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華夏幸福已實現債務重組金額1812.96億,占金融債務82.71%,歡迎閲讀。
7 月 10 日晚,華夏幸福(600340.SH)發布對上交所關于公司 2022 年年度報告的信息披露監管函回復的公告。
回函内容針對公司的債務重組收益、債務重組進展、應收賬款、合同資產等提問進行了詳細答復,并同步了年審會計師的意見。
受此消息帶動,7 月 11 日股市開盤後,公司股價迎來上漲,截至收盤,華夏幸福股價報 2.24 元,漲 0.45%,當前公司總市值約 87.67 億元。
實現債務重組金額累計約 1812.96 億元
華夏幸福最大的困境就是債務重組,這也是上交所此前下發監管函重點提及的問題。對此,上交所要求公司對目前的債務重組收益、債務重組進展進行詳細説明。
對于上述問題,華夏幸福在回函中表示,公司債務重組收益 - 投資收益科目 2022 年确認約 257.04 億元,今年一季度确認 62.82 億元;通過以股抵債方式确認的債務重組收益 - 資本公積科目,2022 年确認 45.09 億元,今年一季度确認 5.55 億元。
截至 5 月 31 日,《債務重組計劃》中金融債務通過籤約等方式實現債務重組的金額累計約 1812.96 億元(含境外間接全資子公司發行的 49.6 億美元債券重組),約占金融債務金額的 82.71%,其中在前 5 個月新籤約的金額約 424.88 億元。
另外,華夏幸福以其所持有下屬公司股權搭建的 " 幸福精選平台 " 及 " 幸福優選平台 " 股權抵償金融及經營債務金額約 105.91 億元,其中在前 5 個月新增抵償金融及經營債務金額約 55.73 億元。
據 2022 年報顯示,當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餘額為 583.53 億元,主要為按組合計提壞賬準備。其中,前五大客户的應收賬款賬面餘額合計約 269.51 億,占應收賬款期末餘額比例 46%。對此,上交所要求公司説明對上述客户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的充分性、合理性
在回函中,華夏幸福表示,前五大應收賬款客户 2021 年計提壞賬準備 10.89 億元,2022 年計提壞賬準備 12.57 億元,2023 年 1-3 月計提壞賬準備 2.80 億元;2021 年合計回款 23.04 億元,2022 年合計回款 8.39 億元,2023 年 1-3 月合計回款 5.87 億元。公司認為目前對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是充分的、合理的。
2022 年度,按照前述測算依據及過程,華夏幸福合同資產共計提減值 1.12 億元,其中包含基礎設施建設相關合同資產計提減值 0.46 億元、土地整理相關合同資產計提減值 0.61 億元、園區運營維護相關合同資產計提減值 0.05 億元。基于此,上交所要求華夏幸福詳細説明公司的合同資產情況。
對此,華夏幸福稱合同資產減值計提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公司會計政策處理,均參考歷史信用損失經驗,結合當前狀況以及對未來經濟狀況的預測,對合同資產計算預期信用損失,不存在跨期調節利潤的情形。
華夏幸福表示,公司堅持以產業服務為核心,持續推動區網域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不斷驗證公司大項目市場化招商能力,除服務現有產業新城之外,產業發展業務獨立外拓市場,2022 年度實現 7 個市場化合作委托區網域(原 PPP 協定委托區網域外),共計引入 17 個產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為 96.9 億元。
後續公司将在 " 全面轉型產業新城服務商 " 的戰略牽引下,按照重構優化後的業務組合努力實踐,不斷提升公司經營 " 造血 " 能力,積極謀劃增量業務,做大做強創新業務,實現公司脱困發展。
化債路漫漫,公司仍陷業績虧損泥潭
華夏幸福的債務危機很早就出現了。
據悉,2020 年三季度,華夏幸福有息負債超過 2000 億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 597 億元。同期,公司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約為 367 億元,無法覆蓋短期債務,華夏幸福首次出現信用危機。
但真正的 " 暴雷 " 發生在 2021 年初,當年 2 月 1 日,華夏幸福發布債務違約公告,并表示公司債務逾期涉及的本息金額共 52.55 億元,但公司的可動用資金僅有 8 億元,無法償付金融機構負債。
自此之後,華夏幸福開啓了長達兩年多的 " 化債之路 "。2021 年 9 月底,華夏幸福公布了債務重組計劃,主要通過 " 兑 "、" 帶 "、" 展 "、" 抵 "、" 接 " 等五種方式化解其總計 2192 億元的債務。
根據最新披露數據,公司已實現債務重組的金額累計約 1812.96 億元,已完成總金額的 82.71%,距離終點已經不遠。
钛媒體 APP 了解到,為了償還債務,華夏幸福在持續 " 保交樓 " 的同時,還通過賣資產回血。據悉,2022 年的最後一個月裏,華夏幸福通過多次出售子公司資產獲得了超 140 億元的資金流入。
再看業績方面,年報數據顯示,2020 年至 2022 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别為 1012.08 億元、418.81 億元、319.42 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别為 36.65 億元、-390.3 億元、15.83 億元;扣非淨利潤為 32.77 億元、-329.49 億元、-164.89 億元。不難發現,公司的業績表現并不樂觀,虧損面雖然在縮小,但仍在持續。
進入 2023 年,華夏幸福一方面繼續推動債務重組,一方面大力通過公司主營業務實現經營回血。
據悉,1 月 29 日晚間,華夏幸福發布公告稱,英格蘭及威爾士高等法院于英國時間 1 月 23 日下午 2 點 30 分召開裁決庭審,庭審裁決了華夏幸福境外債協定安排重組生效,預計于 2023 年 1 月 31 日完成重組交割。
另據華夏幸福早前披露的 2023 年一季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内,公司實現營收約 58.76 億元,同比增長 40.49%;歸母淨利潤約 7.38 億元,同比減少 73.4%;扣非淨利潤為虧損 29.15 億元,雖然公司業績仍然不佳,但虧損面已進一步縮小。(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陳偉納)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