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環境熬人,分眾瘋狂 “修内功”,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海豚投研
分眾傳媒于北京時間 8 月 9 日發布了 2023 年上半年财報。由于部分一季度的經營指标之前有過披露,因此我們主要看 23Q2 的情況。
實際上,一個月之前分眾也發過 23H1 的業績預告,雖然只披露了淨利潤的範圍,但海豚君也對 23Q2 的收入端進行了簡單還原,因此對于二季度的業績,我們也會來對比一下預期差。
先説下整體感受,二季度的廣告需求比我們預期得更差,分眾能夠獲得利潤的大幅反彈,完全取決于自身的效率提升——在擴大媒體點位的情況下,提升部門效益;公司内部精簡再精簡,勒緊褲腰帶。
首先,不可否認,這能夠很好的體現分眾的競争優勢,以及管理層優秀的執行力。但其實并不是市場最希望看到的現象,市場更願意看到利潤的反彈來自于收入端的超預期修復。
而對于擁有去年的超低基數,以及疫後修復的第一個電商季、旅遊高峰的二季度,盡管有一個需求小高峰,但 54% 的收入增幅談不上達标,更不算驚喜。
具體來看:
1、收入坎坷,盈利水平超預期修復
正如前文所説,二季度分眾的收入顯著未達标(同比增速 54%,低于海豚君及頭部投行預期 70%/72%),但自身經營效率的提升,卻非常亮眼。
除了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同比繼續下降,銷售費用率也在走低之外,先前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也轉回了一部分,使得最終核心主業的經營利潤率直逼 2021 年的巅峰時期。
2、點位擴張,彰顯自信和積極展望
除了盈利能力之外,點位擴張的幅度也值得一提。7 月末相比 3 月末,無論是樓宇媒體的點位,還是覆蓋的影院影廳個數,都在擴張,整體點位數快回到了疫情之前,其中一二線城市的 LCD 屏是擴張的主要方向。
漲價 + 擴張,意味着公司對于自身的經營情況和未來發展很有信心。
3、互聯網收縮放緩,但對消費的依賴性更重了
分眾在前兩年業績塌方式下滑,除了有環境因素,也有原先倚重的互聯網客户集體性降本增效導致。從 2023 年上半年來看,分眾的互聯網客户廣告投放雖然還在下滑,但已經明顯放緩,互聯網客户對整體收入貢獻也因此有所提升。
不過,日用消費品的占比仍然在提升,已經貢獻了超 60% 的收入。這也意味着,消費品的需求情況将比以往更大程度的影響分眾的業績。
4、部門效益提升,毛利率繼續改善
盡管點位在擴張,但樓宇媒體毛利率帶動整體毛利率一起提升,説明單個點位的經濟效益在改善,也逼近 2021 年的水平。
影院毛利率則因為疫後租賃優惠取消,以及可能新占據的點位還未完全發揮作用,使得毛利率逐步向正常時期的水平回落。
海豚君觀點
分眾的二季報除了透露當下環境還有坎坷外,更多的是反映了分眾修内功的成果。總的來説,分眾自身無疑還是優秀的,在環境還未完全恢復的時候就選擇積極擴張,也表明了公司想要繼續提高競争優勢的野心和自信。
但也因為已經足夠領頭羊的市場地位,使得分眾更易受到宏觀大環境的影響。因此對分眾收入端的預期,也更多的需要去關注宏觀因子。從今天披露的 CPI 數據以及市場對 7 月社零的預期來看,短期仍然是處于一個平穩且緩慢的修復狀态中,更多的超預期還是來自于後續的消費相關政策落地。
從估值上看,對于我們之前的預期《盈利漲超 150%,分眾苦盡甘來?》,僅對收入做一定的調整(從 126 億調低至 121 億),但不改最終利潤預期,得益于分眾優秀的提效和控費能力,以及對部門媒體點位的效益優化。目前機構對分眾 2023、2024 年的一致預期也是屬于高估收入,低估利潤的情況,因此财報後收入預期大概率會下調,但利潤預期有可能并不會過多調整。
績後可能不排除市場短期會有負面反饋,但當前市值對應 23 年利潤 22x PE,基本在合理區間,雖然沒有較厚的安全墊,但也并不算高估。
目前市場對 2024 年歸母淨利潤基本在 60 億上下(2021 年同等水平),如果對應 20x 的 Forward PE,那麼 1200 億的分眾可以説是一個相對樂觀的估值水平。因此如果政策超預期,有助于加速兑現 2024 年 60 億的業績預期,那麼估值仍然有繼續向上的動力。
當期修内功為主,重在展望
二季度分眾總營收 29.4 億元,同比增長 54%,比我們預期的 32 億要低不少。換句話説,二季度的廣告需求比預期中恢復的更慢,分眾更多的是靠着自身經營效率的提升來獲得利潤反彈。
上半年的收入增長主要還是靠的是梯媒,雖然最近影院暑期檔火熱,但還要到三季度的業績中才能體現。
因此身處這種局面,下半年以及明年的預期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雖然公司沒有像往年一樣對全年給到明确指引,但無論是從點位的擴張還是漲價 10% 的動作來看,公司對自己在行業中的競争優勢很有信心。因此業績恢復到昔日的巅峰,只需要等到大環境的回暖,以及部分行業客户在營銷預算上的 " 超額修復 "。
那麼國内廣告行業相比在業績預告時的情況,又有了什麼新的變化迹象?隐含的趨勢又是如何?
1、整體行業:波動中回暖
從整體廣告市場來看,6 月同比增速随着社零增速的下滑而下滑。分眾所屬的樓宇媒體、影院媒體兩個細分行業來看,梯媒随大行業增速下滑,但影院媒體因為近期優質影片扎堆上映,連番叫座,因此廣告需求持續火熱。
而從預期和展望來看,7 月社零的市場預期在 5% 左右,雖然 7 月的基數沒有 6 月高,但環比來看社零還是有一些邊際回暖的迹象,可能與暑期來臨旅遊娛樂服務等需求再次走高有關。
因此,7、8 月的廣告市場也有望同步小幅度反彈,至于走出暑期之後的需求怎麼走,一句話,還得邊走邊看,其中具體的消費政策落地仍然是關注的焦點。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去年 9 月開始,疫情又開始在全國反復,連帶着 9、10、11、12 月都是低基數,因此四季度廣告的增長壓力也不會很大。
2、互聯網走出降本增效,營銷需求反彈
前兩年擊潰分眾業績的,除了大環境因素,還有一個就是分眾自身的客户結構問題——曾經倚重的互聯網客户經歷了兩年降本增效,廣告投放大幅度削減。
2023 年上半年,互聯網客户還在慣性的削減開支,但降幅已經明顯放緩。因此 23H1 中,互聯網客户貢獻的廣告收入占比已經環比有所提升,從 8.5% 提升至 11.2%。
不過,日用消費品用户的比重仍然在增加,這也説明消費品的需求走勢,對分眾的業績影響也會越來越大。除此之外,娛樂、交運、本地商業也在明顯回暖中,分别對應着遊戲和影視、旅遊、本地中小商户的需求反彈。
點位擴張,部門經濟效益提升
二季度相比一季度,分眾加速擴張了媒體點位,當然主要重點是一二線的電梯 LCD 屏(單季度淨增加 5 萬個)。此外,影院的螢幕覆蓋量也在增加(單季度淨增加 1000 個,覆蓋影院數增加 140 家),有助于把握今年暑期檔行情帶來的一波收入反彈。
雖然點位在擴張,但單個點位的經濟效益在提升。根據我們測算,單個點位的毛利率環比繼續提升至 77%,已經逐漸逼近 2021 年的巅峰水平 80%。
因此梯媒毛利率和整體毛利率都有所改善,影院媒體可能是因為疫後租賃優惠取消,以及上半年影片票房一般(暑期檔 6 月才開啓),新占據的點位產生了租金但還未完全發揮作用,因此影院媒體的毛利率逐步回落到往年正常水平。
控費再控費,經營杠杆放到底
自去年疫情封控最艱難的二季度開始,分眾就一直在積極的控費,提高公司的經營效率。今年二季度是全國各地疫後的第一個完整的需求小高峰季度,如果有費用的增加其實是能夠理解的。
但公司仍然在控制費用支出,管理和研發費用繼續同比下滑,銷售費用雖然同比 41% 的增長,但去年屬于極端情況,基數很低,因此二季度銷售費用并沒有如市場預期一樣的大規模擴張,銷售費用率仍然在同比、環比下滑中。
一方面可以説明公司的品牌壁壘較高,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公司的銷售隊伍還在恢復搭建中,具體情況可以關注電話會上管理層的相關解釋。
因此,由于經營杠杆超預期的釋放,以及一些非主營業務的收益,最終歸母淨利潤 12.9 億在收入不達标的情況下,仍然小幅超出了市場預期 12.5 億。
而如果剔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收益影響,海豚君關注的核心經營利潤率達到了 44.4%,已經超過 2021 年二季度的水平。如果後續分眾能夠繼續保持這樣的成本效率,那麼後續收入恢復,有多少的收入增量,基本對應多少的利潤增量,長期的盈利想象空間也會随之擴大。