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為了定制親友生前最愛,他們找到了我,歡迎閲讀。
臨近清明節時," 賽博紙扎匠 " 李懷忙到飛起。李懷認為,祭祀是一種超越現實的活動,因為我們相信,那些糊着金粉的紙扎,真的能順着火和煙飄到另一個世界去。
點火,燃燒,十秒内,制作精美的紙扎品在火中變成灰燼。
在幾千年的喪俗祭祀文化中,我們擁有一種信念,那就是紙扎可以通過燃燒傳送到先人手上。于是我們給先人燒紙币、紙車、紙屋、紙餐具,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也不愁吃穿。
30 歲那年,李懷(化名)開了一家名叫 " 超現實手作坊 " 的紙扎店,他做的紙扎品不局限于傳統,店裏的拳頭產品是 Switch、iPhone 16 Pro Max、勞力士 Batman 手表。也有相當一部分顧客找李懷定制紙扎品,他曾做過遊戲卡帶、刮鬚刀、無人機、小提琴、二胡等,這些都承載着逝者與親友的獨特回憶。
李懷制作的紙扎 iPhone。(圖 / 受訪者提供)
" 祭祀區 UP 主 ",這是李懷在 B 站的個人簡介,他把自己稱作賽博紙扎匠,希望能傳遞 " 中式浪漫 "。
臨近清明節,李懷忙得飛起,每天伏案工作 17~18 個小時,幾乎把自己整個人固定在工作室的椅子上。工作室是他在廣州市白雲區城中村租的一間不足 30 平方米的屋子。記者提出拜訪參觀的請求,被李懷拒絕。他擔心被鄰居發現自己在做紙扎," 這職業比較敏感,很多人嘴上説着尊敬,但如果發生在自己身旁時可能會比較忌諱。"
李懷發過來一張工作室的照片,狹窄的空間裏擺放着兩台電腦、幾把刻刀、幾瓶膠水、一塊切割板、一台相片印表機,這是李懷的全部工具。
" 超現實手作坊 " 工作室,其實是城中村裏一間不到 30 平米的出租屋。(圖 / 受訪者提供)
後來我們在工作室附近的公園見面,那裏是他在工作間隙常去放松的地方。李懷穿得很素淨,戴着一副細框眼鏡,手指甲極短且保持幹淨。他説,出于工作需求,每隔一段時間他就要修剪指甲。
回憶起一個又一個故事的時候,李懷因熬夜出現的紅血絲變得顯眼,讓人分不清只是紅血絲還是眼紅了。
定制紙扎,為故人捎一份思念
李懷還記得自己做的第一單定制紙扎品。一位客户定制了 Switch、遊戲卡帶、LV 鴨舌帽、啞鈴等產品,需要寄送到海外,光是快遞寄送就花了半個月時間,客户收到後第一時間向李懷表達了感謝。
" 幹我這一行的,挺怕聽到别人説謝謝的。少對我説一次謝謝,反而意味着人生更完整。" 李懷説,這位客户并未在對話中透露太多信息,他猜測這是一位喪子的母親。而從定制的產品來看,這是一位生前擁有潮流品位、陽光開朗的男孩," 能用 20kg 啞鈴鍛煉的不會是一般新手 " 。
李懷在 B 站分享自己做的第一單定制紙扎,希望大家永遠用不上他的產品。(圖 /B 站截圖)
來找李懷定制的人,心裏大多裝着相似的遺憾,他們希望通過定制紙扎品給逝去的人帶去一份思念,定制的紙扎品要麼還原逝者用過的舊物件,要麼寄托着委托人沒能兑現的承諾。
過年期間,一位客户找到李懷,他需要定制一套台式電腦,包括主機、顯示器、鍵盤和滑鼠。因為定制有一定難度且造價高,李懷曾 " 勸退 " 這位客户,但對方言辭誠懇。這位客户表示,這是自己給孩子定制的。李懷從對方回復消息的文字習慣推測,這應該是一位年紀比較大的客户。
" 他要求我把電腦桌面 1:1 還原,我就請他給我截個圖。但他不會截圖,只會用手機拍照,把螢幕上的各個細節一一拍給我。" 李懷説,他根據這些照片,還原了逝者電腦桌面的桌面、檔案的特殊命名,以及一開機就彈出來的 QQ 賬号登錄框。
李懷制作的紙扎台式電腦,連主機内部構件都還原了。(圖 / 受訪者提供)
李懷和這位客户在過年期間反復溝通多次,他感慨,在阖家團圓的日子,這位客户要忍着悲痛和他确認細節,而每一次确認都是對回憶的一次 " 抽取 ",讓他于心不忍。
安撫客户是李懷日常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不少客户會把李懷當成樹洞,傾瀉自己的情緒。而承接這樣的情緒需要消耗大量心神,有時客户説到沉重之處,會直接把李懷 " 硬控 " 在螢幕前不能動彈。
絕大部分時候,李懷只能自己消化這些情緒。" 壓力大的時候,我就喝茶、看《武林外傳》、坐在公園草地上曬曬太陽,讓自己置身于平靜的環境中。抽煙也是我緩解壓力的一種方式。" 李懷頓了頓,又笑着説," 我老婆如果知道我説用抽煙緩解壓力,可能會想打斷我的腿。"
來找李懷傾訴的客户很多,他手上積累了不少可以分享的故事,但他有時不會第一時間在社交網站發出去。李懷説,當客户分享自己的故事時,他必須把自己代入,百分百體會,并且會有不斷斟酌、審視的過程。如果他認為自己不能代替客户完全表達時,就會選擇讓故事在心裏沉澱一下。
曾有一位女士為自己的亡夫定制了許多紙扎數碼產品,包括多個夫妻兩人一起玩過或想玩卻沒來得及玩的遊戲卡帶。她清楚地描述了兩人一起玩遊戲的點點滴滴。令李懷印象深刻的是,她雖然正在經歷 " 狂風暴雨式的悲傷 ",但她叙説時語氣温柔緩和,令回憶與現實形成了巨大反差。
一位女士定制了路易吉洋樓 3 遊戲帶,丈夫生前曾與她約定好一起玩。(圖 / 受訪者提供)
李懷和這位女士陸續交流了幾次,他決定用周傑倫的《不能説的秘密》電影原聲帶做配樂,把他們的故事剪成視頻。" 這隐藏了我的私心,我希望他們能像電影裏的主角一樣,穿越時空後重逢。" 李懷説。
李懷算是 " 半路 " 闖入定制紙扎一行。30 歲那年,他辭掉高薪的工作,試圖去尋找人生的更多解法。" 我思考過,人生無非就是生于漆黑,回歸漆黑。你總要做點什麼有意義的事情,每個月多賺一點錢,好像也不會實際改變我的後續人生。" 李懷説。
李懷突然生出這樣的人生感慨,和家族有肝癌史有一定關系。他的爺爺、爸爸都因肝癌去世,爺爺和爸爸離世時只有 50 多歲。醫生説李懷得肝病的概率比普通人大,需要定期復查。目前李懷體檢無異常,但他害怕自己也會像父輩一樣 50 多歲就走了,所以尋求人生意義成了他 30 歲時新的規劃。
" 我辭職後,每天拿着一面鏡子觀察我自己,想自己是誰,多大年紀,來自哪裏,我會什麼技能,這些技能會給我帶來什麼幫助 …… 每天反復地問自己。" 李懷説,最終決定要做定制紙扎,就像頓悟了一樣,完全随着心走。
李懷正在黏合一台紙扎 Switch。(圖 / 受訪者提供)
雖然高二就辍學,但李懷認為自己只是 " 非讀書那塊料 "。他并未停止學習。17 歲開始,他到廣州打工,先後做過電商、設計、化妝品、醫療器械、女鞋等工作,積累過不同行業的經驗。他自學了拍攝和設計軟體,因此擁有一定設計基礎。
李懷對紙扎并不陌生。小時候,家中住在一棟兩層的平房裏,一層租給了一位做紙扎的大叔,李懷經常去幫忙。" 那時覺得很酷,明明只是竹條和紙,在大叔手上卻可以變出紙船、紙馬、紙人。" 李懷回憶,大叔曾問過自己的生辰八字,幫着算了一卦," 他説我就是做這一行(殡葬)的命,但當時太小沒在意。"
童年時,每逢農歷初一、十五,以及先人的忌日,李懷的母親都會給先人燒紙。長大後,李懷每年都會買些紙扎品祭祀家人,能買到的通常是紙扎手機、别墅、餐具等,今年買過了,明年再買的時候發現還是一樣的,沒有變化。
紙扎就像一個一直埋在李懷心中的種子,終于在合适的時候生根發芽。他的想法清晰起來,他想做紙扎,要做得更有新意,比其他人都做得更好。
" 超現實手作坊 " 電商門店頁面,定制紙扎需要 30 天排期。(圖 / 電商平台截圖)
李懷的妻子剛開始有些遲疑,他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剛到上小學的年紀,妻子現實地考慮到養家的問題。而李懷覺得,"(定制紙扎)區别于傳統的紙扎品,一定有市場存在,只是需要一些發展的時間。" 所謂的市場,即是人的需求。紙扎就像某種人向心靈溝通的方式,而人們對于至親的死亡,常常需要某種形式的紀念。
剛開店時,李懷收入微薄,都靠妻子支撐着,她卻覺得這 " 不值一提 ",默默支持丈夫找尋意義。2024 年 4 月,李懷開了 " 超現實手作坊 ",陸續開發上新了多個紙扎品類,後開始接受定制訂單。到同年的 11 月,店鋪收入可滿足一家人的温飽。
做紙扎從 3D 建模開始
李懷曾去河北等地考察過當地的紙扎業,基本都是工廠流水線生產,甚至有的工廠只是用訂書釘簡單把幾個紙板釘起來。李懷詢問是否能定制,得到的回復都是 " 不能 ",因為沒有利潤。
傳統的紙扎品一般用竹、木做骨架,再糊上彩紙裝飾外部,紙人、紙馬、紙宅院等比較常見。雖然定制紙扎的品類更多元,也能承載更多特殊的紀念意義,但市面上很少人做定制紙扎。
定制紙扎的制作復雜,利潤微薄,但李懷認真對待每一個訂單。定制的流程是這樣的:接到訂單後,李懷先在 C4D 軟體裏建模,通過 3D 建模還原物品的外觀、結構和尺寸;再把建模拆解成圖紙,完善文字、圖案紋理等細節,有時遇到難度大的,還需要手繪還原。
紙扎鋼琴的圖紙。(圖 / 受訪者提供)
将圖紙打印出來後,便要進行切割和組裝,試錯也是一個必要的步驟。李懷曾将他在市面上能買到的幾乎所有膠水都買來測試,最後選定幾種:需要大面積粘貼時,就用白膠;需要快速粘貼成型,就用強力膠水;需要塑形時,就用光敏膠。
除了膠水,李懷對紙張也有要求。普通紙扎為了保持造型的硬度,一般會用瓦楞紙,但李懷認為這樣的成品粗糙,且無法完成異形結構。對比過後,李懷選用了相片紙,既有一定厚度,色彩還原度也較高。重點是它在燃燒時的氣味相對小,沒有到處飄散的灰燼。
紙扎鋼琴的最後成品。(圖 / 受訪者提供)
" 除了貴,這些材料沒有别的缺點。" 李懷説,他沒辦法把現在的工作完全看作一門生意,不單純以賺錢為目的,定價 " 遵循良心 ",只計算了基本的材料費和時間成本,未覆蓋設計費和人工費。
盡管如此,李懷依然嚴格把控產品細節。比如一台手機,他會還原充電口的位置、喇叭孔的數量、每一個攝像頭的厚度,以及握持的手感,直至達到遠遠看一眼能 " 以假亂真 " 的程度。
遇到制作難度過大的定制紙扎品,李懷也會直接拒絕。" 有客户想讓我做一個真人一樣的紙人,連頭發都要做出來。還有客户想要 1:1 的車子,或者 5 米長的船。這些我都做不了。"
不過,李懷也有為了客户的願望盡力克服困難的時候。前段時間,一位客户要求定制一套架子鼓,并指名某品牌周年定制款。李懷評估了一下,覺得復刻非常難," 想想都頭疼 "。
多番溝通下,客户仍然堅持。他對李懷説,如果不幫他制作的話,他就不會再有機會将 " 架子鼓 " 送給逝者。李懷受到觸動,松口説,成品整個發貨的破損率高,只能拆開寄送。" 客户説,沒關系。逝者是很專業的鼓手,不用擔心,他會組裝的。"
李懷為客户定制的架子鼓。(圖 / 受訪者提供)
李懷應承下來,幫客户趕工,每天工作 18 個小時,做了 10 天時間,一天當兩天用,沒怎麼睡過。
故人的紙扎匠,
生人的解決師
到今年清明節,李懷做紙扎就有一年時間了,他發現自己正在悄悄改變。
" 現在遇到什麼事情,我都比以前淡定得多,不生氣,不着急。因為我知道,時間會帶走很多東西,人不過就是匆匆三萬天。" 李懷説。
在李懷的 B 站視頻下,許多網友也發出感慨。李懷講述了一個個充滿遺憾但又堅強的故事,改變了許多網友對死亡的觀念,令他們意識到,我們仍可以用積極的方式悼念,因為死亡并不是終點,遺忘才是。
網友在 " 超現實手作坊 "B 站視頻下方留言。(圖 /B 站截圖)
李懷扮演的角色也不僅是故人的紙扎匠,更是生人的解決師。
去年 8 月,一位女生找到李懷,要定制一些當年最新款的數碼產品,説希望自己 " 下去之後就可以馬上用到 "。給自己定制紙扎品的顧客不少,一部分是身患重病、想提前預訂,一部分則是有輕生念頭。深入交流後,李懷發現這位女生屬于後者。
李懷耐心地開導,女生也找到了傾訴的出口,開始和李懷分享自己的日常,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就這麼陸陸續續聊了大半年,最近女生説自己終于完全放下了輕生的想法。" 她説之前自己碰到問題,就只想毀滅。但遇到我之後,她發現很多問題是有解決辦法的。" 李懷認為自己做成了一件功德。
令人寬慰的故事也不時發生在李懷的新的職業生涯之中。
今年 2 月,有一位患白血病的男生找李懷定制,當時他沒有找到合适的骨髓移植配型,醫生已經為他的生命倒計時,他希望給自己燒一根台球杆。猶豫了一天時間,男生還是沒下訂。" 他覺得時間(不多了),怕定制趕不及。醫生説他就剩兩個星期。"
一名患有白血病的 16 歲男孩找李懷定制台球杆。後來,奇迹出現,他找到了合适的配型。(圖 /B 站截圖)
沒想到,奇迹出現。幾天後,男生跟李懷説,自己配型成功了,身體指标一切正常,馬上就要手術,成功率 80%。男生發給李懷的消息寫道,他 16 歲,生病兩年,每天都覺得離死亡很近,突然得救了,他感到很不真實。
李懷也松了一口氣,他笑稱這是一次 " 跑單 ",但也表示 " 跑單越多越好 "。男生手術後,李懷問他感覺如何,他回答:" 我好餓,等會就要吃早餐了。病房外有鳥叫,空氣很新鮮,這是一個全新人生的開始。"
李懷手裏還有許多素材,一直沒有發。他不想讓自己的粉絲漲得太快,因為擔心訂單會随着關注度上升,超出可承擔的工作量,節奏太急反而會影響質量。
李懷認為自己是一個務實的理想主義者,傳遞着超現實的浪漫。他解釋,祭祀是一種超越現實的活動,因為我們相信,那些糊着金粉的紙扎,真的能順着火和煙飄到另一個世界去。
最近有顧客定制了一個數碼暴龍機," 按傳統思想,西方人去世了上天堂,中國人去世了去地府報道。但他希望對方能去數碼寶貝的世界。"
李懷接着説:" 這是真正的超現實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