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面板江湖:江北無戰事、江南仍激戰,歡迎閲讀。
文 | 董指導聊科技
編者按:
前段時間,我聊了一個話題,阿裏巴巴,怎麼還不如煤炭股?這背後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競争格局"。
事後,就有朋友來讨論,我們發現這些年,許多行業都經歷了激烈的競争,格局也都有不少變化。于是,我就打算開個小系列,系統地聊一聊一些行業競争格局是如何形成的,未來會如何變化。本系列不會聚焦太多故事細節、以及技術細節,更關注"塑造競争格局的要素是什麼"。
提起面板,許多人可能會覺得陌生,但提起螢幕,那就是稀松平常的產品。螢幕就是基于面板來生產的,面板質量的好壞,決定了螢幕的顯示效果。
可以説,面板是國民級的消費產品,對我們的生活影響巨大。而我們能夠"用屏自由",也多虧了我國面板產業的發展,經歷了從"海外全面主導"到"國產洶湧崛起"。根據Omdia數據顯示,在LCD面板領網域,中國大陸從0出發,如今產能已經占到了全球份額的70%,牢牢占據第一的位置。
然而,如此"功勞甚大"的面板產業,卻被中小投資者們給了一個截然不同的稱号,叫"價值粉碎機"。這個稱呼有兩個含義:
一方面,從歷史數據來看,面板上市公司融資多、盈利少、分紅少。以京東方為例,從2000年到2021年,通過股權融資了920億元左右(包括大股東參與金額),累計實現淨利潤585億元,累計現金分紅191億元。
另一方面,從資本市場表現來看,面板企業很難用價值投資的标準去期待,業績波動大、股價波動大,時常有"過山車"的情況發生,持有體驗較差。
當然,用股票的表現來評判一家公司、一個行業的價值,是有失公允的。
比如,面板行業的另一家龍頭公司TCL科技(控股華星光電,以下簡稱TCL),通過股權融資280億元左右(包括大股東參與金額),累計實現淨利潤368億,超過了融資額,累計現金分紅也有122億元,回報并不算差。
而且,仍以京東方為例來看,其分紅較低的原因是前期研發投入大,突破瓶頸階段難有分紅。但從2015年起,京東方也開始對其利潤進行分紅,分紅比率也基本在淨利潤總額的30%以上。
從市占率、分紅等指标來看,似乎有一個結論:中國大陸面板企業已經成為了全球的龍頭,可以享受龍頭的領先紅利。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如果用解放戰争來形容的話,現在應該是"江北無戰事,江南仍激戰",即LCD領網域格局已定,OLED領網域内卷依然。
那麼,這個戰況是如何產生的呢?依然可以從競争格局的維度入手,沿着那些塑造了全球競争格局和國内競争格局的要素,來進行剖析。
需求(1):視覺的飢渴與極限
人類是視覺系生物,日常生活中有80%的信息通過視覺獲得。強勁的視覺需求,形成了兩個產品趨勢:
第一,"屏化"的設備越來越多。
從廣播到電視、從固定電話到智能手機、從印刷廣告牌到電子展示屏、從紙質辦公到電腦作業、從燃油車到電動車,以及當下包括蘋果在内的科技巨頭正在研發的XR設備,都是在增加生活中螢幕的比重。因此業内常説,地球是圓的,世界是屏的。
第二,螢幕越來越大,分辨率越來越高。
無論家電、還是手機,都在盡可能地擴大螢幕尺寸,從而為用户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比如,電視領網域,每兩年就會形成一個新的大尺寸量級。從2004年到如今,液晶電視尺寸擴大了一倍,部分旗艦產品也進入百英寸級别。
甚至有個説法,電梯的大小是電視尺寸的第一限制;客廳的大小是第二限制。
在手機端,iPhone也在2014年喊出了"bigger than bigger"的口号,iPhone15系列的螢幕尺寸和第一款iPhone產品相比,也擴大了近一倍。
多屏、大屏的需求,對行業的影響就是,令行業内公司"如驢拉磨"。
一方面,需求一直在,且不斷增長,前景無需擔憂。但另一方面,增長的需求,就像眼前挂着胡蘿卜,要吃到、舒服地吃到,并不容易。因為,尺寸更新,也要求產線必須擴張。
面板產線,可以簡單地分為兩個環節:先制造一張大的面板,再切割為多張小的面板、給電子產品用。
這個生產過程,就像賣炒飯一樣,一小份一小份地炒,顯然不如炒一大份、再抽成小份更劃算。同時,面板也涉及到切割效率的問題,大尺寸更容易充分利用面積。因而,面板行業有着很強的"產線高代際飢渴症"。
"飢渴症"的表現就是經濟性、被迫性、殘酷性。
大尺寸產線和小尺寸產線相比,部門面積成本更低,這是更新產線的經濟性、主動意願。
每條產線都有尺寸上限,一旦下遊產品需要的螢幕尺寸超過產線上限,那就需要新建一條產線,這是更新產線的被迫性。
然而,產線動辄百億元,投入巨大,如果運氣不好趕上了需求快速變化,那就會建設完成就落後,砸錢就是打水漂。花錢就算了,花錢還得少掙錢。每一次更新,也會導致面板價格下降。這是更新產線的殘酷性。
產線高代際飢渴症,是面板行業特有的屬性,也是被"诟病"不賺錢的原因。且不説和白酒這種幾乎不需要較多資本開支的行業比較,就和制造業其他領網域相比,也是頗能"花錢"了。比如,汽車領網域,雖然車型會改變,但一個生產平台就可以支持多個產品,并不會頻繁地大比例更新。
需求的種種特性,導致面板行業的玩家們"進退維谷",舍不得近在眼前的需求利潤,生怕對手賺了大錢,自己之前的投資前功盡棄,不願黯然退出;但面對一輪又一輪、且金額越來越大的產線投資,風險也越來越大,不敢貿然加碼。
因此,和"關注前景"相比,面板行業也格外關注"誰又快熬不住、要退出了"。
面板需求,很像大樹。當雨水陽光适宜的話,一棵樹也會長成一片森林,但是,大樹再長高也并不能長上天。這也就是説,多屏的趨勢不會改變,但螢幕尺寸和分辨率的提升是有上限的。畢竟人手的大小有上限、人眼對色彩的識别也有上限。
因而,展望來看,熬到最後,大概率會出現"產線尺寸大小不再提升"的階段,從而因尺寸導致的資本開支大幅降低。但在更薄、更高清、柔軟等功能方面,仍需求不斷。
需求(2):國產的被迫入局
英國經濟學家大衞·李嘉圖(David Ricardo)針對國際貿易領網域,提出了"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國家和國家之間,因着生產效率的不同、從而在不同產品上具有相互的優勢,因而可以進行貿易、實現互利。
這也是不少國家"造不如買"的理論基礎。在2008年以前,我國彩色電視機生產所需的面板,也基本依靠海外進口,每年進口金額高達千億元。
然而,和理論不同的是,資本是逐利的、而不是公益的。尤其一些公司在某些產品上具有優勢後,就會在優勢上貪婪。比如面板領網域,2001年至2006年期間,韓國三星、LG、中國台灣友達等六家企業,就先後召開了53次會議,來控制面板的出貨量和價格。
這種貪婪在2009年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2008金融危機爆發,中國台灣面板企業經營壓力陡增。當時大陸正在推行家電下鄉政策,對面板采購量也比較大,于是在2009年初,大陸便組織了家電企業到台灣洽談面板采購。
原本是一件"雙赢"的事情,大陸買個批發價,台灣也解決產能過剩,但是,沒想到,台灣企業卻爽約,反将面板賣給了韓國公司。随後,韓國公司聯手,把面板價格在五個月内提升了30%。
由于大陸缺少相應的面板產能,彩色電視機企業不得不付出高額代價、接受現實。而國内面板公司也因能力不足,錯過了當時家電下鄉的政策紅利。
經歷過這次"善意變财意"的慘痛教訓之後,國内面板技術自主的需求,更加迫切、也更加共識。當年,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了《2010年至2012年平板產業發展規劃》,将"自主建設TFT-LCD"列為發展重點。
繼而拉開了轟轟烈烈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國產之路,也加速了面板全球競争格局的變化。
這就是面板行業發展的契機和導火索之一。理解這個背景,就能理解行業裏的一些經營行為、算大賬的説法。
技術:LCD靠熬,OLED靠拼
當前占面板技術主流的是LCD液晶技術,技術原理是通過電壓改變液晶的方向,從而控制光線的通過與否,繼而控制相應像素點(RGB紅色、綠色、藍色)的顯示或關閉,最終組合顯示出各種色彩圖案。
該技術最初由美國發明,但在日本發展、壯大。日本不僅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專利,也在面板上遊材料領網域形成了全面布局。巅峰時期,日本面板銷售占全球94%的份額,獨霸天下。
雖然LCD液晶技術原理簡單,但在2000年以前,對于面板後進者而言,要實現商業化并不容易。一方面會涉及到專利限制,要自研新路線新技術比較困難;另一方面,要具備規模化生產能力、确保高良品率,需要工藝、know-how積累。
因此,國内面板公司在技術方面,為了加速發展,除了自研之外,也沿用了"引進-消化-再創新"的路徑。
比如,京東方在2003年1月,以3.8億美元完成了對韓國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Hynix)的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業務的收購,包括產線設備、知識產權等,随後,技術研發開始加速。十幾年後的2017年底,京東方率先投產了自主產權的10.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這也是全球第一條。
比如,TCL在2007年和韓國三星達成了技術合作協定,在合作中積累了相關經驗。2009年11月,TCL和深圳市政府合資成立華星光電,随後很快公司就吸引到了200多名台灣工程師加盟,帶來了豐富的生產經驗。如今,TCL自研的HVA技術,也成為公司產品的技術支柱。
再比如,上海和輝光電的核心技術人員森本佳宏,也先後在日本企業三洋、中國台灣企業統寶光電任職二十八年。并在2017年加入公司,任總工藝師。
"引進-消化-再創新"的路線,也并非大陸面板行業專有。
比如,韓國現代集團在1990年就從日本引進了LCD技術以及完整產線;三星公司不僅獲得了美國公司的技術許可,同時還在日本設立研發機構,大量雇傭日本工程師,可謂是"偷師學藝"。
中國台灣面板產業的發展,也源于日本面板公司的授權。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日本面板企業遭遇經營壓力,不得已和台灣公司籤署了TFT-LCD技術的轉讓合同、來賺專利費,繼而有了台灣面板行業的壯大,在2003-2009年時一度占據了全球40%的份額。
路風在《光變》一書中,對此也有詳細的統計。
那麼,不通過技術引進、完全走自主自研的道路,可行嗎?當然可行,但是,需要更長的時間、更多的資金。這對于企業而言,是非常大的生存挑戰。
如今,基于產業發展、人員流動、專利多次授權等因素,以及LCD技術本身也沒有大變化的狀況,可以説,LCD在國内也基本沒有太大技術壁壘了。但技術變革并沒有停止。
目前技術的較量在OLED路線。和LCD相比,OLED把背光源取消,而改用可以自己發光的有機材料。相比之下,OLED的螢幕更薄、色彩更清晰,響應速度也更快,而且柔性也有提升、更适合可穿戴設備,比如XR虛拟/增強現實產品等。
在OLED領網域,技術競争也呈現了兩個趨勢:第一,韓國企業仍領先。中小尺寸,三星占比達到43%,LG為10%,合計一半份額;大尺寸領網域則由韓國企業壟斷。
第二,中國企業追趕速度在加快。在2019年末,三星獨霸中小尺寸領網域,份額一度達到88%,中國企業總占比僅為3%;但如今,中國企業總占比已經達到了30%,四年十倍、增長顯著。2024年3月,京東方投建的國内首條第8.6代AMOLED生產線奠基,繼續加快大尺寸邁進的步伐。
不過要承認的是,在面板上遊的材料領網域,我們依然和日本企業有着較大差距,這也是影響競争格局的潛在"卡脖子"要素。目前材料端仍是市場化運行,國產材料自研也有進展。
展望來看,LCD技術日益成熟,資本開支會逐漸減少,但技術進入壁壘也在降低。而OLED技術,則依然處于激烈賽跑、持續投入中,我國企業和韓企的技術代差,比LCD那時要小,也具備了正面較量的能力。
總的而言,面板行業,仍處于技術切換的視窗期,投投投、造造造,仍不到"躺收紅利"的階段。
周期(1):多重來源、交替發威
周期是面板的重要屬性,對行業競争格局的塑造起了很大作用。周期的來源有三點:
第一個來源是,需求的爆發與冷寂。
面板的下遊多數為消費電子,例如彩色電視機、手機、筆記本等,都有很強的爆發性。
新的產品出現,有爆發性,就像智能手機、就像當前的XR設備等。新的功能出現,也有可能帶來爆發性,比如手機端,基于螢幕的指紋識别,也會帶來一次較大的換機潮。在爆發階段,新產品滲透率會快速實現從0到60%。這種爆發性強的階段,可以稱之為"創新周期"。
創新周期也有大創新、小創新,創新力度不同、帶來的市場空間也不同。
創新周期開啓時,對應的是收入、利潤的快速增長;滲透率提高後,則增速會顯著下降,繼而呈現出高低切換的周期性。
每家面板企業都希望抓住創新浪潮,但是,從實際運營來看,預測消費周期是困難的。因此,大部分面板企業的做法是,成為頭部消費電子的供應商,不預測,只跟随。
周期的第二個來源是,供給的更新和跟風。
供給正常的優勝劣汰,對于面板行業已經不是主要因素了,周期性更多來自于產線的切換。
一方面,行業整體不斷更新產線、造成新舊淘汰;另一方面,當行業内有公司發布高世代產線後,其他公司也不得不跟随,從而進一步加大新舊產線切換的影響,導致舊產線產品價格跌幅加大,企業盈利受到衝擊。
就像跑步一樣,衝一陣歇一下。
周期的第三個來源是,需求供給錯配。
需求是快速爆發的,但供給是需要時間的。因而時常會出現,需求爆發時,供給不足;新增供給開始釋放時,需求又減少了。供需之間,從不足到過剩、到平衡、再到不足,交替往復。這個特點,在那些下遊具備較強爆發性、而自身是重資產的領網域,基本都會體現,比如存儲芯片行業。
需求不足、產能過剩、供需錯配,有時同時發生,有時單一發生。對應企業的經營而言,周期的體現就是:盈利狀況的上下波動,以及稼動率(可以理解為產能利用率)的波動。
當行業需求旺盛時,稼動率提升,盈利提升,供給開始增加,甚至新資本開支增加;而當供大于需、盈利惡化時,行業整體稼動率降低,減少供給,逐步尋底。
以頭部企業的平均毛利率來看,上下波動、且幅度很大,動辄從15%跌到0%附近,周期性非常顯著。
2020年疫情爆發之後,線上辦公需求增加、筆記本銷售提升,從而帶動了面板的需求。但此時,工廠生產受影響、物流也受阻,供不應求。因而,2020年後,面板行業盈利開始改善。2021年京東方毛利率從19.7%提升到28.8%,淨利潤也同比增長400%,達到了260億元。
然而,随着疫情結束,2022年,京東方毛利率就降低了一半,僅剩11.7%,淨利潤也下降至75億元,降幅接近70%。TCL華星的淨利潤也從2021年的150億元,暴跌88%到15億元。慘烈程度可見一斑。
如此劇烈波動的周期,不禁令人想到科幻小説《三體》中的"三體文明",在一輪一輪温和和惡劣的氣候交替中痛苦發展,一旦判斷錯誤,脱水不及時,就是滅頂之災。
展望來看,創新周期是影響產業的第一要素,能夠和彩色電視機、手機相媲美的新產品,還未出現,仍需等待。
類似疫情這樣大規模的供需錯配,可遇不可求;小的供需波動,也不能改變格局。庫存波動等因素的影響,越來越小。
供給周期方面,LCD領網域已經成熟、OLED技術的創新淘汰賽仍在開展,但也正被持續投資的打法熨平。
周期(2):逆周期是後進者的機遇
困難并不都是阻礙,尤其行業整體性的困難,往往也會成為龍頭的利好。就像多年前奶制品發生"三聚氰胺"事件後,行業整體銷售額下降,中小廠家紛紛倒閉,但龍頭公司熬過谷底、在需求復蘇後,反而越來越大。這個情況也可以被稱之 "有益的困難"。
面板行業也有類似特性,但不一樣的是,做大的龍頭企業并不是靠"熬"出來的,而是靠"砸"出來的:周期底部依然大手筆投資,讓準備躺平的對手躺到坑裏去。
比如,1995-1996年是液晶面板行業的衰退周期,随後也發生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所有液晶公司都面臨着巨大虧損。
不同于日本企業的收縮,三星等韓國公司反而采用了"逆周期"投資的策略,頂着虧損繼續砸錢建設 3.5代線,實現了對日本3代線的反超。而且還不斷降低產品價格,最終迫使日本企業陸續退出了面板領網域。随後在面板復蘇的行情中,韓國成為行業第一。
在2001-2003年,中國台灣的面板公司,也采用逆勢擴張的方法,擠掉了日本、成為行業第二。2009-2010年,中國大陸的面板公司,也逆勢擴張,不斷加碼後,擠掉了中國台灣、又擠掉了韓國。2021年之後,韓國企業相繼關閉、出售LCD產線。
逆周期擴張這個打法,對許多重資產且具備制造、技術雙屬性的行業都有效。比如在芯片制造領網域也如此。
2004年,台積電和中芯國際的研發支出幾乎是同一水平(僅差4億美元),但在随後的行業谷底中,雙方則做出了不同的規劃。台積電加碼研發、中芯國際收縮,雙方技術差距逐步拉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台積電依舊保持投資,而且2010年更是加大了手筆,從而奠定了穩穩的一哥地位。
逆周期投資,也有限定條件。一是長期需求是穩定增長的,減弱的需求不久後就會復蘇。二是生產工藝有代差,後進者大手筆投向領先制程,從而實現復蘇後的產品優勢,這也是後進者實現超越的關鍵。
也許十幾年前,玩家對面板前景信心不足、對重資產玩法不熟悉,不敢逆周期投資,但如今,這個打法已經是人皆盡知了。于是,行業的打法從"逆周期投資"變成了"總在投資",沒有周期、創造周期也要拉垮對手。
既然這個打法這麼好用,為什麼日本沒有逆周期擴張,反而先後丢掉了第一、第二、第三的寶座呢?原因也簡單,美國打壓了。
1980-2000年,日本經濟被美國制裁後,先是經歷了貨币升值、股市飛漲、杠杆四起,經營企業哪有炒股投資賺得多。然後,又經歷了股市、經濟的崩盤,產業有心也再無力。這段歷史在《日本電子產業興衰錄》裏有詳細記載,不再贅述。
那麼,展望來看,未來還會有其他國家通過逆周期投資的方式,來搶奪中國面板產業的地位嗎?
理論上來看,當然可以有。但實際上,很難。一方面,從產業規模和技術來看,我們取得的成績,并不是一蹴而就,也是經歷了20餘年的坎坷歷程,積累的優勢,還是比較大的。
另外,從資本來看,單一產線越來越貴,LCD技術10.5代線需要300-400億元,這也意味着試錯成本越來越高,未必有那麼多新玩家願意、也能夠承受大虧損。
這也應對了商界常説的,犯錯要趁早,機會成本小。
國内已有的這些玩家,希望通過逆周期來完成競争格局變化的話,機會也還有,而比拼的關鍵是"融資能力"。
融資:錢從地方來
面板是高資本密集型行業,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日本、韓國、還是中國台灣,大陸,每一個面板公司背後,都少不了政府的财力支持。
政府出錢有道理嗎?從整體角度看,如果政府不出錢,後進者在面板領網域要實現超越,難度會非常大。另外,正如前文提到,面板甚至被叫作"價值毀滅者",生存難度可想而知。
但是,面板卻為消費電子的發展,起到了莫大作用。如果沒有國產面板崛起,國產手機被"卡脖子"會是怎樣結局,相信2009年家電行業已經感受過了。另外,每個出資的地方政府,也換來了税收、就業、產業生态等等。這就是算大賬。
在政企合作過程中,難免也會有一些投資衝動(當然,毫無疑問,哪家都不會説自己的擴張是盲目的),而整體上,地方政府出資,是塑造面板競争格局的重要因素。現在的幾家傳統巨頭不提,就比如説行業"黑馬"惠科股份,就是一個例子。
惠科股份成立于2001年,主業是電視、手機銷售,2017年公司正式進軍LCD面板。這一年,國内面板不僅早已完成了國產化替代,而且銷售額也已經超越韓國,成為了全球第一。
這個時候進軍面板,而且還是LCD而非OLED領網域,從行業角度看,沒有太多的必要性。從公司可行性來看,LCD產品技術成熟、壁壘較低,這是利好公司的;公司主業是電視、手機銷售,有下遊優勢;但是,從競争角度,行業雙龍頭的格局已經形成了,壓力并不小。
然而,惠科股份還是在2017年宣布了LCD投資,并在随後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融資支持,跑出了"惠科速度"。2021年時,電視面板領網域,惠科股份就位于國内行業第三的位置,占據14.7%的市場份額,離第二名TCL華星光電16.1%的份額并不遠。
這就是在技術壁壘不高、行業整體向上時,鈔能力的效果。不過,當LCD行業已經成熟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出資的戰略意義就降低不少。展望來看,在地方政府出資逐步減少的情況下,國内面板行業集中度,才會逐步集中。
客户:重要,但不是第一要素
有好的客户,自然重要。就像TCL華星依靠TCL集團的彩色電視機業務,就可以消化大部分產能。惠科股份,依靠自身的渠道優勢,也能黑馬崛起。OLED產品能拿到蘋果、華為等手機廠訂單,也會加速產品推廣。
但是,整體而言,客户在面板競争格局塑造中的重要性,并不算高。因為面板下遊客户包括家電、手機、筆記本等行業,相對分散;另外,面板產品尤其是當下主流的LCD,也比較标準化,各家差異不會那麼顯著;同時,LCD產品的認證期也并不長,客户切換成本不高。
從數據來看,2022年,TCL華星的前五大客户占比30%,京東方前五大客户占比41%(第一大客户占比15%),彩虹股份前五大客户占比47%,深天馬前五大客户占比31%。整體處于較分散狀态。
進入壁壘:逐漸抬升
如果不是惠科股份自2017年異軍突起,那麼,面板行業基本上被認為是"高進入壁壘"的階段了。比如,高資本密集,且產線要花的錢越來越多;高波動屬性,賺一波虧一波對經營能力要求高;高技術門檻,雖然LCD成熟、但OLED對研發能力、工藝水平要求很高。
但惠科股份的案例,還是説明了,當行業技術十抽成熟時,有錢還是可以衝出一片天。這個現象在電池領網域也出現過,二線廠商紛紛加大營銷力度、搶占龍頭的市場份額。但是,二線廠商冒頭容易,持續發展就要面臨考驗了:
一是,鈔票的厚度,能否熬過周期,尤其在資本市場融資收緊的情況下;二是,技術儲備能否趕上下一波浪潮,尤其當新技術有專利保護、需要尋找新路線時,二線最容易掉隊。
展望來看,在LCD領網域,韓國、中國台灣相繼退出或停止擴建,讓出了份額給大陸,大陸企業整體份額繼續提升是大概率的,行業内部集中度提升,也是大概率的。
但是由于LCD產線技術提升速度減緩、企業資本開支減速,各家都能得到喘息視窗、或守着自己的小天地,行業内部集中度提升的速度,預計不會很快。
OLED領網域,依然存在技術路線選擇的考驗,有可能出現押錯路線帶來的研發損失。戰火猛烈,進入壁壘高。
面板制造為什麼不如芯片制造?
面板產業鏈的價值分布,比較符合微笑曲線,上遊材料端、下遊應用端是高毛利,中遊制造端則毛利率較低。
然而,同樣是制造端,芯片制造商台積電則體現了不同的一面。毛利率不錯,銷售淨利潤率,更是在產業鏈内遙遙領先,比材料商、手機商都高。同樣是每年花錢大手筆投資高世代產線,同樣是給客户代工,怎麼台積電就這麼香?
原因有三。首先,台積電在制造領網域是領先的,一哥的位置,難以撼動,對内、對上下遊,都有良好的定價權。
國内面板廠商在LCD領網域,完成超越、也擠出了韓企,基本定下格局;但緊接着還要在OLED領網域,以挑戰者的身份去突破瓶頸,成功與否仍未知。
其次,台積電在產業鏈裏也有生态地位的。它并不是單純的制造公司,它既和上遊設備商、軟體開發商一起做新產線、新技術研發,又可以通過制造技術提升、從而驅動下遊客户產品設計,甚至手機廠商要讓台積電代工,都需要"説好話"。
國内面板領網域,上遊材料仍以海外公司為主,國内面板公司還要時常看上遊臉色,自然難以有較高的淨利潤率。
最後,芯片生產線更新,芯片本身的性能、價值,提升也非常大,因此,台積電新產線建設後,該產線的毛利率會顯著提高,從而改善研發投資收益。而面板產線擴大,帶來的產品價值提升并不大。
借用周星馳的台詞來總結的話,"一句話就好,你的格局真的不好"。
倘若未來五年,國内面板企業在OLED領網域也成為行業第一,并且玩家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競争格局改善,那麼面板企業的利潤狀況才會有持續性的改善,而非周期性的短暫改善。
如果面板企業也涉足上遊國產材料、或者聯手材料公司形成聯盟,共同完成了國產替代,那麼,面板制造環節的產業鏈地位,也會得到調整。
屆時,面板制造公司,就會如當下的台積電一樣,成為各國、各公司争搶的香饽饽,哪裏還會被叫做"價值毀滅者"呢。
期待那日快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