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從幕後到台前,從武替到導演,唐季禮才是成龍背後最重要的人!,歡迎閲讀。
今年 7 月份,一部打着續接《神話》、27 歲成龍、ai 動作戲的電影《傳説》上映了。
不過十分期待的觀眾顯然對這部電影并不滿意,AI 的成龍動作戲流暢但表情僵硬、眼神空洞,讓人出戲。
劇情不緊湊連貫,復刻《神話》炒冷飯而已。
64 歲的導演唐季禮表示,選擇 AI 是為了擁抱科技,但也需要為此承擔風險。
談到為什麼選擇 AI 成龍,唐季禮回復,是為了圓一個願望,和年輕的成龍合作。
兩個人其實合作了很長時間,他為什麼執着于和年輕的成龍合作呢?合作的背後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
夢起
唐季禮的電影夢要從 19 歲入武行當替身開始説起。
不過在此之前,唐季禮在加拿大讀書,和歌手周華健是同學。當時他的中文老師已經 60 歲了,因為練武,有一身的力氣。
老師坐着,唐季禮去推他推不動,再推自己就飛了。
他立馬意識到,自己 12 歲開始練的詠春、少林不是真正的功夫,老師練的國術才是真正的傳統功夫。
因為這次機緣,唐季禮準備拜師學藝。
但父母不同意,他們認為國術的行當會受很多傷,送他去加拿大學習是為了以後接管自家生意。
所以他們更喜歡唐季禮按照原有培養路線發展。
于是唐季禮只好瞞着家裏人,接觸了很多拳法,見識到什麼才是功夫的世界。
回港後運氣比較好,那天他和姐夫去拍電影的現場,唐季禮看到動作戲,心癢癢忍不住展示一番,于是鼓起勇氣毛遂自薦,説自己也學過功夫。
當時碰見拍片的導演是羅烈,一聽唐季禮會功夫就很感興趣,讓他展示一下。等唐季禮展示完一套虎鶴雙形拳,再次問他,願不願意入武行。
就這樣,唐季禮開始從頭學起如何當一個好的武行替身。
因為腰細身姿比較好,他不止為張國榮、狄龍這樣的男星替,也為張曼玉、鍾楚紅這樣的女星替。
做武行替身有很多健康的問題,戲打多了,受傷難免,唐季禮有着滿身的傷。
有次嚴重到走不動路,被母親發現,一見他就哭,加上當時政府禁止危險的拍片行為,比如不允許飛車,不允許爆炸,不允許不報備拍打劫戲 ……
這樣的情況下,唐季禮不得不轉行去當導演。
時也運也,成為導演後,他開始迎來自己的輝煌時刻,【唐季禮 + 成龍】成為了動作喜劇港片的标籤。
夢飛
29 歲轉行當導演,唐季禮交出的第一部作品叫《魔網域飛龍》。
前期投資不足,他便到處借錢,可惜拍攝條件太過艱苦,很多人堅持不到拍完就離去了,到最後只剩下了 11 個人。
這部電影也讓唐季禮長了一個教訓。
當時他去日本韓國市場上映《魔網域飛龍》,日本負責人跑路,上映不了;韓國負責人趁機砍價,價格少了才能上映,不然中國上映後就會出現盜版。
騎虎難下,無奈接受。
最終電影播放完,票房虧了兩百萬。
當時唐季禮覺得,自己是不是不适合當導演。就此放棄嗎?他不願意。
1992 年,唐季禮和成龍第一次合作《警察故事 3 超級警察》。
沒想到一經播出,反響十抽成功。不僅讓楊紫瓊和成龍的影響力更上一層樓,也讓唐季禮打響知名度,逐漸走進觀眾的視線。
同年,唐季禮和成龍兩個人再次合作《紅番區》。
對香港來説,它是一部很重要的動作喜劇片;
對内地來説,它是開啓了 " 賀歲片 " 概念的一部電影;
對國外來説,它成為繼李小龍之後,成龍以動作演員進入好萊塢的敲門磚,為他之後成為國際巨星、備受尊崇奠定了基礎。
不過拍攝期間出現過小插曲,有個劇情需要中國人打白人,對當時來説,西方國家普遍瞧不起中國,如果單純情節演繹,不利于向外輸出。
為了讓這部影片走出國外,唐季禮需要将情節設定得更加合理化,于是讓白人成為了欺負 " 老百姓 " 的人,因為 " 懲惡揚善 " 的理念是共通的。
反響很成功。
再接再厲,兩個人又再次合作《霹靂火》和《警察故事 4 簡單任務》,都是當時很受歡迎以及現今被很多人懷念的影視作品。
不過随着成龍的重心轉移," 進擊 " 好萊塢,唐季禮與成龍的合作暫告段落。
夢續
時間來到 2005 年,唐季禮在尋找心中《神話》的男主角,他的第一想法是金城武,不過成龍對這個劇本也很感興趣,于是軟磨硬泡下,讓唐季禮松了口。
于是 21 世紀,兩個人的合作從這部電影開始。
而後,2012 年的《十二生肖》和 17 年的《功夫瑜伽》,是兩個人 1+1>2 之作。
口碑票房皆有。
雖然 24 年的《傳説》有很多不足,更是有網友嘲諷 " 晚年不保 "。
但就像唐季禮説的,是嘗試就必然要承擔風險,每次嘗試都是一種進步。
至少 27 歲成龍的 " 復現 ",讓唐季禮這樣的導演看見了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和年輕的張國榮或者梅豔芳合作。
這是時代的進步,我想也是很多影迷劇迷的樂見所在。
如今娛樂圈的影視作品參差不齊,讓我們開始懷念 80、90 產出的作品。它們自然也有不足,但少了過度營銷的失真,真心誠意可見。
" 爆款是無法預料的,因為你無法預估市場。"
任何一次成功,都是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再去賭赢的可能性。
本文作者 | 許大風
責任編輯 | 淡淡翠
策劃 | 淡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