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親子經驗:每個中國孩子,端午節都該看看這部片,歡迎閲讀。
大家好,我是千媽。
今天是端午小長假第二天,千尋已經開始抱怨,昨天早餐吃粽子,今兒又吃粽子。我説哪裏,還是不一樣,昨天吃的豆沙粽,今天是蛋黃肉粽。
物質條件豐富後,人也會變挑剔,想起自己像她那麼大的時候,能托屈原先生的福吃到大肉粽,真是高興得上天。
説到粽子,千尋小時候就會問:
" 媽媽,為什麼端午節必須吃粽子?"
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以前人們用粽子祭祀江裏惡龍,是為了使其不吃屈原的屍體,如今很少有人再把粽子抛進江裏,而是自己吃起來。
同時,這也是個連環問,因為接下來她就會問:
" 屈原為什麼要投江呢?"
我猜大多數媽媽都和我一樣,雖然了解這段歷史,真被孩子問到,也很犯難,不知從何講起。
大概是出于這個原因,放假前,老師就在群裏分享了一部綜藝,交代大家端午可以陪孩子看看。
本是例行完成任務,看完卻被屈原的一生深深震撼到,理解了端午為何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 "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也理解了《離騷》為何被稱為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巅峰。
強烈推薦給大家,每個中國孩子端午都應該看的好片:
《典籍裏的中國》之 " 楚辭 "
説到端午就不得説屈原,説到屈原,就不得不説那首著名的《離騷》。
在我記憶裏,除了莊子的《逍遙遊》,語文課本裏最難背的文章,大概就是屈原的《離騷》了。
有多少人跟我一樣,最怕遇到的大題就是請簡單描述《離騷》的浪漫主義特征。而考試一結束,腦子裏就只剩那句最經典的 "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如今抛卻應試壓力,同孩子一起不帶功利目的地去看綜藝,才發現原來一首《離騷》,就是公元前 278 年一個名叫屈原的男人跌宕起伏的一生。
屈原起點很高,如果説楚國是當時排名前十的大廠,這大廠老板就是他的遠房親戚。
不過,屈原本人并不是不學無術的關系户。
司馬遷的《史記》,是這麼評價屈原的:
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娴于辭令。
意思是,見多識廣記憶好,治理國家有一套,外交能力還很強。
能力 + 關系,讓屈原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當上了左徒。
什麼是左徒呢,《史記》裏是這麼描述的: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号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對内要制定長遠的戰略目标,同皇帝一起商議國事,對外還要充當外交部發言人,其地位可想而知。
難怪年輕時的屈原意氣風發,在《離騷》裏寫道:
來吾道夫先路!
乘骐骥以馳騁兮,
何不改乎此度?
不撫壯而棄穢兮,
這幾句話意思很簡單,就是我要做事情。屈原想做的兩件事,一件叫唯才是舉,就是説不管你是寒門學子還是世家子弟,統統公平競争;一件叫依法治國,禁朋黨,移風易俗,就是説公司要正規化流程化,不允許私下搞小團體。
這兩個方案一出,最先跳出來,就是原有的既得利益者。
水至清則無魚,若按屈原的方案搞,什麼油水都沒了。
于是這幫老臣不僅給屈原制造種種障礙,還在背後放他冷箭。
楚懷王聽信謠言,慢慢疏遠了屈原,把他調離原來崗位,變法也宣告失敗。
換成别人,肯定撂挑子走人了,屈原沒有,他在《離騷》裏寫:
夫唯靈修之故也。
指九天以為正兮,
忍而不能舍也。
餘固知謇謇之為患兮,
我知道會惹禍上身,但是我實在控制不住自己。
都被降職調崗了,這個執拗的男人,還只知道一門心思地做事。
他在等,等楚懷王回心轉意那天,卻等到了楚懷王被綁,少東家頃襄王上任。
不過,屈原想做事的心仍未熄滅,他又開始找各種機會給頃襄王進言。
只可惜,他的進言不但沒讓老板聽進去,還讓新老板非常不爽。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這時候,死對頭子蘭又聯合了一批人跑到頃襄王面前告屈原的狀。潑得最重的一盆髒水是:
屈原説你之所以不把你爹接回來,是貪圖王位。
屈原真是這麼想的嗎?
他在《離騷》裏寫道:
固前聖之所厚。
伏清白以死直兮,
忍尤而攘诟。
屈心而抑志兮,
意思是,要死于直道。
不管世人怎麼謾罵,别人怎麼造謠,也要保持自己性情中那份直。
然而,屈原迎來的,卻是更加悲慘的結局,放逐江南,永不回朝。
那時候的屈原已經 50 歲了,可即便被放逐,他還在念叨那句千古名句: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以前每講到這裏,語文老師就會説,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的浪漫主義先河。我總是不解,都慘成這樣了,還有什麼浪漫可言?
而如今有點人生沉澱後,我明白了,人要保持一份赤子之心,不被外界改變,不為現實屈服,堅持對理想的求索是多麼艱難。
但這恰恰就是中國人最極致的浪漫,也是我們文明能夠延續至今的動力。
《離騷》全篇 2490 個字,其中被提到最多的就是美人和香草。
屈原用香草比喻君子高尚的品德,用美人比喻明君,用對美人的愛而不得,來抒發自己無法實現政治理想時那種美好破碎的絕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用理想世界的浪漫,來抵御現實世界的渾濁,這就是中國人的浪漫。
這樣的浪漫,我們在陶淵明的悠然見南山裏能看見,在周敦頤出淤泥而不染的愛蓮裏能看見,在陸遊零落成泥碾作塵的冬梅裏能看見,在李白何當凌雲霄,直上數千尺的松柏裏也能看見。
即便到今天,在節目組為年邁的屈原和 " 中國天眼之父 " 南仁東打造的跨越時空的 " 天問 " 裏,我們依然能看見。
中國人的浪漫,就是一次次對現實的跨越。
現實之上,永遠存有理想。方寸之間,有不可磨滅的精神世界。
公元前 278 年,屈原 62 歲,郢都失守,秦軍一舉攻下這座曾經輝煌的楚國國度,一把火燒掉了先王墳墓。
這把火也成了壓倒屈原的最後一根稻草。
五月初五,也就是我們今天的端午節,屈原整好衣冠,配上慣用的香草寶劍,抱起石頭,一步步走入江水。
看完全片,感慨良多,也和千尋做了些讨論,關于屈原應不應死。
現在的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角度,千尋覺得楚國還是那個搖擺的楚國,秦國還是那個彪悍的秦國,屈原個人的力量太有限,即使泣血嘶吼,以死明志,也無法扭轉大局。
既然最終改變不了什麼,為何不放下執念,安頓自己呢?
而且,如果相信路漫漫其修遠兮,就不要怕山長水遠,説不定再往前走五十步,就能看見柳暗花明呢。
千尋説的也沒錯,只要屈原能屈,進一步是汨羅江,退一步就是《陋室銘》。
兩千多年前的那個炎炎夏日,被逐出權力中心的屈原,本也能學陶淵明,居陋室,采菊洞庭邊,過上耕讀的恬淡生活。
可是,人總是不同的。
有人選擇退一步海闊天空,就有人選擇寧肯犧牲肉體,也要堅守内心高貴,而屈原顯然是後者。不然,他就不會在《九章 · 懷沙》裏寫:
吾将以為類兮。
明告君子,
願勿愛兮。
知死不可讓,
既然人生橫豎都有一死,不如讓我追尋先賢而去 ......
我們的讨論遠沒有結束,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結局。
如果你也願意在看完節目後,跟孩子聊聊 " 當理想破滅,人應當選擇退而求其次還是選擇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 這個有意思的話題,當然極好。
但這并不是我推薦這部片的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孩子都是黃皮膚的華夏子女,他們的記憶,不該只被聖誕的音樂和雪花占據,要為自己的文明,留有一席之地。
資源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