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胡潤富豪徐子泉,套現7.8億償債,歡迎閲讀。
文 | 雷達财經,作者 | 肖灑,編輯 | 深海
捷成股份實控人,拟大筆轉讓公司股份。
12 月 16 日,捷成股份公告稱,公司接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徐子泉通知,獲悉為解決債務糾紛需要,于 2024 年 12 月 16 日徐子泉、華美基金與張遠捷籤訂了《股份轉讓協定》。
其中,徐子泉拟通過協定轉讓的方式轉讓其所持公司約 1.27 億股,華美基金轉讓其所持公司 750 萬股,轉讓價格為 6.18 元 / 股,以此計算徐子泉套現金額約 7.8 億元,而總的股份轉讓價款為 8.29 億元。
本次協定轉讓完成後,徐子泉仍為捷成股份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2024 年胡潤百富榜顯示,徐子泉、康寧夫婦的身家為 54 億元。從曲藝文工團演員到名列百富榜,徐子泉及其創立的捷成股份一度無限輝煌,曾是《戰狼 2》、《紅海行動》等熱門影片的投資方。
業績層面,捷成股份前三季度 " 增收不增利 ",實現歸母淨利潤 3.62 億,同比下降 16.21%。與此同時,近年來公司應收賬款居高不下,該公司截至 2023 年底應收賬款餘額高達 22.58 億元,較年初大幅增長,但其營收規模卻同比減少近三成。
為還債轉讓股份
12 月 16 日,捷成股份公告稱,公司于當日接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徐子泉通知,獲悉為解決債務糾紛需要,于 2024 年 12 月 16 日徐子泉、公司股東華美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 華美傳承 1 号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下稱 " 華美基金 ")與張遠捷籤訂了《股份轉讓協定》,徐子泉和華美基金拟通過協定轉讓的方式合計将持有公司的 1.34 億股無限售流通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 5.03%)轉讓給張遠捷。
其中,徐子泉轉讓其所持公司約 1.27 億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 4.75%;華美基金轉讓其所持公司 750 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 0.28%。本次股份協定轉讓價格為 6.18 元 / 股,股份轉讓總價款為 8.29 億元。
以此計算,通過這次轉讓,徐子泉拟套現 7.8 億元,華美基金套現 4635 萬元。
公告顯示,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後,徐子泉将持有公司約 3.8 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 14.26%,仍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華美基金将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而接盤方張遠捷,将持有捷成股份 1.34 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 5.03%。并且,張遠捷承諾在轉讓完成後的六個月内不減持其所受讓的股份。
公告指出,本次股份受讓是張遠捷基于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未觸及要約收購。
天眼查 App 顯示,華美基金管理人華美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0 年,公司其中一位董事便是張遠捷。據媒體報道,張遠捷系資本市場大佬、保利地產創始股東、華美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張克強之子。
另據權益變動報告書,徐子泉轉讓股份的原因是為了解決其因合夥企業财產份額轉讓糾紛一案導致的債務糾紛。
12 月 16 日捷成股份披露的另一則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徐子泉因合夥企業财產份額轉讓糾紛一案,導致其直接持有的 2.6 億股公司股票被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實施司法凍結。
公告指出,經向徐子泉了解,案涉雙方已籤署和解協定,本次股份解除凍結事項已經法院裁定,剩餘凍結股份将在其本次協定轉讓過户完成以解決債務糾紛後申請全部解除。
根據過往公告,2017 年 5 月 11 日,徐子泉與渤海國際信托籤訂《補倉及遠期合夥企業财產份額轉讓合同》,渤海信托成立 " 渤海信托 · 中金君合單一資金信托計劃 ",信托資金為不超過 12.3 億元,少部分資金用于實繳,大部分資金用于向北京中金君合創業投資中心 ( 有限合夥 ) ( 下稱 " 中金君合 " ) 提供貸款,貸款期限不超過 42 個月。
其中,中金君合用拟形成的山東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做質押擔保。徐子泉同意為該信托計劃項下的投資及貸款本金和收益提供補倉義務和差額補足義務,并同意在信托計劃到期時溢價受讓渤海信托持有的借款人有限合夥份額。
由于上述事項,渤海國際信托向廣州中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判令徐子泉支付合夥份額受讓價款 17.53 億元和支付相應違約金;要求判令其一致行動人康寧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徐子泉曾謀劃 " 撒手 "
根據公開信息,1958 年出生的徐子泉曾任職北京市曲藝團、北京捷成迪康影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媒體科技公司董事長。
上個世紀 90 年代,文藝團體集體不景氣,徐子泉下海經商,通過代理雜牌兼容機 " 黃海牌 " 電腦,完成了個人的原始積累。
1993 年,徐子泉從 IT 系統集成切入廣電領網域,并通過代理德國 EMTEC 產品,成為國内最大的磁記錄產品經銷商。
2000 年前後,在全國廣電從模拟向數字切換的關口,徐子泉率先将媒資管理的理念引入國内廣電行業,逐步在廣電系統集成、廣電硬體銷售兩大板塊做得風生水起。
2011 年,捷成股份登陸創業板,募資 7.7 億元,被投資者被冠以 " 廣電第一股 " 的稱号。上市之後,依靠徐子泉多年涉足影視制作行業積累的豐富經驗,公司開始籌劃轉向外延式擴張。
有媒體統計,2012 年至 2018 年,捷成股份相繼收購的公司超過 20 家,交易價格超過 80 億元。一連串的收購、布局也讓捷成股份的規模逐漸擴大,同花順 iFinD 顯示,2012 年至 2017 年,公司營收從 7.27 億元增長至 43.66 億元,歸母淨利潤從 1.44 億元增長至 9.95 億元。
然而,随着國内影視行業進入寒冬,捷成股份從 2018 年開始業績增速明顯放緩,2019 年、2020 年更是連續虧損,合計虧損額達 35.64 億。
也就是在 2020 年底,徐子泉曾謀劃部分股權轉讓和表決權委托事宜,但在停牌數日後公司宣布,鑑于控制權轉讓涉及面廣、意向受讓方與上市公司業務協作的契合度及發展預期存在一定差異,考慮到控制權轉讓需以上市公司產業深化發展作為前提之一,雙方經慎重考慮,決定終止推進本次控制權轉讓事項。
此後在 2021 年 9 月 2 日,捷成股份公告稱,公司實控人徐子泉将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所代表的全部表決權、提名和提案權、參會權、會議召集權等委托給府相數科產業發展(北京)有限公司(下稱 " 府相數科 ")行使。
由此,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公司實控人變更為府相數科的實際控制人周楠。
另外,徐子泉還與府相數科籤訂了《補充協定》,雙方補充約定,府相數科承諾在 2021 年 11 月 20 日前為上市公司提供 4 億元的流動性資金,作為上市公司的日常運營經費,解決上市公司歷史遺留問題。
然而,這一承諾并未兑現,徐子泉無奈收回了公司控股權。最終在 2022 年 6 月 6 日,捷成股份披露顯示,因原實控人府相數科未履行對公司提供 4 億元的流動性資金的協定承諾,徐子泉解除與其籤訂的控制權轉讓及表決權委托等相關協定,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重新變更為徐子泉。
前三季度業績 " 增收不增利 "
2024 年中報顯示,捷成股份主營業務為新媒體版權運營及發行。此外,公司同步拓展數字營銷、影視發行、内容出海、微短劇、小程式短帶長等版權創新業務,以及 AI 視頻等人工智能業務。
業績方面,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1.13 億元,同比增長 5.27%;歸母淨利潤 3.62 億元,同比下降 16.21%;扣非淨利潤 3.63 億元,同比下降 11.30%。
按單季度數據看,第三季度營業總收入 6.62 億元,同比上升 27.34%,同期歸母淨利潤 1.12 億元,同比上升 40.65%。
扣除三季度數據,公司上半年出現營收淨利雙降。對此,公司在中報中解釋稱,主要系上半年公司根據市場變化調整經營策略,加大版權采購導致成本攤銷同比增加所致。
華金證券研報此前指出,近年随着版權保護的加強,以及綜合視頻平台、中短視頻平台、運營商、硬體廠商等更多下遊客户加大對長視頻的采購與精細化運營,對應版權價格持續上漲。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捷成股份的應收賬款居高不下,且受到監管的重點關注。該公司截至 2023 年底應收賬款餘額高達 22.58 億元,較年初大幅增長,但其營收規模卻同比減少近三成。
在 2023 年年報問詢函中,深交所要求公司説明營業收入與應收賬款餘額變動趨勢背離的原因及合理性。
捷成股份的回復顯示,2021 年至 2023 年,公司的應收賬款分别約為 14.47 億元、15.41 億元和 22.58 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分别為 38.82%、39.43% 和 80.63%。
公司解釋稱,2023 年應收賬款大幅增加,主要系公司 2023 年度根據履約義務完成情況确認重大合同(與騰訊籤訂的《影視節目授權合同》)收入約 6.4 億元,增加應收賬款(騰訊尚未給公司回款)6.78 億元所致。
到了今年上半年,公司應收賬款進一步增加。财報顯示,截至 2024 年 6 月末,公司應收賬款餘額達 25.21 億元,其中三年以上的為 4.88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