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土地出讓收入下降25%,土儲專項債時隔五年重啓,或可緩解地方政府資金壓力,歡迎閲讀。
财聯社 10 月 23 日訊(編輯 楊斌)近日,财政部等部委多次在國新辦發布會上提到重啓土地儲備專項債的發行。2017 至 2019 年,土儲專項債曾累計發行約 1.25 萬億元,此後中斷至今。當前重啓土儲專項債可緩解地方政府及地方國企的資金壓力,并擴大專項債使用範圍。預計化債非重點省份有望獲得更多土儲專項債發行支持,土儲專項債需配合其他政策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根據 2017 年财政部、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地方政府土地儲備專項債券管理辦法(試行)》(财預〔2017〕62 号),土地儲備專項債券指地方政府為土地儲備而發行,以項目對應并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的以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或國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償還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
2017 年 5 月财政部印發 62 号文後,北京于 7 月發行了全國首批土儲專項債。2019 年 9 月,國常會提到 " 專項債資金不得用于土地儲備和房地產相關領網域、置換債務以及可完全商業化運作的產業項目 " 後,各地停止了土儲專項債申報和發行。
根據大公國際的研報統計,2017~2019 年,土儲專項債年度發行規模分别約為 2347 億元、4333 億元和 5901 億元,占當年專項債發行規模的比重分别為 21.73%、22.47% 和 23.47%,土儲成為當時專項債重點投向領網域。
10 月 12 日,财政部相關負責人在國新辦發布會表示,允許專項債用于土地儲備,并支持地方政府運用專項債回收符合條件的閒置存量土地。10 月 17 日,在介紹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情況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财政部相關負責人再次表示,将推動專項債收儲土地工作盡快落地。
時隔五年,土儲專項債為何将在此時重啓?
天風證券固收首席孫彬彬分析,土地出讓收入是地方政府财力的主要支柱,而土地前期的收儲、開發以及儲備管理都需要時間和資金投入,土地出讓相對滞後,由此產生跨期融資需求。
近年,地方财力顯著承壓,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中最重要的土地出讓金收入已經連續三年負增長。2024 年前 8 月,地方本級的土地出讓收入累計同比 -25.4%。疊加地方債務的規範化和平台轉型,孫彬彬認為,恢復土儲專項債以補充土儲資金缺口,幫助土儲融資和土儲工作推進,對于政府性基金預算的跨期平衡有很大幫助。
同時,土儲專項債的發行也有助于緩解地方國企的資金壓力。民生證券固收首席譚逸鳴分析,由于土地市場表現低迷,地方國企近年托底拿地金額占比逐漸提高,但相較于拿地的快速增長,土地庫存的去化滞後,形成一定的資金占用,增加地方國企債務壓力。
自然資源部相關負責人在 17 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專項債用于土地儲備将優先考慮企業無力開發、不願開發,還沒有動工建設的住宅商務用地。譚逸鳴指出,這對于提升相應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财聯社今年已多次報道,由于項目稀少,審核趨嚴,今年專項債發行與使用進度較慢。利用專項債收儲土地,擴大了專項債資金的适用範圍,可一定程度緩解當前專項債優質項目儲備相對不足、資金閒置的問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大公國際預計,土儲專項債重啓後,基于債務滾續、緩釋債務風險發行目的,多數土儲專項債期限仍将遵循與土地儲備項目期限相适應、不超過 5 年的原則,更加側重短期、精準支持。化債非重點省份的負債率相對較低、财政經濟情況良好,有望獲得更多土儲專項債發行支持。
孫彬彬則認為,土儲專項債尚不能解決政府土地出讓金下滑的困境。土地出讓金或者政府基金預算收入的改善,還是需要地產本身止跌回穩,關鍵一環在于需求端。歷史上,土儲專項債配合棚改貨币化,打通了地產供給和需求,從而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