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阿房宮到底建成了嗎?項羽真的火燒阿房宮了嗎?真相是……,歡迎閲讀。
2023 年 7 月 5 日,科普中國 · 星空講壇以 " 科技賦能,讓文物 ' 活 ' 起來 " 為主題,邀請 5 位來自不同領網域的文博、歷史專家,從文物的發掘、修復、展示、保護、交流等方面,講述科技如何賦能文物保護,讓文化遺產歷久彌新。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唐考古研究室研究員劉瑞帶來演講:《阿房宮考古的啓示》
以下為劉瑞演講節選:
唐代的杜牧在《阿房宮賦》裏寫:"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 " 将阿房宮描寫的十分雄偉、恢弘。
但西漢司馬遷在《史記 · 秦始皇本紀》裏關于阿房宮的記載卻是:
" 三十五年,……于是始皇以為鹹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吾聞周文王都豐,武王都鎬,豐鎬之間,帝王之都也。乃營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
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為阙。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鹹陽,以象天極閣道絕漢抵營室也。
阿房宮未成;成,欲更擇令名名之。作宮阿房,故天下謂之阿房宮。
隐宮徒刑者七十餘萬人,乃分作阿房宮,或作麗山。發北山石椁,乃寫蜀、荊地材皆至。"
這段話的意思是,秦始皇覺得鹹陽人多,原來住的地方太小了,就想效仿周文王、周武王,在渭南上林苑裏重新營造宮殿。先修建前殿阿房,規模 " 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但阿房宮最終并沒建成。
為什麼叫 " 阿房宮 ",也跟阿房宮沒有修成有關。司馬遷的解釋是,是在一個叫 " 阿房 " 的地方修了宮殿,想等宮殿修好了,再起一個好聽的名字,但因為阿房宮沒有建成,也就沒有 " 大名 " 的機會。
清 袁江《阿房宮十二屏圖》局部
這兩種不同的説法,我們該聽誰的呢?幸好,我們有了考古學,可以通過考古學的方法來了解一個真實的阿房宮。
考古研究
還原一個真實的阿房宮
陝西西安市的西郊有個村莊叫 " 阿房宮村 ",還有不少與秦始皇有關的夯土台基,如 " 始皇上天台 "" 磁石門 "" 烽火台 " 等等。另外還有一個 " 古城村 ",在古城村的旁邊還有一個巨大的夯土台基。
1906 年,日本人足立喜六在西北大學當外教,對西安周邊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在他出版的《長安史迹考》中,将上面提到的阿房宮村南側的、當地叫做 " 始皇上天台 " 的地方稱為 " 阿房宮 "。
後來很多地圖就據此把 " 始皇上天台 " 标記為 " 阿房宮 "。
" 始皇上天台 " 。供圖:劉瑞
1933 年春,當時的國立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所在徐旭生先生的帶領下,開始在陝西地區進行以探索 " 周民族與秦民族初期的文化 " 為目标的考古工作。在春季調查時,因為時間甚短,延續了之前 " 上天台 " 為阿房宮的意見。
但到秋季進行第二次的調查後,他們改變了意見,指出位于古城村東南的巨大台基,才是 " 阿房宮 " 。這個意見,很快得到了西安當時學者的認同。
左圖可以看到有兩個 " 阿房宮 ",其中方框裏的是古城村旁邊的阿房宮,也就是徐旭生先生所認為的 " 阿房宮 ",圓圈中的阿房宮,是原本的 " 始皇上天台 "。供圖:劉瑞
1951 年春,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蘇秉琦、石興邦等先生在陝西地區進行建國後的第一次考古調查。從 1956 年發表的資料看,蘇秉琦先生延續了之前 1933 年秋季調查的意見,認為古城村東南的台基為 " 阿房宮 "。
1955 年 5 月,考古所夏鼐先生在西安出差時專門調查了阿房宮遺址調查,認為當時被命名的 " 阿房宮 " 的測量站點所在的上天台,面積太小。" 其西之大台基,東西幾達千米,厚五六米(每層約 5.5~8 厘米)",這才是阿房宮。
阿房宮夯土台基。供圖:劉瑞
1956 年,陝西省人民委員會頒布 " 陝西省第一許可證物古迹保護部門名單 ",阿房宮遺址位列其中,并以阿房宮遺址(一)、阿房宮遺址(二)的形式公布保護範圍。
其中 " 阿房宮遺址(一)",是傳統上認為的 " 阿房宮 ",也就是 " 上天台 " 為中心的一系列夯土台基。" 阿房宮遺址(二)" 則是考古學家提出的 " 阿房宮 ",即古城村東南的夯土台基。
地圖上的阿房宮遺址。供圖:劉瑞
1961 年,在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部門時," 阿房宮遺址 " 不再分(一)(二),但從管理程式看,這個 " 阿房宮 " 的範圍應與陝西省公布的省保範圍一致。
雖然在文物保護部門名單沒有否定以 " 上天台 " 為代表的,以阿房宮村為中心的習慣認識,但同時以政府法令的形式,确定了徐旭生、蘇秉琦、夏鼐等先生調查認定的阿房宮位置。
早期文物保護标志的珍貴圖片。供圖:劉瑞
但以上這些關于 " 阿房宮 " 位置的信息,沒有經過洛陽鏟的鏟探,也沒有經過考古的發掘。
1994 年冬,西安市文物局組織考古隊伍,在阿房宮遺址保護區約 10 平方公裏範圍内進行了大範圍的文物鑽探與調查。發現夯土遺址 18 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為研究阿房宮基本格局提供了科學資料。
供圖:劉瑞
2002~2004 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組成的阿房宮考古工作隊,對秦阿房宮前殿遺址進行了全面鑽探。
" 基本搞清了阿房宮前殿的範圍及其所屬遺迹的分布 ",确認 " 前殿遺址夯土台基就是秦阿房宮前殿遺址之夯土台基 ",并判定 "阿房宮前殿遺址沒有遭到大火焚燒 "。
左圖為使用洛陽鏟進行鏟探。供圖:劉瑞
在進行上述的一系列考古工作後,不僅判斷阿房宮應只建設了 " 前殿 ",且 "前殿 " 也未建成,只建成了夯土台基及其北牆、東牆和西牆,而且 " 未完工的阿房宮的範圍,與現認識的阿房宮前殿的認識是一致的 "。
" 前殿 " 即是阿房宮,這不僅與《史記》《漢書》的記載相同,也與徐旭生、蘇秉琦、夏鼐先生的阿房宮遺址判斷一致。
供圖:劉瑞
不過我們要知道杜牧為什麼要寫《阿房宮賦》。
他在另一篇文章《上知己文章啓》中就説:" 寶歷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
" 寶歷 " 是唐敬宗,他大修宮室、貪好聲色,對杜牧來説,宮殿修得多好沒關系,他不考證這個,只是借阿房宮的名聲,借秦二世而亡來説你這個皇帝不能這樣做。
阿房宮考古的啓示
雖然考古學家揭示了阿房宮的景象,在很多人眼裏是殘酷的,但這正是科學的價值所在。
考古學家不斷揭示出的阿房宮的真相,不僅打破了從《阿房宮賦》中建構的阿房宮想象,證明司馬遷 " 阿房宮未成 " 無誤。相信科學,才能日益認識到真正的世界和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