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胡錫進:小米SU7事故是迫使車企和公眾都客觀評估智駕現有水平的關鍵事件,實事求是是金,歡迎閲讀。
>小米 SU7 出了致命事故之後,圍繞智能駕駛可靠性的争論成了最大焦點。
什麼是輔助駕駛,什麼是自動駕駛,區分二者十分關鍵。老胡看到一種説法:如果車企、智駕供應商敢于公開承諾承擔一旦智駕出事故的賠償責任,那就是自動駕駛;不敢公開承諾承擔智駕事故賠償責任的,就是忽悠,頂多是智能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無關。我覺得這種説法有一定道理。
小米 SU7 事故是迫使車企和公眾都客觀評估智駕現有水平的關鍵事件,實事求是是金。請注意,全國目前沒有一家車企公開承諾為智駕模式下的車禍提供經濟賠償,而且全世界也沒有一家車企那樣做。這表明智駕仍然不夠成熟,它們目前只能提供輔助駕駛,所有司機都要自己承擔起駕車安全的責任。徹底搞清楚這一點非常重要。
出一次事故不意味着智駕就不該發展了,更不意味着電車的優勢因為出了這起令人悲傷的車禍就蕩然無存了。發展是大趨勢,不可能中斷。但是我們所有人都要清楚我們今天處在哪個階段。讓我們等待車企和智駕供應商拿賠償做保證智駕絕對可靠的那一天,我相信它早晚會到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