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換電救不了的樂道,準備轉投「增程」?,歡迎閲讀。
艾鐵成的離場,很是突然。
4 月 1 日,也就是樂道官宣換帥的前一天,艾鐵成還在微博上和李斌互動:「恭喜蔚來,累計提供換電服務已超 7000 萬次。」
上個月,艾鐵成還發了一條微博,説他準備将「訂單爆了」的梗圖做成樂道品牌的周邊,作為粉絲福利發放,這算是他對這一事件的首次正面回應。當時的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説自己不會「一走了之,半途而廢」。
盡管他曾立下軍令狀,説 3 月銷量不達預期就下課,但正是這種「不低頭認輸」的表态,讓這次的離職稍顯突然。
最後的告别裏,艾鐵成似乎将他的失敗,歸結于營銷層面。「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我們并未讓這台競争力極強的好車達到與它的產品力相匹配的銷量,在營銷層面。」艾鐵成説,「我作為團隊負責人,暴露了很多短板,辜負了大家的期待,深感愧疚,也必須為此承擔責任。」
樂道汽車首款產品 L60 的月銷量,想必各位也都有所耳聞,除了在去年 12 月短暫地完成了交付目标,其餘時間都在四五千輛之間徘徊——
似乎确如艾鐵成所説,這樣的銷量表現和 L60 的產品力之間產生了奇怪的錯位。
樂道 L60 原本是一款極具市場潛力的車型,蔚來對其寄予厚望,将其視為月銷超 3 萬輛的「現金奶牛」。早在偽裝車階段,後窗上那句「比毛豆 Y 更棒」的标語,就充分展現了蔚來的產品自信。
的确,憑借低能耗、大空間和舒适的乘坐體驗,L60 的實力足以讓任何人信心滿滿。更何況,其 BaaS 價格低至 14.99 萬元,使它在面對特斯拉 Model Y、小鵬 G6、智界 R7、極氪 7X、阿維塔 07 等一眾競品時,絲毫不落下風。
那麼問題來了:
一個產品力在同級對比中表現尚可的品牌,到底是怎麼被樂道玩壞的呢?
從「訂單爆了」,到「無人問津」
一開始,大家對于樂道的「訂單爆了」并沒有太多質疑。然而,随着時間推移,樂道汽車在產能與交付環節的管理失誤逐漸暴露。
樂道 L60 的生產依托于蔚來位于合肥的 F2 工廠,與蔚來主品牌車型共線生產。這種生產模式的初衷,或許是為了節約成本、提高效率,但它的實際效果卻适得其反。
去年 9 月份上市後,樂道 L60 的產能爬坡異常緩慢,用户提車周期被拉長至數月之久。即便蔚來後續把產能拉到極限,交付時間也延長到了 14 周——這導致了一個嚴重問題:
大量訂單無法在 2024 年底國家新能源補貼退坡前完成交付,許多潛在客户轉而投向特斯拉 Model Y、小鵬 G6 等競品,訂單流失嚴重。
延遲的交付,反映出樂道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短板。共線生產雖然理論上可以共享資源,但在面對新品牌和新車型的快速增量需求時,工廠的調度能力和供應鏈響應速度顯然跟不上節奏——新車發布當月,樂道一共只生產了 2000 多輛 L60,其中還有 1000 多輛是展車和試駕車。
随後,遠低于市場預期的銷量,也讓外界慢慢開始質疑起樂道的訂單。
對于高調宣稱的「爆單」,樂道始終未公布具體的訂單數據,雖然艾鐵成多次強調「蔚來不拿訂單量做營銷」、「訂單确實很多」,但這種缺乏透明度的做法依舊埋下了信任危機的種子。
更糟糕的是,混亂的交付順序進一步加劇了用户的不滿。
去年 10 月,有用户反映 L60 交付順序混亂的問題,一些後下定的用户反而提前拿到了車。樂道後續承認了這是員工的工作失誤,稱員工沒有嚴格按照用户的鎖單順序和已有車輛做對應的匹配,「等到 3 天後我們發現這個問題後,他們配好車,做好交付準備甚至已經開始打款了。」
盡管樂道表示這樣的用户只有幾十位,但其口碑的下滑仍無法避免。對于一個新品牌來説,交付節奏的失控不僅是運營問題,更直接動搖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產品力再好也難以挽回。
李斌此前在 2024 财報會中提到:「樂道 L60 用户口碑非常好,從產品滿意度來説是蔚來最高的產品。」但同時他也無奈表示,樂道銷量增長受到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據調研大概影響了 30%-40% 的銷量」。
一個只有一款產品的新品牌,初期一旦沒能站穩,後果是致命的。
樂道銷售小雲告訴董車會,他們門店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客户很少」,「不知道為什麼,感覺這個車無人問津」。
從「能否留住客人」變成「根本沒人來」,這種客流量的斷崖式下跌,直接反映了品牌吸引力的流失。為應對低迷的銷售表現,樂道甚至在一線進行了一輪裁員,這無疑進一步削弱了市場信心。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樂道 L60 的品牌定位似乎未能精準傳達其價值,網絡上甚至出現了将其稱為「低端蔚來」的聲音。「買這車不是明擺着告訴别人我買不起蔚來嗎?」瑞平對董車會説。
進行了一輪試駕比對後,瑞平在上周購入了一輛特斯拉 Model Y。在購車之前,他在心中給試駕過的幾輛車排了一個名次:特斯拉 Model Y、極氪 7X、領克 08、小鵬 G6,樂道 L60 則被排到了最後。
至于原因,瑞平表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品牌。
盡管樂道主打「家庭定位」,但在產品設計和服務體驗上,這一定位并未得到充分體現。更關鍵的是,樂道在蔚來的兩大核心賣點——換電和服務上未能與母品牌看齊,例如,樂道車主無法享受 NIO House 等專屬服務。正是這樣的差異體驗,進一步強化了「低端化」的負面印象。
▲南昌蔚來 NIO House
在瑞平看來,這樣的「等級區隔」已經讓「低端蔚來」成為樂道甩不掉的标籤。
于樂道而言,換電能加的分并不多
換電這張牌,蔚來玩得風生水起,可到了樂道手上,效果卻打了折扣。
在 2025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期間,李斌曾直言不諱:「蔚來最大的『學費』是換電站布局得太晚了」,稱自己低估了換電站對用户購車決策的影響力。
李斌表示,從蔚來品牌目前的銷量分布來看,長三角的「三省一市」占了蔚來總銷量的 60%,原因不只是長三角用户的消費觀念比較新,蔚來在長三角堅定的換電網絡布局也功不可沒。
▲上海第 180 座蔚來換電站
上海我們有 180 座換電站來服務 10 萬用户,我們浙江昨天實現「縣縣通」,浙江去年七八月份已經過了 10 萬用户,江蘇去年年底也達到 10 萬用户,江蘇也是去年年底實現縣縣通。
如果我們在 2022 年、2023 年建的再早些,我相信我們的整個銷量、用户滿意度應該會更好,這其實也是我們可以去復盤的地方。
顯然,對于換電站的建站節奏,李斌是有過反思的。然而,在樂道上,他還是栽了。
樂道 L60 的第一次亮相是去年 5 月,樂道品牌發布會。在會後的媒體群訪環節裏,李斌着重強調了蔚來做樂道的邏輯。按照他的説法,樂道品牌是「2020 年開始決定啓動,2021 年正式啓動,規劃早就有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是一時興起」。
樂道 L60 是蔚來 NT3.0 平台首款車型,用到了很多平台化能力,到 9 月份上市交付的時候,就會有 1000 多家換電站可用。所以李斌對它的期望也是「錢已經燒過了,該你賺錢了」。
可實際情況是,樂道直到 2025 年才迎來了它的第 1000 座換電站。核心原因在于,樂道品牌和蔚來品牌的電池标準并不統一。
樂道 L60 雖支持蔚來換電網絡,但其實際換電體驗受限于兼容性問題,只支持蔚來的第三代和第四代換電站。截至目前,在全國範圍内,樂道可用的換電站數量為 1891 座,占比剛剛超過蔚來換電站總數的 50%。
更大的槽點是:即便換電站可以給 L60 換電,裏面也不一定有滿電的樂道電池。「我這 60 萬人口小城,只有郊區一個換電站,一塊樂道電池。」一位用户今年 2 月在社交媒體上如此説道。
與換電緊密相關的 BaaS 電池租用方案,同樣未能成為樂道的加分項。14.99 萬元的租電起售價看似吸引人,但不少消費者經過計算後發現,如果用車時間在 5 年以上,租電池的成本要高于直接購買電池,且二手車殘值可能因換電模式受影響。
「BaaS 看起來很便宜,其實一點都不便宜,」瑞平認為,樂道本就是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品牌,「像我們這樣的普通家庭,5 年不到就換一輛車,這件事不太現實」。
了解完 BaaS 方案,瑞平便走出了門店,再也沒有回來過。
像瑞平這樣的客户,銷售小雲接待過不少。「好不容易來了個客人,結果都説再等等,對比一下」。小雲説。
要是能現場成交倒還好,這一出門對比,往往就出問題了——隔壁家銷售説不定能説出樂道的一萬個缺點,換他們來寫這篇文章,可能寫得比我更好。
總之,樂道 L60 在產品力上的确是可圈可點的,但換電站布局滞後、體驗不佳、服務缺位,再加上品牌争議,樂道這張牌并沒有給蔚來帶來預想中的助力。
短期來看,在樂道需要在即将推出的 L90 上做好準備,優化交付效率,并調整定價策略,光靠 BaaS 這條路,已經走不太動了。
搞清楚樂道到底能為家庭用户帶來什麼獨有的優勢,是新領導人沈斐應該思考的問題。
從沈斐近期的發言來看,説不定會是「換電 + 增程」?
*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瑞平、小雲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