根源解決 IP 自帶的一眾問題。
有人説,這些改編作品争議之所以大,在于小説與劇集的閱聽人群體本就有所不同,而大眾在閲讀小説和追劇時的訴求也不同,因此小説中一些被忽視的瑕疵,在劇集中會被無限放大。這種説法有一定道理,但不是晉江 IP 改編作品口碑下滑的核心因素,時間才是不斷放大 IP 瑕疵的關鍵。
查看《我的人間煙火》原作《一座城,在等你》的豆瓣短評區可以發現,書籍 2017 年出版時讀者留下的評論多數偏正面,讀者的認可集中在 " 跨越十年的愛情 "、" 消防員與醫生設定下的現實主義表達 "、" 男女主困于家庭的掙扎 " 等,但 2022 年前後,讀者留下的評論中負面占比更高," 不尊重職業 "、" 女主成為男主的附庸 "、" 過于理想化 " 等評論高頻出現。
2017 年至今過去了六年時間,在此期間,社會大環境在變化,影視行業也稱得上翻天覆地、日新月異,僅就晉江擅長的女性向 IP 改編而言,大女主題材、甜寵題材等都曾在市場盛極一時之後又逐漸失勢。而近幾年現實題材、懸疑題材、科幻題材等一眾新類型崛起後,觀眾審美又經歷了新一輪變遷,于是,晉江一部分 IP 人設、價值觀等問題暴露得越來越明顯。
而價值觀問題是改編中最難處理的。《偷偷藏不住》原作口碑也極為兩極分化,但多停留在 " 低幼 " 這一争議上,改編難度整體适中,畢竟觀眾對甜寵劇的要求相對較低,比如 " 下飯就行 "、" 就想看帥哥美女談戀愛 "。但《長月燼明》和《我的人間煙火》牽涉復雜的世界觀設定、原生家庭問題等,作品本身試圖上升價值,觀眾的評判态度自然也會發生轉變。
當大眾對 IP 改編作品的批判從導演、編劇延伸向原作者,其實也意味着他們對 IP 本身的價值產生了懷疑,當這種懷疑逐漸成為主流時,被送上審判台的又何止《長月燼明》和《我的人間煙火》。《東宮》原作屬于網文小説中内核接近嚴肅文學,質量較高的存在了,同名劇集的影視改編也相對成功,但如今女主小楓的人設也開始頻頻被吐槽,如 " 愚蠢 "、" 慫 "、" 傻白甜 " 等等。
如果《東宮》都無法避免與今日的主流價值觀產生衝突,那晉江近幾年更為通俗娛樂向的年輕化作品又将如何自處?
當然,近一兩年晉江被選中的改編 IP 仍有佳作,如《司藤》《天才基本法》等,但更多的是極度考驗影視改編能力的作品。《蒼蘭訣》原著《魔尊》豆瓣評分遠低于劇集,劇集的高評分與成功的改編脱不開關系,如将 " 追妻火葬場 " 改為 " 雙向奔赴 ",淡化原作 " 霸總嬌妻 " 的設定,走向大男主與大女主共同成長的叙事框架。但不是所有底子相對薄弱的 IP,都能成為《蒼蘭訣》。
一個不能忽視的現狀是,《長月燼明》和《我的人間煙火》所反映出的,不僅是觀眾對過時 IP 容忍度的下滑,還有他們愈發強烈的抵制意願,最直觀的體現便是兩部劇主演羅雲熙、白鹿、楊洋、王楚然等人的口碑翻車。至此,一些晉江 IP 是否仍是好資源,是影視公司需要思考的,也是演員需要衡量的。
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發布的《2022 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顯示,2022 年網絡文學主流化、精品化進程加快。全年新增作品 300 多萬部,其中現實題材作品新增 20 餘萬部,同比增長 17%;科幻題材作品新增 30 餘萬部,同比增長 24%;新增歷史題材作品 28 萬餘部,同比增長 9%。
作為影視行業最重要的 IP 源頭,當下網文的類型結構正在發生改變,面對大環境的改變,女性向文化起家的晉江也在 2022 年發起了開啓 " 關愛冷題材 " 功能,鼓勵平台作家轉向現實題材創作,只是,這能否為晉江文風與 IP 改編帶來積極影響,還需要長線觀察。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