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培養巴菲特”泡沫破滅,少兒财商課割不動中產,歡迎閲讀。
萬元少兒财商課成 " 智商税 "?
2020 年之前,少兒财商教育曾是教培領網域的熱門賽道,各類少兒财商教育機構湧現。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布的《國民财商教育白皮書 2022》及企查查數據顯示,自 2012 年到 2019 年,财商教育相關企業注冊量從 264 家升至 1865 家,增長超 6 倍。這些數據直觀反映出,當時少兒财商教育市場的火熱程度。
那時,不少機構将目标對準了重視子女教育、經濟實力優渥的中產家庭。
一位深耕少兒财商教育行業多年的資深從業者向 Tech 星球透露:" 中產家庭可支配收入可觀,教育支出預算充裕,在孩子教育投資上向來不遺餘力。同時,他們自身就處在激烈的競争中,對孩子多元能力培養有深刻認知,财商自然被納入他們重點關注的範疇。"
基于中產家庭的這些特點,少兒财商教育機構也順勢推出了極具吸引力的宣傳口号,如 " 培養未來的金融精英,開啓财富自由人生 "," 讓孩子從小掌握财富密碼,赢在财富起跑線 " 等。
然而,僅四年時間,少兒财商教育從巅峰迅速滑落,似乎再也難以吸引中產家庭為其買單。
一位長期在招生一線的從業者表示," 現在招生太難了,以前随便搞個宣傳活動,咨詢報名的家長都數不清,可現在就算主動聯系家長,大多也是簡單回應,根本沒有深入了解的興趣。"
當 " 培養未來巴菲特 " 的承諾,遭遇到教學的現實成績,這場瞄準中產焦慮的掘金運動已經被價值重估。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 2025 年 2 月 20 日,現存财商教育相關企業已經減少到 1058 家。
萬元财商課成 " 智商税 "?
" 一開始覺得,讓孩子早點接觸财商教育挺好的,説不定能培養他正确的金錢财富觀 ", 在一家企業擔任中層管理者的張雨無奈地説," 但上了幾節課之後,發現内容太簡單了,就是教孩子認識錢币、簡單的加減法,這些在家我們自己也能教。"
據 Tech 星球了解,張雨為孩子報名的是一個線上少兒财商課程,花費了近 5000 元,本以為能讓孩子學到系統、實用的财商知識,可實際體驗卻讓她大失所望。
和張雨有相同感受的家長不在少數。
Tech 星球了解到,多位家長在陪同孩子體驗過課程後發現,少兒财商教育課程内容缺乏深度和創新性," 許多課程只是簡單地重復一些基礎的金融概念,比如儲蓄、消費等,沒有根據兒童的認知特點進行深入拓展,也沒有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
為孩子報過線下财商課程的林雯,在陪同孩子上課時發現,所謂的 " 财富啓蒙課 ",就是老師帶着孩子們玩 " 超市購物 " 遊戲," 這與其在幼兒園進行的活動,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别。"
一位北京海澱的家長陳昊回憶,2021 年時,他先後為兩個孩子購買過四種财商類别的課程,總花費超 3 萬元。" 但最後發現孩子最大的收獲,竟然是學會了用代币和我讨價還價。"
張雨、林雯、陳昊最初都被 " 培養未來巴菲特 " 的宣傳語所打動,但實際教學内容卻空洞乏味、缺乏深度,與他們的期望相差甚遠。
一位此前财商機構的創始人也告訴 Tech 星球,出現這種印象其實不可避免。
" 财商教育屬于素質教育的一種,但又沒有統一的評價體系,這就導致課程内容的設計和教學質量的把控上,缺乏明确的方向和标準。有些機構為了快速盈利,就把重心放在了營銷噱頭和包裝上,忽視了對課程深度的挖掘。"
如此一來,當财商課程呈現出的效果與家長們的預期大相徑庭時,這些課程原本所依賴的高價支撐體系出現了崩塌。
上述财商機構的創始人稱,财商教育需要持續且連貫地學習,所以收費模式往往是打包式課程,一般最低一個季度為一期。Tech 星球了解到,當前市場上多家少兒财商教育機構均根據課程的不同等級,設定相應的費用,價格從 3000 元到萬元不等。
如此高昂的價格,在課程效果不佳的情況下,愈發凸顯出其性價比的不足。
張雨就直言," 一節課的費用動不動就三四百元,算下來性價比實在是低得可憐。同樣的預算,完全可以給孩子報一些更具價值的興趣班,像編程、繪畫這類,既能培養孩子的技能,又能開拓思維和創造力。"
招生雪崩,機構批量退場
一位曾在财商機構任職的課程顧問告訴 Tech 星球,過去行業通用的話術體系,圍繞制造焦慮、虛構成果、飢餓營銷三個環節展開。"2019 年最火熱的時候,我們一般只需要講到‘不懂财商的孩子未來會被取代’這種令家長焦慮的話術,就能很快成單。"
但現在這套話術已經徹底失靈。
上述課程顧問認為,家長們在經歷了最初的衝動與跟風後,已經逐漸回歸理性。" 當孩子在接受财商教育課程後,既沒有如宣傳中那般在金融知識上有顯著提升,也未能在實際生活中展現出所謂的财商優勢,那報這個課的意義是什麼呢?"
與此同時,伴随着中產家庭重新審視教育成本,傾向于選擇更加經濟實惠的教育方式的趨勢下,張雨、林雯、陳昊選擇減少非核心的教育支出。
這直接影響了财商機構的生存狀況。
據上述課程顧問回憶,2020 年下半年,她所在的招生情況急轉直下。" 上半年時,機構月均招生人數還能突破 100 人,但下半年,月均招生人數就開始逐月減少,記得最少的一個月只有個位數,到了 2021 年機構就倒閉了。"
為了能招到學生,一些區網域性的中小型财商機構選擇降低課程價格,推出線上課程等。
而一位目前還在運營的财商機構從業者告訴 Tech 星球,現在許多财商機構其實結合冬夏令營、遊學,并會在課程中融入更多的元素,比如時間管理、内驅力、學習力、演講和表達能力等方面的培養。
" 我們就有六天五晚的‘财商領導力’相關的活動,不僅是培養孩子的财商思維,讓他們了解基礎的金融知識,如儲蓄、投資、消費觀念等,還會通過一系列的團隊項目和實踐活動來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
盡管如此,少兒财商機構想要徹底擺脱困境仍困難重重。近幾年,大批财商教育機構已經相繼退出市場。林雯告訴 Tech 星球,前兩年還能在當地看到一些财商培訓的課程,家長也會互相交流,但現在基本沒人會讨論了。
" 收割潮 " 退去,培訓導師成新目标
從市場表現來看,曾經火爆的少兒财商教育市場如今已趨于冷靜。不少兒童财商教育機構的招生人數大幅下滑,一些小型機構甚至已經關停。
當少兒财商教育的泡沫被戳破時,行業卻悄然轉向一個更隐蔽的掘金點,即批量制造 " 财商培訓導師 "。
部分機構迅速将資源轉移到 " 導師培訓 " 業務上。據 Tech 星球從多個機構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目前針對 " 少兒财商指導師 " 的線上培訓課程學費在 1500 元至 3000 元不等,線下價格則是線上的兩倍左右,并且承諾學員結業後頒發相關的證書。
這種商業轉型本質上是對同一批目标用户的二次開發——曾經的少兒财商教育從業者、教培行業失業人員、全職媽媽群體,成為新的收割對象。
張雨因給孩子報過财商課程,接到過相關的推銷電話。深入了解後,她認為," 三四天的培訓,還沒有門檻限制,就能讓學員掌握專業财商知識?一聽就是誇大其詞。"
Tech 星球帶着對證書含金量的疑問,與一家培訓機構展開咨詢。
當詢問證書的權威性和認可度時,工作人員只是含糊回應稱," 這是有認證的證書。" 而一位曾參與培訓的學員則透露," 證書被宣傳成就業的‘權威背書’,但實際上對就業并沒有實質性幫助。"
一位素質教育從業者認為,從收割學生到收割家長的商業轉變,讓少兒财商教育成為資本逐利的工具,失去了其原本的教育意義。
家長們在這場博弈中,不僅損失了金錢,更對财商教育的信任大打折扣。長此以往,真正有用的财商教育資源将更難以進入大眾視野,整個行業也必将陷入惡性的循環。
盡管如此,多位家長向 Tech 星球表示,這并不意味着他們會忽視孩子的财商教育。
今年多家銀行推出了相關的兒童金融產品,并将金融服務拓展到了相關的财商教育上。這讓越來越多的家長看到了規範财商教育的希望。當下,他們開始關注并參與銀行主導的财商教育活動,試圖找到更經濟、更專業且值得信賴的财商教育途徑。
(備注:文中皆為化名。)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Tech 星球 "(ID:tech618),作者:任雪芸,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