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清掃戰壕的子彈噴射器:一戰德國MP-18/I衝鋒槍(上篇),歡迎閲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燃燒的島群 ,作者群主飛龍
本文是 " 燃燒的島群 " 第 1297 篇原創文章,作者:Kagohl 3。
全文共 8500 字,配圖 23 幅,閲讀需要 22 分鍾,2024 年 10 月 11 日首發。
本文收錄于作者 "Kagohl 3" 專輯,歡迎持續關注。
"MP-18/I 衝鋒槍的誕生,宣告一戰德軍精鋭的暴風突擊隊擁有了夢寐以求的近距離強火力突擊武器 "———前言
圖 1. MP-18 衝鋒槍
1914 年秋季,随着馬恩河戰役的結束,西線短暫的運動戰局面宣告終結,協約國與同盟國陷入了漫長的塹壕對峙狀态。此時的各國步兵若想破開敵人的塹壕,就必須跨越敵我陣地之間漫長的無人區進行所謂的 " 人海衝鋒 ",然而這種打法很快就被證明是災難性的:只要敵人在塹壕前面用心布設鐵絲網,在塹壕側翼和後方擺上重機槍和大口徑火炮,就足以将這些步兵殺的血肉橫飛。所謂的 " 刺刀見紅 "," 勇氣至上 " 在新鋭的全自動槍械和現代化火炮面前猶如笑話。
圖 2: 反映一戰初期德法軍隊交戰的美術作品,從左側德軍滿地的屍體可以看出,人海戰術在得到重機槍加持的防御陣地面前如紙殼般脆弱
由于此時的火炮無法跟在步兵身邊支援,再加上騎兵和裝甲汽車在塹壕戰環境下作用有限,主要參戰國就開始從步兵身上探索能夠有效打破敵軍陣地的方法。德國在這方面走在了前列,早在 1914 年 12 月 29 日,德國第 24 燧發槍兵營奉命反擊一道被法國人奪取的戰壕,該營趁着黑夜利用沙袋掩護向法軍陣地兩側進行迂回挖掘并派出攜帶手榴彈和麥德森輕機槍的突擊隊和尖兵,僅用了 5 分鍾就幹掉了四個法軍火力點,代價僅僅是兩人受傷。而德國第 3 軍參謀長西克特少将在 1915 年 1 月 12 日攻擊弗雷格尼高原的戰鬥中也運用了類似的步兵突擊戰術,他組建裝備有鋼絲鉗和大量手榴彈的尖兵組在炮兵的掩護下先行一步繞過法軍的火力點并破壞鐵絲網制造缺口,同時利用手榴彈襲擾法軍,接着普通步兵組成 3-4 人的松散編隊殺入了尖兵組撕開的口子。最終德軍連續突破了三道法軍戰壕,俘獲 5650 名法國人和 35 門大炮。
或許是受到了弗雷格尼高原勝利的影響,1915 年 3 月 2 日,德國陸軍統帥部命令第 8 軍組建一支特殊部隊來實驗有效的步兵突破戰術,于是德軍第一支突擊營(Sturmabteilung)在卡爾索應運而生,這只 600 人的工兵 / 炮兵合成營由原第 18 工兵營長卡斯洛夫少校指揮。由于該部隊在 6 月份的戰鬥中表現不佳,在第 5 集團軍總司令威廉王儲的引薦下,威利 . 羅爾上尉走馬上任,就任突擊營長一職。羅爾上尉正确的認識到突擊隊真正的戰鬥方式是集中在某一段陣地利用強大的火力迅速打開破口,于是他馬上組織人員學習如何利用彈坑和地形障礙物進行短促衝鋒來迅速衝過無人區,同時大幅度強化了突擊營的手榴彈、輕機槍和塹壕迫擊炮火力。
圖 3: 羅爾突擊營最初使用過繳獲的麥德森輕機槍
突擊營在 1915 年 10 月 -12 月的戰鬥證明利用小規模強火力突擊部隊在步兵集群行動前先行滲入敵軍陣地破壞其通訊設備、指揮中樞、鐵絲網和機槍據點導致其陣地 " 漏洞百出 " 的戰術是完全可行的,并馬上得到了德國陸軍統帥部的高度認可和支持。然而成功的背後是突擊部隊面對的火力方面的麻煩:步槍射速太慢且在狹隘塹壕中不靈活,半自動手槍缺乏足夠的威力,重機槍無法跟随機動。羅爾突擊營指出,暴風突擊隊員們需要一種操作簡單,結構緊湊,能夠适應惡劣環境,能在中距離提供全自動火力的槍械,這種槍械最好能在敵人做出反應前盡可能多的向他們傾瀉火力。
圖 4:MG-08 重機槍是 1915 年德國陸軍火力最兇狠的自動武器,但它将近 60 千克的戰鬥全重根本無法有效跟進暴風突擊隊員
1915 年底,在注意到前線德軍利用魯格手槍進行作戰的例子後,德國戰争部麾下的普魯士槍械測試委員會 ( Preu ß isches Gewehr-Pr ü fungskommission ) 應突擊營要求下發了全新的步兵突擊武器的設計指标,要求該武器設計簡單,能以現有技術條件制造,在極端環境下能确保維護性和結構可靠性,戰鬥全重不超過 4 千克,有效射程 91-182 米,可以使用現有的帕拉貝魯姆 9*19 毫米手槍子彈。
圖 5: 戰争前期的德軍步兵使用過安裝肩托的長管魯格手槍進行小規模突擊行動
或許是長期戰略封鎖導致的資源短缺,又或許是 MG-08/15 輕機槍在 1916 年的加速服役使得德軍對新型自動武器需求減少,直到 1917 年才算是有 6 架德國企業響應了普魯士槍械測試委員會,他們分别是 DWM 公司、毛瑟公司、瓦爾特公司、萊茵金屬公司和伯格曼公司,可謂是重量級人物雲集。
同年,DWM 公司和毛瑟公司率先向德國軍方遞交了自己的設計,其中 DWM 公司的作品最值得稱道,這個武器其實就是安裝了一具 32 發蝸牛形彈鼓的炮兵魯格手槍。于 1913 年服役的炮兵魯格手槍是 DWM 公司為炮兵設計的長身管自衞武器,一戰爆發後德軍表示該武器的 8 發彈匣實在是持續性不足,于是 DWM 公司着手開發了 32 發彈鼓解決了這個問題,而與此同時暴風突擊隊員意識到過長的步槍在塹壕戰中實在笨拙,于是注意到了這種長管半自動手槍,它的 32 發彈容和 180 發 / 分鍾的半自動射速都很符合暴風突擊隊員的胃口。
1916 年底,DWM 公司推出了使用 32 發彈鼓的突擊型炮兵魯格手槍響應招标,命名為魯格 P.17(Luger P.17)。此外,該公司還為 P.17 突擊手槍保留了能容納在槍套中的木質肩托從而加強精度,算是個頗具人性化的考慮。
圖 6: 專門為暴風突擊隊員開發的魯格 P.17 突擊手槍
然而不幸的是,由于炮兵魯格手槍自身重量輕盈,它難以吸收高速射擊時的強大後坐力,導致精度無法保證。根據測試,R.17 突擊手槍即便安裝了肩托,它在 100 米距離上的子彈散布直徑也有 1.5 米之多。此外,R.17 突擊手槍在沙塵環境下還有故障率偏高的問題,也無法選擇全自動射擊模式,所以 DWM 公司後來在 P.17 的基礎上推出了全自動版本的 Maschinen-Pistole 08,即 1908 年型機關手槍(衝鋒手槍),其射速據稱可達 1200 發 / 分鍾。但這玩意的精度和原先相比更差,還有卡殼和炸膛的危險傾向,最終未能入選。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半自動的魯格 P.17 突擊手槍還是在 1917 年成為了德軍突擊營和突擊連的标配武器之一,因為它的大彈容和高射速确實能夠保證暴風突擊隊員們的近戰優勢,畢竟只要它能打出子彈,它就能把那些拿着大栓的英法步兵按在地上毒打。
萊茵金屬公司的設計由路易斯 · 斯坦奇開發,這槍的特點是復進彈簧安裝在槍托裏面,還采用了手槍式的半自由槍機,其優勢是當膛内壓力過高時,槍機上的附加機構能夠提供高阻力使得彈殼不至于退出彈膛過多從而規避炸殼事故。然而看起來美好的槍機設計絲毫不能掩蓋這槍的大病:一次只能裝填一顆子彈,可謂是哪都不如暴風突擊隊員現有的栓動式步槍和半自動手槍,而距離設計指标要求的 " 全自動射擊 " 更是差了十萬八千裏。
圖 7: 萊茵金屬公司的設計
不過,依然有一個參與競标的公司引起了德國陸軍的興趣,它就是創造了 MG-15n/A 輕機槍的蘇爾西奧多 · 伯格曼武器制造廠 ( Theodor Bergmann Abteilung Waffenbau ) 。而提到伯格曼武器制造廠,我們就必須提起一個人,他便是該廠的技術總監:雨果 · 施邁瑟 ( Hugo Schmeisser ) ,是德國著名武器設計師路易斯 . 施邁瑟的兒子。這位總監遞交的設計看起來就像是一把縮小的卡賓槍,主要由開孔式槍管套筒、與槍管外殼一體成形的圓管狀機匣、槍機、扳機、木質槍托和左側彈匣插口組成。
圖 8: 雨果 . 施邁瑟遞交的設計圖
這把武器的槍管長度 200 毫米,有一個預制了六個右旋膛線的膛孔。通過後膛中的光滑凸緣,槍管靠在槍機套管(也就是機匣,保護着整個槍機結構)襯套的前邊緣上。襯套本身由固定螺釘固定到位。為了保護射手的手不被燙傷,槍管上覆蓋有一個穿孔的套筒,與機匣制成一體。這個套筒還有提高散熱效率的設計目的。
機匣外觀呈圓管形,由一根鋼管制成。這個部位安有兩個視窗:右側的一個用于彈出用完的子彈殼,左側的一個用于安插供彈器。在機匣的右側有一個貫穿的縱向凹槽,供槍機搖桿通過。該凹槽有一個切口,用于将保險裝置上的螺栓固定在最後面的位置。用螺釘固定的反射器(作者也沒查出來這是幹什麼的,懂行的讀者還請介紹一下)插入螺栓盒内。彈匣接收器(左側視窗)使用聯軸器固定到機匣之上。機匣有一個用于連接槍托的孔眼和一個彈匣闩鎖。螺栓盒底部有一個用于阻鐵的切口。對接板通過接頭和切口内的銷釘連接至槍機,以限制對接板的旋轉。
圖 9: 帶有折疊功能的機匣設計,專利号 334450
機匣内有一個帶有返回機構的槍機。它由框架、搖桿、頂出器和撞針組成。在槍機的前端有一個用于裝填子彈的部件,上面有一個供撞針退出的孔。頂出器插座位于螺栓的右側。槍機框前面的左側有一個大的凹口,供安裝彈匣時槍機自由通過;沿着槍機框的這個凹口中有一個凹槽,供槍機移動時反射器通過。拉機柄安裝在右側的槍栓框架上,射手只需要把拉機柄拉到框架末端的凹槽就算是上了保險了。撞針中部有一個輪緣,用來支撐復進彈簧,前面有一個凸緣,能限制撞針向前移動。至于返回機構則由螺旋彈簧和安裝在機匣底板上的導杆組成。
圖 10: 槍機設計圖,專利号 351621
該槍的扳機系統專為全自動射擊而設計,其結構非常簡單,由扳機、推杆、彈簧和阻鐵組成。觸發機構安裝在一個盒子中,用螺釘将其連接到接收器上。而木制槍托由肩托、手槍形狀的頸部和前護木組成。它使用固定鉸鏈接頭的螺釘連接到機匣,借助螺釘将機匣和機殼向下折疊,以便拆卸和維修槍機。槍托後上部安裝有彈簧闩鎖,用于将機匣固定到位。
圖 11: 扳機工作演示圖
使用該槍射擊時,射手可以借助開放式機械瞄準具,這個部件由安裝在機匣前部的可調準星和可翻轉 V 形槽後照門組成,而槍管上方也有一個柱狀前準星。V 形槽後照門有 100 米和 200 米兩種可調射程,能利用 L 形翻轉鉸鏈實現調整。不過該槍的瞄準具沒有風偏修正功能。
圖 12: 可以清晰的看到 V 形槽後照門
為了讓自己的設計能可靠的全自動開火,雨果 . 施邁瑟也是做了一番努力。他保留了魯格手槍的自由槍機式工作原理,這種模式的特點是槍機和槍管完全無扣合,主要依靠槍機較大的質量和復進簧力來阻止發射後彈殼過快的向後運動,子彈火藥爆炸產生的氣體壓力會推動槍機向後運動,開鎖并脱離槍機,随後槍機運動到原先彈頭的位置,封閉槍管尾部,使火藥爆炸產生的氣體壓力直接作用在槍機體上,推動槍機向前運動,復進将下一發彈頭從彈巢中推入槍管,同時擊發器動作,釋放擊針擊發底火,點燃火藥,将彈頭推出槍管。不過這種可靠廉價的自動原理也有明顯缺陷,那就是輕盈的槍機在全自動射擊時會存在射速超标的問題,導致彈藥的過大消耗和精度的嚴重降低,還會導致槍械的過大磨損。此外,自由槍機原理還可能發生彈頭還為出膛時,槍機就因高壓氣體發生後座,從而導致彈殼炸裂事故。
當時為了避免這種毛病,設計師往往會加大槍機的重量,但雨果 . 施邁瑟沒有采用這種笨辦法,而是另辟蹊徑,創造了影響深遠的底火預擊發模式,也就是讓撞針在子彈已經完全入膛但槍機還未到達最前方時擊發底火,這樣會使得底火被擊發的一瞬間,槍機依然在復進彈簧的作用下向前移動,所以發射藥燃燒產生的能量會先抵消掉槍機剩餘的前衝能量,之後槍機才會停止前移并開始後座。這樣一來,槍械即使不采用射速調節裝置和重型槍機也能獲得适當的射速。
圖 13: 施邁瑟衝鋒槍的剖視圖
出于通用性考慮,雨果 . 施邁瑟為該槍選擇的供彈方式是炮兵魯格手槍同款的蝸牛形彈鼓,這種彈鼓由 DWM 公司于 1916 年設計,正式名稱為 Trommelmagazin 08,簡稱 T.M.08。該彈鼓的設計比較復雜,其裝填機構由螺旋彈簧驅動,裝彈前要先利用彈鼓上的調節搖柄将彈鼓内的彈簧張力調整到合适的水平,然後把搖柄固定在彈鼓底部一個鑰匙孔形的卡口裏讓彈簧張力得到固定就可以開始往裏面塞子彈了。彈鼓的前 12-15 發子彈可以徒手塞入,但後面就需要特殊的裝彈器了。德軍士兵會先将裝彈器與彈鼓的供彈口垂直對接,然後把子彈塞到裝彈器的頂部開孔,接着壓下裝彈器的搖桿,搖桿會在彈簧力量的作用下向上抬起,把子彈向下塞入彈鼓,然後按下搖桿就可以裝入下一顆子彈了。蝸牛形彈鼓可以容納 32 顆子彈,火力持續性在當時來看還算可以,不過為了确保供彈彈簧的力道,德軍往往只裝填 28 顆子彈。
圖 14: 蝸牛形彈鼓與配套的裝彈器
圖 15: 蝸牛形彈鼓設計圖,專利号 305074
圖 16: 蝸牛形彈鼓裝填演示
1917 年 11 月,施邁瑟衝鋒槍的設計工作宣告完成,于 1918 年初旬交由普魯士槍械測試委員會進行檢驗。而該槍也被正式命名為 "Maschinen-Pistole 18",簡稱 MP-18,意為 "1918 年型機關手槍 "。這個名字也説明該槍是機槍應用理論的延續,在德國陸軍眼中是一種專門發射手槍子彈,能夠在中近距離為暴風突擊隊員提供全自動火力的便攜機關槍。而衝鋒槍一詞在英文中拼寫為 "Submachine gun",意思是 " 小型機槍 "。
伯格曼兵工廠向德國陸軍提交了四支不同的衝鋒槍樣本,分别命名為 MP-18/I、MP-18/II、MP-18/III 和 MP-18/IV。這四支樣槍總體設計一致,但供彈方式不同。其中 MP-18/I 樣槍采用标準的 32 發蝸牛形彈鼓,而 MP-18/III 與 MP-18/IV 均采用一種新式的 90 度垂直彈匣。
圖 17:MP-18/I
圖 18:MP-18/IV
事實上,雨果 . 施邁瑟深知蝸牛形彈鼓的種種缺陷:自身重量太大,子彈填充繁瑣,供彈彈簧容易斷裂,容易混入沙塵導致供彈不暢。于是雨果 . 施邁瑟自行研發了一種能容納 20 顆子彈的雙排單進彈匣,這種彈匣只需要徒手就能塞入子彈,而且供彈要比彈鼓更加流暢。然而普魯士槍械測試委員會卻做了個被不少後人批評的決定,那就是不采納這種彈匣,強制要求使用缺陷不少的 32 發蝸牛形彈鼓。雨果 . 施邁瑟對這種 " 開倒車 " 般的行為自是感到不滿,但最終也只能無奈的接受。不過普魯士槍械測試委員會的決定也有自己的理由:一是直接采用蝸牛形彈鼓不需要另外開辟生產線,二是蝸牛形彈鼓的彈容量占優勢。
圖 19:20 發直列彈匣與 32 發彈鼓的對比
除了令人難受的彈鼓外,MP-18/I 的保險裝置也不夠可靠。該槍防止意外走火的措施是将機匣右側帶有彎曲的拉機柄後拉到位後向上轉動從而固定在機匣右側的搖桿卡槽中,但這個設計的毛病在于一旦槍械不慎跌落地面,或者説槍托與其他物品發生強烈碰撞,那麼本被固定到位的槍機就會在劇烈振動中掙脱,向前移動導致子彈走火。
不過,盡管有天生的缺點,但 MP-18/I 在普魯士槍械測試委員會進行的試驗中還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由于采用了新式的底火預擊發技術,MP-18/I 衝鋒槍的最大射速保持在了 550 發 / 分鍾的适當水平,不會因為過快導致精度下滑,而且其較重的槍身能進一步吸收後座能量,使得該槍在只能全自動射擊的情況下也可以準确的打中 50 米外的罐頭盒。MP-18/I 較長的槍管散熱套筒還能幫助射手進行概略瞄準,将彈道逐步套在敵人身上。
圖 20:MP-18/I 衝鋒槍近距離精度良好,而且槍口噪音也不會對射手雙耳造成嚴重影響
MP-18/I 衝鋒槍對使用者也非常友好。由于采用了步槍式的造型,已經用慣了毛瑟步槍的暴風突擊隊員和普通步兵拿上 MP-18/I 也很難感受到不适應的地方,所以他們不需要什麼轉型訓練就能掌握該槍的使用方法。此外,MP-18/I 衝鋒槍的活動部件都被放置在圓管狀的機匣之中,所以即使是在一戰時期常見的泥沙塹壕環境中也很難因這些污物發生故障。MP-18/I 的零件也少,而且拆卸工作非常簡單:把槍機推到前方位置後用拇指壓下機匣尾端的卡扣即可打開機匣,将機匣蓋旋轉 1/8 圈就能将其卸下并取出裏面的復進彈簧,槍機也只需要向後拉動拉機柄就能取出。這些設計特性對于經常動手清潔自己武器的前線士兵以及天天圍繞着維修工具轉的後勤人員來説都稱得上福音。
圖 21: 處于拆卸狀态下的 MP-18/I,可以看出其構造甚是簡潔
MP-18/I 衝鋒槍的生產性和耐用性在德國陸軍眼中也是個很大的加分項,首先是其零件只需要普通機械加工器材就可以生產,内部機件也允許較大的制造公差,哪怕是技術一般的工人和條件有限的小工坊都可以制造出來。該槍本身也不需要任何高成本的特殊金屬,只需要基本的高強度鋼材和堅硬木材,而這些材料和毛瑟 G98 步槍别無二致,對于此時需要大量金屬維持步槍、機槍和火炮這類主戰武器生產的德國來説無疑是重大利好。MP-18/I 的槍身和槍托也相當的堅硬,能夠承受士兵的粗暴使用,甚至能在緊急情況下充當棍棒。
圖 22:MP-18/I 容易制造的優點相當符合 1918 年德國的情況
MP-18/I 衝鋒槍在 1918 年初的測試中表現出的種種優點赢得了德國陸軍的極大好感,後者在第一時間就向伯格曼制造廠下發了高達 5 萬支的巨額訂單。伯格曼制造廠也沒想到軍方如此大方,面對這超過他們生產能力的巨大訂單,伯格曼制造廠急忙花錢購買了于 1910 年成立的 Eduard Kettner 武器制造工廠,并在這裏開始了 MP-18/I 的量產工作。
圖 23. 紅軍使用的衝鋒槍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
作者的其他文章可以從下方快捷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