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逐鹿10萬億“三家”市場,向存量要增長,歡迎閲讀。
智人之所以成功,秘訣在于懂得運用信息,并把許多人聯結起來。"
——尤瓦爾 · 赫拉利《智人之上》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号:吳曉波頻道)
" 我在這才坐了三個多小時,就下單了兩件商品,一把刮鬚刀,還有龜背竹——在看到螢幕上那座‘夢中情台’之前,我從來沒接觸過這個植物。"
在 3 月 21 日,小紅書主辦的家生活私享會上,一上台,吳老師便指着自己的手機感嘆道。
台下近百名來自家電、家居、家裝等泛家裝產業的企業高管則會心一笑。
吳老師是小紅書的 " 老朋友 " 了。
2023 年,他帶着 " 滿心好奇 " 來到小紅書 WILL 商業大會,與來自歐萊雅、百勝中國必勝客、Babycare 的品牌代表進行了一場圓桌對談。
如今,圓桌還是圓桌,但互動的對象卻變成了方太、栖息地這樣的家居家電品牌,以及小紅書商業耐消行業群總經理昂揚。
這樣的碰撞藴含着某種趨勢。
在吳老師看來,家電、家裝、家居行業是宏觀經濟促内需的消費關節處,是當前最重要的内需啓動點,只是 " 三家 " 行業的驅動力發生了蝶變——由過去依賴房地產,到如今仰賴企業自身的突圍和變革,而小紅書正在試圖幫助他們穿越這一周期。
正如吳老師現場所言:" 小紅書已成為一個生活方式的社區,在這裏讨論的,都是對消費者的新洞察、新解讀,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最終被落地為場景或產品的過程。"
一方從輔助走向台前,正在摸索增長新思路,一方則以真實世界為藍本,重構消費生產鏈路,彼此不失為一場雙向奔赴。
" 向存量要增長 "
剛剛過去的 2024 年," 三家 " 行業迎來歷史性拐點。
共計 1500 億超長期特别國債用于消費品 " 以舊換新 ",行業分批步入 " 以舊換新 " 紅利期,國補浪潮激蕩。
以最早享受國補紅利的家電為例。2024 年,限額以上部門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實現 10307 億元,較上年增長 12.3%,突破萬億大關,超過 2017 年的 9454 億元峰值,創下歷史新高。
而在去年 10 月享受國補落地的家裝家居行業,業績修復将在今年一季度顯現,據業内人士介紹,僅定制家居領網域,第一波國補政策就有望為企業貢獻 10% 至 20% 不等的增長。
到了 2025 年,國補發動機至少再添 1 倍 " 新燃料 ",金額高達 3000 億,且更多相關品類将被納入其中。
好風憑借力," 三家 " 視其為未來幾年企業最重要的增長,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近期有媒體曝出,當前以舊換新政策規定 " 補貼產品僅限本省銷售 ",為搶占市場,不少企業開始分散布局,扎堆在各地開設子公司。
然而,聲勢浩大的國補只扮演了催化劑的角色," 三家 " 行業早已步入 " 向存量要增量 " 的時代。
由于房地產市場處于非景氣周期,新房成交及竣工帶動的裝修需求趨于回落,而數量龐大的存量房成了更為剛性的需求源動力,全國平均有 2.6% 的存量房會進行更新裝修,而在一二線城市,這個比例是 3.5%。
這其中,既包括二手房交易火爆帶來的重裝需求,也包括老舊住房翻新,更涉及房屋局部改造等多個方面。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中國家庭住房中,屋齡 20 年以上存量房占比超 50%,其中,1990 年以後建的房子占據了 85.6%,随着時間的推移,這些房屋将一一進入 " 循環翻新 " 周期,成為 " 三家 " 行業當前最主要的增長來源。
此外,局部改造也是不容忽視的 " 增長點 "。自 2019 年以來,全國百城的泛家裝需求有 50% 由局部改造所激發,過去消費者對廚房、陽台、客廳、衞生間的布置以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為主,缺乏設計和協同,而随着新需求的湧現,局改成了許多家庭翻新的第一步。
但瓶頸随之而來,跟着房地產要市場," 三家 " 企業面對的對象是确定且單一的,如今的對象是多元而變化的某個具體的消費者。
據中裝協住宅產業分會 2025 年初面向產業端發起的市場調研結果,為了追求新增長,大部分企業已放棄了與房屋中介合作的傳統獲客方式,其中 74.4% 被調研的家裝企業認為,開發新媒體平台、借助網絡流量獲取客流是最有效的方式。
在這樣的形勢下,當 " 遇事不決小紅書 " 成為年輕一代的口頭禅,這個社區悄然構建起獨特的商業哲學,成了品牌們不容忽視的存在。
它的 A 面是一道數學題:最新數據顯示,小紅書月活達 3 億,搜索月活用户占比 73%,搜索體量超過了百度的一半;這裏的用户消費意願強勁。
B 面則是一道經營命題:年輕一代消費者,貢獻了超過 40% 的全球消費增長,超過 75% 的年輕消費者主要通過電商或社交媒體獲取品牌信息并完成購買,因此,由 50% 的 95 後與 35% 的 00 後構成的小紅書社區可謂正中靶心。
更重要的是,此時的小紅書,已悄然完成從 " 消費指南 " 到 " 生活作業系統 " 的躍遷,消費決策的場景愈發精細并充滿活力。
因此,吳老師認為," 接下來(企業)要讨論的問題,不是要不要上小紅書,而是要如何在小紅書上做好自己的產品。"
小紅書商業耐消行業群的負責人昂揚表示,越來越多的品牌方現在定位小紅書,已不單單是一個圍繞種草的營銷命題,而是上升到了經營命題,成為了企業經營戰略的一部分。
" 所有企業都要做需求洞察 "
國補的風同樣也吹到了小紅書。
截至去年 11 月,小紅書 " 以舊換新 " 關鍵詞搜索量近三月增長 233.67%、閲讀量增長 230.1%, 諸如 # 舊房改造等話題也在小紅書内獲得超 31.7 億次浏覽,相關筆記量翻倍增長。
國補激發用户搜索熱潮的背後,是越來越多的用户開始将小紅書作為 " 家生活 " 的決策入口。
過去兩年,89% 的用户在購買家電家居產品前都會在小紅書上搜一搜,小紅書上家居家裝内容的筆記數量增長了 87.3%,相關品類的搜索量增加了 403%,大量的家居家裝趨勢開始在小紅書湧現。
洞察與搜索已經帶來轉化,家裝家居的 SPU(标準化產品單元)GMV 增速達 176.3%,家電達 145.3%,增速遠超行業大盤。
對小紅書而言,國補也只是一支催化劑。
自 2013 年以分享跨境購物的 pdf 文檔破圈開始,小紅書便已觸碰到了中國消費更新的神經末梢,并意外構建起信任傳遞的最小單元——真實個體的經驗分享。
這十年來,它們一直試圖以真實世界為土壤,挖掘真正的商業生命力。
小紅書上 90% 的社區内容來自普通用户,内部對此有個拗口的稱呼:" 海量用户主動的非結構化表達 ",這意味着在小紅書社區所感受到的,往往是特殊場景下的復合性需求。
AI 大模型的加入,讓這種理解變得更加豐富多元,從過去 " 大數據 " 只能理解關鍵詞之間的聯系,到得以 " 讀懂 " 每一篇筆記裏用户的真正意圖并将意圖形成量化的知識圖譜。
這些海量的知識圖譜最終化作一個個待開的 " 需求盲盒 ",令小紅書在作為一個社交平台的同時,也成了一個罕見的消費者 " 行為數據庫 "。
這為小紅書構建了第二道護城河:成為品牌們特殊的 " 咨詢顧問 ",希望能持續幫助許多人回答一個永恒的商業命題:人們到底被什麼激發了需求?
嘗試已不再停留在理論階段。
2024 年,一款由林氏家居和小紅書 " 共創 " 的 " 包包椅 " 開始在社區風靡,新品上市 10 天 GMV 過千萬," 包包椅 " 搜索指數提高 100 倍,當季品牌搜索指數提高 101%。
它因收納起來酷似女性手提包而得名。這款單品的研發,源于小紅書對幾大看似無關的數據标籤集成:" 愛包 " 的女性 +" 單椅 " 的需求趨勢 + 追求沙發質感。
當沙發這一不性感的紅海,遇到新生的藍海 " 單椅 ",便創造出了 " 包包椅 " 這樣的家具新物種。
無獨有偶,當不性感的熱水器賽道、電視機賽道遇到小紅書,又激發了 " 小私湯 "" 藝術壁畫電視 " 這樣的 " 新定義 "。
小紅書将熱水器營銷的溝通場景外延到 " 給孩子洗澡 "" 護膚 "" 泡温泉 " 等直觀場景,将熱水器的營銷人群從低頻的家居家裝人群擴展到母嬰人群、美膚人群、精致生活人群," 小私湯 " 應運而生——這是根據卡薩帝熱水器 " 富锶礦泉浴 " 的賣點給新品創造的新昵稱,最終為品牌沉澱了 7000+ 篇來自用户主動分享的產品使用體驗筆記。
創維的桌面電視同樣是一次 " 自賣點轉向買點 " 的共創實驗。小紅書站内洞察出家裝風格中對于極簡風和藝術化的偏好場景,并從電視的上下遊搜索詞中洞察出電視背景牆的熱度,以超薄無縫貼牆✖裝修場景✖極簡風人群做精細化内容的分發,并以百變的 200 多張藝術桌面進行場景适配。
對此,小紅書營銷實驗室負責人聖香表示,如今企業在創新上已非常超前,而 " 小紅書能幫助大家的是把產品的長處優點和用户需求的連接線找到,幫大家把賣點轉移成買點。"
在昂揚看來,廣義的種草包含怎麼理解品、場景、内容,而狹義的種草就是需要在廣義的種草之上加上全網域轉化,在小紅書買,也可以去其他電商平台和線下外溢購買。
" 美好 " 是一種生產力
小紅書與品牌們要打的,是一場長期的宏觀轉型之戰。
長期以來,中國經濟政策語境中,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被簡化為三個大類:消費、投資、出口,又稱 " 三駕馬車 "。
盡管如具身機器人、DeepSeek 等性感的賽道層出不窮,但主導我們經濟的核心依然是這 " 三大 "。
2024 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 44.5%,投資方面為 25.2%,出口為 30.3%,形成 " 四二三 " 格局。而未來理想的格局是 " 五三二 ",即中國的消費拉動應占 GDP 的 50% 左右,成為 " 三駕馬車 " 的主動力,投資拉動從 40% 降到 30%,出口拉動從 30% 降到 20%。
從某種意義上," 三家 " 企業是這次轉身的行業先鋒。
代表内需的宏觀指标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24 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48.78 萬億元,比上年增長 3.5%,其中,排名第一的汽車占 10.3% 達 5 萬億。
與此同時,家居家裝行業價值 5 萬億,家電亦是 5 萬億," 三家 "10 萬億的市場空間,占據中國消費市場的 20% 以上,因而成為吳老師口中 " 宏觀經濟最重要的内需啓動點 "。
但從投資和出口導向,轉為消費導向,需要找尋一個新的持續循環的驅動力,他将這一驅動力濃縮為兩個字:美好。
" 美好 ",在吳老師的語境裏一直是個特别的詞匯。
兩年前小紅書 WILL 商業大會上,吳老師曾開玩笑説:" 世界上沒了小紅書不會怎樣,但因為有了小紅書,會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發生。"
" 美好 " 最初是他對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寄語。
2014 年,在女兒 18 歲時,他寫下散文《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文章裏他感慨道:
" 美好 " 如今也是他對新格局下企業經營的寄語:" 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将激發出新的需求,對它們的滿足成為企業轉型更新的原始起點。"
那天在現場,他最後總結説:
我一直不認為中國的新中產消失了,一直不認為中國今天是消費降級的時代,我們要把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激發出來,告訴大家哪些是好的產品、好的場景,以及它們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系,這是今天在小紅書看到的,也是所有在場的專家們和品牌方一起向往的美好的未來。
在數字世界的狂飙中,那些探求和守護人性温度的經營者,終将在時間的長河裏獲得犒賞。
本篇作者 | 和風月半 |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主編 | 何夢飛 | 圖源 | V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