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日賺1.1億元,比亞迪距離“新能源豐田”還有多遠?,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比亞迪官方
激烈的價格戰之下,也不耽誤比亞迪賺錢。
2024 年,比亞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全年營收達 7771 億元,同比增長 29%,不僅首次實現日賺 1.1 億元,更一舉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新能源車企中營收最高的公司。
其中,汽車及相關業務貢獻營收約 6173.82 億元,同比增長 27.7%,占比接近八成;歸屬于母公司的淨利潤為 402.5 億元,同比增長 34%,每股收益達 13.84 元。毛利率和淨利率分别提升至 19.44% 和 5.35%,盈利能力持續增強。
比亞迪 2024 年财報核心經營數據
在業績強勁增長的背後,是銷量的大幅攀升。2024 年比亞迪全球銷量達 427 萬輛,同比增長 41%,位居全球第四。其中海外銷量超過 41 萬輛,同比大增 71.9%。
按照這樣的銷量增長速度,比亞迪實現年銷 1000 萬的銷量目标将指日可待。根據最新的信息顯示,比亞迪将 2025 年的銷量目标定為了 550 萬輛,其中海外市場目标為 80 萬輛以上。
這一銷量目标基本吻合了市場對于比亞迪 2025 年年銷量的預測。相比國内約 30% 的增長目标,比亞迪海外市場将是 2025 年重要發力的方向,要實現 91.8% 的增長。
正如董事長王傳福所言:" 要在保持适度利潤的同時擴大市占率,為長遠發展打基礎。"
得益于良好的現金流,比亞迪在 2024 年末的現金儲備達 1549 億元,有息負債僅為 285.8 億元,在總負債中占比不足 5%,财務結構極為穩健。今年 3 月初完成的 435 億港元 " 閃電配售 ",也成為十年來全球汽車行業最大規模的股權再融資項目,為後續擴張提供了有力支撐。
研發砸出千億," 技術魚池 " 不斷投放
高銷量目标背後,需要爆款產品與過硬的技術實力來支撐。比亞迪表示,将持續深化新能源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核心技術研發,以創新技術推動產品更新,夯實電動化技術護城河,引領行業智能化新變革。
董事長王傳福曾表示," 我們公司有很多創新技術,像有一個魚池一樣,養了很多條魚,需要的時候撈一條出來。"
每一個創新技術背後,都是真金白銀的投入。比亞迪在研發上是舍得花錢的,2024 年投入了 542 億元,同比增長 36%,遠超同期淨利潤。據悉,在 2011 年 -2024 年的 14 年間,比亞迪有 13 年的研發投入超過當年淨利潤。截至目前,比亞迪累計研發投入超 1800 億元。
電動化領網域,比亞迪正式發布了超級 e 平台,推出兆瓦級閃充電池、3 萬轉高效電機、第五代 DM 技術和車規級碳化硅芯片,進一步構建技術護城河。其中,最新 DM 技術将綜合續航提升至 2100 公裏,引領行業邁入 " 油耗 2 時代 "。
國聯民生證券發布報告稱,比亞迪超級 e 平台 3.0 的發布标志着電動化進入全新時代,兆瓦閃充技術以 1000V 高壓架構實現 5 分鍾補能 400 公裏,有望帶動各家車企向 1000V 平台邁進。
不過,兆瓦級閃充雖具行業突破意義,也引發了對其基建兼容性與成本的讨論。對此,比亞迪品牌公關負責人李雲飛回應稱,首批約 500 座兆瓦閃充站将在 4 月初投入運營,配合漢 L、唐 L 等車型上市。
智能化領網域,比亞迪在 2024 年年初推出 " 整車智能 " 戰略,形成 " 天神之眼 " 技術矩陣,宣布投入 1000 億元進軍智能駕駛及 AI 融合領網域,自研車載計算平台,并組建感知實驗室、大模型團隊和 AI 超算中心。
高階智能輔助系統 " 天神之眼 " 已在全國範圍内開通無圖城市領航功能,率先搭載于仰望 U8、騰勢 Z9GT、騰勢 N7 等車型。2025 年初,又推出 " 全民智駕 " 戰略,預計将在 2026 至 2027 年推廣至海外市場。
海外市場成核心增長極
2024 年,比亞迪在海外市場銷量達到 41.7 萬輛,同比增長 72%,營收達 2218.84 億元,占總營收的 28.55%。相比 2022 年的 5.6 萬輛、2023 年的 24.2 萬輛,海外擴張步伐顯著加快。
去年 3 月,王傳福曾将比亞迪全球長期銷量設定了 1000 萬輛的目标,其中一半在海外。2024 年下半年 -2026 年,比亞迪的海外產能将開始爬坡,初期階段總產能為 70-80 萬輛。
比亞迪被認為有望成為中國的 " 豐田 "。而海外市場的成敗,将直接關乎比亞迪能否成為新能源汽車時代的 " 豐田 "。
2024 年,比亞迪加速全球化布局,旗下多款車型密集登陸海外市場。其中,宋 PLUS DM-i 相繼在墨西哥、摩洛哥、泰國上市,并亮相巴西;海鷗進入智利和哥倫比亞;驅逐艦 05 在巴西上市;元 UP 則登陸智利并亮相哥倫比亞;BYD M6 和 BYD SHARK 分别在泰國和巴拿馬上市;全新純電 SUV 海獅 07EV 也正式進入歐洲市場。
海外產品策略方面,針對不同市場,比亞迪從通用車型到定制車型,結合各個地區用户需求不同版門的車型。
比如,2025 年 2 月,比亞迪針對歐洲市場推出了一款緊湊型 SUV 元 UP(ATTO 2),售價約 22.69 萬元起。此外,比亞迪在歐洲已有 9 款車型,包括漢、唐、元 PLUS 等,覆蓋純電和插電混動。
同時,比亞迪也在海外積極展開合作,與愛爾蘭的 Motor Distributors Ltd 和芬蘭、冰島的 RSA 合作,擴大了銷售網絡。此外,繼 2024 年歐洲杯之後再度攜手歐洲足球協會聯盟,比亞迪成為 2025 年歐洲 U-21 足球錦标賽的官方合作夥伴,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與此同時,比亞迪正加速海外產能布局。2024 年,泰國工廠正式投產,年產能 15 萬輛,服務整個東盟市場。待 2025 年底印尼工廠建成後,比亞迪将在東南亞形成 " 泰國 + 印尼 " 雙基地格局,輻射約 2.6 億潛在新能源汽車用户。
在美洲市場,比亞迪将于 2025 年啓動墨西哥工廠建設,規劃產能 15 萬輛。依托《美墨加協定》,新工廠不僅有助于繞開美國關税壁壘,也将成為連接拉美市場的關鍵樞紐。
在歐洲,比亞迪的匈牙利工廠預計 2025 年投產,初期配套產能為 14GWh,重點服務寶馬、奔馳等高端客户;此外,公司正計劃收購大眾在德國的閒置產能,以進一步貼近歐洲核心市場、提升本地化響應速度。
比亞迪的戰場,早已不局限于中國市場。随着海外銷售網絡、本地化生廠、品牌美譽度等的逐漸完善,海外将成為比亞迪持續增長的關鍵增量空間,其 " 從中國走向世界 " 的路徑也愈發清晰。
" 成為新能源時代的豐田 ",這個目标聽起來雄心勃勃,卻也并非遙不可及。比亞迪依然需要時間的驗證、品牌的積澱、以及全球用户長期的認可。
(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張敏 編輯|李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