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音樂節票價能“打”下來嗎?記者觀察:我國音樂節產業路在何方? ,歡迎閲讀。
随着今年線下演出市場的陸續復蘇,僅今年上半年就有 100 個音樂節先後上演,熱度持續升高。今年五一假期,某音樂節創始人呼籲 " 要把音樂節票價打下來,壓一壓,讓所有的年輕人都能參加音樂節。" 這段發言得到樂迷們的強烈支持,同時也引發了熱議。
音樂節票價 " 打得下來 " 嗎?音樂節產業又将走向何方?總台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特别策劃 " 行業洞察 ",本期聚焦我國音樂節產業,對話資深音樂產業觀察者範志輝和自由音樂人李源。
音樂節,城市文旅下一張 " 新名片 "?46:32
音樂節數量井噴,體驗感卻沒那麼好?
2023 年無疑是音樂節 " 大年 "。今年上半年以來,國内已經公布詳細舉辦信息的音樂節超過 150 場。據不完全統計,在即将到來的端午假期裏,各地将舉辦 19 場不同的音樂節。6 月至 8 月的夏季,浙江省以 12 場音樂節的舉辦數量領跑全國。
自由音樂人李源曾随樂隊參與過多場國内外音樂節的演出。他説,今年的音樂節之所以數量尤其多,一方面是因為有些藝人前幾年的演出合約延後到了今年,大家在今年集中履約;另一方面,也有各地文旅部門想提振旅遊業的原因。
談到今年的音樂節,資深音樂產業觀察者範志輝直言,和他 2012 年第一次參加的音樂節相比,11 年過去了,音樂節整體的體驗感并沒有太大提升。範志輝指出,自 2007 年國内音樂節實現收支平衡進入商業化階段後,音樂節遍地開花,結果導致魚龍混雜。并且,由于受到交通、食宿、票價、現場、天氣等復雜因素的影響,音樂節的體驗感總是無法得到保證。
各有難處,怎樣才能把票價 " 打下來 "?
除了體驗感不足以匹配高票價以外,門票太貴也是音樂節消費者們吐槽的主要問題之一。如何把音樂節票價 " 打下來 ",是今年各方關注的焦點。
論及降價,首先要充分了解產業的生產機制。範志輝将中國音樂節分為兩類,一類是由唱片公司主辦的音樂節,表演者是公司旗下的藝人,此類被稱為 " 前店後廠 " 模式,在成本控制上更有優勢;另一類則是偏市場化的音樂節,完全遵照市場機制運行,需要與藝人協商價格,因此降價更難。
動辄幾百元的音樂節門票構成中,藝人出場費是公認的大頭。李源表示,以一般音樂節的陣容舉例,一兩個 " 頭部藝人 " 的出場費在 100 萬元至 200 萬元之間,而 " 腰部藝人 " 的出場費可能是數十萬元,還有大量藝人的出場費在幾千元至幾萬元區間不等。
範志輝告訴記者,如果音樂節一天有 1 萬個觀眾,投資 1000 萬的話,兩天平攤下來,每張門票的成本就是 500 元,為了把成本打平,門票價格就高了。
對此,李源建議,音樂節可以借鑑體育產業的模式,跟地方文旅形成良性關系。他表示,音樂節的收益來源其實不止包括售票,樂迷的到來對當地的旅遊業也能起到拉動作用。一個成熟的音樂節品牌應該在贊助商和特許直播上獲取主要收入。
狂飙突進後,我國音樂節產業路在何方?
放眼未來,音樂節票價虛高、體驗不足的問題是否會長期存在?壓抑後產生井噴需求的音樂節產業又能否行穩致遠?
範志輝表示,自己對音樂節產業的未來發展持樂觀态度。他認為,市場在快速成長階段必然會有亂象出現,但只要有人持續參與,把音樂節繼續辦下去,音樂節就會吸引越來越多的閱聽人,音樂節文化也會更加普及,這對市場總體是利大于弊的。
李源認為,我國的音樂節市場才發展了幾十年,以後會慢慢成熟。随着百人場、千人場、萬人場等音樂演出的細化,不同級别的演出會匹配上對應的閱聽人。李源建議,對于不同類型的消費者要做好差異化經營,差異化的定價策略和細節能讓 " 便宜有便宜的玩法,貴有貴的玩法 ",進而更好地平衡音樂節的體驗感和票價。
範志輝表示,音樂節間比拼的不只是投資和頭部陣容,細節也很關鍵。音樂節可以邀請多元化的藝人,做精細化的陣容搭配,也可以在交通、飲食乃至寄存、安全等方面進行更新。" 不是説都要标準化,但要把自己假設成一個消費者,想想自己希望得到什麼服務,這就是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