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極石能否趕上“末班車”?,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牛刀商業評論,作者丨景海
石頭科技創始人入場造車,取名為極石汽車。
關于極石汽車這個名字,想到了一個説法倒是非常契合。王興此前在内部會議上提出一個問題,如何讓石頭漂在水面上。答案種種,有説掏空石頭的,有説墊一個木板的。
最佳答案是,速度。
《孫子兵法》雲:"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
對于後入場的昌敬,想要搭上最後一班車,也只有速度,所謂 " 極石 "。
昌敬是夠快,從市場有聲音其要造車到發布第一款汽車,昌敬竟然走到了小米雷軍的前面,除了切細分品類硬派越野外,速度也是其能夠拿下一席之地的關鍵。
一家又一家倒下,半道崩卒的跨界造車項目不在少數;一家又一家入局,巨大的市場前景誘惑讓更多的造車新勢力上場試煉。
越野新車型俨然已成各家車企搶灘登陸的新細分市場,多個制造廠商相繼發布多款越野新車型,從比亞迪方程豹到奇瑞探索 06,從哈弗 H5 到坦克 400H4i-T,極石 01 在 8 月 22 日的出現過分低調,但它背後的故事卻并不簡單。
帶着疑問和争議去起底極石 01 背後的制造商,你會發現,石頭科技開始下場整車制造,似乎打算書寫不瘋魔不成活的瘋狂。
01 後來者率先撞線,它緣何能比小米更快入局?
通過相關資料顯示,極石汽車是由洛轲智能和北京汽車制造廠合力打造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洛轲智能憑借其技術優勢承擔智能化方案和設計功能,北汽制造則依托于整車制造的經驗負責生產制造。洛轲智能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昌敬,是在整個合作方案中的關鍵角色,他的另一個身份是石頭科技創始人,曾經為米家打造名噪一時的掃拖一體機器人,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位列前三,2022 年市場占有率為 21%,僅次于科沃斯。
首先,極石汽車快速解決了資金的問題。
洛轲智能由昌敬在 2021 年 1 月發起成立,注冊資本 1250 萬人民币。
企查查信息顯示,3 個月後,極石汽車完成高榕資本、北極光創投的天使輪投資,估值約為 2.4 億美元估值;同年年底,獲得騰訊領投、紅杉跟投的 1 億美元戰略投資。今年 2 月,IDG 資本騰訊投資投資完畢後,洛轲智能估值已達 30 億美元。
其次,極石汽車的核心團隊搭建效率值得稱道。昌敬是產品經理出身,但隔行如隔山,造車不是他擅長的領網域,所以,他需要借助外力去實現自己的造車夢,這個人就是汽車行業出身的闫楓。
成長于上汽,創業在斑馬,成名于威馬,闫楓在汽車領網域近 20 年的專業經歷使他成為洛轲智能的聯合創始人兼 CEO,全面負責公司的產品設計、技術研發和渠道營銷等工作,是洛轲智能的靈魂人物。洛轲智能的核心團隊成員中還有副總裁閻全忠、整車院院長沈浩傑、制造中心總經理常柏松、研究院院長駱俊凱,他們也都是車企多年的老将和精英。
最後也是最難的一關就是造車資質,沒有資質一切都是空談。
獲得資質最快的方式就是選擇代工模式,在這一點上極石汽車無疑是幸運的。極石車體上标注的北汽制造原本隸屬于北汽集團,于 2015 年将 51% 的股權轉讓給富路集團,而富路集團 71% 的股權在經營過程中被魏橋國科智行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取得,最終歸屬于魏橋創業集團。
最新發布的 2023 年《财富》世界 500 強榜單中,魏橋創業集團的排名高居第 172 位。簡而言之,魏橋集團實際控制了北汽制造,而洛轲智能和魏橋創業集團牽手形成戰略合作關系,極石汽車如願成型。
嚴格意義上來説,即使在自身專長的智能家居領網域,石頭科技也是一家非常年輕的公司。2014 年 7 月份成立的石頭科技更不會想到,在不到 8 年的時間裏,它竟然會與比自己小月份的蔚來,比自己小一歲的理想,一起進入造車這條賽道。當資金、人才和資質問題都解決之後,一切似乎都來得那麼自然。
02 奶爸玩硬派越野,這是不是市場愛聽的好故事?
先看產品本身,從極石汽車對外發布的整個進度來看,可以用神速來評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采用了技術路徑比較成熟、保險的增程式動力形式,找合作夥伴輕松。
同樣,外形高度雷同其他成熟車型,也降低了極石 01 的設計認可度風險,有汽車博主看來," 你不僅可以看到路虎衞士的影子,還可以體驗仰望 U8 的既視感。" 另外,價格上極石 01 的售價比理想 L8 要高出 1 萬。
再看產品定位," 愛家,愛户外,愛每一次出行 " 是極石汽車首發打出的廣告語,似乎他們在文案上也想體現出極石 01 的產品定位——硬派越野 + 超級奶爸。
硬派越野已經成為一個大類,市場看上去還不是那麼大。
行業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的硬派越野車市場的總體銷量并不高,僅為 21.02 萬輛,但其中長城坦克一家的市場覆蓋率就高達 60%。數據背後反映出來的現狀是,在越野車市場中,很多先發的老牌車企赢得了更多的用户認可和品牌認知,後來者在品牌感知度上有天然的弱勢,使得他們很難獲得粉絲青睐、赢得市場份額,長城、路虎、Jeep、北汽等一批涉足該領網域較早的老牌越野車始終難以逾越。
越來越多的造車新勢力車企正在做這個大類下的細分,最突出的要算是理想将 " 冰箱彩色電視機大沙發 " 塑造為新汽車三大件,精準把握甚至創造了客户需求。
越野和家用兩大概念的反差感本身就大到難以統一,業内首創的車尾餐廚系統其使用率到底有多高值得懷疑,畢竟開車帶着老人孩子去搞極限越野同時車上還帶着鍋碗瓢盆的畫面難以想象,以家庭為中心的 " 奶爸 ",真的會開着它去越野嗎?
03 夢想成真 VS 身不由己,極石汽車背後是否有苦衷
作為曾經隸屬于小米生态鏈下的企業,石頭科技同樣借助于以小米智能手機為核心載體的小米平台資源獲得飛速發展," 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 " 成為小米生态鏈中的明星產品。2016 年 9 月上市,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在 2017 年一季度掃地機器人項目為石頭科技創造的營收高達 1.81 億元。
後來,石頭科技開始發力自營品牌。 " 石頭智能掃地機器人 "+" 小瓦智能掃地機器人 " 分别出擊,各自針對中高端市場和低端市場,從而全面擺脱對于小米模式的營收依賴。昌敬做到了,石頭科技的自有品牌營收占比最高衝到了 98.8%。
但是,幾乎可以預見的結果如約而至。一方面,石頭科技的實體業務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 " 去小米化 ",但因為失去小米的資源平台,石頭科技的運營成本開始大幅增長,市場營收和規模雖有擴充,最終的利潤并沒有達到預期,反而有下降的趨勢。根據石頭科技 2022 年業績報顯示,2022 年公司營收雖然增長 13.56%,但利潤首次降低 14.96%,石頭科技開始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掃地機器人賽道遇冷是不争的事實。數據顯示,掃地機器人 2022 年全年銷量僅為 441.4 萬台,同比下跌 23.8%。掃地機器人賽道内部則瘋狂内卷,科沃斯一家獨大,市場占有率約為 40%,地位幾乎不可撼動,雲鲸則有後來居上之勢,根據奧維數據調查顯示,2022 年中國掃地機器人線上銷售額占比中,雲鲸品牌以 14.5% 的市占率排名第三。而小米、追覓等品牌也在拼命發布新品,形成市場衝擊。石頭科技雖然暫時排名市場占有率第二,但前後夾擊地位并非穩固。
找尋新的盈利點,激活第二增長曲線,這是石頭科技采取的對策。2021 年初,昌敬作為法定發表人和董事長,成立了上海洛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其經營範圍涉及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新能源技術研發等。
其實,在做整車制造之前,石頭科技還在做其他方向的探索。比如鮮為人知的自動割草機項目。
昌敬本人在 23 年初自持石頭科技限售股解禁當日也有計劃減持,按當時的股價計算總額超過 7 醫院。這些資金的去向在當時有諸多猜測,而随着極石汽車的上市,問題的答案似乎水落 " 石 " 出。
也許,造車并不是昌敬内心深處的夢想,而只是石頭科技解決主業危機的手段。
近幾年,整車制造領網域有太多的跨界入行者進入,但折戟成沙的多,扎根成功的少。
瘋狂的石頭能否在新賽道上走下去,我們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