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王子文生涯最佳,歡迎閲讀。
上一篇我們寫《疾速追殺 4》,用的标題是 " 可惜沒過審啊 "。
今天這篇也可以用類似的标題,即:
可惜沒票房啊。
王子文和尹昉主演的新片的《温柔殼》上映五天了,票房不到 900 萬。目前看來,過千萬問題不大,對于一部國產小成本文藝片來説,其實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
但看到同為愛情片的《這麼多年》拿下了近三億票房,《請别相信她》的票房也突破了 5000 萬大關,連《可不可以不要離開我》的票房都有 2000 萬之多,我還是覺得《温柔殼》配得上更好的票房成績。
畢竟,豆瓣評分 7.6 的國產院線片,并不常見。
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聚焦的題材,很少有人去拍,既然有人拍了,完成度還不錯,就值得被更多人看見。
《温柔殼》所講的故事可概括為七個字,邊緣人群的愛情。
什麼是邊緣人群?被社會忽視或極少關注的人群。説白了," 邊緣 " 是區别于 " 主流 " 的,他們遇到的問題,很多情況下主流人群并不能感同身受,于是會造成很多新的問題,所以他們會主動或被動地在主流社會中 " 邊緣化 "。
《温柔殼》裏的邊緣人群,是精神疾病患者。
王子文飾演的女主角覺曉,患有重度抑郁症,已經有自殺行為出現;尹昉飾演的男主角戴春服用的藥物是卡馬西平,應該是患有嚴重的躁郁症。
和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郁症相關的電影,國外有很多,日本有堺雅人主演的《丈夫得了抑郁症》,美國有阿德裏安 · 布洛迪主演的《超脱》,丹麥著名導演拉斯 · 馮 · 提爾也拍過一部《憂郁症》,在戛納拿過大獎。
但國產片對于類似題材,拍得太少。拍得少,原因很簡單,一是不好拍,二是不賺錢,但這不意味着拍這樣的故事沒有意義。
有人願意拍這個題材,本就已經值得肯定。更何況,導演王沐作為新人導演,拍片并不功利,他沒有去消費這樣的題材,消費這樣的人群,他只是温柔而平靜地講述了一個有些殘酷但又足夠浪漫的故事而已。
平視,不帶任何獵奇視角的平視,是這部電影的優點之一。
我們能看到的是,在導演的鏡頭下,不管是覺曉還是戴春還是影片中出現的其他精神病患者,他們都只是病人,而非怪人。邊緣人群為什麼會被邊緣化?説白了是因為主流人群認為他們和自己不一樣。很多人對待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有不同的态度,他們認為精神疾病無藥可救,得了之後就不再是 " 正常人 " 了,就成了 " 異類 ",成了所謂的 " 瘋子 "。
《温柔殼》好就好在讓我們看到了精神病患者 " 人 " 的一面。
他們也是正常人,只不過是精神上得了病的正常人,他們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樂,他們面臨的問題或許要更會特殊一些,但也不是沒有解決的途徑。
展現 " 人 " 的一面,最好的方式莫過于愛情。
導演對覺曉和戴春這兩個人之間愛情的處理,非常唯美,也非常細膩。我很喜歡戴春在天台上偷吃覺曉蘋果的那場戲,戴春身上陽光而又單純的大男孩氣質和覺曉身上的疲憊與脆弱形成了鮮明對比,而通過蘋果這個帶有幾分荷爾蒙暗示的道具,也讓兩人之間迅速形成了張力。
要拍出令人信服的愛情,得編劇會寫,也得導演會拍,但最重要的是演員的顏值和氣質得相襯。《温柔殼》選角做得極好。
王子文雖然乍一看挺少女的,但她身上有成熟知性的氣質,眉宇間也能釋放出強烈的脆弱感,而尹昉則是國内最有少年感的男演員之一,純淨得發光,像是山間清泉成了精。這兩個人搭在一起,很适配。
這裏也要多誇幾句二位主演。
王子文在《温柔殼》裏貢獻出了自己的生涯最佳表演。她無疑是很有潛質的演員,只演曲筱绡那種角色,太單一化了,很浪費她的天賦,要感謝《三體》和《温柔殼》這樣的作品,給了她展示自己的平台。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得到古靈精怪,也看得到成熟知性,看得到青春感,也看得到破碎感。換句話説,她長了一張可塑性極強的電影臉,而這樣的臉,越來越少了。
尹昉更是驚豔,他是那種會吓到你的好演員,極具性張力的顏值和氣質已經是難得可貴了,他的表演更是兼具爆發力和分寸感,總能在關鍵時刻讓觀眾動情,這樣的演員,配得上更好的資源。
覺曉和戴春之間愛情的關鍵詞,是 " 保護 "。
影片片名叫 " 温柔殼 ",我們可解釋為 " 一層温暖卻脆弱的保護殼 ",這個保護殼,是雙方給予各自的。對于覺曉來説,戴春的出現像是一道光,是她生命中唯一的火焰。而對于戴春來説,覺曉讓他得到了治愈,也得到了救贖。
影片中有一個關鍵情節,戴春給覺曉買了塊表,這塊表是用來做什麼的呢?覺曉之前自殺割腕,有傷疤,導致她夏天也只願意穿長袖,戴春察覺到了這個細節,于是給覺曉買了表遮蓋傷痕。
這樣的愛情,不是抱團取暖,而是知心真愛,你知道我需要什麼,我知道你需要什麼,我們都有病,但我們互相成全。
看到戴春拿出那塊表戴在覺曉手上的時候,我感受到的不只是兩人之間的愛意,更是導演王沐的善意,他知道兩人用愛打造的這個 " 温柔殼 " 是無比脆弱的,但他還是願意讓我們相信,有這個殼子,就比沒有好,再脆弱的保護殼,也有強大的一面。
但導演同時也沒有忽略影片的現實性。
突出影片真實感的,是兩個重要配角。一個是詠梅飾演的覺曉小姨,一個是白客飾演的戴春弟弟戴河。
這兩個角色的塑造都是真實而立體的。
小姨和覺曉有一場戲份很重的對話,對話裏説明了覺曉抑郁症的成因以及她這些年來的經歷,我們能猜想到小姨為了覺曉付出過多少,她一定也被覺曉的病折磨得夠嗆,而她展現出的狀态,一定有很多抑郁症患者的家屬會感同身受。她選擇把覺曉母親留下的房子賣掉給自己的兒子付首付,有些自私,但也使得這個角色的復雜性被構建了出來。
戴河也是一樣,這一定是個會被诟病的角色,在患有精神疾病的父親和哥哥面前,戴河最終選擇了逃避,但他的選擇也是真實的,作為家庭中唯一沒有精神疾病的人,這些年來他遭遇過什麼只有自己知道,逃避可恥,但對于他來説,無疑是有用的。
加入了這兩個角色,《温柔殼》這個故事才不再是空中樓閣,變得有了現實依托。
但這也説到了影片的缺點,或許是因為導演的視角太過温柔太過善意,這個故事也就顯得太過提純了。
雖然小姨和弟弟這兩個角色已經給了整部電影一些具有現實感的底色,但顯然還是不夠的。整部電影最大的槽點,在我看來,是兩次 " 機械降神 "。
救贖兩個人的關鍵,是新生兒的出現,這是第一次 " 機械降神 "。" 新生 " 這一設計,雖然老套,但算是有效,用這個橋段推進兩人感情的發展,非常自然。但我們如果深究,問題就出現了,兩個曾被原生家庭深深傷害的人,為什麼從未想到孩子将會面臨的處境呢?其實,導演如果拍了懷孕之後再對兩人面對懷孕這一事實所產生的焦慮與不安進行細致刻畫,這個故事就會變得完成度更高了。
與第一次 " 機械降神 " 相伴的槽點,還有女主角覺曉的病情。嚴重到要自殺的重度抑郁症,在遇到多次刺激之後竟然從未復發,這也并不合理。
第二次 " 機械降神 ",則降低了劇本的寫作難度,即戴春父親戴國平的自殺。戴國平這個曾給戴春帶來過嚴重傷害并已經因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角色,是影片中戴春和覺曉幸福生活的最大阻礙,當戴河選擇逃避,照顧戴國平,就成了擺在戴春和覺曉面前的難題,而他們顯然是自顧不暇的。解決這一問題,導演選擇了讓戴國平自殺,這個處理顯得較為草率了,説好聽點,導演還是太過善意了。
現實中如果有戴春和覺曉這樣的戀人,要面對的真相顯然會殘酷得更多,他們要想獲得幸福生活,要比影片中更加艱難。
比方説,那場戴春和覺曉的床戲,如果發生在現實生活中其他精神病患者的身上,很可能就真的是 " 強奸 " 或被誤解成一場 " 強奸 " 了,在沒有提純過的社會環境下,邊緣人群的故事,往往會有更殘酷的細節。
更殘酷的影片,可能就是《綠洲》了。
但年輕導演畢竟是年輕導演,要成為像李滄東那樣更厲害的導演,還有太長的路要走了。
無論如何,在院線能看到《温柔殼》這樣的電影,我已經非常驚喜了,國產片需要多元化,多元題材,多元視角,電影,理應多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