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體考神器的“神鬼二相性”,歡迎閲讀。
當下正值各地體育中考之際,也是各類 " 體考神器 " 層出不窮之時。随意在電商平台搜索,就可看到相關商品類目,這些商品多以 " 增加力量 "" 補充體能 "" 助力體考 " 等标語進行宣傳。那麼,目前市面上有哪些所謂的體考神器,這些神器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是确有成效還是徒有其表?
01
跑鞋、飲料、氮泵…
" 體考神器 " 玩出花
近些年,随着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深化,中小學的體育成績愈發受到重視,不斷上漲的體育中考分值即是最好的诠釋。考學壓力下,一些學生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在自身努力無果狀況下,便開始尋求借助外力,希望通過 " 一雙鞋 "" 一瓶水 " 甚至是 " 一粒藥 " 提高成績,也就催生出市面上各類的 " 體考神器 "。
調查發現,在某電商平台搜索欄輸入 " 體考 " 二字,便出現 " 體考小紅瓶 "" 體考專用鞋 "" 體考運動飲料 "" 體考能量棒 "" 體考必備 " 等相關推薦索引。琳琅滿目的商品中,既有一些是 " 老熟人 ",也有一些是近幾年才出現的 " 生面孔 "。價格也是有高有低,上有幾百甚至上千的跑步鞋等裝備,下有十幾塊到幾十塊不等的能量補劑。
各類商品中,首當其衝的即體考專用鞋。雖然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多數地區取消了體育中考跑步測試,使得體考鞋一類商品的熱度有所下降,但并未過多影響其宣傳發展的力度。與強調跑跳結合的傳統體考鞋不同,近兩年市面上還出現了專項體考鞋,即應對不同項目的鞋子。例如,強調輕量化、前掌緩震、穩定性好的跳繩鞋;具有彈跳輔助功能、穩定支撐性強的立定跳遠鞋等。
鞋子以外,能量飲料則是另一大類神器的聚集地。這些飲料有衝劑式的、有泡騰式的、也有直接開瓶即飲的。通過成分配料表及廠家宣傳可知,其一般含有牛磺酸、賴氨酸、咖啡因等物質,能起到抗氧化、消除自由基、使交感神經興奮的作用,可以緩解疲勞、提升反應能力,進而達到增強體能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一種新型的飲品逐漸受到學生及家長的青睐,其在電商平台多以 " 體考小紅瓶 " 的身份出現,是一種比能量功能飲料更為強勁的飲品。但其實,它有一個更專業的名字——氮泵。
作為一種見效更為迅速的補劑,氮泵更多用于健身行業,主要成分是一氧化氮 ] ,因服用後可以幫助健身者更好的達到肌肉泵感而得名。目的即給人提供能量,緩解疲勞,加速肌肉充血速度,促進身體快速進入運動狀态,使服用者可以進行更長時間的高強度運動。
另有個别物品并不在傳統 " 神器 " 之列,但在體考特殊背景下,也被扣上了神器的 " 帽子 ",其中最為典型就是避孕藥。有些女學生的家長擔心考試期間恰逢孩子經期,可能影響孩子的正常發揮。為解決後顧之憂,不惜讓孩子吃避孕藥,以達到臨時推遲月經的效果。
02
是西瓜,更可能是芝麻
體考神器的 " 鬼面 "
不可否認,上文中的一些 " 神器 " 可以達到短期提高成績的目的,尤其像氮泵一類具有強刺激性的補劑。但具體提高的幅度和與之可能帶來的傷害是否成正比,是因人而異的,這筆投入產出比的賬需要學生和家長算明白。
以傳統的體考鞋為例,實際上并非穿上所謂的體考鞋就能提高成績,其他非體考專用鞋如一樣具有輕便、包裹性強、抓地好、彈性好、防滑等特點,依然适用于考試。況且,一些體考鞋只是營銷噱頭,套了個 " 專業 " 的殼子,與普通運動鞋并無二樣。
更重要的是,考生應盡量避免考試時穿新鞋,防止出現鞋碼不合适、磨腳等現象。如果一定要穿新鞋,也至少需提前一到兩周買好,并通過适應性訓練讓腳與鞋磨合,否則因鞋子穿着不适,導致成績不佳甚至出現扭傷等情況就得不償失了。
相比因體考鞋所導致 " 外傷 ",一些能量補劑和藥品所帶來的 " 内傷 " 更不容小觑。有專家分析,對于中考體育項目而言,普通能量飲料所起的作用幾乎微乎其微,更多只是給予一種心理安慰,飲用過量還會破壞體液平衡,造成身體不适。
" 體考小紅瓶 " 氮泵對身體的副作用就尤為明顯。專業健身愛好者紛紛表示,使用氮泵需慎重,尤其對新手小白而言,劑量和次數都要把握适當。根據一些用户使用反饋看,已經出現因不合理使用而造成傷害的案例,自述服用後出現身體酥麻、耳根發熱、頭暈胸悶等情況。
這其實就是氮泵中咖啡因等成分導致代謝異常旺盛所引起的不适症狀,如果再過多攝入,還有可能造成惡心嘔吐、睡眠紊亂、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甚至中毒等更為嚴重的後果。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李輝表示,健身運動補劑的主要适用人群為健身群體,并且應根據個人身體需求服用,并不推薦學生臨時服用以提高成績。健康飲食、加強鍛煉才是提高體育成績的根本方法。
此外,針對考生服用避孕藥推遲月經的做法,有醫生對此表示,避孕藥内含有大量的雌激素,個别女生服用之後會出現腰酸、腹痛、頭痛等不适症狀,有些人由于體質原因還會出現腸胃不适、月經周期紊亂、卵巢功能抑制等現象,須謹慎對待。
03
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
該請的 " 神 " 應是自己
所謂欲速則不達," 體考神器 " 追本溯源是教育焦慮衍生出的生意。但凡涉及到孩子學習成績、身體素質等議題,家長大多寧信其有不信其無,此前諸如補腦口服液、網課專用眼鏡等產品的暢銷亦是如此。
而在中考體育環節上,商家也是抓住家長 " 能力不夠,裝備來湊 " 的心理進行宣傳營銷。對家長而言,想盡辦法幫助孩子取得更優異成績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過分寄望于外力就有些本末倒置了。如前文所説,諸多 " 神器 " 其實并無科學依據,多是商家營銷噱頭或考生心理作用從中作怪,使用不當還會适得其反。
目前,大部分省市已經針對體育中考出台了相應的緩考、免考政策,明确考前或考中突發傷病(含女生例假)無法按照規定時間參考、完考的考生,可以申請緩考。除教育部門外,其他相關部門也在加大監管力度,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對一些誇大事實、造假售假的產品進行嚴厲打擊,力圖讓中考體育更加純粹。
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不是三兩天就能突擊起來的,也非穿雙鞋、喝口水就能提高的,沒有任何捷徑可言。學生應秉承求人不如求己的态度,從小重視體育鍛煉,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唯有将功夫下到平時,在考試中請神自己,才是最有效的 " 神器 "。
體考神器的出現乃至 " 泛濫 ",本質上看是一種市場行為,需要消費者自身擦亮雙眼,明辨是非。家長不能因孩子成績一時高低就 " 有病亂投醫 ",學生更不能抱着 " 臨時抱拂腳 " 的心态孤注一擲。
推薦關注:一款能夠高效、穩定使用 GPT 系列自然語言處理模型的人工智能產品,關注即可限時免費試用
關注『黑板洞察』後台回復【2022】或者 點擊『閲讀原文』,立即獲取多份教育行業賽道、投融資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