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限時 28.99 萬元起!領克 900 正式上市,還送碎屏險?,歡迎閲讀。
我第一次見到能夠向後旋轉 180 ° 的座椅,是在 2023 年廣州車展上。
當時,上汽大通推出的 MPV 大家 7 搭載了這一配置,不過由于這輛車的熱度有限,旋轉座椅這一亮點也逐漸被大家遺忘。直到 2024 年下半年,極氪 MIX 的爆火,才讓旋轉座椅走進大眾視野。
在剛剛過去的上海車展上,理想 MEGA Home 家庭特别版也帶着旋轉座椅入場。與此同時,理想汽車通過各大官方渠道,向廣大用户展示了旋轉座椅在家用場景中的更多可能。
在這個過程中,受益最大的可能就是今天發布的領克 900 了,因為它也配備了旋轉座椅。
兄弟我正愁如何教育用户呢!感謝友商的助力!
今晚,領克正式發布了他們的首款大六座 SUV 領克 900,在 28.99 萬元的限時售價公布時,現場響起了如雷般的掌聲。
旋轉座椅 + 天地尾門,領克的新「組合技」
今年 1 月,領克副總經理穆軍在社交媒體上發了一張領克 900 的側顏照,并配文:
我常常想,如果人生是曠野的話,那麼領克所做的就是去不斷拓寬邊界,發現生活的更多可能。
這段話初看之下似乎顯得有些「形而上學」,但我們依然能夠從中提煉出一些關于新車的核心要點——即「生活的更多可能」。
由于當時領克 900 還沒有正式發布,董車會猜想,這輛 SUV 大概率會是一輛更注重家庭用途的車型,而且領克很有可能從使用場景出發,帶來了一些别家少有的創新體驗。
現在我們知道了,其中一大「創新體驗」就是旋轉座椅。
領克 900 是全球首款配備雙 180 ° 電動旋轉座椅的 SUV 車型,其二排座椅可以向兩側旋轉 90 °,又或者是向後旋轉 180 °,來适配不同的使用場景。
例如,朝外旋轉方便奶爸們安裝兒童安全座椅;搭配标配的雙側電動踏板方便老人上下車。
為了給這兩張座椅提供最大靈活度,領克為 900 帶來了同級别中最長的二排滑軌,達 1050mm,座椅滑移行程達 550mm,重新設計的前排電池包和油箱布局,也為 900 帶來了高達 1.3m 的開闊空間。
據極氪科技集團副總裁林傑介紹,不只是座椅的旋轉,領克在後門上還下了大功夫:電吸門 +4 段式限位器,後門開度接近 90 °,能夠更好地方便家人進出。
「我們就是要為家人開最大的門。」林傑説,
不僅如此,領克 900 還将大六座 SUV 的三排空間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号稱「身高一米九也有伸腿自由」。三排座椅滑動行程為 125mm,支持最大 155 ° 的靠背調節,甚至還配備「老板鍵」和一鍵便利下車(二排座椅往前收折)。
舒适性配置上,領克對六張座椅幾乎是一視同仁,全部标配雲感舒壓座椅,支持熱石按摩,即便是三排座椅的乘客,也能享受厚實的「大沙發」。
林傑説,老人和小孩坐都舒适,他管這叫「三歲到百歲都喜歡」。
領克對于座艙的創新不止空間,抬頭就能看到一塊 30 英寸的 6K 懸浮屏(入門版需選配),更大的尺寸為三排帶來了更好的觀影體驗,且支持分屏操作和手勢控制。
前排也用上了同一塊娛樂螢幕,中控屏和副駕屏之間不再有隔斷,副儀表台上也保留了一定的物理按鈕,便于操作。
領克還使用包括 8 個頭枕揚聲器(前兩排四個座位)在内的共計 31 揚聲器,組成了一套峰值功率 2640W 的音響系統,支持杜比全景聲,同時聯合 QQ 音樂等平台推出了 96kHz 無損音源,追求音質的發燒友可以嘗試一下不插 U 盤了。
可以發現,或許是入局較晚的緣故,雖然是第一次做大六座車型,但領克 900 并沒有走什麼彎路。
比如説,領克沒有盲目選擇所謂的「航空座椅」,而是配備了更适合家用的活動扶手;标配雙小桌板、手機槽位、冷熱冰箱、三排的音響和空調出風口,領克也有注意到。這些,都是近兩年經過市場驗證過的「标準答案」。
但如果只有這些,領克 900 和市場上那一堆六座家用 SUV 有什麼區别?穆軍口中的「生活的更多可能」,又在哪裏?
值得慶幸的是,領克 900 并不是一輛套着「領克殼子」的理想 L9,更靈活的三排空間,以及二排座椅的的巧思,都體現了領克對于「生活」的一些思考,就連它的尾門,也換成了成本更高,但置物更加便利,使用場景也更多的天地尾門。
林傑向我們介紹稱,這實際上是自主品牌第一個天地尾門,能夠承重 300kg,把六座車變成「外挂八座車」沒有任何問題。
做天地門其實特别費時又費力,為什麼我們還要堅持做?很簡單,領克 900 車長 5.24 米,停車入庫以後,車位往往都會離牆很近,常規的備份箱很難打開。
另外,900 還可選裝收縮電動拖車鈎,拖挂承載重量 2 噸,在預售訂單裏,有超過 10% 的用户選擇了這一配置。
駕控和安全,是領克的根本
在市場上現有的一些大型新能源 SUV,它的智能化的表現是十分吸睛的,但駕控不夠跟手,懸架也比較軟,有的時候就像開船。
極氪科技集團副總裁林傑認為,900 最大的特點,就是解決了家用需求的同時,還能提供上乘的駕駛感受,對得起車頭的領克徽标。
在領克 900 這輛車上,我們能明顯感受到,即便是造家用 SUV,領克也依然保持着它一貫的堅持和追求。
領克 900 基于 SPA Evo 架構打造,配備同級唯一的閉式雙腔空懸,在過濾颠簸和支撐方面,擁有更寬的調整範圍。在轉向方面,900 還用上了更精準、響應更快的 RPS 轉向機。
從日常駕駛的角度來看,領克也為 900 加入了一些大車該有的配置——後輪轉向。
900 2.0T 探索版擁有 10 ° 的後輪轉向,這也表明,SPA Evo 的後懸挂很有可能從 SPA 的 H-Arm 搭配整體式襯套的設計,換成了操控性能更優的 5 連杆。
同時,SPA Evo 繼續向智能化進化,搭載領克 Super AI 數字底盤,标配數字魔毯等功能,空氣懸架的最大調節行程為 105mm,可配合車輛的感知系統實現毫秒級的軟硬調節;探索版還支持窄路蟹行、華爾茲掉頭,最小轉彎半徑小于 5 米。
動力上,領克 900 抽成了三個版本:
入門款用的是 1.5T 發動機 + 前後雙電機,往上就是 2.0T 發動機 + 前後雙電機。
要注意的是,兩個版本的電機功率一致,零百加速都在 4 秒級,換用 2.0T 主要是為了滿足長時間高功率的輸出工況。
還有一個頂配用的是 2.0T+ 三電機(後軸兩台輪邊電機),綜合功率達到 884 馬力,零百加速 4.3 秒,最高車速 240km/h,百公裏刹停距離 33.95 米。
另外,無論是哪個動力版本,都配置了 3 檔 DHT,即使是在饋電狀态,動力也依舊不會有太大衰減。
除了空間和動力,安全也是領克在發布會中提到的重點。
在極氪科技集團 CEO 安聰慧演講的部分,他講到,SPA Evo 架構在對結構優化的同時,延續了「丢輪保命」絕技和前縱梁 W 折彎的吸能技術;重新設計的五橫六縱車身結構為電池提供了「超強防護」。
不僅如此,900 還成為了行業首個做到乘員艙側面百分百覆蓋熱成型鋼的車型,尾部則用上了熱成型縱梁和高強度鋼板,就連三排座椅靠背之内,也增加了鋼板。
車尾的重重防護,讓 900 成功通過了中保研 100km/h 75% 偏置後碰測試。
主動安全方面,領克 900 的 2.0T 車型配備了基于英偉達 Thor 平台的千裏浩瀚智駕 H7 方案,雖然 1.5T 車型用的是 Orin-X,但無論是入門還是頂配,都采用了「視覺 + 激光雷達」的方案。得益于此,AEB 的介入最高速度來到了 130km/h。
空間 + 駕控 + 安全,領克作為家用 SUV 市場的後來者,非常清楚自己該如何赢下這場牌局。
不讓用户做選擇題
回顧過去,領克憑借 CMA 和 SPA 架構,在性能操控和安全方面達到了領先行業的高度,領克 09 确也稱得上是中大型新能源 SUV 中最安全、最好開的大車。但顯然,領克的那一次嘗試并沒有獲得銷量上的成功。
從領克 09 用户的實際反饋來看,領克 09 的「安全」和「駕控」得到了他們的高度認可,但是空間确實做得美中不足。
「我們意識到,空間對于購買大車的用户來説十分重要」,林傑曾在采訪中對董車會説,「領克之所以在今天推出基于 SPA Evo 架構打造的領克 900,就是為了讓用户不再做選擇題。」
在領克 900 這輛車上,我們看到了 Ultra 版和探索版标配的後排娛樂屏和 21 英寸輪毂,看到了全系标配的電動踏板、天地門、旋轉座椅;為了打消部分用户對于車頭外屏的碎屏顧慮,領克甚至還專門推出了「免費碎屏險」。
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讓用户不再做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