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深圳地鐵開通20周年:18條線、417站、595公裏 等待7年後深圳灣口岸通地鐵了,歡迎閲讀。
" 我今天早上七點就出門了,花了差不多兩個小時才到深圳灣口岸,就是想來體驗一下 13 号線。" 香港市民張女士今天(12 月 28 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説道。
今天,深圳 5 條地鐵新線(段)同步開門迎客,3 号線四期、7 号線二期、11 号線二期、12 号線二期、13 号線南段開通初期運營,新增裏程約 28 公裏。
地鐵 13 号線南段先開通深圳灣口岸站至高新中站,線路長約 6.36 公裏,共設車站 7 個。深圳灣口岸通過深圳灣大橋與香港鳌勘石連接,是國内第一個按照 " 一地兩檢 " 查驗模式運作的陸路口岸,也是深圳日常最繁忙的出入境口岸之一。
多年來,深港市民都期盼深圳灣口岸可以開通地鐵,從首次環評公示到如今的初期運營,已經超過 7 年時間。地鐵 13 号線南段開通無疑将進一步助推粵港澳大灣區 " 一小時交通圈 " 建設。
今天也是深圳首條地鐵開通運行 20 周年的日子。20 年前的今天,深圳第一列地鐵也是從羅湖口岸開出的。羅湖口岸與香港新界一河之隔,是改革開放前深圳僅有的兩個陸路口岸之一,也是深圳市客流量最大的旅客入出境陸路口岸之一。
首批乘客擠滿車廂、月台 深港連接更進一步
深圳地鐵 13 号線整體全長 45.747 公裏,起點是南山區的東角頭站,終點是光明區的公明北站。未來全線通車後将縱貫光明、寶安、南山三個區,南連香港、北接東莞,成為深圳南北走向最重要的通道,将有效改善深圳灣口岸和科技園片區的交通現狀,更好支撐深圳西部發展軸帶建設,助推粵港澳大灣區 " 一小時交通圈 " 建設。
" 我是一名馬拉松愛好者,一直都很喜歡來深圳灣跑步,但是以前沒有地鐵,一點都不方便,現在開通地鐵後肯定方便很多。" 香港市民胡先生告訴每經記者。
圖片來源:實習記者 尹申琰 攝
每經記者在深圳灣口岸地鐵站看到,站廳、月台站滿了來坐首趟車嘗鮮的乘客,他們對地鐵 13 号線的開通都非常興奮。
張女士是一名鐵路愛好者,她原本的夢想是成為港鐵的車長。因為此前深圳灣口岸較為擁擠且未開通地鐵,她出入境時都未走過深圳灣口岸。" 這還是我第一次來深圳灣口岸,(剛剛)我看到外面有很多旅行團、巴士,還是比較擁擠的,有地鐵之後會起到人流疏導的作用,我覺得對于旅客和市民都會方便很多,以後從香港來深圳多了(深圳灣口岸這個)不同的選擇。"
從深圳開通地鐵以來,就十分注重與口岸的連接、通達。今天,除地鐵 1 号線(也稱羅寶線)聯通了羅湖口岸,同步開通的深圳地鐵 4 号線一期工程,起點就是當時還在建設中的福田口岸站。
2010 年 7 月,港鐵(深圳)接管深圳地鐵 4 号線一期工程已開通運營的 5 個車站,福田口岸站亦是其中之一。與羅湖口岸一樣,過關福田口岸後,可以無縫接駁香港地鐵抵達尖沙咀。
深圳地鐵總裏程逼近 600 公裏,運送乘客超 206 億人次
本次 5 條地鐵新線(段)的開通,意味着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已經達到 18 條(含有軌電車),運營總裏程達 595.1 公裏,車站共 417 座。
據深圳地鐵發布的信息,新線開通後,深圳地鐵線網密度達到 0.30 公裏 / 平方千米,穩居全國第一。這也是繼 2022 年深圳地鐵 " 五線三樞紐 " 開通以來,再次迎來新線集中通車。預計路網客流吸引能力進一步增強,日均客流或将達到 1100 萬人次。
圖片來源:實習記者 尹申琰 攝
同時,今年開通的地鐵新線,不僅是深圳軌道交通工程技術上的突破,也是深圳地鐵向智慧化、低碳化發展邁出的重要步伐。如地鐵 13 号線内湖停車場出入線攻克了國内填海區最小曲線(曲線半徑 240m)盾構隧道設計施工關鍵技術,為後續工程項目穿越填海區的區間隧道工法選擇提供了借鑑。
20 年前的今天,深圳邁入了軌道交通的新時代。據了解,開通當天,兩萬餘名深圳人共同見證了這一刻。開站前一個半小時,等車 " 長龍 " 綿延長達千米。從這一天開始,深圳軌道建設按下了 " 加速鍵 "。
從小在深圳長大的市民張樂(化名)向每經記者回憶了他小時候第一次坐深圳地鐵時的心情,雖然已經不記得自己第一次乘坐地鐵 1 号線是什麼時候,但他仍然想起當時的新奇體驗。
" 開始聽到地鐵就以為是地下跑的火車,因為長得也很像火車,還以為會跑得跟火車一樣快。跟地面的公交也完全不一樣,地鐵的時間表比較準确,等車也方便,比坐公交節省很多時間。我還記得當時的地鐵票不是現在的卡片式,而是像硬币一樣的一個綠色的塑料塊。"
深圳地鐵數據顯示,20 年來,深圳地鐵累計運送乘客超 206 億人次。截至 2024 年 12 月 25 日,深圳市 567.1 公裏的城軌線網客運強度達 1.49 萬人次 / 公裏日,穩居全國第一。2024 年 7 月 12 日,深圳地鐵全線網總客運量 1030.85 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